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269节

在他的预定战略计划里,是清扫关中十部,拿下司州和凉州,转而进攻益州从而形成对中原的包夹态势。

这种构思看起来好像有些舍近求远,但其实这是林墨能想到的最快速一统天下的道路。

因为历史已经被他搅弄的一塌糊涂,先知技能在曹操、刘备和孙策的面前再没有优势,而关中十部和益州,却还能有用武之地。

他想效仿潼关大战时候的曹操行反间计破了十部人马,而益州方面,张松和法正是两个关键人物,有二五仔,纵然川地有天险,破之也不难的。

只要拿下了西北这两块地盘,剩下的就是围剿曹孙刘三方了。

可是,林墨没想到曹操会这么快就对汉中下手,这极有可能使他的预定战略胎死腹中。

“侯爷,汉中乃益州咽喉,曹操得汉中之后,益州门户洞开,川地必然是一日三惊,加之荆襄在手,水陆并济之下,取益州,并非天方夜谭了。”

辛毗的表情也很沉重,凝神蹙眉道:“天下之腹已入曹手,天府之国再并入其中,即便我们拿下中原,曹操都可起水陆大军,席卷扑来。”

林墨叹了口气,微微颔首,是啊,当初的战略方针制定除了是想包夹曹孙刘外,其实最大的顾忌就是担心天险之地落入三方手中。

川地艰险,难以攻克,他们仨无论是谁入川,自己想破局都千难万难。

而且,攻克川地,除了需要强横的水军掩护外,最重要的是要精锐步兵,没有进入巴蜀纵深的盆地前,骑兵是一点作用也没有的。

林墨背靠在帅椅上,枕着头惆怅,关中不可怕,荆襄不可怕,论及难度之大,终究是川地最可怕。

自古川地多才俊,一旦益州连通了荆南,曹操便是进可攻退可守,占尽了战略优势啊。

这未来的局面光是想想,都让林墨有些头疼。

“侯爷,我们不采取点什么行动吗?”辛毗主动问道。

“你有什么想法吗?”其实,辛家兄弟是有些才学的,尤其是辛毗,黄初五年曹丕御驾亲征的时候,他是少数反对的人,奈何曹丕不听,落了个无功而返。

“曹操托名汉廷司空,实为汉贼,刘璋虽孱弱,到底是皇室贵胄,心向大汉的,内心里肯定不愿意向曹操妥协。

只如今曹操势大,恐刘璋难以压制手下派系为此而起的争端,除非他有破曹的底气。

放眼天下,除温侯与兰陵侯外,无人可撄曹军锋芒,在下建议侯爷书信刘璋,联盟抗曹,如此刘璋便可以信稳固内乱。”

辛毗说完后咽了咽口水,继续道:“另外,在下觉得应速速召回赵云等部将,前出黎阳、增兵沛城与萧关,迫使曹操撤军北上。”

方略是不错的方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益州危机告破,只要时间久了,这场风波后刘璋还是有机会凝聚人心抗曹的。

问题是,辛毗这样的做法,其实跟老岳父想一块去了,给了关中十部机会。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林墨相信这绝对是曹操早就预见了的,甚至让出三郡请十部开始就算计好了。

如果,挥兵中原,马腾韩遂的态度,很可能会直接决定双方大战的关键。

素来就不喜欢把胜负的决定权交给别人的林墨,内心里就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当然,如果决意从并州下司州,同样避不开一个问题,曹操会不会趁势北上。

单纯取益州这一个点估计吸引不了曹操放弃趁虚而入的想法,毕竟,相比于益州,北国才是曹操真正的大敌,汉中到手了,益州放那也跑不了。

“不得不说,他将关中十部引入关东三郡实在是一步妙手,当时还没看出来,眼下算是左右为难的局面了,想来这个局面,他当初就预见了吧,真是惊为天人的手段啊。”

面对林墨似笑非笑的感慨,辛毗不置可否。

他听出了林墨的意思,一旦掀起二度的中原大战,势必会出现后方空虚的状态,关中十部成为了最不可测的意外。

“所以侯爷,还是决定先收拾十部人马?”辛毗问道。

林墨站起身来,看着地图,苦笑道:“现在就算是想对关中十部动手,也要提防曹操趁虚而入的问题,除非,有人能稳住他。”

“可是谁能稳得住曹操呢,就算是益州只怕也无法让曹操放下北国空虚的局面。”辛毗摇头道。

对啊,谁能稳住曹操.

林墨忽得就想起了一个人,崔娴!

她来到邺城的目的,要么是探听军情的,要么是离间自己与老岳父的。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她带给曹操一点北国内乱的消息呢。

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查出她的底细,不知道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而老岳父又在这个节骨眼跑回了彭城。

林墨伸了个懒腰,头痛。

“罢了,先送几封信出去吧。”一时间没想好对策,林墨只能先把这事按下。

不过辛毗提出的方略有一定的可行性,至少给刘璋底气这个点就必须立刻去落实。

他在台案上,奋笔疾书,写了四封信。

“三封去益州,一封去河东。”

辛评接过信,看了眼署名后,缓缓点头,看来,还是要对关中十部下手。

276.第274章 第二百七十三 万军丛中取上将首

张南和焦触带着三万大军大摇大摆的行进在滨海道上,速度很慢。

一来是因为正值雨季,滨海道一路崎岖泥泞,难以行进;二来,他们可没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本来就是做疑兵声势用来吸引乌桓大军注意的。

这一招很管用,即便是简单的声东击西,蹋顿也没看出来。

当然,这不能说完全是蹋顿不懂兵法,实在是他很难想象有人会去走那条被荒废了两百年的无人区。

所以,在得到第一手消息后,蹋顿立刻就派遣了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率领三万部落大军开赴碣石以抗衡吕军。

丘力居死后是蹋顿接任的单于位置,而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这两人皆领各自部落八百余,随时可以拉出几万人来战斗的,足见蹋顿对此次抗击吕军的重视程度。

而另外一头,赵云的万人分队在田畴的引领下,披荆斩棘、修建损毁的栈道,即便是轻装简行了,也足走了三十七天才成功翻越燕山山脉、经漠北沙漠之地又折返回群山之间来到了右北平的边陲。

尽管他们的行动已经足够的隐蔽了,可架不住乌桓也有游牧的习惯,隔着柳城还有近二百里地呢,蹋顿就获悉了他们的动态。

这一下,把蹋顿吓的够呛,要知道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的三万大军可是远在七百里外,加之山路崎岖,就算派快马去告急求援,等他们回来的时候,这柳城估计都被攻破三回了吧。

该死的吕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二百多里外的平刚城呢,无法理解,无法理解啊!

等他知道来人只有一千五百骑的时候,又忍不住在心里自嘲自己乱了方寸。

兴许吕军来人不止一千五,可他的前锋只有这么多,只要吃下了这波前锋军,中军士气大损,从哪来就回哪去吧。

虽然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带走了三万柳城都军,可乌桓社会制度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他们的部落很多,只需要从各部落立刻召集一批青壮过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组建一支万人骑兵,而且各个战力彪悍。

反正他们隔着自己还远呢,蹋顿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毕竟是乌桓单于,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只一声令下的问题,当天就有三四千人赶了过来,而且清一色的骑兵,或持弓弩,或持长矛。

而汇聚之势一直在持续,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已经有八千多人了,再加上自己的亲卫,大军一万两千众。

照理说呢,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是以逸待劳,埋伏在柳城周围,等吕军出现后便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他们个猝不及防。

但乌桓素来不懂什么叫兵法,只知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所以,蹋顿带着一万两千人风风火火的就朝着平刚城的方向赶去。

最后,竟是如同历史的车轮一般,在白狼山下堵上了吕军。

白狼山的山腰处,望着下方乌泱泱的乌桓大军,就连颜良和文丑都有些忐忑,遑论是其他的骑兵。

纵然他们都是跟着吕布血水里摔跤从并州打到关中,从濮阳杀到徐州,乃至于在大汉半个版图都杀了一个圈的并州狼骑,此时此刻也不禁要咽口水。

情况很不妙,己方就这么一千五百骑,而乌桓呢,目测也不下万骑,所持不是长矛就是弓弩,敌我力量悬殊太大。

再者,对方又是有备而战,而己方的中军还在后头,仅前锋这一千五百骑被围白狼山,堪称是孤立无援也不能久战,军心出现动荡却也在情理之中的。

“兄长,侯爷这回失算了啊,想来张南和焦触那头吸引的乌桓军并不多!”颜良皱着眉头说道。

文丑不语,只认真观察山下情况,似在寻找可乘之机。

眼下,除了满宠在中军处压阵,刚入吕营的郭淮和郝昭也跟在了前锋营里。

如果说郭淮跟着父亲在雁门关戍边是跟鲜卑、匈奴干过仗的,面对这种悬殊尚能自稳也说的过去,可郝昭作为初出茅庐的武将,竟然也能从容自若,这倒是让颜良有些诧异的,看来这回没选错人呀。

“非是允文失算,你们有所不知,昔年我在公孙将军麾下的时候曾与乌桓有过交战,对他们的习性颇有了解。”

赵云打眼望着山下沉吟道:“乌桓除了跟随蹋顿身边的王庭军外,南下掠夺之时都是从各部落召集青壮,他们每个部落都有一个首领,称之为‘大人’,只要大人一声诏令就能集结数百乃至数千不等的骑兵。

我猜想蹋顿身边的王庭军应该都被张南他们吸引走了,眼前这些,八成是蹋顿从各部落召集的兵马,你看,他们人数虽多,可丝毫没有军容可言。”

听赵云这么一分析,众人又觉得有些道理了。

“然敌我兵力悬殊巨大,唯有斩将夺旗,擒贼先擒王可破。”认真观察过后,文丑得出了这个结论。

山下的乌桓,清一色的骑兵,虽然军容不整,可数量在那摆着,加之乌桓善战,想要正面冲破他们的军阵后造成溃败之势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精锐如并州狼骑,如果与这万骑正面对冲,不出五轮就能全部被对方吃下。

“那个就是蹋顿吧?”

颜良指着大军深处一名骑着战马、身形魁梧、披着虎皮、脸肥耳廓、满脸虬髯、手握长矛的汉子,“太远了,冲不过去的,你们看,他前面挡着七八千人,身旁又有两三千人,这如何冲的过去啊!”

别说是颜良了,就算是在萧关下数千曹军中来去自如的赵云也觉得确实近不了身。

毕竟眼前的这波乌桓军,近战能用长矛,远了就用骑射,一旦冲入阵型里,甚至都可能出现迷失方向的可能。

山下,乌桓的骑兵在吆喝,号角声此起彼伏,他们在叽里咕噜的喊着一些听不懂的话语,显然不是什么好话。

但好像也没有准备冲上山来,毕竟骑兵这玩意需要在旷野驰骋才能发挥威力。

问题是,眼下他们急切的需要想出破局的办法。

单纯论心境,别说是一身是胆的赵子龙,就是颜良文丑、郭淮郝昭也没带怕的,可这里不是个人逞强的地方,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不仅要保护好手底下的这群骑兵,更重要的是要击溃这支乌桓骑兵,占领柳城最后与张南和焦触的三万大军汇合,从而完全接管三郡乌桓。

“子龙,不若由我和颜良带一千骑冲入敌阵吸引注意,领五百骑从侧翼杀向蹋顿,只要蹋顿一死,敌军必乱!”文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行,太冒险了。”

赵云摇了摇头,“即便是你们兄弟联手,只带千骑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

军阵凌乱,证明他们不通兵法;这些乌桓骑兵来自不同部落,则说明做不到令行静止。

在细细的观察过乌桓骑兵,在心里分析一通下来,赵云有了主意。

那就是,必须将乌桓的骑兵全部调动起来,让他们脱离蹋顿的掌控,最后露出破绽的时候,自己再一击必杀!

在与几人商定过好计划后,赵云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转身面对着一千五百并州狼骑。

事实上,这支所谓的并州狼骑已经不完全是当初吕布从并州带出来的骑兵了。

这几年来征战杀伐,阵亡人数几近半数,又从各部的精锐和北国的降卒里挑选了一部分人进行补充。

战前的誓师,还是有必要的。

“弟兄们!”

赵云一手握着亮银枪,一手勒着缰绳,坐在玉狮子上,白色披风猎猎作响,“下面是一万多乌桓骑兵,此战敌我兵力悬殊巨大,可这悬殊再大,大的过昔日广陵城下张文远八百对三万吗?

文远真英雄,以八百精兵冲破孙权三万江东军,还将孙权斩首。

今日,在这里,白狼山下,云有幸与诸位一起,让广陵城下的奇迹再现,一千五百骑兵,不仅要击溃这一万多乌桓,还要把蹋顿斩首,尔等可愿随我一战!”

“我等愿意!愿意!愿意!”

不管是萧关城下救主,还是太行山上显威,阵斩夏侯,赵云已经从军中武将的身份逐渐的成长为一方统帅,至少是已有几分棱角。

所以,他的话,在军中便是不及吕布、林墨和张辽那般具有凝聚力,到底是给予了将士们莫大的鼓舞。

再者,即便是林墨用兵如神,连对手曹操都忍不住赞誉一人可当百万军的存在,可将士们的心中对于辽神八百破三万这一战,似乎更有冲击力。

首节上一节269/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