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话修仙,从吕氏姐妹开始 第21节

在赵辰的感知之中,这木制机关短剑仿佛有了灵性般,各个机关零件之中有着无数的细线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一张大网,将其整体笼罩在内,最终印刻在了木制机关短剑上,形成了特殊的纹路。

在这些特殊纹路之中,流转着一丝丝灵力。

他将灵力之火收回来,随即握住了那柄已经脱胎换骨的木制机关短剑。

“原来,这就是炼器。”

在赵辰呢喃之间,他体内的灵力灌输进了那柄木制机关短剑之中。

刹那之间,这柄木制机关短剑之上,就绽放出来了一抹白色剑芒,锋利无比。

“仅仅是刚入门的炼器机关术,就让这木剑变成了真正的利剑了!?”

赵辰说到这里的时候,连连摇头,改口道:

“这比普通的青铜剑器,还要更锋利。正面对抗,也丝毫不输青铜匕首。”

炼器机关术,祭炼机关成为灵器!

他很是兴奋,这太神奇了,有种点石成金之感。

谁能够想到,只是普通木制的零件,组成的一柄木制机关短剑,能够比青铜剑器还要更加的坚韧和锋利呢?

锻剑和材料等等的限制,对于炼器机关术而言,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赵辰把玩着这柄短剑,其已经可以改称为机关灵器了。

之所以说机关灵器,是因这灵器可以变幻形体。

他摁下剑柄处的机关按钮,那柄机关灵器短剑,就已经是转眼间变成了一枚令牌。

任谁都不可能想得到,这竟然会是一柄短剑。

赵辰不断把玩之下,也是十分满意地说道:

“真不错,看来我可以打造马鞍和马镫了。”

本来,他是想着等嬴政和蒙恬离开以后,就到咸阳城内,寻找工匠来打造的。

但,现在嘛,他完全可以自行打造啊。

完全不需要使用青铜,只需要用木头,就可以轻易将马鞍和马镫给打造出来。

并且,这样子的马鞍和马镫,还会更好。

没错,赵辰准备给北方匈奴骑兵的大礼,就是配备了马鞍和马镫的全新大秦铁骑。

这两者是配套使用的,缺一不可。

大秦这个时代,有软马鞍,并没有马镫。

而他所说的马鞍,指的是高桥鞍。

高桥鞍和马镫,才是最合适的组合,更能让骑兵发挥出极强的马上作战能力。

现有的骑兵,使用的软马鞍,且没有马镫,在骑乘的时候,主要是借助两小腿的夹击力量,以长时间的练习,而熟练来控制马匹。

而这个过程之中,双手几乎很难解放出来。

北方匈奴骑兵,为什么能够驰骋草原,在北方边境肆意侵犯,来去自如?

无外乎,对方在骑马之时,表现出来的灵活速度,还有攻击能力,都极为的突出。

北方匈奴骑兵,可以在骏马奔驰的时候,放开一只手来进行攻击。

而大秦铁骑就无法做到这样的,在马上作战之时,需要提前减速,以保持相对安全稳定的状态,再来进行攻击。

否则,恐怕会被直接甩到地上去,身受重伤。

马镫和高桥鞍配合的出现,就能够让骑兵在驰骋之时,无需特意减速,解放双手来进行攻击,这个时候的战力会比北方匈奴骑兵还要更强。

别看北方匈奴骑兵,可以在驰骋的时候,单手进行攻击。

可真要是在这种状态之下,与脱胎换骨的大秦骑兵对抗,那就自寻死路了。

第23章 不好意思了,丞相!

第二天。

咸阳皇宫。

“国师,这里就是皇宫了。”

蒙恬奉旨将赵辰从长生仙府,迎接到了皇宫处,引领对方进入朝堂大殿。

他并不能够称呼赵辰为先生,在外边的时候,称呼其官职才是礼貌和尊重。

“蒙大将军,稍等。”

赵辰从马车下来,见到蒙恬准备引路的时候,也是继续说道:

“还请牵一匹骏马,随我一同前往朝堂大殿。”

蒙恬愣了愣,这上朝会,怎么还牵一匹骏马?

难不成,是对方想要在皇宫之内,以这匹骏马代步么。

他想了想,委婉地说道:

“国师,皇宫内有专门的步辇可代步前往朝会。”

因此,就没有必要带一匹骏马了。

目前而言,还没有单独的骏马,能够被带入到皇宫中的。

赵辰笑了笑,知道对方的意思,说道:

“朝会能用上的。”

这话,不能够直接说明白了。

总得留点儿悬念,在朝堂上,让那些文武百官来点儿小小的震撼。

蒙恬略微思索一下,就知道大秦国师的意思了。

这显然是会在灭掉匈奴的解决问题上有帮助,那这一匹骏马肯定就得牵进去了。

“是,国师。”

蒙恬特意选择了一匹高大雄壮的骏马,将其牵着往皇宫之内走去。

……

朝堂大殿之内,不少的文武百官,已经是来到了两侧。

“你们听说了吗?”

“陛下,似乎要专门弄一个新的官职。”

“这是自然,昨日的时候,就已经是彻夜未眠,专门打造官印和制服之类的。”

“那级别啊,比丞相还高呢!”

“好像,新官职是大秦国师。看来,咱们的王丞相,有望晋升国师了啊!”

不少的文武百官,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虽然,这事儿发生的时间很紧,有些大臣都不知道会新增官职之事。

但,有些大臣会接触到相应的情况,也就使得其会知晓大概的情况。

大秦国师,这般名头,简直就是莫大的殊荣啊。

此刻被不少文官寄予厚望的丞相王绾,有些莫名其妙。

他怎么不知道,会有一个新的官职,还是大秦国师。

事实上,别说丞相王绾了,就是御史大夫冯劫,或者太尉李斯之类的人,也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情况。

丞相王绾环看四周,并没有什么线索。

“真奇怪。”

大秦国师的事情,他并不清楚。

倒是他知晓下一个继任自己丞相之位的,就是现在已经被提拔到太尉之职的李斯。

他的年纪挺大,该告老还乡了。

这个时候,只见得朝堂大殿外边,蒙恬大将军和一个陌生的年轻人,直接走了进来。

在不少人的注视之下,蒙恬大将军带着那年轻人来到了丞相王绾前面,随即就想要回到武将前列。

“蒙大将军!”

站在丞相王绾后边的文官,见到这一幕,惊了一跳,随即赶紧朝着蒙恬喊道:

“这是不是站错了?”

那可是三公之首的丞相,居然有人敢站在对方的前边,大逆不道啊!

即使是丞相王绾年岁已大,也经不住这般羞辱啊。

蒙恬停住步伐,看向了那说话之人,他想了想,朝着黑脸的丞相王绾说道:

“王丞相,这是陛下的安排,有什么事情,等会儿朝会开始的时候,自然是会知晓的。”

再怎么说,也没有必要得罪王绾。

对方这把年岁,也是即将告老还乡退休的人。

没有必要,让彼此之间产生误会。

“陛下?”

王绾怔了怔,开始打量起来赵辰。

对方一身白色锦衣,看上去非常的年轻。

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什么大人物。

什么样的年轻人,能够值得始皇帝嬴政如此重视呢?

要知道,他所在的位置,已经足够的高了。

等等。

丞相王绾看向了上方龙椅的位置,旁边居然还放置着宝座,他很是震惊,什么人能够坐在始皇帝陛下的身旁!?

大秦帝国建立以来,未曾有过这般情况出现啊。

难道,是这个年轻人?

“叮!触发新的签到任务:扬威朝堂,立足于此,可获得一次签到机会!”

赵辰耳畔响起来了系统提示音,他嘴角微微上扬,随即偏过头来,看向了那花白老者。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丞相王绾,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其实并不是非常强,最后的结果如何,也是语焉不详。

能够找到的记载,就是大秦统一六国以后,对方主张以三皇之中的“泰皇”,来成为嬴政这位秦王的帝号。

在当时的廷尉李斯和御史大夫冯劫,都认为“泰皇”,最适合嬴政。

首节上一节21/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