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00节

  张遇恍然大悟,越想越觉得杨蔼所言有理,否则实在没有办法解释。

  实际上,桓熙同样心绪不宁,唯恐张遇察觉出来,他连连派遣使者催促邓遐、杨安。

  与此同时,远在晋阳的苻健也终于得知了桓熙东出的消息,他闻言大喜,对信使道:

  “回去告诉张刺史,让他守好城池,我当领十万大军南下,必使桓熙身陷死地!”

  虽说当初是刘务桓下令处死苻苌,但苻健并非蠢物,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桓熙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苻健痛失爱子,对桓熙恨入骨髓。

  至于刘务桓、刘阏陋头,当然也捎带被苻健记恨上,哪怕苻健真的宽宏大量,愿意与二人改善关系,但他们做贼心虚,可不敢相信苻健会将苻苌之死揭过。

  如今苻健得知桓熙东出,且不说张遇如今依附于他,就算与苻健没有君臣关系,他也得帮帮场子。

  然而,苻健已经在秋收期间,放了将士回家,再想征召,没有几天的时间,只怕难以集结。

  同时,河东郡传来消息,桓熙在蒲坂增兵七千,并州南部的军队自然不能动,苻健只能让信使叮嘱张遇,坚守城池,给到他时间救援洛阳。

  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别名虎牢关,为洛阳八关之一,也是洛阳的东面门户。

  县城即为关城,如今已被邓遐所占据。

  邓遐每到一地,必会将当地人畜迁徙一空,留下一军看管、逼迫他们跟随在自己身后,而他则会独领一军,先行一步,袭击下一座县城。

  如今成皋陷落,整个河南郡十二县,仅存洛阳。

  此时,被邓遐裹挟的民众已达两万户,他们被迫离开家乡,漫漫长路,哭声载道。

  一名在河南郡颇有威望的士族老者找到邓遐,苦苦哀求道:

  “将军,我等世代在此居住,故土难离,还请将军体恤人情,放我们回去吧。”

  然而邓遐不是桓熙,又怎么会将他们的悲喜当回事。

  况且桓熙正在洛阳城外,冒险以五千步卒,五千弓骑拖住张遇,自己哪还有时间与他们和和气气的讲道理,非得要武力恐吓才行。

  只见邓遐皱眉怒道:

  “四十年前,洛阳方圆数百里尽为焦土,城池沦陷后,十多万百姓被胡人杀戮殆尽。

  “你们也不过是在最近几十年才被胡人迁来此地,怎能说世代居住于此。

  “如今我家主公要助你们离开关东,不受胡人奴役,去往关西之后,也将为你们分配田宅,自有好日子等着你们!

  “你们不知感恩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在此哭哭啼啼!

  “怎么!胡人将你们迁来,你们不敢反抗,我家主公要将你们带走,你们就舍不得离开了!

  “胡人刀剑虽利,我剑莫非不利!”

  众人畏惧,不敢再有怨言,在五千骑兵的胁迫之下,只得扶老携幼,跟随邓遐西行。

  翌日,邓遐的信使策马回到晋营,向桓熙禀明情况。

  桓熙闻知消息,大为欣喜,此前在弘农郡迁走八千户,新安县迁走近三千户,如今邓遐扫荡十县,又为自己掳来两万户,此行收获已经超过了三万户。

  当杨安在与杜郁交接后,领着五千步卒一路急行军,赶到晋军大营后,桓熙终于长舒一口气。

  身边有了一万精锐步卒,哪怕张遇真的出城,桓熙也能坚守营寨,等待邓遐回援。

  毕竟洛阳虽有三万守军,但战斗力参差不齐。

  若非担心匈奴弓骑没有晋军枪骑的掩护,在战场上派不上大用场,自己陷入骑兵方面的劣势,桓熙还真的不怕与张遇在城外会战。

  桓熙当即决定,率领将士佯攻城池,使得张遇不敢出兵拦截邓遐。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九月下旬,在僵持半个多月后,晋军步兵大阵终于来到了洛阳城下,而五千匈奴弓骑则依照此前的旧法,以草木覆上军服充数。

  张遇望见城外有步兵大阵,又有一两万骑卒在远方压阵,哪怕明知道邓遐此时在迁走他治下的百姓,也不敢出城接战,只在心里计算着时间。

  想来,自己拖了桓熙这么久的时间,苻健的援兵也应该快要到了。

  殊不知,桓熙同样也是在拖他的时间。

  在桓熙驱使民夫们将洛阳西侧的护城河填埋后,洛阳攻防战终于打响。

  然而,由于晋军并非真的是要强攻洛阳,只是小打小闹的佯攻。

  因此,晋军虽然损失了不少的攻城器械,但将士却并没有多少伤亡。

  对不起,更新晚了,下午去输液去了,所以晚了几分钟,晚上还有一章,在十二点前。

第120章 时间紧迫

  随着晋军如潮水般退去,洛阳城头响起了守军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但张遇却眉头紧缩。

  张遇并非初出茅庐的将军,自然能够感觉到晋军在出工不出力。

  但桓熙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张遇不得而知。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

  以前还能说桓熙面对的对手都是诸如石苞、张重华之类的人物,不足以真实体现他的水平,但在河套一战,能够击败苻雄麾下的三万步骑,收服铁弗匈奴,足以使天下人侧目。

  毕竟苻雄不是石苞,这么些年随父征战,早就在关东闯下了威名。

  既然桓熙并非庸人,必有其深意,但张遇始终无法洞悉,为此苦恼不已。

  “晋军退了!”

  洛阳城楼上,守军指着城外兴奋地呼喊道。

  张遇回过神来,眉头皱得更深。

  昨日晋军虽然也只是浅尝辄止,但好歹也在城外闹到了黄昏时候,这才归营。

  如今天色尚早,才刚过正午,晋军怎么就退了。

  好在时间终究会给到他答案,因为,邓遐已经将两万户百姓带了回来。

  邓遐担忧桓熙的安危,但也知道,那些老幼确实走不快。

  当初刘备撤离新野,带走新野百姓,每天行军不会超过二十里,最终被曹操以骑兵一昼一夜奔袭三百里的速度追赶上。

  而成皋与洛阳相距百余里,如果按照刘备迁走新野民众的速度,邓遐六天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到达洛阳。

  实在没有了办法,邓遐只得听从权翼的建议,命骑兵们把军马让出来。

  权翼并未留在桓熙身边,毕竟此行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迁徙民众,桓熙派遣权翼跟随邓遐一起攻打各县,强迁百姓,沿途为邓遐出谋划策。

  而桓熙麾下这支骑兵一人三马,总计有军马一万五千匹,邓遐让老幼坐在马背上代步,靠着这个法子,才将速度勉强提高到了每天三四十里。

  百余里的距离,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终于赶了回来。

  此时,桓熙得知消息,率军回到晋军大营。

  分明刚才在洛阳城外作战不利,丢下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匆匆退走,但桓熙麾下的将佐们几乎人人面带喜色。

  桓熙看着一脸疲惫的邓遐、权翼,高兴道:

  “应远!子良!做得好!你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也难怪桓熙这么开心,当初他用一万五千匹战马,才从桓温手中唤来三万户。

  如今桓熙只是略施小计,震慑住张遇,就从关东掠来三万余户,又如何不让他感觉到快意。

  尤其是邓遐使用权翼之策,足足为他节省出了三天的时间,可别小看这三天,桓熙如今就是在跟时间赛跑,他必须赶在苻健南下之前,将民众迁往关西,至少要让他们离开河南郡。

  毕竟如果带上这些百姓离开的时候,被苻健追赶上,两军交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民众也必然会伤亡惨重。

  当初他因为褚裒无能,致使二十万流民死伤殆尽而忿忿不平,总不能现在自己也干出这种事情。

  因此,邓遐、权翼为他节省出来的这两三天时间实在关键。

  要不是现在还不是喝酒庆功的时候,桓熙真想要与他们痛饮三杯。

  二人备受鼓舞,一扫此前的疲态,邓遐兴致勃勃地问道:

  “主公,既已兵马齐整,不知何时前往城下诱敌?”

  桓熙大笑道:

  “快了,待百姓们走远了,我就可以腾出手来,专注教训我那不听话的继子,你先与将士好生休息,若是真有大战,我又怎能少了你邓应远为我冲锋陷阵,本帅自有用处!”

  邓遐闻言大喜,向桓熙告退。

  此前,沈劲派出快马来报,告知桓熙,苻健已经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南下。

  桓熙估算时间,知道就算自己夺占洛阳城,只怕也没时间迁走城中的百姓。

  他之所以打算把邓遐迁来的百姓送走之后,去往城下诱敌,是希望一棍子把张遇打痛,让他不敢追击。

  或是明摆着告诉对方,自己设有埋伏,看他敢不敢追来。

  而被邓遐带来的两万户百姓,则由前来接应的州郡兵们带走,继续踏上西行之路。

  军马自然是被留了下来,王猛为了接走这些百姓,几乎是调用了整个关中的牛车。

  毕竟真让他们自己用脚走路,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只怕回不去关西。

  到时候,即使苻健是以龟速行军,估计也追了上来。

  好在桓熙此前从西套草原带回了将近两万头牛,官府向战兵们征调,自然是不缺牲畜的。

  而从他计划东出,掠夺人口起,就已经在大肆打造车辆作为此战的准备。

  看着老弱妇孺们坐上牛车,由州郡兵护卫着西行,桓熙也放下心来。

  回到帅帐,韩嫣早已在帐中等候,她见到桓熙,高兴地迎了上来:

  “方才妾身听得营中喧闹,就知道肯定是将军回来了。”

  说着,她端起提前泡好的茶水,递给桓熙。

  桓熙接过之后不急于喝下,说道:

  “明日或有大战,一早先乘马车离开。”

  桓熙不清楚张遇是否会追击,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韩嫣也知道自己留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只能添乱。

  “将军千万不要冒险。”

  虽然她与张遇有一份母子情,但毕竟不是亲生母子,而自从被桓熙领进门,韩嫣的身心也早已归属了他,只盼着能与桓熙早日回去长安,也就不需要每天提心吊胆。

  河东并州,上党郡南部,苻健不断的催促着将士赶路,此前他曾向张遇的使者豪言将率十万大军南下。

  大虞天王当然拿得出十万大军,但总得留下些将士守卫并州北部与太行八陉,不能倾巢而出。

  桓熙曾担心苻健行围魏救赵之策,因此派遣邓羌率军七千策应沈劲,但他明显低估了苻健对自己的恨意。

  苻健在集结了六万步骑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南下。

  虞军日行六十里,而洛阳与晋阳仅直线距离就有八百多里,若是算上途中的弯弯绕绕,实际距离将近九百里,也就是说,苻健光是行军,就得耗时整整十五天。

  而他在晋阳征召将士,以及张遇的使者北上报信,也费了不少的时间。

  不是苻健每天只愿意走六十里,而是他实在提不起速了。

  《汉书陈汤传》就有记载: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

首节上一节100/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