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107节

真正能给他家人一样感受的,也就唯独马秀英。

当然,还有依然。

不过依然给他的感受不是那种可以照顾自己的家人,而是需要自己照顾的弟弟妹妹,或者孩子。

当然,朱元璋也挺好。

但男人和女人总归是不一样的。

朱元璋给他的感受就是一个好大哥。

当然,这互相之间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只有情感上的区分,家人之间的体贴照顾不是兄弟之间可以有的。

但兄弟之间的热血激情,也不是家人能够代替的。

人终究不是一个单一感情的生物。

家人、兄弟都要有。

同时对后辈的照顾,责任,也是必须的。

回到家中,齐衡抱着自己之前的衣服,又重新换了上来。

尽管马秀英给他做的这一身长衫也确实好看,可还是有些不合时宜。

如今刚刚被封了虎威大将军,给了你那么多的权力,就急不可耐的换了身行头,怎么说都有些急切了。

尽管这些衣服朱元璋肯定是知道的,但知道是一回事,你穿不穿又是一回事了。

重新换好自己原先那身行头的齐衡,便再次朝着县衙中而去。

刚刚走出大帅府,还没多大一会儿,齐衡便看到城中四处都有士兵神色匆匆的来去。

抱着疑惑心思的齐衡,来到了县衙内。

在看到大堂中等待自己的周念时,便问道:“外面这是怎么了?我怎么看到不少士兵都乱哄哄的?”

周念当即起身对着齐衡拱手道:“大人。”

齐衡点点头,一挥手让他做自己的事情。

而周念此时才笑着说道:“昨晚才刚刚举行了酒宴,这一大早大帅就开始整顿军纪了。”

“听说有几个将领因为昨天喝多了没有来,有些士兵也都没有在,当场就发火了。”

听周念说完,齐衡不禁一笑。

昨日封赏之时他就看出了众将领的得意,心中担忧将领们会不会因为这短暂的胜利而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没想到朱元璋也发现了这一点,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了整顿。

至于是不是当场才生气,他心里明白。

昨日赏,今日罚,在齐衡看来这便是恩威并重。

想着这些,齐衡便不再担心,收起了心思。

转头看向了面前的周念,说道:“你在写什么呢?”

周念道:“回大人,施大人在到了寿春后,便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给整个安丰路各级各地制定了今年的分配任务,要求所有官员必须严格按照计划任务完成粮食种植、粮田开荒等事宜,还有人口增长指标等等。”

“属下现在就在做濠州境内的指标任务。”

“同时分配到各县。”

齐衡闻言点了点头,没想到自己曾经跟施才英交流过的现代管理办法,他竟然已经用上了。

不过,这些事情他并不是太关注。

这些事情都是施才英的问题,他只需要每天查看施才英汇报上来的总纲就行了。

相反,对于眼下计划许久的产粮区,却十分关注。

“那产粮区的建设计划,你可完成了?”

周念听到齐衡闻讯,便立马将一份文书拿了出来,说道:“按照之前与大人商议的结果,属下已经将产粮区的具体建设计划完善成册,这些都是,大人请看。”

看着想要将自己位置让出来的周念,齐衡一把按住他的肩膀,自己则在一旁找了把椅子坐下,随后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份文书上,详细写出了这次计划的几个步骤,以及每一次建设所需要的人工,银钱、粮食以及计划时间。

同时,还联系沈万三,与他商议好钢铁、水泥等物资的生产。

在详细的查阅过后,齐衡说道:“劳工夜晚的住所,可有安排?”

闻言,周念道:“每日劳作的地点与城中距离不是太远,每天应该都可以返回吧?”

齐衡摇了摇头,道:“不行。”

“虽然一来一回的时间只有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可随着以后越来越深入腹地,这来回的时间消耗就太大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消耗。”

“这样。”

说着,齐衡便拿出地图,在自己预想的位置上标注,道:“这里,不管是距离水库修建地还是产粮区都不算太远,且非常合适,我们前期先在这一片修建一片用来劳工居住的民房。”

“条件不需要太好,但也要满足简单的需求。”

“如果劳工想要返城,当然可以。但如果没有紧要的事情,每天劳作之后,也不用再费力气走那么远回城。”

“可以节省很大的精力,有利于我们的建设进度。”

周念一边听着,也一边点点头,这个细节他确实没有考虑到。

“这样,也别等了,沈万三那里让他尽快的储备所需的物资,我们这边就直接开始吧,劳工的招募也需要一些时间。目前招到的劳工和工匠,先派到这里,这就开始建造日常居住的民房。”

周念当即道:“是。”

对于已经定下的事情,齐衡不想拖拖拉拉。

产粮区的建造对于如今整个义军的意义都非同凡响,早一日的建设完成,就能早一日的投入使用。

旱田开垦,河水浇灌,这些都需要时间。

同时一些作为消耗品的木材,为了运输方便,还是当地砍伐的好一些。

除此外,目前河床两岸的土地,完全能够即刻开垦。

这些地方本来就水资源丰富,压根都不需要再像腹地一样,等到水渠、水库建设完成才能开展。

并且,水稻的种植一般分为早、中、晚稻。

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中稻一般于4月初5月底播种,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

安徽地界处于华夏中部。

虽然离江南很近,但依旧处于一季稻的区域。

所以一年只能产一次粮。

如果进度开展顺利的话,赶上6月份左右种植稻种,年前还能收获一次。

尽管对于整个产粮区而言肯定收获不了多少,但能有多少是多少,一碗饭就能救一条命。

下午。

在周念准备好了人手,并且与沈万三交流过后,一行五百人的队伍便推着推车,朝着预定的民房建设地点而去。

这次民房的建设在齐衡的要求下,以混泥土建造。

因为这样的进度会很快,并且坚固。

这次建造的民房不仅仅只是为了日后劳工们居住。

等完成这些后,城中在这里耕种的百姓,也可以在周边建设一个村落亦或者小镇。

这样就能大大的减少黄岗城以及濠州城百姓种田外出时的路程。

上一次修建城墙时使用的木材和木板,也都留着,所以也运了些过来。

有了这些提前准备好的东西,这些民房修建起来就要简单很多了。

而且修建城墙时候也聚集和教导了一批工匠。

有些工匠虽然原本并不懂这些,可在不断的学习中,也都学会了。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只要掌握了水泥和混泥土的一些基础特点,就能很好的完成。

这一次,齐衡也来到了现场。

甚至连最基础的民房结构也是他自己临时想出来的。

这些民房本来就不是一次性的,日后还有其它用处。

所以齐衡便干脆设计成了商铺类型的。

在最初时,可以倚靠这些房子作为临时的居住地。

等这些工程完善后,劳工们不需要再停留在这里时,便可以将那些床铺之类的东西腾出来,当作商铺来营运。

亦或者当作一个粮食的集散地,交易市场,都是可行的。

然后再依托这个小型的交易市场,在四周建立一些村镇,这样一来,四周的百姓前来交易或者购买。

便可以让濠州与黄岗城本就不远的距离间,又增加了一个交融的地点。

以两城为基点,整个区域之内的商业氛围也将形成。

外加漕运的增加,各类物资的运进运出,商业环境一定会提升不少。

看着这些已经有过经验的工匠们在赶到预定的建设地点后,很快便在各个管事之人的带动下,开始了地基的深挖,钢筋编织以及混泥土的搅拌。

按照周念提前安排好的分工,各司其职。

不过,周念虽然也是一名干吏,可到底对建筑这一方面没有那么的熟悉,到了地方后,却发现很多地方没有安排到位。

比如混泥土搅拌需要的水。

到了这里大家伙才发现周围没有水源。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很快在管事之人的命令下,就开始提着桶去运水来。

但齐衡如今的身份不同,他不能像这名管事的一样,临时解决问题就好。

在齐衡看来,这些人毕竟不是专业的。

如果是专业的队伍,就一定会将很多事情考虑进去。

当然,这并不怪周念,人无完人,人家本来就是当官的,又不是做建筑的。

这也让齐衡的心里冒出一个组建一支类似后世建筑公司的队伍。

可以由官府占股五成以上,半国有的机构。

这样一来,也能刺激市场上专业人才的出现。

保证工匠等特殊行业人员的待遇问题。

当然,不仅只局限于建筑,其它行业也是可行的。

同时,这样的制度也能刺激企业自身的创造力。

首节上一节107/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