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33节

可当他刚一走到门前,便看到屋里徐达正坐在马秀英的面前。

见此,朱元璋立刻说道:“三弟也在这儿呢。正好,一起吃饭。”

可徐达却说道:“上位,咱可是吃过饭的。”

朱元璋却不在乎的说道:“再吃吃又咋的。”

而一旁的马秀英也适时的说道:“徐达是来跟我商量儿女婚嫁的事情。”

闻言,朱元璋惊喜道:“真的!那正好,咱哥俩喝一盅!走走走,妹子,快走!”

瞧着他们兄弟俩高兴的模样,马秀英也是满脸带笑的跟着走了出去。

席间。

朱元璋一边夹菜吃着,一边对身边的徐达说道:“三弟呀,关于结亲的事情呀,咱有个主意。咱还没告诉妹子,先跟你说得了。明年呀,棣儿就满十六了,婚后呢,咱想封他个王,你家那大闺女呀,就成王妃了。”

说完,朱元璋便自顾自的乐了起来。

而一旁的徐达,则赶忙说道:“多谢皇上。”

可坐在一旁的马秀英却不在意的说道:“你不用谢他,他又不是为了儿媳妇,是为了自个儿子。”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立马说道:“你这话多见外啊。”

说完便又笑了。

而徐达则端起酒杯,对着朱元璋一敬,又对着马秀英道:“嫂子。”

说完,一饮而尽。

喝完,朱元璋便聊起了今天的高兴事,说道:“今儿啊,咱让那刘伯温担任都御史了,让他一体统察朝廷内外的各级官吏。”

说完,便露出一副得意的模样。

而徐达也十分配合的赞叹道:“好!这家伙行啊!”

可马秀英却问道:“刘伯温接旨了吗?”

朱元璋闻言立刻脸色一板,说道:“他敢不接旨!”

说完又接着说道:“起初啊,咱特讨厌他那股子傲气,总觉得这个当臣子的要是一不爱财,二不贪权,三不好色,那就不好驾驭了。自古以来啊,驭兵驭民都容易,唯独这驾驭仕子啊,是最难的了。”

一旁的马秀英也接口道:“就像这把酒壶,要是没个把儿,就不好使,是不是?”

朱元璋立马笑道:“对,妹子这话说的好,就是以后别把这聪明老摆在桌面上。啊,我们男人讲话,你,听着。”

闻言,这席间也都是老熟人,马秀英也丝毫不在乎朱元璋这责怪,毕竟对朱元璋这性子,她是太熟悉了。

也就是在有外人的时候展现一下男人雄风了。

而朱元璋则继续说道:“后来呀,咱终于发现驾驭刘伯温的办法了,他有功名心呐,咱就给他名,给他大大的功名!让他一体督察那些骄兵悍将们,赚足了好名声,这样一来,就逼得他不得不依赖咱这个皇上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便立刻得意的大笑起来。

徐达听到后,立刻便拍起了马屁,道:“上位真是高明啊!”

而朱元璋闻言却是一声叹息,道:“刘伯温咱是安排妥当了,但是李善长的难处又来了。”

“你们不知道,今儿啊,他当着咱的面,直接跟咱要职权呢。”说这话时,朱元璋遇到苦难就又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马秀英。

可话一说完,想到一旁还有徐达在,便又后悔道:“妹子啊,这话你就当做没听见啊,还是老规矩,内廷不得干政。”

而马秀英在徐达面前也很给他面子,说道:“放心,你只当我什么也没听见。”

说到这里,朱元璋便又继续在二人面前发愁道:“中书省啊,上承天子,下统六部三院,包括各省州府。中书省左丞相,那是实实在在的相国呀,这李善长呀,要的就是这个职位!”

“他觉得呀,大明首任相国那是非他莫属啊。”

而一旁的徐达也说道:“这事啊,咱听说了。这事在京城里早就人言沸腾了。都说,非他莫属。”

徐达越是这么说,朱元璋就越是发愁,道:“这善长会造势,那些淮西兄弟们就跟他一块造,他们越这么造,咱这心里就越不踏实。”

听着朱元璋发愁的话,一旁的马秀英便装出一副随口闲聊的姿态,说道:“既然刘伯温可以监管骄兵悍将,那武将也可以监管一下文臣仕子啊。”

对于李善长,马秀英可没有半点的好印象。

原因很简单,这家伙跟自己的亲弟弟作对!

所以在此时,马秀英的聪明劲便立刻发挥出来了。

不过,在说完后,马秀英便急忙说道:“啊,我这话你只当没听见啊。”

可一旁的朱元璋在听到这话后,却突然愣住了。

仔仔细细的品起了这话。

很快,便恍然大悟般的说道:“对啊,这天下掉下个大宰相来,就在眼面前,咱咋没看见呢?”

说到最后,便直勾勾的看向了一旁的徐达。

第二百零一章:执掌枢密院!【求月票,求打赏】

感受着朱元璋的目光,刚往嘴里灌了一杯酒的徐达顿时一愣。

有些不知所措道:“谁呀。”

而朱元璋越想觉得越合适,不由的答非所问道:“妹子说的好,就是你,徐达!”

这话一出口,吓的徐达连手里的酒杯都掉落在了桌面上。

“我。。。哎呀你们两口子开玩笑呢吧!”

可朱元璋却说道:“徐达呀,你在文臣当中一向威望很高,而且是正直勇敢,忠义廉洁,你又位居国公,咱越看你越合适呀!”

说完,还乐呵的拍了拍徐达的肩膀。

就在朱元璋高兴的乐呵时,一旁的徐达却诚惶诚恐道:“上位,咱只会带兵打仗,咱可管不了那些政事,更管不了那帮文才呀!”

“那李善长、刘伯温,哦,对了,还有齐兄弟,他们哪个不比咱更合适。”

可一旁的马秀英却说道:“管的了管不了是一回事,只要把你放在宰相那个位置上,就是一种威慑啊。”

对于徐达说齐衡做宰相的话,马秀英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自己也很清楚,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十分的关键,几乎可以说是代替皇帝行使天下理政之权,这个位置太敏感。

如果齐衡来做的话,不免会让朱元璋担忧,与其让他们兄弟之间猜忌,还不如干脆不做。

所以压根也就没想过齐衡来做。

朱元璋见马秀英能这么说,这心里也是感到十分的体贴。

最起码,身为他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并没有像一般妇人一般,有什么好的都要给娘家人去安排。

在他朱元璋和齐衡之间,马秀英做的还是十分到位的。

可话是这么说,一旁的徐达却也明白这有些东西不该是他的,就不能去惦记。

不然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神情略带慌张的说道:“上位,这顿饭吃的怕人,咱得走了。”

可朱元璋却连忙一手抓住了徐达的胳膊,说道:“哎呀回来回来,今儿你好好听着。”

思虑片刻后,说道:“这样吧,你现在所有的军权照旧,兵马一概不动,咱就让你兼个中书省左丞相,咋样。”

可徐达却坚决说道:“得得得,不干,不干,坚决不干。”

但朱元璋却说道:“你越这么叫唤,咱越觉得你合适,为何啊?因为你不是个贪图权位之人!”

马秀英则在一旁夫唱妇随道:“还有呐,重情义,明是非,拿得起放的下。”

朱元璋也接口道:“对!文武全才,胸怀坦荡,啊千古难寻,万里挑一!”

被这两口子一顿彩虹屁夸赞的徐达,连忙举起双手抗拒的说道:“得得得得,告饶,告饶。”

随后急忙起身,捧着双手说道:“你们两口子这一唱一和的,非得把咱剁了不可,上位,嫂子,你们慢用,啊,咱可得回去了。”

说完便将急忙转身逃似的跑了。

看到这一幕的马秀英急忙便要呼喊,而一旁的朱元璋则好笑的瞧着徐达这般模样,乐呵的合不拢嘴。

不过转回头来,朱元璋便又舔着脸对身边的马秀英商量道:“妹子,这以后你再出个什么主意,咱能不能关起门来说啊?”

此时的朱元璋,哪里还有刚刚在徐达面前责怪马秀英时的蛮横,倒像个小媳妇受了委屈似的好言好语。

不过马秀英也不会真的要自己男人在自己面前如此态度,也十分给面子的说道:“我就是随便一说,你还真的当真啊。”

朱元璋却道:“当真!自然当真!这主意出的好哇!”

马秀英将自己刚刚出的主意说成了一时随口说的,让人听起来出这主意的功劳全是朱元璋的。

毕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发现好东西的眼光才是最关键的。

显然朱元璋对此也是心中明白,端起面前的酒杯便笑呵呵的跟马秀英敬起酒来。

这夫妻二人的默契和感情,便在这不言不语之间。

这一杯酒下肚,你明我心,我知你意。

朱元璋缓缓放下酒杯,瞧着身边笑容满面的马秀英,说道:“咱给军涛也想好了差事。”

听着朱元璋的话,马秀英却只是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见此,朱元璋不由的问道:“你就不想猜猜咱给军涛找的什么差事吗?”

马秀英却依旧面色如常道:“这有什么好猜,这还用猜吗?”

朱元璋一愣:“瞧你说的,那你说说,咱给军涛安排的什么职位?”

马秀英立马说道:“你都给他封王了,他还能做什么职位?要么是听起来唬人的闲职虚职,可你当初说了要军涛留在身边,自然不会是虚职闲职,这上上下下看过来,中书省有徐达和李善长,都察院有刘伯温做左都御史。”

“难不成,你要军涛这个靠山王给他们做副手?所以我猜,肯定是枢密院!”

听到马秀英这话,朱元璋顿时瞪大了眼珠子。

好家伙。

自己也是刚刚才因为徐达这个武将去管理文臣的办法想到的让齐衡去枢密院,这可倒好,马秀英只是三言两语便猜到了!

一时间朱元璋顿时感觉心里满是挫败感,说道:“你这人呀,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聪明了!”

说完,将手中的筷子一扔:“不吃了。”

背手负气离开。

瞧着朱元璋这跟个孩子似的脾气,马秀英不由的笑了起来。

一边笑着,一边自顾自的吃着饭菜。

“不吃拉倒,谁饿谁自己知道。”

第二天一早的朝会上。

这一次因为朱元璋的提前通报,算是一次大型的朝会,来的官员们也多。

随着奉天殿上的百官们对朱元璋行礼之后,那龙台上的太监便高声的喊道:“今日皇上将颁布中书省、都察院、枢密院人选,着众臣接旨!”

太监刚刚喊完,对今日朝会内容本就有些猜测的众臣们,纷纷抬头看向了龙椅上的朱元璋。

首节上一节233/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