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307节

  其中好些人手里可都攥着实打实的军功。

  “明王哥哥,我能去么?”侯氏听长乐说得这么有意思,很显然是心动了。

  感情大明王廷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

  “想去就去呗,都是一家人,长乐还在他们猎场入了股,那可是实打实拿钱入股的。”李承乾笑道,“以后再要酒,就别去买了,就去库房里拿,不过你得叮嘱他们,适当的喝点儿无妨,可要是有人喝醉了闹事,我就把他一脚踹回长安去。”

  “好呢。”长乐当即答应道。

  对于房遗爱他们喝酒,李承乾其实没有那么反对,之所以不允许,也只是因为大家都还在长身体,酗酒伤身。

  不过些微喝点,倒也无妨。

  一群半大孩子,精力无处发泄罢了。

  苏氏没说话,她就顾着埋头吃饭了,其实饭也没怎么吃好,因为听李承乾他们的对话,总觉得哪里不妥,但又不敢轻易开口。

  李承乾见状,笑道:“既然来了这里,那就把大唐的那套规矩收起来,我都说了多少遍了,这里所有的规矩,都是我定的。

  我说行,那就行,不行也得行。

  我说不行,那就不行,行也不行。

  明白么?”

  “妾身明白了。”苏氏点了点头。

  不过听她这一开口,李承乾便知道,她还是不明白。

  他也不想再纠正了,这玩意儿,还得时间去磨,慢慢的,她自己去经历了,去感受了,总会明白的。

  现在,你让李承乾跟她讲明白,算了吧,嘴巴皮讲起泡估计都说服不了她。

  “我吃完了,你们也赶紧吃,吃完去学堂进学。”李承乾扒拉了两口后,便起身说道。

  等李承乾走后,侯氏看向长乐问道:“你大哥这是生气了?”

  “啊?”长乐有些愣神,道,“大哥咋生气了?我咋不知道?”

  “你没见他走了?”侯氏也愣住了,感情你只顾着吃饭是吧?

  长乐好奇道:“大哥吃完了不走,留这里看我们吃?”说着,长乐懂了侯氏的意思,道,“你想多了,大哥一天忙着呢,大明王廷从无到有,都是大哥辛辛苦苦支撑下来的。

  而且,大哥都说了,我们是一家人,肯定要随便一些啊,你们说的那些礼仪,那是大唐的礼仪,又不是我大明的礼仪。

  我可跟你们说,别把长安的那套礼仪带到我大明来。

  我好不容易才能和大哥像一对普通兄妹一样,你们要是又让我向以前那样,动不动这规矩那规矩的,我跟你们没完。”

  “对,规矩烦死了,明王哥哥都不叫我守那些规矩,那些仆役还让我守规矩,烦死了。”武媚也说道。

  长乐笑道:“没事儿,她们再敢让你行大唐的规矩,我帮你收拾她们。”

  其实,大明王廷不是没有规矩,也有,但大明王廷的规矩极其的简单而且高效,大家其实也都在遵守,只是相较于大唐的规矩之后,他们没感受到罢了。

  “这就是一家人了?”侯氏有些恍惚,这一家人好像忒简单了一些。

  长乐道:“是啊,你没听到大哥在跟我们说话的时候,从来都不用本王么?反正大哥就从没跟我用过本王,大哥说这就是一家人。”

  长乐的理解极其简单,但却又刚好抓住了那个点。

  武媚倒是点了点头,她也觉得这就是一家人,嗯,这样的一家人,挺好的,起码很舒服。

  不过侯氏和苏氏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她们毕竟要大一些,所受的言传身教也要多一些,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那个弯来。

  长乐也没办法给她们解释清楚,反正她就是这么认为的。

  “那学堂进学后,我跟你们一起去打猎?”不过侯氏心多大啊,想不通的东西,咱就不想,先玩好了再说。

  说破天,她也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

  长乐一听,就乐了,道:“去呗,大哥都说了,那猎场有我一份,嘿嘿,今天我就得把那猎场收回来。”

  说着,她看向了苏氏,问道,“苏姐姐,你要不要去,我可告诉你,可好玩了。”

  “我……”苏氏正迷糊呢,听长乐这么一问,当即磕磕巴巴地说道,“我就不去了,男女大防,不得不防,那个我吃好了,你们慢用。”

  说完,苏氏就走了,她其实也想去,但就是迈不过自己心里的那道坎。

  毕竟出身清贵,家教是极严的。

  见苏氏走了,侯氏便说道:“瞧她那样,柔柔弱弱的,最是会演戏博人同情,明王哥哥就是上了她这个当。”

  对于这苏氏,她是相当的不顺眼。

  一来是抢了自己的位置,二来是那柔柔弱弱的模样,让她很不舒服。

  她是武将之家,哪怕是闺女,那也是多了几分大气。

  长乐却是说道:“下次你当她面说,背后说有啥意思?最好还当着大哥的面说,你看大哥怎么收拾你们。”

  她对苏氏没什么好感,也没什么恶感,李承乾教过她。

  能玩到一起去的,那就多走动走动,玩不到一起去的,那就少走动走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不管是先天原因,还是后天原因,但不管是那种性格,都做不到人人都喜欢。

  长乐也一直按照李承乾教的去结识新朋友,所以,在学堂也好,在少年军也罢,哪怕是在整个日月山,长乐的朋友都是最多的。

  而她讨人喜欢,也不是没道理的。

  还真以为,她是李承乾的妹妹,大家就都得喜欢她不成?

  抱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

  大家喜欢她,固然有李承乾的原因,但也不全是。

  真正让大家喜欢她,愿意宠着她,是因为她的性格。

  从这一点儿来说,李承乾将长乐教得很好。

  侯氏闻言,吐了吐舌头,道:“算了,不和她一般见识。”

  她性格就这样,大大咧咧,真要说她坏吧,其实也没有,就是带着点儿国公家大小姐的脾气。

  而走出了帐房的苏氏,这会儿也有些茫然。

  她发现在家里学的那些,拿到大明王廷一点儿用处都没。

  大明王廷和她以前构想的完全不一样,李承乾也和她心中构想的也不一样。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她想不明白。

  回想了一下,昨夜酒宴上的李承乾,足够的伟岸,那是她心中如意郎君该有的模样。

  可今日的李承乾却显得要平凡了许多,这又是为何?

  还有侯氏,长乐和武媚不懂规矩也就算了,毕竟还小,但侯氏和她一般大,怎能还如此不懂规矩?

  日月山啊,真的让她有些陌生。

  昔日所长,竟无处施展……

  突然又想起刚刚李承乾拉她的手,心里又突然有些舒服,很奇怪……

第283章 卷三 三个童养媳的见闻

  李承乾的确很忙,虽然他已经将权利渐渐的下放了出去,但还是有很多事儿需要他亲自来处理。

  说到底,还是大明王廷底蕴不够,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你要说普西偌、伊原锡这些人有什么政治天赋,想多了。

  他们之所以能在现在这个位置做好,一方面是有李承乾的提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都是昔日的部落头人。

  相对来说,管理经验还是有的。

  但你也别指望他们有啥宰相之才,他们自己其实也清楚。

  对于李承乾来说,是英雄造时势,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

  把他们一步一步推到今天这个位置的,便是大明王廷的时势。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这会儿,李承乾正和伊原锡坐在一起。

  伊原锡确实是挺辛苦的,这段时间也是跑来跑去的。

  之前刚去了边城,可因为大唐的使团又连夜马不停蹄的从边城赶了回来。

  不过对此,伊原锡倒也不觉得辛苦,相反觉得很充实,这才能体现他的重要嘛:“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边城那边战事如何?”李承乾问道,对于边城的战事,他也是时刻关注着的,毕竟那是他用来制衡吐蕃,争取时间的一个重要节点。

  其实,他的立国之路,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之前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吐谷浑,毕竟这是他利益的基本盘,倒是忽略了吐蕃这个未来的劲敌。

  伊原锡笑道:“殿下大可放心,契沙门颇有其长兄之风,加之此次数万牧民前去修筑城池,也提振了守军的士气。”

  李承乾点了点头,当初之所以这么做,就有这个意思在里面。

  契沙门毕竟是第一次替大明王廷出征,不管他是什么心思,抱有什么想法,但有一点儿是肯定的,他对大明王廷还没有归属感。

  “这样,现在就动身去边城,”李承乾说道,“有你在那边,本王要安心许多。”

  听李承乾这么说,伊原锡当即起身道:“那微臣这就去安排,日月山和草原上的事宜,暂且就交由杨侍郎盯着。”

  虽然累,但他确实很乐意,尤其是李承乾最后那句,着实让他听着很舒服。

  也就是这个年代的人吧,惠而不费的话听着都提气。

  李承乾点了点头,问道:“听闻伊原骁伤势已经痊愈了?”

  这伊原骁,便是伊原锡的儿子,当初伊原锡所部被楼宁剿杀的时候,伊原骁重伤,还是巢正为其捡回了一条命,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休养了大半年。

  也正是当初的日月山救回了伊原骁,伊原锡才慢慢开始效忠李承乾,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这会儿,听李承乾问起,伊原锡笑道:“是的,六月份就已经能下床了,平日里也时长跟着怨军操练。”

  “嗯,不错。”李承乾笑道,“当日,伊原骁也是一猛将,正好,如今宫墙正缺一守将,让他来吧,以他之骁勇,值守宫墙实属浪费了,待他伤势彻底养好后,本王另有重用。”

  如今,宫墙的值守都是尉迟宝林和刘三顺带着操持的,也确实需要一个守将。

  伊原锡闻言,立即躬身道:“微臣谢殿下隆恩。”

  他心里也高兴啊,这是好事儿,天大的好事儿。

  虽说值守宫墙的守将品阶不高,但的确是一个要职,非亲信不可授之!

  而且,他平日里也没少为自己这儿子的前程操心,之所以任劳任怨的干,不就是想多积攒些功绩,日后也好向李承乾开口么?

  结果,李承乾主动提了出来,他能不高兴么?

  李承乾笑了笑,倒也没有多言,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伊原锡也就告退。

  回家知会一声,他得马上动身。

  “殿下,这伊原骁是何许人也啊?让他来值守宫墙可否妥帖?”待伊原锡走后,尉迟宝林问道。

  他还是比较在意这些的,当然,他在意的不是权利。

首节上一节307/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