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654节

  对了,马上就是父皇的寿辰了,二哥准备了什么寿礼?”

  见李泰岔开了话题,李恪也就不再多言,有些东西,点到即止。

  “能准备什么,无外乎就那些呗。”李恪笑道,“每年都如此,实在变不出什么新样啊。”

  “我也头疼着呢。”李泰说道,“准备了好些东西,但着实没挑出具体用什么,父皇的寿礼,不能寒酸,也不宜太过奢华,但还得了心思,实在是很难有甚新意啊。”

  “谁说不是呢。”李恪想了想,说道,“真要说新意的话,除了我们那位大哥,估计旁人都做不到吧?”

  在这一点儿上,两人的意见是一样的。

  毕竟李承乾可以集一国之力来做这件事儿,但他们显然不行。

  “算了,走了,我回去了。”李恪说着,屁股一抬就走了,也不需要别人送。

  看着李恪远去的背影,李泰却是冷冷一笑。

  “殿下,这蜀王怕是又起心思了。”等他一走,门后走出来一人,笑道。

  “也许,阴弘智全家被灭的那天,他就又起心思了。”李泰笑道,“不过当时他还是不敢,一直到长孙安业的消息传遍长安的时候,他才进一步的确定了自己的心思。

  可能这也是跟最近的消息有关吧。”

  “殿下的意思是蜀王盯上了长安府?”那人笑道,“那倒是好算计,谁不知道长安府尹一直是东宫居之,蜀王这是又燃起了斗志啊。”

  “无妨,让他去折腾。”李泰笑道,“与本王何干?”

  “那倒是。”那人也是笑道,“闲庭信步,坐看云起云落,不落子,得一逍遥散人,一落子,便卷万丈风罡!”

  王府外,李恪径直上了自己的马车。

  马车中,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正在闭目养神,此人正是李恪的幕僚,杨德字怀之。

  “殿下此番不顺?”李恪一上马车,杨德便睁开了双眼,见李恪一脸的阴郁,也就问了一句。

  “谈不上顺不顺。”李恪说道,“老三这人,本就谨慎,刚刚居然还跟我装着不知道长孙安业的事儿。

  还别说,这家伙倒是装得挺像。

  不过他应该是猜到了我们的意图。”

  “无妨。”杨德说道,“越王这人,虽然年幼,倒是颇有几分其兄之风,而且此事牵连到了长孙安业,他谨慎一些倒也在老夫的意料之中。

  再说了,我们的敌人可不是他,至少暂且而言,不是他。”

  李泰再怎么能折腾,还能折腾得过日月山的那位不成?

  “有些冒险啊。”李恪闻言,有些犹豫,“怀之先生,我们真要如此么?如今皇兄势大,几乎所有人都看好他,本王此时跳出来,不易于以卵击石啊。”

  “话是这么说。”杨德却不这么认为,“但殿下细想一下,陛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打算择一长安府尹?不也是释放一个信号么?

  而且,全朝堂的人都看好,那又如何?

  只要有一人不看好,那对我们来说就够了。”

  “怀之先生说的是父皇?”李恪其实不问也知道。

  杨德点了点头,道:“那位的确很厉害,但他还是忘了,忘了我们的陛下正是春秋鼎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陛下,绝不会容忍任何一个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

  所以,陛下这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也是在试探众皇子,看看这么多皇子中,到底还有没有一个勇于任事的。

  所以,殿下此番必须争,只要殿下去争,这长安府尹的位置,也一定会落在殿下的头上。

  之前还有个越王可和殿下争夺一番,这会儿,谁来了都没用!”

  李恪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一想到要去抢李承乾的东西,他还是有些担心的。

  他原本就说过,只要李承乾一直继续如此强大下去,他就不会再生这个心思,可李二偏偏又给了他这个机会。

  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在他这个位置,又怎么会不想多搏一搏呢?

  机会啊,只要出现了,谁要愿意错过?

  “事在人为吧。”李恪叹了口气,说道,“对了,本王给父王准备的寿礼,可有不妥之处?”

  “殿下放心,此物极好,届时,定能为殿下在陛下的寿辰上,大放异彩!”杨德笑道,“纵使是日月山的那位,怕也找不到这般和人心意的物什。

  有些东西,真就是有缘者得之。”

还在医院

  晚点儿更新。

第515章 卷五 李恪的高光时刻

  贞观八年正月二十二,夜。

  李二三十六岁的寿辰之日(虚岁)。

  皇宫里,灯火通明。

  在朝的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均在入夜之前便已进宫,恭贺李二寿辰。

  “长安府尹的事儿,诸位听说了没?”就在众人等待李二的时候,有人问道。

  声音倒是不小,周遭的众人都听了个真切。

  大唐的正式酒宴还是如同以往一般,分餐制,这和大明还是有些区别的。

  当然,这也是为了彰显身份,毕竟越靠前的位置越能体现身份。

  有些东西想要改变,哪儿有那么容易。

  “长安也的确需要一个府尹。”有人笑道,“如今东宫无主,长安府尹形同虚设,也是时候再择一长安府尹了。”

  说这话的人是世家之人。

  他们对此倒是喜闻乐见,毕竟他们本身就和李承乾不合,要是借此能废了李承乾,他们倒是乐意。

  不多时,李二和长孙皇后一道走了出来。

  群臣立马起身躬身道:“参见陛下,恭祝陛……”

  一通祝贺的说辞说完,李二笑道:“如今大唐欣欣向荣,朕与诸君同乐。

  来,共饮此杯!”

  说罢,李二起身端着酒杯与众人共饮。

  杯酒下肚,李二笑道:“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我大唐国泰民安,一切都向着一个极好的方向在发展。

  这一切都是诸君的功劳,朕就替我大唐百姓谢过诸位了。”

  说罢,李二又端一杯,一饮而尽。

  李二这人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有其深意。

  群臣听他这么说,一个个都有些傻眼。

  这……

  不过这话李二说得倒也没问题,毕竟李二是大唐皇帝,代表大唐黎民倒也说得过去。

  “陛下,这是微臣无意间获得的一副王羲之的字画,以贺陛下寿辰。”就在这时,侯君集拱手说道。

  李二的寿宴,礼物自然是要有的。

  不过给李二准备寿礼,众人也是绞尽了脑汁。

  毕竟这可是李二,给他的礼物既要显出诚意,又不能太过奢华。

  关键是,每年都有那么一次,还得个以后留条退路。

  “王羲之的字?”李二一脸惊喜地说道,“速速打开让朕与众卿一道欣赏一番。”

  要说惊喜,倒也谈不上,就李二的身份,什么样的字画他没有?

  不过这是臣子的一片心意,不管喜欢与否,他总是要表露一番。

  当字画打开之后,众人也是赞不绝口。

  王羲之的字嘛,纵使不是那副名满天下的兰亭集序,那也是难得的收藏品。

  李二见状笑道:“爱卿有心了。”

  这话他倒也不是客气,说实话,哪怕是在唐朝,要想收藏一副王羲之的字,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倒不是说价钱有多昂贵,关键是这种珍品大多都被人收藏在了自家,加上唐朝信息不畅,纵使有钱,也未必买得着。

  “只要陛下喜欢就好。”侯君集一脸的笑意盈盈。

  “陛下,这是微臣偶然间……”

  接下来,群臣献礼。

  不过罕有如王羲之的字那般稀有的物什了。

  当然,李二依然是一脸喜气洋洋的收了下来,对他来说,价值倒是无所谓,只要心意到了就行。

  等群臣贺寿结束,就轮到了众皇子。

  彼时的李治不过五六岁的奶娃娃。

  捧着一个卷轴,摇摇晃晃地走上前来,奶声奶气地说道:“儿臣祝父皇寿比南山,这是儿臣学会的第一个字……”

  他说完,内侍立马接过他手中的卷轴将其打开,只见一个歪歪扭扭的福字跃然纸上。

  李二看着这个完全称不上书法的字,倒是一脸的欣喜:“稚奴的寿礼,父皇很喜欢!”

  虽然这个字写得一言难尽,但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奶娃娃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还是那句话,李二要的其实不是什么奇珍异宝,他要的是用心。

  很显然,李治的这份礼物,很得李二的心。

  “晋王这份礼,不可谓不厚重啊。”温彦博笑道,“这个福字可不是那么好写的啊。”

  确实,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而言,想要写好这个福字还真没那么容易。

  虽然字写得不咋的,但绝对是用了心的。

  搞不好,李治为了写这个福字,来来回回写了千百遍,这才把自认为写得最好的送给了李二。

  有了李治开头,紧跟着众皇子也开始献礼贺寿。

  皇子贺寿是按照序齿排序,等一众兄弟都献完自己贺礼之后,大殿上就剩下李泰和李恪了。

  李泰见状,也是捧着一个卷轴走了上来。

  “儿臣祝父皇福寿安康,万寿无疆……”一番夸张的祝福之后,李泰将自己的卷轴捧于头顶,道,“这是儿臣手书的孝经,为我父皇贺。”

  李泰说完,同样有内侍上前,将卷轴打开。

  “不错,青雀在书法上的造诣又有精进!”李二点了点头。

  “确实。”房玄龄也点了点头,道,“越王虽然年幼,但在书法上已然自成一家了,而且,这幅孝经,倒也是难得的佳品。”

  魏征也点了点头,道:“写一幅孝经不难,但要保持孝经全文两千三百六十九字都在同一水准之上,那就不容易了。

首节上一节654/9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