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171节

  【再得知蜀汉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后。】

  【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

  【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

  【随即乘势率领各路兵马全面出击,斩杀蜀将张南、冯习和胡人首领沙摩柯等,连续攻破蜀军营垒四十余座。】

  【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

  【陆逊指挥各军四面围攻,蜀军瞬间土崩瓦解,死伤一万多人。】

  【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刘备乘夜突围,逃遁于永安的白帝城。】

  ……

  {夷陵之战刘备参战将领有:黄权、吴班、冯习、张南、辅匡、廖化、傅肜、向宠、沙摩柯、赵融、杜路、刘宁,谋士有马良。}

  {可惜啊,夷陵大败,季汉不但国力大伤,而且人才极速凋零。}

  {结果除了刘备全交代在荆州了。}

  {向宠的部队没有收到任何损失,全员撤退了。}

  {不愧是出师表神将。}

  {黄权跑魏国了。}

  {黄权是没了退路又不想投东吴,才跑魏国的,跑到魏国后有人造谣刘备杀了他在蜀国的全家。}

  {黄权不信,说刘备不是那样的人。后来真相大白,刘备不但没杀,还善待黄权家人。}

  {汉武帝:什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陵: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投匈奴了吧?}

  ……

  大汉,

  刘盈看着那被一把火烧尽的七百里连营,嗫嚅道:

  “这……连我都看得出来,怎么能在深山密林处扎七百里的连营呢?”

  一旁的刘邦叹口气。

  “因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他从一开始决定出兵江东,就是一个错误。”

  刘盈好奇道:

  “阿父早就预料到了?”

  刘邦点点头:

  “自打关羽丢了荆州,巫峡以东之地尽皆失守。”

  “江东步步后撤,一是避其锋芒,二是诱敌深入。”

  “刘备只有步步深入这一条路,可沿岸的战略之地与临江诸郡都被江东掌控。”

  “他不得不沿江布兵,连营向前。”

  “七百里连营,好处就是各营之间互为犄角、协同攻防,稳扎稳打、步步逼近。”

  “其中任何一营都不会出现孤军深入、身陷重围的危险。”

  “然而,其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沿着山路扎营,兵势施展不开,自困于树木乱石之间。”

  “对面据不出战,只需耐心等候,待刘备大军疲惫之时,便可克敌制胜。”

  刘邦揉着额头,疲惫不堪道:

  “他最好的办法是逼迫对方出战,不然就是立刻退兵。”

  “这一战,本就不应该打。”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平躺在软榻上。

  他现在十分的心平气和,不会再有什么事情能挑动他的情绪了。

  烧吧。

  奋斗几十年,就因为一时意气,毁了江山社稷。

  蠢货!

  刘彻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莫生气,莫生气。

  还有……

  李陵那是叛逃匈奴!

  是胡种!

  两者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吗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一言难尽的看着天幕。

  “唉,天下英雄,唯操与刘备耳。”

  一旁的司马懿点点头。

  是啊,都爱上头。

  一点也不稳重。

  两个反面例子。

  “孤,决定了,帮刘备一把!”

  嗯?

  “趁势偷袭,送他归西!天下英雄唯孤一人就可以了!”

  嗯!这才是你吗大王。

  吓死我了,还以为脑袋被劈坏了呢。

  要说刘备不知兵,那是开玩笑,屡战屡败还能次次跑路,他对战事的灵敏和嗅觉绝对非同一般。

  而且一直奉行听人劝吃饱饭的他,也一直计将安出。

  但他就在这不应该出兵的时候出兵,应该听劝的时候不听劝。

  一意孤行就为两字,复仇。

  就这一点,能说他假仁假义的人,太放屁了。

  反正你要是把百亿资产和兄弟放在我面前让我选。

  我肯定选百亿。

第110章 魂断白帝城

  大明,

  东宫,

  身穿赤色衮龙袍,头戴黑色翼善冠的朱标正批复着奏折。

  身旁的朱棣看着奏折上那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再看了一眼下笔如风的朱标,咂咂嘴。

  “大哥,你这辈子就要这么活着了吗?可真惨啊。”

  一旁的朱标瞪了他一眼,随后将手里批复好的折子放到一旁。

  “老四,你有事没事?没事就去玩,大哥现在忙着呢。”

  朱棣百无聊赖的走到一旁的座椅上,往后一倒。

  “没意思,大哥,你说刘备为什么非要打这一仗?”

  “连我都看的出这仗必败。”

  朱标正拿起新的奏折批复,闻言一怔,随后放下朱笔,看向朱棣。

  “刘晔在三国志里的一句话已经说明了。”

  朱棣斜歪在椅子上搭话道:

  “哪句啊?”

  朱标看着那悬于天际的光幕,静静道

  “‘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朱棣一愣。

  朱标继续道:

  “刘备与关羽年少相识相知,同生共死,并肩奋斗近四十年。”

  “若关羽被杀,他还能无动于衷,那他就不是那个值得让关羽放弃曹操,誓死追随一生所敬重的刘备。”

  “四弟。”

  朱标看向对面的朱棣,认真道:

  “古人也是人,他们在做某些决定时,并不总是把得失算得清清楚楚,然后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他们也会意气用事,尤其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更加如此。”

  朱棣挠挠头,有点懂,又不懂。

  朱标笑了笑,拿起朱笔继续批复奏折。

  “人活一口气,有些人有时候做事就图个快意恩仇。”

  “就如项羽屠咸阳城、焚烧咸阳宫,曹操屠杀徐州,都是图一个爽快,出一口恶气,不但对大事没有帮助,反而都是大大的败笔。”

  朱棣插一句话道:

  “就像爹对那些官员一样?”

  和对大哥与我们不同一样。

  朱标抬头看了朱棣一眼,轻笑一声:

  “这就是人啊,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对有错,这是真实的人。”

首节上一节171/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