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249节

  【西晋末年,中华大地上战火纷飞,狼烟四起。】

  【因最终被迫南迁,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

  西晋武帝时期

  抱着两个妃子的司马炎黑着脸。

  这事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还提!有完没完!

  ……

  【而北方大地则上演了朝代更迭最为频繁的一幕,十多个胡人政权陆续登场,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

  【纷扰的岁月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一支来自草原的部落出现,纷争局面才宣告结束。】

  【北方建立了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由胡人统治的稳固政权,史称北魏。】

  【建立北魏的这支部落就是来自草原的拓跋鲜卑。】

  ……

  大汉,

  刘邦摸着胡须若有所思。

  自古华夷之辩是绕不开的话题。

  北方士族虽然南迁,但应该还是有个别一些没有走掉。

  做为一个一手建立稳定政权的开国君主,刘邦很清楚叔孙通那帮人设置的“礼仪”有多么的直冲当权者的人性。

  所以,刘邦露出个莫名的微笑。

  你这北魏怕是来得了中原,出不去中原!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画面极速推进,如雄鹰捕食般冲向疆域图的东北方向。

  最后停在大兴安岭一个崇山峻岭、松海林涛之中。

  一个古老的山洞,上面刻着鲜卑祭文。

  『嘎仙洞』

  ……

  【嘎仙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

  【这里是鲜卑拓跋氏的祖地】

  【因原始的狩猎生活不能满足部落需求后,他们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方向进发。】

  【此时正是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草原上出现了真空状态,鲜卑部在拓跋推寅的领导下“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

  【来到了今天内蒙古呼伦湖一带,然后又进一步南下,进入匈奴之地,成了匈奴别部。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到东汉末年,则进一步居住在上党郡、河内郡。】

  【公元258年,三国的历史进入尾声,拓跋氏二十万人马在首领拓跋力微的带领下,到达了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年年攻打匈奴,总是送来人头接受东汉赏赐的鲜卑,最后居然能成为北方的霸主!

  ……

  炎汉和帝时期

  刘顺脑袋一蒙。

  等会儿!

  北匈奴空虚。

  那不就是金微山之战吗!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盘算着。

  皇甫嵩、朱、卢植。

  曹操、刘备、孙坚、公孙瓒。

  犹豫片刻,刘宏又加上了吕布。

  也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扫荡鲜卑。

  ……

  大汉献帝时期

  曹操捋着胡子,眯着双眼。

  鲜卑……

  心里默默计算着打他们需要多少兵力。

  反正,总不会比乌桓难打吧?

  ……

  【公元310年,拓跋猗卢在定襄盛乐定都,国号为代。】

  【公元386年,被前秦灭亡的代国,乘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之机在盛乐重新建国。开国皇帝是拓跋。】

  【重建后的代国,不久又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公元397年,拓跋打败了慕容宝统治的后燕,将后燕的两万多“公卿尚书将吏士卒”予以收编。】

  【公元398年,北魏把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同)】

  ……

  北魏孝文帝时期

  元宏看着天幕上先祖的筚路蓝缕的过往。

  慕容氏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鲜卑族人,汉化程度比较深,若非打败慕容氏吸取了他们的统治经验。

  我大魏也不能快速的提升在中原的统治。

  随即低头看了看手中写好的改姓诏书。

  “一切都是为了千秋万代。”

  ……

  【初入中原,拓跋鲜卑就实施了“一国两制”。】

  【胡汉分治这个创始于十六国汉赵时期的治国手段,成功缓解了鲜卑与汉族的矛盾,使这个新兴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站住了脚。】

  【同时朝廷开始任用汉族官员,北魏形成了由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共同执政的政权。】

  【中原大地上胡汉杂居的区域不断扩展,仅当时的都城平城地区,在建国短短五十年内就有一百多万汉人迁入。】

  【胡风汉俗,相互杂糅,是北魏王朝普遍存在的现象。】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看着天幕,思考着。

  看这胡汉分治跟南中自治差不多。

  但这需要当政者在双方的团结和矛盾上保持微妙的平衡。

  但粗观那拓跋焘行事,他们还是保持着野蛮的胡人风格。

  矛盾不减啊。

  ……

  【公元423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年仅十七岁的拓跋焘继位,继位后的第三年,建立文庙祭祀孔子。】

  【建立太学,要求鲜卑和汉族贵族的子女必须在此学习儒家经典。】

  【征请数百名汉族士人为官治理朝政。】

  【经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不断增强。】

  【拓跋焘指挥北魏铁骑先后灭掉大夏、北燕、西凉,使喧哗纷扰达一百二十余年的北方重归统一,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

  东晋明帝时期

  正在打着五禽戏的司马绍叹口气。

  永嘉之乱后,跟随司马氏南迁的大族都是与皇室最亲近、地位最高的世族。

  那些留在北方的世族日子也不好过。

  就算以坞堡自守,那也是有的守得住,有的守不住。

  最后也只能与胡人合作。

  “唉,一切都是为了家族,都是为了活下去。”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平城,

  市口处一大片绵延不断的血迹,述说着此处曾发生过什么。

  ……

  【公元439年,三朝元老崔浩奉命编修北魏《国书》】

  【公元450年七月,因《国书》揭露北魏拓跋族“国之丑恶”,三朝元老崔浩及其家族,以及与崔氏联姻的其他北方望族,被满门抄斩,牵连者多达三百余人。】

  【史称“国史之狱”。】

  【在这次打击中,许多北方世家大族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拓跋焘本想通过撰写《国书》褒扬鲜卑的光辉历史,却最终为了平息鲜卑贵族的怒气,诛杀了汉人四大家族,再次激化了汉族和鲜卑之间的矛盾。】

  【汉化失败的拓跋焘就如大雾草原上的雄鹰,找不到方向。】

  ……

首节上一节249/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