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41节

  “哼。”

  马皇后斜睨了一眼笑得憨厚的朱元璋,哼了一声。

  “别干看着了,添火!”

  “好嘞!”

  ……

  天幕继续播放着,

  雄伟壮丽的长安城再次出现在画面里,

  但此时的长安城十分奇怪。

  既没有高祖时的肆意飞扬,

  也没有文景之时的平静祥和,

  更无大胜匈奴时的那种赫赫威光!

  现在出现的长安充满了阴郁和压抑。

  让人一看就心生不详之意。

  【也许汉武帝和卫子夫都没有想到,早年的回旋镖居然扎在了他们身上。】

  【公元前130年,刘彻以巫蛊之名废黜了陈皇后。】

  【公元前91年,被公孙贺抓来给儿子顶罪的朱安世告发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

  【并且公孙贺还在甘泉宫附近的驰道旁埋设小木人,意图诅咒武帝。】

  【刘彻大怒,让人按朱安世所说的位置掘开驰道寻找,真就找到了小木人。】

  【愤怒的刘彻直接将公孙贺父子下狱赐死,公孙一家族灭。】

  【而刘彻与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还有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也皆被坐诛!】【汉武帝命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之案,为了讨好刘彻,江充用酷刑和栽赃胡乱的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

  【而江充扩大巫蛊案的真正的目的则是为了除掉太子!】

  【因为江充曾经得罪过太子,他怕汉武帝去世太子登基后,会杀死他,便借此机会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人诬陷太子。】

  【太子恐惧,随即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令狐茂和田千秋等人先后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

  【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问,如果你在汉武帝时期当官,碰到太子刘据巫蛊之祸,你会怎么做?】

  【选项一:帮助他】

  【选项二:告发他】

  【选项三:保持中立】

  {看似三足鼎立,其实全是死路!}

  {你帮助他,打不过镇压军,死。告发他,后期汉武帝算账,死。保持中立,任安怎么死的你怎么死。}

  {巫蛊之事,刘彻根本不想整死儿子,结果却把儿子孙子逼死了,还气死自己的结发妻子,本来刘彻只想把卫家等外戚家族清洗干净,方便日后儿孙继位,没想到被有心之人利用害得晚年丧子。}

  {你可拉到吧,刘彻晚年就是发猪瘟!早在巫蛊之祸的前一年,他就因巫蛊案把自己和卫子夫的两个女儿,还有卫青的儿子给处死了!}

  {卫青儿子被他杀了?!}

  {我看啊,要不是霍去病死的早,晚年指不定什么样呢。}

  {说到底,还是刘彻老了,他开始害怕太子了。}

  {太子,那就是一个随时待位登基的皇帝,哪个皇帝不怕?}

  {其实早年间刘彻对刘据挺好的,出生就做《皇太子赋》,七岁立为太子,成年给建立博望苑让他招兵买马。可惜,卫青死后情况急转直下。太子也变成了“不类己”}

  {天家无父子啊!}

  ……

  大明,

  “这汉武帝也是英明神武的人,你说怎么一到儿子这里就拎不清了呢?反正都要传给儿子的,你就让他练练手得了!你给他压压阵,稳稳当当接过去不就好了?非得左一个试探,又一个试探的,哪像一家人!”

  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朱元璋啃着一根黄瓜吐槽着。

  “这么说,你就不会像他那样了?”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元璋一下就急了!

  “妹子!你这说的什么话!咱什么时候试探过标儿!都不用等到咱百年!”

  朱元璋一把拉起马皇后的手。

  “朕都想好了!等标儿的孩子长大后咱就给把把关,没有问题咱就退位给标儿!到时候,咱领你回凤阳老家去!”

  “哼,想得还挺美,吃饼吧你!”

  ……

  大明永乐年间

  父子四人现在都不关注天幕了,

  “老大!咱都说了打完这仗就传位给你!你怎么就是不信呢!”

  “你真当爹是汉武帝啊!那么冷血无情?!”

  大殿内,朱棣那叫一个捶足顿胸!痛心疾首!

  然后用眼角瞄着朱高炽的神情。

  一旁老神在在的朱高炽捋了捋缭乱的头发,手再揣回袖子里,语气无奈道:

  “爹,您也不用试探我,今天您不管怎么说,钱是肯定没有的。”

  “您老人家要是不满意,儿子也没办法。这个太子儿子也不想当了,不如您就让二弟来当吧!”

  “诶,正好!他有钱!

  说道最后,朱高炽用手肘指了指坐在对面的朱高煦。

  “老大!你别血口喷人!”

  朱高煦一听,好你个外表仁厚内心狡诈的货!这是要祸水东引啊!

  “我哪有钱啊!”

  “爹,他那有一袋的金豆子,各个这么大!天天撒,正好,您管老二借点钱,这仗不就能打了?”

  朱高炽不理会跳脚的朱高煦,用手一比划金豆子的大小,向他老爹自顾自的说道。

  一边的朱高煦连连否认。朱高遂也跟着打边鼓。

  看着闹成一团的哥仨,朱棣脸都黑了。

  袍袖一甩,大声喝道:

  “都闭嘴!”

  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朱棣扫了一眼三个儿子,老大死猪不怕开水烫,老二尖嘴猴腮,老三贼眉鼠眼。

  一阵阵的心烦。

  “滚滚滚!都滚!朕看见你们心烦!都滚!今天不管饭!”

  说罢,一甩手扭身走了。

  下一章是重复的!不要点!后台修改错了!不要订阅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刘彻的功绩不止打匈奴

  『这章免费补偿。』

  {所以说,这人啊真是复杂的厉害啊!}

  {刘彻就是过得太顺了,但不可否认在当皇帝这方面上他真是一个天才!这要是小时候在民间再长大一波,对外对内两手抓,那他真的就在历史评价上彻底起飞了!}

  {这里历史的,真有趣,开疆扩土过头了就成了穷兵黩武,武帝确实解决了匈奴这个大患,但是穷竭万民之后又有了新的大患。}

  ……

  大秦,

  一身玄袍的嬴政看着天幕上的刘彻与刘据,神色一阵恍惚。

  竟能如此相像?

  ……

  大汉临华殿

  坐在上首歪歪扭扭斜靠着软榻的刘邦现在笑不出来了。

  这曾孙子怎么越看越像秦始皇呢?

  刘邦在心中暗自盘算着。

  都是开疆拓土,都是巡游郡县,都是大兴土木,都是不喜欢自己长子……

  想到这里,不由自主瞄了刘盈一眼。

  乃公可不是啊,乃公那是为了对付吕氏!

  咳,两人也都是大搞牵连。

  摸了摸下巴,看着端端正正坐在下首的萧何。

  刘邦问道:

  “丞相,你说大汉会不会亡在刘彻这小子手上?或者他儿子手上?就像秦二世一般。”

  话音刚落,殿内的众臣全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看向坐在首端的萧何。

  吕雉与刘盈也探究的看向这位丞相。

  萧何捋着胡须,思考着。

  虽然面上不动生色,但心里已经是骂开锅了。

  ‘我又不是张子房!你总问我这些干什么…’

  ‘运筹帷幄你问姓张的去啊!’

  思索片刻,萧何看向刘邦拱手道:

  “陛下,臣不敢断定,姑且妄言之。”

  “秦,二世而亡。其中赵高能欺上瞒下也是其因之一。”

  “就如天幕所言,外朝势大便可蒙蔽上听。”

  “秦末叛乱四起而胡亥却以为天下太平,其中除了秦二世昏庸无道外,也有赵高的手笔。”

首节上一节41/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