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92节

  【后世影响:“明章之治”。评价S级,得五分】

  【总分:二十三分】

  ……

  大汉明帝时期

  天幕上的金光直透北宫!

  笼罩着苍老的刘庄。

  ……

  大汉景帝时期

  “哈哈哈哈!他也只有一道金光!他跟朕一样!”

  刘启腾地起身,兴奋的指着天幕大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启笑着笑着,突察觉到殿内气氛不对。

  然后就看到右侧的小刘彻咬着烤羊腿盯着他,左边的王皇后拿起酒爵放在嘴边掩饰着笑意。

  然后,他笑着笑着就没声了。

  “咳咳…”

  清了清嗓子,捋了捋袖子,刘启缓缓的坐下。

  “阿父,你可真小心眼。”

  小刘彻的突然一句,直插刘启心口!

  “竖子!安敢在此饶舌!”

  刘启大怒!抽出棋盘!

  看着刘启将教自己的下棋的棋盘抽了出来,小刘彻抓着羊腿蹦起来就跑!

  “竖子!你给乃公站住!站住!”

  长乐宫里又一次鸡飞狗跳。

  这一次王皇后波澜不惊,饮了一口酒。

  ‘彻儿不会吃亏的。’

  ‘陛下这棋盘的确虎虎生威。’

  ……

  {我记得刘庄是不是很聪明啊,好像刘庄很小刘秀就很喜欢他了,长大没想到还能玩权术,真是个非常不错的守成之君,如果所有皇帝都是文,汉宣,汉明就好了。}

  {汉明帝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华夏有好多这样的人物!}

  {希望作者能多盘点一下这种人物!}

  {那你不如把作者噶了吧,那体系又大人物又乱!等他梳理好了都入土了!}

  {刘庄基本是封建史中的最强帝二代,而且人格健全,家庭幸福。}

  {忘了是谁说的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百姓不讨论皇帝,不喜欢也不讨厌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好皇帝。因为百姓居家乐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皇帝的声望很平淡。}

  {这位怕不是在对标西汉实际的第二位皇帝汉文,两位好像啊。}

  {有一说一,汉文帝脾气可比汉明帝好多了。}

  {你确定是脾气?不是因为汉文帝是老阴比?}

  {可惜,文帝刘恒活了47,明帝刘庄活了48。}

  {其实这才是第二任皇帝的天花板。}

  {某二凤不服!}

  {我承认二凤很强!但私德真的比不上,也就是这个不盘点私德,不然…不好说。}

  ……

  大隋炀帝时期

  宽阔的运河上,一座高四十五尺、长二千尺的“庞然大物”正在缓缓前进着。

  庞然大物的两侧有无数纤绳延伸到运河两边。

  纤绳搭在无数民夫身上,民夫一步一步的奋力向前。

  二千尺的龙舟后面,是三艘千尺和数千艘大小不一的御舟。

  “这二凤是何人物?居然敢远超于朕!可恶!”

  黄金碧玉的内殿中

  头发散乱,敞着宽袍的杨广看着天幕上话,气的摔碎酒盏。

  身侧侍奉的宫女内侍慌乱的跪倒在地。

  愤怒的杨广站起身剑指天幕怒声道:

  “朕开运河!征吐谷浑!征契丹!征流求!征高句!修律法!废九品中正制!”

  “谁能出朕其右?谁敢出朕其右!”

  ……

  大唐立政殿

  “汉明帝算是一个完美的守成之君了。”

  摘掉幞头,躺在床榻上。

  李世民把头放在长孙皇后的膝上。

  看着趴在自己肚子上睡着的小兕子,轻抚着女儿,轻声说道:

  “朝廷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治理黄河千年不泛。”

  长孙皇后轻按着李世民的头,微笑着听着。

  “别看只是这短短的几句话啊,我继位了才知道这些才是非常难做到的。”

  李世明不知想到什么,又冷笑道:

  “关键是他还不瞎折腾!一步一个脚印!”

  随后又叹了口气,忧心道:

  “后汉也就前四个明君吧?可惜了刘庄命短,但凡明、章、和等皇帝多活几年,后汉也不会有那么多儿皇帝了。”

  “不过有天幕在,这个后顾之忧应该是没有了。”

  “我现在反而是担忧承乾。”

  长孙皇后一边揉着李世民的太阳穴,一边轻声问道:

  “二郎担忧什么?”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又叹口气:

  “这天下我给他平定了,治好了。”

  “就怕我百年之后,他心有不甘,太过急迫的想要超越我,从而学杨广旧事!”

  说到这里,李世民抱着怀里的李明达小心起身。

  “二郎?”

  长孙皇后顺手扶着李世民起身,疑惑道。

  “不行,我得去看看承乾的学业如何了。”

  李世民坐起身,将熟睡的李明达放在床榻上,掖好被子。

  “观音婢,我先去看看承乾。”

  说罢,拿起幞头轻蹑的走出立政殿。

  出了殿门后,戴好幞头,龙行虎步的向东宫大步迈进!

  ……

  北宋汴京

  赵匡义阴沉的看着天幕。

  不由想到了驾着驴车回到汴京时,众臣要拥立赵德昭的情形。

  “日新啊日新,叔叔也是没办法,你莫要怪叔叔。”

  赵匡义闭目沉思片刻,喃喃自语着。

  ……

  大明,

  “哈哈哈哈!”

  朱元璋突然放声大笑!

  “重八,又怎么了?又何故发笑啊?”

  被朱元璋的突然大笑吓了一跳,马皇后无奈道。

  “哈哈!妹子,咱笑那明帝无勇!太宗少德!”

  “咱标儿有勇!有谋!有德!”

  “哪个能比得过咱标儿?哈哈哈哈!”

  马皇后瞥了一眼在偏殿背负双手仰天大笑的朱元璋。

  “娘,爹这是怎么了?”

  殿门外,朱标拉着垂头丧气的朱棣走进来。

  听到大笑声询问道。

  “发癔症呢,不用管。这臭小子又惹什么事了?”

  马皇后睨了一眼那边的朱元璋吐槽道,随后盯着低头的朱棣问向朱标。

  “四弟打碎了爹最喜爱的那套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朱标瞪了一眼朱棣。

  “他前来告罪,走到殿门听到爹大骂不孝子,心生惧意,慌乱逃窜,撞倒六弟,被儿子碰见。”

  “儿子询问仔细后领他来告罪。”

  朱标把事情娓娓道来。

  马皇后听明白后,先是瞪了一眼跟鹌鹑一样的朱棣,随后对朱标说道:

首节上一节92/3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