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11节

  在展望之中,建立一番宏图霸业,成就伟大的功业。

  是为,大业!

  从这一点来看,足以说明天子心怀大志向,想要建立起一番,完全不输于高祖皇帝的丰功伟业。

  天子有雄心壮志,对于大隋而言是一件好事。

  虽然,天下承平二十多年,但是,江南地区仍旧没那么平稳。

  再者,大隋周边还有不少的对手,形成不可忽略的边患。

  例如那高句丽,国力便是不容小觑,俨然成为威胁大隋的势力。

  不过,天子比较年少,还是有待后续的观察……

  “臣领命。”

  只是一个年号而已,天子还是可以做主的,礼部尚书宇文弼自是没有意见。

  没有反对的理由,宇文弼拱起手说道。

  尚且还不了解天子的秉性,包括处理国事的能力手腕,加上没有一定的班底。

  绝大数的文武大臣们,依然持观望的态度。

  “越王杨卿…”

  一道平淡的声响传开,犹如凛冽的气息席卷心头,越王杨素大惊失色。

  想必,天子是要找自己秋后算账,该来的总归还是会来。

  联想起暗中帮助晋王杨广,致使满盘皆输,杨素苦笑一声,知道今天是躲不过去了。

  “陛下,老臣在…”

  连忙出列,杨素以头触地,依照刚才的叩拜礼仪跪下。

  这样的一幕,文武大臣感到十分意外,也很是不解。

  越王杨素是开隋九老之一,现在任职中书令,可谓是位高权重。

  加上礼仪的规定,臣子不需要一直保持叩拜,没道理这么过分的恭敬吧。

  而且,一直以来的印象里,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不过看眼前的架势,杨素似乎已经站在天子这一边,似乎还有点臣服的意味。

  望向天子的目光里,许多文武大臣们的脸色变了一变,越王杨素竟是一副服服帖帖的模样。

  天子的政治眼光没得说,深知内情的四位辅臣笑而不语。

  心下,反倒是期待,看看天子会怎么去处理潜伏暗中的越王杨素。

  天子并未开口,殿内更是寂静无声,无形的莫大的压力,使得杨素喘不过气来。

  这一个时候,杨素很希望天子可以开口,是生是死尽早下定论,总比现在的心理煎熬要上好几倍。

  自然,杨素打心底还是奢望着,天子能给自己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否则光是知情不报这一条,足够自己名声受损,为世人所不耻。

  更别说,还有着其余的一些事情,足够使自己失去王爷的爵位.

第十五章宣突厥使者

  “杨卿一直以来都劳苦功高,应当继续尽忠王事,与朕共创大隋盛世。”

  此话一出,文武大臣们你望我,我望你,不明白天子的话中意思。

  刚才的种种迹象无不在表明,越王杨素已经站在天子的那一边,还支持着天子。

  众臣听得不是很明白,杨素恰恰相反,完全听得出天子话中有话。

  那就是…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中立,既不支持废太子杨勇,也不支持前太子杨广。

  实则,在暗中地里支持起晋王,还监视起高祖皇帝,留意宫中的一切动向。

  光凭这一条大不敬之罪,足够让自己被革职查办,按上洗脱不掉的罪名。.

  倘若还想在朝堂上立足,不想落得个满门抄斩的话,当场表明自己的忠心。

  不表明忠心,天子刚好可以立威,震慑一下众臣。

  表明忠心的话,无形中可以树立出天子有手腕的形象,连中立派都给拉拢过来。

  无论是哪一者,无不对天子有利,都可以做到众臣不敢加以轻慢。

  帝王心术!

  想到这里,杨素的冷汗不禁直流,突然间发觉自己面对的是一位可怕的帝王。

  之前不急着定自己的罪,反而偏偏留在今天的早朝上,这一份耐心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一位天子会帝王心术,作为臣子自然能体会到,说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可怕。

  可怕的是,明明知道一切的实情,却十分有耐心的掌控着一切,直到在朝堂上提出来。

  这样的一份耐心,及其那一道对整体局势的掌控力,完全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此为臣子的本份,愿随陛下共创大隋盛业。”

  带着面对高祖皇帝才有的恭敬,杨素立即表明自己的立场。

  微微点了点头,伍建章、长孙晟为首的辅臣感到无比的欣慰,天子果然不负众望。

  暗道一声,高祖皇帝看到了么,当今天子无比的睿智,大隋未完成的基业有期望了。

  看到杨素想要效忠自己,还选择了后者,杨政根本面无波动。

  不定罪于杨素,并不是变得心慈手软,而是另有其用。

  在杨素的价值没用完之前,杨政不会直接降罪,也不会自己动手。

  抛去关于晋王的罪状,杨素还有几件足以定罪的关键事件,其举动简直令人发指。

  届时不用他说出来,自有大臣主动弹劾杨素,并请示自己拿下越王。

  到那一个时间,又是刷一波威望的时候,完全不必提前定罪。

  现在的话,可以发挥出一点有用的作用,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这就是,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朝堂政治!

  听起来很是残酷,相应的,又比较贴近古代政治的实际状况。

  “陛下,草原突厥使者已到,是否现在宣见?”

  可能是突厥使者到来,一名礼部负责此事的官员上前,请示的说道。

  “宣…”

  得到天子的同意,那礼部官员吩咐起下属,宣那突厥使者进殿。

  “外臣突利向,参见大隋陛下,我代大可汗向陛下问好。”

  应该是专门学习过,来者说着一段比较顺溜的关陇方言,朝着杨政的方向,身体半鞠着躬。

  并且,单手搭在月匈膛边。

  来者是一位魁梧的壮汉,高鼻深目,具备着塞外游牧族的特征。

  “礼部大臣何在?”

  看都没去看突厥使者,杨政转而将目光移向众臣。

  没有得到大隋天子的回话,那突厥使者即便不能理解,也只得保持半鞠躬姿态。

  “陛下,臣在。”

  作为礼部的第一把手,宇文弼自是需要站出来。

  “按大隋礼仪,凡是朝会或外臣,是否需行叩拜之礼?”

  听闻,宇文弼一下子明白天子的用意,那是想给突厥使者来个下马威。

  而且,在这一句话里,有一个细节上的陷阱。

  按照大隋礼仪,外来使者来的时候按照当地习俗即可,不过历经南北朝战乱,许多宝贵资料遗失。

  但是要追溯的话,确实是三国以前接待塞外使者,一个惯用的礼仪。

  其余众臣,看到深知礼仪之法的宇文弼没有立即答话,他们便知道,确实是有那么一回事。

  “陛下,目前大隋礼仪尚未完善,方才这一条却是有古例可以追溯。”

  一想起天子无声无息中,收服一直中立的越王杨素,宇文弼还是如实的说道。

  “大隋的陛下,前任皇帝尚且没有要求我们这样行礼,现在又怎么能行?”

  终于听出大隋天子想让自己跪下来行礼,突厥使者带着不平,直接问道。

  突厥是草原的天生雄鹰,可以向大隋臣服,怎么可以轻易的下跪。

  “突厥和大隋之间的地位,区区礼仪又有何不可,莫非藐视我大隋!”

  不提这件事还好,一提起来,一批老臣便感到火大,伍建章更是站起来大声质问。

  当时选择和突厥妥协,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得已之下采用的政策。

  现在元气大伤了,又臣服着大隋,加上前来要求和亲一事,态度必须要改正过来。

  只是朝堂众臣不知道的是,接下来会有一项由天子杨政发起的国策变动,关于断绝和亲一事!.

第十六章直接油锅活炸

  “你们…”

  听闻,突厥使者一时语塞,无法作出相应的反驳。

  真的是没想到,当初那一批退让的隋室老臣会突然发难,要求自己代表突厥向大隋天子下跪。

  按照以往的和亲,整个过程都会比较顺利,刁难的事根本就不存在,突厥使者已经是轻车熟路。

  “大隋上国实在没有诚意,百般为难我突厥。”

  他们是草原的雄鹰,上天派来的唯一勇士,哪能轻易下跪。

  而且,肯定是隋臣故意刁难,好使自己出丑。

  突厥使者打定好主意,依然不肯在殿内下跪。

  “殿前执剑士,何在!”.

  正当突厥使者不肯下跪,众臣欲想要说什么的时候,极其凛然的一声传向整座大殿。

  “陛下!”

  这一会的时间,数名骁果卫快步踏入殿内,拱起了双手。

首节上一节11/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