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138节

  那一番话的潜在意思!

  这是天子直接关注,在文武一致附议的情况下,这才执行下去。

  倘若现在反对,无疑在变相承认着,北地士族已经彻底的认输。

  这一场政治反击,无论结果怎么样,必须接下目前的阴招。

  否则!

  一旦将税收改过来,江南土鳖一定会继续展开反击,诬陷他们是国家祸害。

  一想到这里,不少大臣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没有冲动上奏。

  要是家族的名声变臭,那么,基本上不用在官朝堂了。

  那时候,一大批江南土鳖趁机入中央,并制造风声搞臭他们北地士族。

  “陛下,臣等附议!”

  许多想通缘由的文武大臣,纷纷出列班位,上奏道。

  其中!

  有世家门阀…

  有名门望族…

  也有关陇军事贵族…

  同样有出身寒门的…

  江南土鳖!

  绝大数的士族文武,几乎是压仰着怒火,恨不能将江南土鳖清洗一番。

  眼下,不仅仅被暗中阴了一次,还让江南土鳖扳回一局。

  已经在琢磨着,必须找个适合的时机,发起另外一场反击。

  北地的士族,绝不善罢甘休!

  “诸位臣工之意,朕,准奏!”

  至此!

  北地和南方的士族,之间不可调解的矛盾,已经埋下铺垫。

  看到眼前的一幕幕画面,杨政双眼一眯,明白下一步的布局可以展开……

  PS;这是,第三更!.

第一百七十八章一柄难得的利刃!(4/5)

  “陛下,根据中原行使王安石,最新传来的消息说…”

  “眼下,那一股反隋势力退出江南一带,折返回巴蜀之地。”

  拿着第一时间收到的情报,张仪在快速阅读中,一边阐述道。

  这一股反隋势力,即是外甥女宇文娥英,统领的宇文皇族。

  闻言,杨政稍微的半眯起眼,有着说不出的情绪。

  直接退出局势平稳的江南,展现的这一手,无疑十分的明智。

  有趣,这才更有趣!.

  既然外甥女想要不及时收手,还想着反隋,甚至是起兵造反。

  那么,宇文皇族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杨政眼里,凌厉的锋芒骤然一现,却是显得无波无动。

  “接下来,开始展开全面的追查,折返巴蜀之地的宇文皇族。”

  想罢,杨政渐渐抬起头,淡淡的说道。

  “是,陛下。”

  “臣待会回去,必定先吩咐下去,加大对宇文皇族的追查力度。”

  揖起一礼,张仪微微斜着身体,立即重重的回应道。

  “那么,位于中原一带的士族,可有何不寻常的异动?”

  随即,杨政似乎想到什么事情,又是继续一问道。

  “陛下…”

  “受到江南局势的影响,中原一带的士族,已经开始潜伏下来。”

  听到这么一问,张仪整理着脑海里的情报,继而说道。

  紧接着,语气再次为之一停,仿佛在总结着情报。

  看出张仪还有话要说,杨政也不去催促,继续端坐在御案之后。

  “陛下,除此之外,铁鹰士还查明出一个细节…”

  “相当一部分的中原士族,准备的私兵、粮食等,并未直接撤走或销毁。”

  “相反,还特意掩藏起来,分布在郊外山林之中。”

  说到此处的时候,张仪的语气不由加重,接着阐述道。

  听到这里,杨政心底里一下子了然,其中的意思极为明显。

  对于中原一带的士族,其具体的动向,无比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选择潜伏下来,盖因适合时机的已经过去,江南局势又稳固下来。

  并且,宇文皇族又折返回巴蜀之地,更是失去一大助力。

  因而,选择潜伏下来,也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决定。

  而继续将私兵,包括粮食等军用物资掩藏起来,也没有去给销毁掉。

  也是极为明显,中原一带的士族还想着起兵,并没有轻易放弃。

  应该确切的说,处于一个极度的犹豫之中,到底是起不起兵。

  “继续展开监视,中原分部的铁鹰士们,必须做到了如指掌。”

  收回那一道思绪,杨政想了一下,随之朗起声说道。

  “诺,陛下!”

  站在原地边,张仪清楚天子想要继续下一步,应上一声诺。

  “下一次的抄家大臣名单,尽快拿出一份章程,再次发起风暴。”

  询问那些事情,杨政语气一变,转而问起关于政治风暴的行动。

  北地和南方的士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积累。

  同样,政治风暴也不能落下,需要继续展开抄家。

  毕竟,政治风暴是一柄难得的利刃!

  “陛下,目前正在寻找适合的大臣,还需要不少时日。”

  “斗胆启奏陛下,再容臣一些时日。”

  当说到第二句话的时候,张仪带着一道无地自容,请奏的说道。

  对于黑冰台来说,唯有得到天子的肯定才是最大的荣誉。

  荣誉,即是,生命!

  “这一件事的话,暂时还不急,一步步展开即可。”

  微微一摇头,杨政并未放在心上,也没什么好怪罪的。

  这一场政治风暴,讲究的是打击的过程,达到削弱的目标。

  至少,必须支撑到羽林卫成长起来,才可以渐渐接替士族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军队里的重要位置,安置忠于皇室的将领。

  那时候,等天下的士族反应过来,已经为时以晚了。

  再者!

  中原一带的士族,正在犹豫着起兵,距聚集着大量私兵和物资。

  一时半会,找不到较为合适的士族大臣,倒也比较正常。

  想要演好政治风暴,继续展开下去,并不能胡乱抄家。

  诸如长孙晟、宇文化及等大臣,都是政治斗争下的佼佼者,没那么可以轻易糊弄。

  稍有半点的不对劲,足够引起他们的怀疑,再是暗中进行验证。

  从江南一事可以得出,宇文化及和裴蕴的政治手腕,也是丝毫不差。

  要知道!

  底蕴强厚的士族,哪个不是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的积累。

  对于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几乎可以写成一本普及书,基本和家常便饭差不多。

  譬如李渊一家的祖先,最早的话,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

  “谢陛下…”

  仅仅是想一下,张仪明白天子的意思,也是松了口气。

  “此外,这一次有重要的大臣,交由御史贾诩去弹劾。”

  “去吧!”

  没有忘记之前埋下的利刃,杨政细想一番,再次说道。

  “诺!”

  重重应出一声诺字,张仪以倒退的方式,缓缓退出两仪殿内。

  “陛下,掌书宫女侯巧文,请示觐见。”

  这时,传来一道宦官的声音,正在请示的说道。

  之前天子特意吩咐过,任何人进来之前,必须先通报。

  一想起天子下达诏令,一次性开斩近两万人,哪敢去触犯到。

  “入…”

  之前召见张仪的时候,杨政特意支开侯巧文,出言道。

  “陛下,一切书籍皆已整理完毕。”

  随即,步入殿内的侯巧文,盈盈行起一礼道。

首节上一节138/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