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君临天下 第25节

  隋唐,突厥、吐谷浑…

  宋朝,契丹、女真…

  明朝,再次出现女真…

  草原漠北的牧游族,几乎困扰中原王朝上千年,始终无法彻底的解决掉。

  其实上,没有彻底征服北方的游牧族。

  以夷制夷策略之下,导致那些臣服的游牧族经过多年的修养生息,逐渐恢复起自己的实力。

  再加上中原王朝内耗而导致混乱,国力渐渐衰弱,恢复实力的游牧族自然乘势复国。

  然后,又一个轮回再度开启…

  话说回来,四百多年的汉朝绝对是一个例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牧游族的压倒性实力。

  当然,要说屯田的话…

  自然条件比较差,降水最少的黄土高原还有每年四百毫米降水,在古代,那还种不出什么东西。

  那么,倘若在草原进行耕田,在当时不大可能。

  如果可以大面积屯田,以往的中原王朝也不至于每次出征的时候,都有种鞭长莫及之感。

  因此,当逐步灭亡东突厥的时候,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去有效的统治草原漠北。

  这样一个问题,为了长远的治理,值得深思一番。

  “陛下,参与北进作战的几支军队,已经陆续抵达长安,正驻守在以东的郊外休整。”

  “今天,即将北进那茫茫的草原。”

  站立在御案前,黄门侍郎元岩将刚才得知的最新消息禀报于天子。

  长安以东的郊外,整体上是一片平原地带,比较适合骑兵的驻守。

  其中,包括休整中的日常训练,便于骑兵的广泛铺开。

  “元卿,使朝中的数位重臣,一同前去检阅大隋的骑兵!”

  听着现在边最新消息,回过神的杨政抬起头,直接说道。

  五万北进大军即将开拔,也是大隋对草原方面的首次军事行动,意义比较重大。

  代表着,大隋由整体的防守国策,正在朝主动进攻的过程进行转变。

  只待这样一个过渡结束,大隋将彻底的完成脱变,转而保持高度的进攻。

  作为天子,理应前去长安以东的郊外检阅一番。

  “陛下,臣即刻传令下去。”

  当即,元岩按照天子的这一道口谕,前去告诉数位重臣一声。

  天子出行到郊外,即便距离长安比较近,一些事仍旧需要安排妥当。

  担任护驾天子职责的是,右骁果卫之中的一支,人数由上万,由骑步两个主要的兵种组成。

  五万骑兵整齐的排列好,每人每马保持着相同一致的姿势,显示出优秀的军事素养。

  鲜红的明光盔甲上,包裹着纯黑色的内甲战袍,流溢出一阵阵肃杀之意。

  染成漆黑色的长枪,正横放在战马边,足足有一丈三尺之长,折射出冰冷的寒光。

  这是十二卫禁军,大隋最为骁勇善战的骑兵!

  “大隋…”

  看着眼前气势磅礴的强大骑兵,随同天子来检阅的长孙晟,不免百感交集。

  作为当时经常出入塞外的大臣,策划分化瓦解突厥,忍受了多少的退让和耻辱。

  没有谁比长孙晟更加的迫切,期望着大隋,可以拥有一支所向披靡的骑兵。

  “这是大隋的骑兵,大隋的骑兵!”

  遥想起之前被动防御下的挨打,就是没有一支属于大隋的骑兵,伍建章、韩擒虎都情不自禁的呼喊着。

  眼前的五万骑兵仅仅是一部分,倘若都一次性集中起来,足以达到控铉二十万的盛况。

  拥有着规模庞大,骑射之术较为精湛的骑兵,正是大隋二十多年来努力的成果。

  连性格隐晦,不大愿意出风头的上柱国贺若弼,此刻也不由自主受到感染。

  数位重臣一幕幕的反应,倒映在杨政的眼瞳里,他可以感受到,那个充满着热血拼搏的时代。

  以往受尽一切的耻辱,一切的退让,为的便是有朝一日,可以让大隋强势崛起在华夏大地。

  那么,今天的北进草原,仅仅是一个崛起的开端!

  看着眼前充满肃杀气息的骑兵,眼神里透露出一道冷冽的光芒,那是对一切塞外牧游族的杀意。

  缓缓走上检阅台,杨政目视那些或年轻,或苍老的面孔,无不都是一副枕戈待旦。

  左卫将军,霍去病。

  右武卫将军,薛世雄。

  右骁卫将军,屈突通。

  左卫将军,董纯。

  左屯卫将军,来护儿。

  五万骑兵,以千人为标准,组成整整五十个方阵。

  犹如一头嗜血的猛兽,正静悄悄的盘踞在大地上,等待那迅猛的致命一击。

  “嗡!”

  搭上腰间佩戴的明君之剑湛泸,杨政缓缓拔剑出鞘,荡开一道轻微的响声。

  在这一方充满着肃杀的骑兵方阵中,更是增添丝丝的莫名凝重,足以摧毁阻碍在前方的敌人。

  “告诉朕…”

  “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当如何?”

  伴随那一道威严的声音,剑尖面朝向天,缓缓自上而下缓缓移动,指向底下的五十个骑兵方阵。

  “斩之!”

  “斩之!”

  “斩之!”

  挥舞着通体黑色的长枪,五万骑兵闻声举起,以排山倒海之势咆哮着。

  战甲碰撞声接连响起,凛冽的气势油然而生。

  斩之,二十多年以来,第一道对外发出的军事宣言。

  不由自主的,月匈膛里的血液沸腾起来,仿佛不断在灼烧着。

  紧接着,彻底释放出身为一名军人,身为一名男儿的满腔热血。

  “斩之!”

  长孙晟,邱瑞,伍建章,韩擒虎…

  贺若弼,元岩,苏威…

  一众文武重臣紧紧握住拳头,随着这一道誓言,宣泄着二十多年来压仰的情绪。

  一道名为血性的战意,在体内深处里,久久回荡着。

  最终,化为一道无比坚定而清晰的誓言……

  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第三十五章从大业元年起,彻底终结!

  “越王杨卿…”

  收回湛泸长剑,杨政仍旧留在检阅台边,缓缓的开口道。.

  身后,则是那数位朝中重臣,长孙晟、物建章等人。

  “陛下,臣在。”

  杨素快步上前,以军中最能表达崇敬之意的礼数,单膝下跪的说道。

  前几天,当得知天子命自己为北进大军统帅的时候,杨素便明白了一件事情。

  如果这一次没有取得辉煌的战果,或者说,达不到天子想要完成的战略目标。

  那么今后不说重不重用,可以肯定的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渐渐疏远。

  另一方面,天子何尝又没有考验一番的意味,看看自己的忠心程度。

  唯有拿出相当不错的战绩,将那一条策略给实施到底,才算是投向天子的阵营。

  北进草原,不仅仅关乎到自己在朝中的前途,还关乎着自己的性命,杨素深深明白这一点。

  要知道,那些罪行公之于世的话,朝中的御史们会先进行弹劾。

  中书省第一把手的位置,许多大臣暗中紧紧盯着,杨素岂能不知道。

  “北进大军,对外的首次主动出击,必须打出大隋军人的风采。”

  当说起大隋军人风采的时候,杨政语气越加的平静。

  “陛下请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打出大隋军人的风采。”

  隐隐听出天子那平静外表下,蕴含着对牧游族的杀意,杨素心中一凛,连忙说道。

  “稍后便出发!”

  衣袖口一挥,杨政不再停留检阅台,转而朝长安城的方向走去。

  大隋军人的风采!

  这时,杨政目光如炬,遥想起古代王朝避不开的那些耻辱……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铁骑围困于平城,七日才方解。

  受到惊吓的刘邦,首开向敌国献女人求和平,也就是的和亲外交之先河。

  遣刘敬为使,同匈奴缔结和亲约,取家人子诈称长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为妻(匈奴称为阏氏)。

  并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亦即每年还要向匈奴进贡。

  耻辱,无法抹不去的耻辱,大隋之前何尝不是如此?

  尊严丧尽,悲乎哀哉…

  西汉初年的这种和亲政策,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美人计,其实就是用进贡女色来乞求国家的安全。

  用和亲外交以图苟安于一时,是一种屈辱的妥协退让。

  这种用女人求和平的屈辱和亲,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打败匈奴之前,前后长达七十多年之久。

首节上一节25/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