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做藩镇 第131节

  完颜宗望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站起身,眉毛上飘落几片雪花,连带著眼里也都冰冷许多。

  “告诉汉王,孤自然是不敢擅自称帝,划地为王保全富贵即可,还是把龙椅让给汉王的那位好岳丈吧。

  不过,告诉完颜母,他要是连营平二州都拿不下来,那这皇帝之位还是有德者居之吧。”

  “通晓居庸关和长城上下将士,所有愿意跟本王的女真勇士,本王此后绝不亏待他们。”

  完颜宗望收回目光,朗声道:

  “传令下去,我部出关,堵死斜也的退路!”

第198章 烽火连城

  金人,在战场上真的没虚过谁,哪怕是内战。

  对付强大外族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夷制夷,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反正汉王现在有的是钱粮,足以不断地在金人家里搞小动作,而哪怕是历史上的金人在最早的爆发期过后,国内也很早就出现了内斗趋势。

  而成分复杂的燕云在刘陵数次集成下,反而是越来越团结,内斗虽然也有,但很少;说到底,既要画饼,又要让所有人吃到饼,其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竖立公正的强权,利用强权带来的影响力,去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引领大家一致对外,然后对自身的克制也不能松,要不然,上层建筑就会瞬间坍塌。

  刘陵是依靠军功起家,在其他方面上可以含糊,但是军功依旧是极其死板,想要上位,想要功名利禄,想要做人上人,可以,拿军功来换!

  哪怕是战死了,本王替你赡养家里!

  在战功方面,宋人降军里竖起的旌旗是韩世忠,然后是曲端杨可世等人;故辽降军那里坐山头的,是一开始投降刘陵的常胜军将领们;夏人,则是梁,从某些方面来看其实还有些薄弱,不能完全撑起来。

  当然,这其中也有梁本身就乖觉不愿意出来扛旗的缘故。

  更何况在梁镇守河北七州后,刘陵还需要一个夏人将帅来继续坐镇燕云,安抚燕云夏人的心。

  同时,这个将帅也必须能打。

  饭桌上摆著简单的饭菜,刘陵看了一眼后,放下手里的文书和笔开始吃饭,他吃饭的速度很快,但只吃了半碗就放下,又继续拿起文书批阅。

  李良辅进来的时候看见这一幕,静静等待片刻后,看刘陵放下文书,他才出声。

  “末将李良辅,拜见大王!”

  “李将军来了。”

  刘陵点点头,伸手示意,两人眼神交错片刻,李良辅低下头,恭敬地跪坐在下方。

  “三千骑兵已经绕道至金莲川,在一天后会尽全力切断金人的粮道,按照您的命令,那支骑兵会死战不退,为大军争取时机!”

  这三千骑兵是李良辅手头的全部骑兵,刘陵一句话将其调遣到战损率最高的地方,但李良辅清楚知道,汉王后续肯定会给他以补偿,所以李良辅现在心疼归心疼,心里也还是希望这一战能打赢。

  大约四年前,金人南下攻辽,那时候的李良辅还是夏军主帅,奉命率军三万从西面进攻金人。

  一开始,李良辅小胜几场,因为金人在西面的力量较为薄弱,然后那个名叫完颜娄室的金人将领与同僚大吵一架,最后只带著一千人出击迎敌,正面打崩了李良辅的三万夏军。

  当时的战况其实是很复杂的,自己手下那些夏军也不是什么野战精锐,但李良辅也清楚知道,人家确实就是领著一千人,以三十倍的兵力劣势杀入了自己的中军。

  做将帅的最大耻辱莫过于此了吧?

  李良辅不知不觉发起呆,再度回过神的时候,汉王已经站在他面前。

  “末将.末将走了神,末将该死!”

  他慌忙跪伏在地上,然后汉王在他对面坐下,把他拉起来。

  “李将军夜里会被魇住吗?”

  “末将.”

  李良辅愣了一下,不知道汉王是什么意思。

  “本王还记得四年前,金人南下,本王那时候只不过是燕京城里一介布衣,和妻子苟且求活;那时候,宋人攻城,与辽军在城内接战厮杀,城内地砖上到处都堆迭著尸首。

  街坊,官吏,恩人,仇人,全都混在尸首里,谁都看不清了。”

  刘陵缓缓道,随即,发出一声叹息。

  那位妻子,大概就是如今的汉王妃?

  李良辅在心里想著。

  “然后,本王的发妻,也就是现在的汉王妃,她夜里就时常梦魇。

  本王后来对她说.有我在,燕云上下不会再受金人欺侮,你也不用怕其他的,毕竟,你我是微末时就开始做夫妻,没道理我发迹了,却要把你落下。”

  刘陵盯著低头的李良辅,轻声道:“李将军,其实谁都会有怕的事,本王可以理解你。”

  “但,你真的是怕么?”

  汉王抬起一只手,点在李良辅胸口处,告诉他。

  “这是恨,不是怕,李将军,四年前你领著的是夏军,但现在,你是本王的大将,手下是本王的汉军精锐!”

  李良辅已经猜到汉王接下来要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无法抑制地颤抖一下,呼吸渐渐粗重。

  “你现在不用怕了,因为本王在你身后。

  你现在可以去尽情地报仇,你有赢的机会,本王把自个和军队全都交给你,你甚至可以著把本王的王纛都送到前军去厮杀!

  你可以把本王的军队打光,但我后面还会不断地把军队交给你,因为我知道你可以。”

  刘陵站起身,对著李良辅慢慢抬高声音。

  “但本王只要一个字,赢!”

  李良辅抬起膝盖朝后挪了挪,然后跪伏在刘陵面前,将自己的头磕在他面前。

  “末将.遵命!”

  明明已经是六月,但北方的天气却总喜欢作怪,偶尔来一场大雪也算寻常事。

  但对于汉军来说,他们合围的速度很快,却因为这场大雪不得不停止进攻,因此而带来的消耗和损失其实远超过完颜杲部金军。

  赵鹤寿坐在椅子上,屋内生著炉火,温暖如春,赵鹤寿放下信,轻声道:

  “二万金人,不知道他们反扑的时候,会杀掉我军多少同袍将士。”

  屋内,另外两名副将也坐在椅子上,其中一人开口道:“大王的意思是?”

  赵鹤寿的手握紧成拳,轻轻敲在桌上。

  “就在今夜,宁远军出城夹攻金狗。”

  “可是.风雪太大,万一您可以跟大王说啊,咱们.”

  赵鹤寿平静的回答道:“是本将军,接连写三封信给大王,我告诉大王,宁远军也是能战的,我求他今夜进攻,宁远军可以作为先锋。”

  “您这.”

  赵鹤寿站起身,对著两人轻声道:“本将军的家眷,父母,全都死在金狗手里。”

  “可是.大雪封城,您我军,还有大王的本部兵马,如何能辨明方向啊?”

  哪怕是离开官衙,已经来到城门处,那些将领依旧在不停的劝说。

  然后在他们的注视下,城门处出现了一支约莫三百人的骑兵队伍,赵鹤寿在亲兵的帮忙下穿好甲胄,翻身上马,那支骑兵队伍也汇入他的中军,扈卫在他周围。

  在他的命令下,大城门缓缓开启,早就开始准备的军队出城,风雪极大,哪怕是金人的哨骑这时候也不会傻乎乎地来关城面前哨探。

  军队沉默地前进,在估摸著已经进入金人哨探范围的时候,赵鹤寿看向旁边的副将,轻声道:“你知道,汉王为什么把本将军派到这儿么?”

第199章 晴雪夜

  “大王是好人啊。

  赵鹤寿嗓子有些沙哑,他抬起马鞭指了指身后山海关的方向。

  “本将军那时候贪了钱饷,韩公美那些人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燕云上下,贪官污吏都是要掉脑袋的,但大王却把咱派到这儿来。”

  赵鹤寿抬手抹了一下眼睛,对著远方低声道:“大王这是舍不得杀咱呐。”

  “我只是一介匹夫,但是从易州那儿开始,大王立誓后,以我为兄弟,共富贵,假我功名,我后来却忍不住去贪了将士们的钱饷,我真该死啊!

  哪怕他那时候杀了我,我也认这罪,确实是我不对,但.大王又把命给了我。”

  在赵鹤寿有些压抑的叙述声中,哨骑开始回来汇报,说是金人出营了。

  山海关的守军主动出城想要夜袭,完颜杲怎么可能放过这绝好的机会,自然是倾尽兵力,想要击溃山海关守军后,顺势攻入关城。

  此刻已经不用哨探汇报。

  北面苍茫的大雪中,如故友应邀踏雪而来,无数黑色身影穿过风雪,缓缓出现在宁远军面前。

  夜色下,仿佛巨兽张开血盆大口,对著他们无声咆哮。

  军中火把被风吹的颤抖,火光微弱。

  金人来了。

  金军前军军阵中,听过哨骑的汇报后,前军都统韩常微微颔首,他看看周围的骑兵,眼里,兴奋的情绪一闪而过。

  他父亲韩庆和早先降金,受封高官,算是最受金国朝廷重用的那一批汉人,麾下辽东汉军也是屡次立功,受到朝廷的嘉奖。

  但现在,在他对面的军队旗号是汉军,而在他周围的,却是女真骑兵。

  我大金,天下无敌!

  “对面汉军只有两千多人!”他扬起手里的枪刃,对著周围用女真话高吼道:

  “全军预备,马军预备冲杀,随本将,凿穿他们!”

  风雪中多出无数似呜咽似惨嚎的声音,沉闷的鼓声随风而出,两军旌旗都猛地向后扯起,但赵鹤寿却没急著动身,除了他和他身边的三百多骑兵,身后两千多步卒都开始心生恐惧。

  “金狗,又来了。”

  赵鹤寿转过头看向前方,副将这时候才发觉他手里拿著一个较大的水囊。

  “将军?”

  “本将军守城这几日,金狗逼迫俘虏攻打山海关,用咱们家眷的尸首,为他们的攻城军队堆彻城墙。

  那些俘虏,咱们的亲眷,咱们的同族,咱们的兄弟姊妹!”

  赵鹤寿高吼道,然后拔掉水囊的塞子,将里面的液体倾倒在自己头上。

  里面浑浊的液体顺著甲胄表层不断流淌,因为严寒,流淌速度变得很慢,同时液体的味道也被风吹的到处都是。

  在他周围的三百多骑兵都举起水囊,将里面的液体倾倒在穿著的甲胄表层。

  那名副将一下子瞪大眼睛,他闻出了那种液体的味道。

  是火油!

  “爷娘,妻儿,兄弟.”

  赵鹤寿的牙咬的嘎吱响,他用仅剩的左臂挟著一杆马槊,高吼道:

  “本将军尽散家财,募得尔等与本将军同死,

  此战,是为我等死在女真狗手里的家眷,为了被金狗屠戮的故国,为了.汉王!”

  汉王给赵鹤寿的赏赐很多,后来,他一念之差,贪了不少钱财,而后就被汉王打发到山海关筑城。

  有人跟他说,是汉王当年在易州指水为誓,不好直接杀他,所以想要借金人的手弄死他,

首节上一节131/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