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做藩镇 第20节

  他微微一笑,没注意到旁边郭药师的眼神示意,对著刘陵道:

  “刘将军,听说你军中粮食不少,如今大军窘困,请你先把运来的粮草纳入军中,分济将士们。”

  他的语气,透露出一股理所当然。

  刘陵看向郭药师,后者挑挑眉头,示意不是自己要这么说的。

  那就别怪我给你上嘴脸。

  坐在一旁的还有几名文官,已经都皱起眉头,不过并非是对著王安中,而是看向刘陵。

  他们大概还没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已经不是能和善说话的京城了。

  “郭公,”

  刘陵看向郭药师,平静道:“末将本部粮秣只够供应两千人五日所需,大军兵力庞大,末将怕是不够,但既然是这位宣抚有令,末将自当奉从。”

  郭药师面无表情,没有回答。

  在旁边所有人的注视下,刘陵后退一步,对著王安中半跪下来,沉声道:

  “既然大军粮草问题已经得到缓解,那么接下来就是开战,末将请求大帅下令,恩准末将此战作为先锋!

  末将定能破其军杀其将,为我大宋争口气!”

  王安中沉默片刻,有些尴尬道:“本官,并非主帅,郭太傅才是。”

  “那您一定是副帅了?”

  看著沉默不语的王安中,和他眼里越来越多的怒意,周围的文官都面有怒意,且不惮于将它表露出来。

  但常胜军的军将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猜到了刘陵的意思,没掩饰脸上的欣赏。

  气氛,在沉默中升华,越发诡异。

  刘陵脸上的所有神色都变为淡淡的嘲弄,他站起身,平静道:

  “既然什么都不是那哔哔你*呢?”

  王安中愣住了。

  “住口,军中重地,岂能容你在这儿如泼妇般对骂?快滚出去,带著你部兵马先行出发;若是之后进军不利,本帅唯你是问!”

  郭药师赞许地看了刘陵一眼,开口让他滚蛋,转过身,又对著气的哆哆嗦嗦的王安中劝道:“刘陵为人粗莽,又年轻不懂事,还是个孩子,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出来后,刘陵心想纳粮的事应该是被一笔带过了。

  自己亲自筹的粮,此外还拿钱,从大宋边境上的“走私贩”那儿高价买了不少。

  为此,陈家的那些管事们几天内跑废了十几匹马,才把这批粮食替他筹措到。

  我和手下辛辛苦苦筹措的钱粮,你不仅一句话就全要走,还想拿我的钱粮走你的人情?

  想瞎了你的心!

  自打前次送过两回甲胄后,郭药师大概是知道刘陵在容城有了点产业,因此后来再送粮饷时,也只是将其折算成甲胄兵刃弓弩。

  这不是在给刘陵搞什么下马威,而是故意地要扶植他。

  张武带著亲兵们在外面等候,见刘陵走出来,后者一边走,一边将刚才的事情简短说了一遍。

  “将军,您以前不是要跟朝廷”

  张武搓了搓手指,希望刘陵能懂他的意思。

  毕竟是身边心腹,有些话也是能跟张武讲的,刘陵先前的愿景就是成为大宋分化常胜军的推手,狠狠的吃大宋支持的钱粮兵甲。

  “可现在要打仗了,咱们的友军只有常胜军。

  讨好这么几个宋人官僚,他们又不能立刻给我好处,可万一因此得罪了郭药师或是军中其他将领,他们本就眼红我升得快,好在闹了这么一出,他们也就把我当自己人了。”

  “还有”

  刘陵走到营外,他的兵马没入大营,依旧在外面等候著。

  翻身上马后,他对张武冷笑道:

  “你真以为,宋人的钱粮兵甲还在路上没能运过来?

  陈家的管事去了雄州一趟,替我打探来这么一个消息,早在五日前,就有一支数目巨大的粮队进入雄州。

  这消息,我可是早就派人送到了郭药师的手里。

  他宋人真是脑子有问题,

  北面都开战了,还在这儿搞这些个动作,想要试探常胜军的忠心,有意思么?”

  张武沉默片刻,赞同道:“有些宋人的脑子确实是有病的。”

  

第27章 君欲守土复开疆

  因为靠近北方,天气虽然已是六月,但还是有些乍暖还寒的光景,潞水一路奔涌,后方送来了一封家书,还有晚娘亲手织的一件内衬。

  儿女私情,在即将到来的大战前显得无比渺小,尤其是在官道上前进的时候,居然有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拦下军队,要求将他们的妻子卖给军队做营妓。

  看著那些面露讨好的男人,刘陵的心情变得更复杂了。

  “乾净么?”

  “这位将军,她们绝对乾净没病,就是好几天没吃东西,饿瘦了许多,小人几个也就是求个回家的盘缠,还求将军恩典,买下她们吧!”

  为首的男人伸出手,刘陵看到他手臂上有刺青,也有污泥。

  男人一把抓住身后的女人,她尖叫著挣扎,甚至要去咬男人的手,被后者狠狠掌掴了几下,才踉跄著跪倒在地,目光涣散。

  刘陵仿佛只是在看一场闹剧,神色平静。

  她的嘴被强行扳开,露出一口较白的牙,而且齐整。

  张武咳嗽一声,在刘陵耳边低声道:“这女人似乎有些来头,不如买下。”

  平心而论,几个女人长得都不错,但也就表明了,她们也根本不是这些男人的“妻”。

  刘陵微微颔首,几名士卒策马向前,将几个女人驱赶到军中,随后,就响起了拔刀的声音。

  这几个男人的胆子确实很大,而且加上他们的刺青,哪怕是古代,寻常人也轻易不会沾染这东西。

  最常有刺青的,一般都是所谓的“贼配军”、地痞流氓,以及一些闲得无聊的二世祖,所以无论是大宋还是辽国末期已经接近全面汉化的社会,都是相当反感身上有刺青的人。

  如今的赵官家是个特例,据说他身边有个极健壮的年轻男子,身上绣有好刺青,再配上一身腱子肉,在后宫的时候,官家时常令其袒身,自己坐在旁边慢慢地欣赏。

  刘陵懒得去多想他们的身份,也就懒得去问那几个女人是什么来头,但他并非真的要让这些女人做营妓,只是暂且充入后队,给一份饭食,让她们干辅兵的活计。

  路上的小插曲,也不过是就杀了这么几个人。

  后方则是传出消息,大军终于动身,郭药师拿捏著分寸,他这边“碍于”军情紧急如火,但明面上,粮草又不足,他便以此为借口几次都没出兵。

  在王安中等官员的催促下,他才分派出小股军队去蓟州支持,各部兵力都跟刘陵的兵力差不多,也就千余人的规模。

  王安中就算再傻,也知道这时候不能拖了,只得又让人连夜狂奔到雄州,催逼他们赶紧运送粮草,自己则是对著郭药师去说,因为自己的恳求,雄州那边已经紧急筹措了一批钱粮,后续的钱粮很快就到,希望郭药师赶紧带兵北上云云。

  雄州和涿州只有一道白沟河相隔,郭药师知道消息后也不再拖延,兵马早就点齐,随即开拔。

  刘陵这儿也不是没怀疑过,张令徽等人率军离开的时候故意带走大量兵甲粮秣一事,是否出于郭药师的授意。

  当他率先抵达蓟州时,蓟州北面的遵化县已经失守,张令徽拿著鸡毛当令箭要求刘陵部立刻去石门镇,也就是如今“抗辽”的最前线和辽兵厮杀。

  先别说,还没确定张令徽和郭药师之间是否有什么私密的勾当。

  哪怕是有,跟我有什么关系?

  从涿州出发前往蓟州,一路上,满是战乱的痕迹。

  金人杀入辽国境内的时候,手段残酷暴虐,在宋人使者许亢宗所撰的《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中,就清楚写到,沿途曾看到过大量金辽之间的旧战场遗迹。

  里面景象之残酷,让他毕生难忘。

  而许亢宗出使金国是在宣和七年,也就是两年后。

  哪怕是两年时间,都没能消弭战场上的尸骨、断旗、狼藉,可想而知,如今距金人撤退不过才几个月,这儿战场的所有痕迹,都还很“新鲜”。

  金人撤出这儿的时候,还掳掠走了大量百姓,尽管如此,路边依旧时不时能看到蜷缩在尸骸旁边的流民。

  因为战争,他们真的很惨。

  而因为战争,刘陵才得以真正的发迹。

  两种人生看似不同,但若是当初刘陵没能当机立断搭上常胜军的门路,或许,他充其量也就是个被杨可世撺掇宋兵杀死的辽人百姓。

  救几个女人、甚至安置她们,让军中将士不得侵犯,这举动不算麻烦。

  一方面,收揽人心,表露出自己“仁义”的态度。

  二,若是这些女人里面有个大身份大来头的,刘陵就大赚,就算不是,她们长得也都还不错,可以赏赐给自己的手下军官,给他们为妻,拉拢他们。

  他们以前都是辽军风俗,某些观念,没有大宋朝那么严重,所以能白捡一个漂亮老婆,他们也是会满意的。

  很残酷么?

  可以这么说,就算她们今天没碰到刘陵,后面大概率也是会被卖出去,成为命运比猪狗都要凄惨的“营妓”,居无所衣食无安,没准哪一天就悄无声息的死了。

  现在,她们最坏的归宿,也就是给一个军官当老婆。

  这整件事的本质依旧不是好事,但刘陵的思想,在不断地贴合这个残酷的时代,根据后者,他做出了自己认为可以的判断。

  至于说流民,自己暂时还没能力去收拢他们。

  至少要等战争结束,等涿州彻底到自己手中,到那时候,他才能收拢这些人。

  而正因为这些人的凄惨处境,因为亲眼看到了战争和旧战场所展现出的那种残酷,

  所以在刘陵正儿八经地率领一支属于自己的兵马时,他选择尽可能地避战。

  兵马,是自己立身之根基,历史上发生这一段故事的时候,最后是以郭药师率军成功击败萧干为结局。

  既然自己不反感故事的结局,那也就没必要急著去前线表现出什么“勇武”。

  士卒们,是他砸钱粮培养出来的,中途受过杨可世的训练,刘陵当初一直在杨可世旁边学习,从中受益匪浅。

  现在他带兵依旧是新手,但练兵,总归是琢磨点方法出来了。

  就九百多嫡系兵马,死一个少一个,难不成死了之后还能去求爷爷告奶奶当场给你再生一个出来?

  所以任凭张令徽那边怎么派人催逼,刘陵就是不去。

  他钱粮都是自己携带来的,也不用担心张令徽那儿敢断他的粮草供给,所以就缩在渔阳城外的大营里,时不时出去骑马射猎,享受著岁月静好。

  直到郭药师的大军终于抵达。

  传令的校尉站在刘陵面前,恭恭敬敬道:

  “甲胄五百副,战马三百匹,刀剑弓弩盾牌若干,粮草,由大帅本部接下来负责接济。

  大帅说,

  刘陵部为先锋,已尽到职责,故而赏赐,望尔不要懈怠,继续为大宋尽忠职守。”

  刘陵立刻站起身,满脸堆笑。

  “刘将军,还有一道命令。”校尉示意他别激动,继续道:“大帅有令,命刘陵部进军至石门镇以东,与辽兵对垒,但凡放一兵一卒越界,我要你的脑袋!”

首节上一节20/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