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做藩镇 第91节

  燕云的战事,这三年来几乎没有平息过,云中去年打的最狠,至今还有各国大量的军队分别占据云中的一部分地区,高层虽然都在会盟和谈,但私底下各家军队依旧是剑拔弩张的态势。

  “金人会将云中诸处州地在一个月内全部归还给我,除此之外,还有”

  蔡靖入神的听著,下意识问道:“你不用给金人岁币吗?”

  刘陵看著他,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蔡靖很快就离开了,刘陵唤来曹氏,让她去外面吩咐上饭菜,让曹氏陪著吃了顿饭后,搂著她睡了个午觉。

  睡醒后,门口亲兵通报说有人求见。

  来人是个面容瘦削的矮子,站在刘陵面前时躬身施礼,刘陵端详著他,心里暗暗猜测这人跳起来后能不能打到自己的膝盖。

  “请起。”

  “我家主人有口信送给家里。”

  “说吧。”

  “我家主人说,完颜宗望已经率领一支金军撤回国内,各处的金军接下来都会次第撤退,今年冬日,金国境内又爆发了饥荒。”

  刘陵微微颔首,问道:“你来回的时候方便吗?”

  “回刘公的话,小人持驸马的印信的奔走,四处同行很方便。”

  “好,张武剩下的家眷,我已经派人从宋国境内接了过来,你回去的时候一并带上,把他们送到你家主人的身边。”刘陵温和的笑道:“跟他说,但凡缺钱了,尽管打发人过来要,哥哥这儿有的是。”

  矮子跪在地上,“奴替主人谢过刘公。”

  “客气了,走吧。”

  张武看样子在金国已经混开了,有完颜宗望罩著,他之后的日子应该会越来越好过。

  刘陵坐在空无一人的帅帐中,如同坐在这儿织网。他脑子里默默闪过一个又一个人名,思索著如何将他们的利益和自己牵扯在一起。

  最终,他的目光定在面前的舆图上。

  阴山诸多部族的利益和他不怎么相干,甚至可以说有些冲突,刘陵想要扩张自己的霸权,将阴山、云中和燕地连成铁板一块,但阴山大部分部族都不会老老实实的服他。

  平定阴山,接下来他才能在河套地区舒服的种田。

  “来人。”

  外面立刻走进来一个偏将,对他躬身施礼。

  “大帅有何吩咐?”

  “宋军这次率军入云中的主帅是谁?”

  “听说是个新起复的老官,名叫种师道。”

  今天加班到八点半才开始码字,所以今天只有两更,以后再补。

  推荐朋友的两本书:

  《汉末泰山贼》历史

  《让你做游戏,你搞文娱帝国?》都市文娱

  都是新草,字数不多,感兴趣的可以先点个收藏。

  

第136章 造反

  云中境内,除了云中府外,现在处于刘陵实际控制中的共有八处州地,有至少三处州地没有守军,其中有大量的马匪和山贼横行一方。

  等宋人的军队赶来后,刘陵需要交给他们三处州地,分别是武、朔、蔚三州,全都是靠近大宋西北疆域的州地,其中武朔两处全都被打烂了,掌控在手里没有实际利益,所以刘陵这次让给了宋人。

  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北方只有寒风,所以别说是树上的嫩芽,甄五臣感觉自己裆里的嫩芽也要被冻痿了。

  营中弥漫着一股子咸腥味儿,今天中午吃的是饼子加咸鱼乾儿配菜汤,甄五臣喝下一口菜汤感觉浑身都暖和起来,正准备继续吃饭的时候,外面亲兵送来了军报。

  这次宋国朝廷分下来的四个节度使没他的份,甄五臣心里倒是不觉得愤懑。

  毕竟被封的那几个都是跟著大帅入过西夏打过金人的,大家都是拿命拼来的功绩,他没理由去嫉妒,若是张令徽刘舜仁那两个人还活著,这时候估计就要跳脸发泄不满了。

  亲兵没走,等甄五臣看完军报后,汇报导:“大帅派人传令,让您率本部兵马去清扫武朔一带的流寇。”

  “知道了。”甄五臣微微颔首。

  不仅是他,镇远军这次出了八千兵马,分别清扫云中、燕地各处的盗贼,山贼流寇的数量不少,但面对镇远军这种杀人如麻的精锐军队,压根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宋金夏三国共同承认刘陵在燕地云中的地位后,刘陵坐稳位置后第一个举动就是把自己治下重新清洗了一遍,蔡靖在云州城内坐衙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收到各地山贼流寇被无情清剿的消息。

  后者其实也是大宋朝廷招揽的目标,甚至有一些已经接受了招降,摇身一变而成为了“宋军”,只不过刘陵和他麾下的将领们像是对此浑然不知,连带著将这些已经投降大宋的山贼全部碾碎。

  对此,蔡靖只是当做不知道,默默处理云中一带的政事。

  整整一个月时间,刘陵和镇远军的凶名再度上升了一个层次,其余四镇新设的军镇也依次安置下来,由辽、夏的降卒,以及部分镇远军将士填充起一个框架,还有一个军其中大部分都是宋军。

  刘陵低头看著四支军队的分布,在他预想中,是两支军队守云中,另外两支和他的镇远军守燕地。这五支军队在大宋朝廷那边也有了新的名号刘家军。

  “宋国的民户已经依次抵达燕地,”韩站在刘陵旁边,手里拿著几份公文,念道:“有司正在朝各处州地分配,时公拒绝宋国朝廷封赏,不愿为官,现在时公正抱病处理政事。

  他还建议在燕山府北面的香山一带筑城,防御随时有可能南下的金人。”

  “上次我搜罗的上等药材送回去了没有?”

  “送了,时公很感激,还有时公说,公子很好。”

  “公子?”刘陵愣了一下,“什么公子?”

  “刘公,您的长子啊。”

  “我有儿哦,我记著呢。”刘陵咳嗽一声,在外征战太久,脑子想的都是战事和治下,哪里还顾的上家里的那些事。

  韩犹豫了一会儿,心里想著要不要再劝几句。

  刘公的样子明显对子嗣不是很上心,但以他如今的地位,还就那么一个儿子,实在是太不应该。

  按理来说,刘公的女人不是公主就是贵人,男人在看到后者时应该更有兴致才对,怎么他另外几位妾室,至今还没点动静呢

  韩低头默默思索著,刘陵喊他两声,他抬起头,下意识说了声:“杜仲”

  “杜仲是谁?”

  “额只是个药方,臣近日来连夜操劳,肾脏不济,大夫就开了这么个方子,刘公,您刚才说什么来著,臣一时疏忽”

  刘陵没听出他语气里的慌张,站起身来到帅帐中悬挂的舆图前,平静的看著。

  “燕地,云中,阴山呵呵,本帅现在所掌控的地方,倒像是一圈长城,硬生生把宋金给隔开了。”

  而且再加上西夏,等于是形成了一整条稳固的防线,金人接下来若是真的要南下,就得先攻打刘陵,然后才能图谋宋国。

  刘陵收拾了一下心情,转身朝外面走去,声音远远地落下。

  “待此次攻下阴山后,本帅要称王。”

  韩恭声领喏,他对著刘陵的背影躬身施礼,眼里浮现出一丝热切。

  两个月的休养生息,接下来给军队的犒赏和安置各处州地的费用都是海量的花销,尤其是宁远坡一战之前,刘陵给军中将士开出了极高的赏格,现在自然得兑现。

  要不然,将士也不是傻子,这次不兑换,下次凭什么给你卖命?

  刘陵手里攥著一把铜钱,然后慢慢松开,听著铜钱掉落的哗啦啦声音,眼里满是漠然。

  “这次的犒赏,还有战死将士的抚恤,全部提高三成。”

  几个管财政的文吏和大掌柜顷刻间全都如丧考妣,这无疑是给镇远军本就难看的财政数目又弄了个大缺口出来,但他们又不敢对刘陵说不。

  在一行人面前,是一间装满了宋国铜钱的府库。

  辽国还在的时候,曾铸造铁钱大量交换宋国的铜钱,从宋人那边赚的盆满钵满。刘陵现在也准备复制这一成功案例,虽说宋人也不是傻子,但要是双方都能获利,多的是愿意背著朝廷偷偷跟刘陵往来的宋人商贾。

  面前的府库虽然还满是钱财,但明天,这儿连一个子儿都不会剩下。

  金国缩了回去,正在舔舐伤口,但按照历史的进程来说,金人南下的时间是宣和七年八月,也就是今年。

  时间已经很近了。

  刘陵的目光和那位金国的皇帝仿佛隔著万里碰撞到一块,他很清楚,就算不会是今年,等金人喘过气来,百分百还会尝试南下,到时候,他要面对的就是整个金国。

  韩总是觉得刘陵有些时候很喜欢操之过急,想把所有事情都放在一块解决,他当然不会理解刘陵的心情。

  就在一行人查看府库的时候,外面,韩世忠领著几个将领进来,将一封军报呈递给刘陵。

  “大帅,北面急报。”

  “何事?”

  “阴山部族造反,汪古、敌烈等诸多大部族叛乱,阻卜部族遭到围攻,派使者入云中求援。”

  刘陵还没说话,韩就缓声道:“按照先前辽国簿册记载,阻卜诸部每年需要给辽国进贡二万多匹马,以及大量的牲口,差役。”

  “擂鼓聚将,本帅即日就会发兵。”刘陵转过身,朝外面大步流星地走去,沉声道:“本帅先前领著你们封祭贺兰,这次,本帅带你们去斡难河饮马!”

  

第137章 我囤枪,你囤粮,你家就是我粮

  仓

  “岳飞贤弟,哥哥我这次去云中跟随老种相公,你呢,在河东好好做事,以你的本事,将来定然有出头之日。

  曲端说著话,将一只钱袋砸在岳飞手里,不容他拒绝,就让岳飞攥紧钱袋。

  “哥哥我有些积蓄,知道兄弟你家中不易,就收下补贴家用吧。

  我这次去云中,虽说是跟著老种相公,实则是跟那位刘大帅征战。若是立战功发迹,我不缺这点钱两,若是回不来,我自然也不需要你还,只是将来你每年给哥哥烧点纸钱就好。”

  岳飞深吸一口气,倒是没再拒绝,对著曲端躬身施礼。

  “兄弟,你也别这么悲哀,那位刘大帅可是当世英雄,来日,说不定你我还能都在他手下做事呢。”曲端明知不可能,但还是宽慰岳飞,故意说笑了几句,仰头喝了一碗饯行酒,随即拱手告辞。

  西军四千,加上三万禁军,出发去云中的时候不能说是处处痛哭,但也差不多是这场面。

  除却临阵脱逃躲避调令的兵卒外,有人离家前没儿子,甚至从同宗的人那里认了个乾儿子,已经做好了过几个月让乾儿子披麻戴孝哭丧的准备了。

  相比于宋人,燕云一带听说又要打仗,大部分人家反倒是兴高采烈起来。

  打仗,意味著丰厚的犒赏和封官赏爵,大家反正都是烂命一条,而刘陵则是一次又一次告诉他们,就算是烂命,刘大帅也会出足够的价码去买。

  你活著回来,全家吃用不尽,你死,全家依旧是吃用不尽。

  整个云中和燕地的资源都在不断地倾泻过来,蔡靖知道刘陵要征讨阴山部族,乐得像是年轻了二十岁,天天笑眯眯地加班加点处理政务。

  军中的丘八们在休息了两个月后,再度听到开战的消息,倒也没什么不满,大部分人士气高涨,急切渴求战功。

  毕竟刘大帅领著他们厮杀三年,次次血战,输少赢多,前不久更是把金人当狗打了一顿。

  有这么一个主帅在头上坐镇,将士们至少不会担心他弃军而逃,大家心里都有赢和想赢的底气。

  宋人也乐得刘陵领著军队去北面祸祸,对大宋朝廷来说,刘陵只是要的钱粮多了一些,但总体上是真的安分,不像西夏那样时不时入寇打草谷,也不像辽国那样年年敲诈勒索还要骑在宋人头上拉屎撒尿。

  至于说刘陵自己,他清楚如今燕云财政所面对的可怕负担,宋人也不可能会毫无代价地给他输血供奶,所以,接下来不仅是要以战养战,更是要抢。

  阴山部族的那些头人和酋长自以为可以因为使者被杀的事趁机反他娘的,但刘陵要的就是其中一些部族主动造反。

  “应历十四年,阴山乌古部叛乱,三年后辽国才将其平定。

首节上一节91/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