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第355节

“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傻子!”

听到这里,满场看客哄然大笑!

“你这话说的,这四公子是个大傻子,怎么还不是简单人呢?”

“莫不是因为他傻得标新立异,傻得惊心动魄,傻得独领风骚?”

此人这话一出,更是引来周遭众人捧腹大笑。

那说书的却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这位看官,这您可就有所不知了。”

“这位四公子虽然傻,但也只是看起来傻!”

“实际上可是比谁都要精明啊!”

“殊不知,他扮猪吃老虎,韬光养晦,到后来更是凭一己之力,搞垮了员外的大儿子!”

说书人的话,瞬间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

“一个傻子怎么搞垮人家员外的嫡子?这不是扯犊子嘛!”

“是啊!这员外也不是什么糊涂之人,更何况他还有二儿子这样出色的子嗣!怎么可能被这个老四所骗呢?”

“快讲快讲!你快些讲!”

“……”

宋桓刚听了没几句,心下就已经大致明了。

什么员外郎、四儿子……

这说书人明摆着是换了个身份,在说四子夺嫡的故事啊!

员外郎的身份对标的是梁帝,其余一众儿子,自然对应的就是四个皇子。

接下来说书人要讲什么,宋桓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

无非就是四儿子阴险狡诈,通过种种手段整死了大儿子,得到了员外的认可和宠爱罢了!

只不过宋桓有些好奇,毕竟宋玉的死也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

这说书的平白无故,为何会旧事重提?

而且,他不过一个小小的说书人。

脖子上有几个脑袋,胆敢含沙射影,编排皇帝皇子?

说他背后无人授意,怕是鬼都不信!

只见那说书的故弄玄虚地喝了口茶水,继续道:“话说这四公子,手段实在高明。”

“他找准了机会,让那大公子在家宴上当众出丑,惹得员外心生不满!”

“不但如此,他更是打算趁他病,要他命。”

“就在那大公子被员外误会之时,他竟找出一味无色无味的剧毒药物,将那大公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毒死了!”

“谋杀手足,本就是禽兽行为。”

“这四公子不但没有丝毫愧疚,反而还将那大公子的死安排成一场自杀……”

听说这四公子的手段竟然如此歹毒下作,周遭的看客终于被成功激起了民愤。

“大公子也没对他怎么样,他凭什么对人家痛下杀手?”

“那可是他的亲哥哥啊!”

“骂一句禽兽行径,根本不过分!”

“不对!什么禽兽,明明就是禽兽不如!”

“有这么个弟弟,这位大公子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陆千雪在一旁听了半晌,听到此处,也终于忍不了了。

“殿下,这说书的胆子也忒大了!”

“这哪里是在说书,明明就是借这个由头口出狂言,对您大不敬!”

见陆千雪一副义愤填膺、难以忍受的模样,宋桓摇了摇头。

第427章 另辟蹊径,化解危机

“这说书的虽有含沙射影之嫌,但本王若是主动跳出来责罚他,反倒像是本王自己心虚了一样!”

“人家说书的又没有指名道姓,本王大发雷霆,那岂不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扔下了骂名?”

“背后指使之人,怕是就等着本王发怒呢。”

“本王一生气,那可就正中了对方的下怀了!”

宋桓本以为,这背后指使的人是借着说书人的嘴,在这里给自己造谣抹黑。

可突然间,宋桓想明白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对方要的就是自己冲动生气!

若是当着百姓的面,在大街上降罪于这个说书人,自己的名声和形象岂不是要大大受损?

到那个时候,即便说书人所说的都是一派胡言,也会被看客们当成是真的。

若真是如此,背后指使者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成了呢!

宋桓说的,陆千雪全都明白。

可是她一看到说书人那吐沫横飞、张牙舞爪的兴奋模样,就忍不住心里来气!

“殿下,我实在看不得有人就这么造谣、抹黑您!”

“就算此人所说全是谣言,而且有些看客也都只是看个热闹而已。”

“可万一……”

“万一有人对号入座,把这些当成真的可如何是好?”

陆千雪所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宋桓略一沉思,开口向那说书人问道:“这位老哥,你说的这故事是完全杜撰的?”

“还是确有其事呢?”

不等说书人张口,其余看客就已经向宋桓解释道:“你没听人家说书的说嘛?”

“这就是发生在咱们大梁的真实故事!”

“完全真实,没有一点杜撰!”

“噢……”宋桓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那在下很想知道,这是咱们大梁哪里的故事?”

“从前听人说书,人家可都是把来龙去脉给讲得清清楚楚的。”

“什么阳谷县城东景阳冈,渭州经略提辖鲁智深……”

“最起码你得把主角姓谁名甚、家住何处告诉咱们吧?”

“这样听起来才更有代入感不是!”

“要不然的话,咱们这就跟听天书似的,完全没什么感觉!”

宋桓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看客们的一致同意。

“是啊老哥!你这说书得怎么跟讲神话故事似的,连个故事起源都没有?”

“虽然不知道刚刚那小兄弟说的鲁智深是谁,但他说的没错!”

“我就说这故事怎么听上去怪怪的,原来闹了半天,这是没给咱们介绍人物背景呐!”

“这还当真是真人真事啊?我还以为这是说书人假借民间的故事,在讽刺些别的什么呢……”

“……”

见众人也都对自己的话连声附和,宋桓继续笑道:“既然老哥你说的故事都是真事,那就把故事背景也给咱们讲讲吧!”

那说书人的冷汗,很快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什么故事背景?

哪来的故事背景?

都是扯淡!

整个故事,完完全全就是杜撰的!

今早出摊之前,有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书生找到了自己,二话不说就给了一锭金元宝。

此人要求十分简单,只要连续讲这个故事讲上七天,便就足够!

这对于说书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讲什么故事不是讲?

反正他原本也就靠讲故事混口饭吃。

更何况讲这个故事,还能得这么大的一个便宜!

说书人不疑有他,当即利索收下银子。

这,也就才有了刚才的那一幕。

只是这说书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较真的看客,会张口向自己询问具体细节!

这具体的细节,自己哪里知道?

给元宝那书生也没明说啊!

说书人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支支吾吾道:“这……”

“这……”

“这是清水县城的故事。”

然而,看客们却并不买他的账。

“清水县?哪个清水县?”

“咱大梁大大小小的清水县,数不胜数!少说也有二十几个!”

“你得说明是哪个清水县啊!”

说书的愈发心虚,面对看客们的逼问,只好吞吞吐吐:“是……”

“是肃州的清水县。”

令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此话一出,人群中便有个老汉张口道:“肃州清水县?”

“俺就是肃州清水县的!”

“俺在清水县活了大半辈子了,去年才来汴京投奔俺小儿子!”

没想到竟然真能碰见个当地人,一众看客登时沸腾了。

“大爷,你真是清水县人啊?”

“说书匠说的这个员外,究竟是什么人?”

首节上一节355/5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