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35节

  经济战争,这是一个来自后世的词汇。

  利用商人来控制一片区域乃至一个国家,这是蒙毅从未曾想过的方向。

  “上使,前方便是马部落的势力范围,自从王庭一战,马部落族长逃回,便立即将部落北迁,往年出了边城便能够看到他们的哨马!”

  一个在上谷戍边的骑士前来禀告,此人对上谷之外的东胡很了解,也通晓一些东胡语,因此成了这近二百人的使团中,领路人之首。

  “派东胡人前往通报,令全队戒备。”

  马部落是个大部族,也是最不服东胡王统治的一个部族。

  秦始皇这次给了马部族首领一份大礼,只是不知道这位被秦卒打得丧胆的部族首领,是否有能力接住。

  东胡王已经投降,大兴安岭以东的区域尽归大秦。

  北部草原则常年面对匈奴袭扰,虽然往日他们的实力是不逊于匈奴的,但是没了王庭之后,面对匈奴,他们是否还有一战之力。

  显然是没有的。

  马镫在匈奴之间流传的事情就能证明,已经有东胡人与匈奴进行了接触。

  面对秦卒,他们唯有合作。

  可是这份合作的基础却是要在大秦敌对的情况下进行的。

  如果大秦对东胡示好呢?

  在东胡人观念里,一但开始了战争,便会到一方彻底臣服才会终止。

  胜利的一方会让所有的部族臣服。

  从来不会有战争打了一般,便停止交朋友的事情发生。

  前去通信的东胡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他到达了这个部落首领的大帐中。

  才知道,原来真的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这是马部落的一个分支部落。

  首领在听到大秦使臣前来的消息,先是有些惊惧,听到来人后来的禀告,迅速变为了大喜。

  吩咐仆从照顾好来使之后,他便命人快马去通知远在百里外的马部落大帐。

  蒙毅一行人受到了这个小部落的热情款待。

  虽然吃的东西在蒙毅看来跟茹毛饮血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这是他们的习俗,蒙毅不想在这方面苛责。

  只是喝了点羊奶,就送上了一份茶叶作为谢礼。

  马部落虽然不服东胡王的治理,但是面对匈奴,他们也不愿意轻易臣服。

  老的王庭没了,马部落不见得就不会是下一个东胡王庭。

  他们需要一个名头。

  这个名头只有身处咸阳城中的东胡王才能给他们。

  如今来了秦使,马部落的名头便来了。

  蒙毅看着眼前的小部落首领,态度小心翼翼的,觉得有些好笑。

  往日凶残掳掠的人,竟然也能如同他们圈养的羊羔一样温顺。

  但他心中仍有警惕。

  借着译者的翻译,他能够很正常的与此人交流。

  “多谢族长款待,明日我等要继续北行,本使需要尽快将皇命送达。”

  这小族长连连点头,“能够听到大王的消息,是上使带来的最好的礼物。难以相信,我们东胡公主竟然平安降生了,这都是秦皇陛下的恩赐!”

  蒙毅带来的了兴安公主的消息,同时还有东胡王一家的画像。

  画面中两人抱着襁褓中的兴安公主,面带笑意,背景则是一个华丽的宫殿。

  小族长激动的接过这张纸,神情郑重的行了个贵族的礼节。

  “不知上使此来,是为何事?”

  蒙毅不介意让自己出使的目的传扬出去,这件事传得越广,对于他们这个使团来说越安全。

  “为东胡自治而来。”

  这族长有些疑惑,“什么是东胡自治。”

  “东胡王一家在国都做客,陛下不忍心看到东胡各部离散,或为匈奴吞并,或是各部自相征伐,有违长生天的意愿。所以便同东胡王商议,由马部落代替东胡王,治理东胡之地。”

  “秦皇不会再兴兵北上?”

  蒙毅摇了摇头,“陛下所行,皆是为大秦庶民,往日东胡王领兵南下袭掠各郡。

  大秦反击只为安民,如今东胡王归降大秦,东胡之地也属秦土,自不会兴兵。

  只是陛下不愿两族隔阂,特派本使来告诉东胡诸部。

  秦可为兄,东胡为弟,两族兄弟相处,自当和睦。”

  这族长眼睛转动,心中已有思量。

  便再问道:“上使此行,可知已有东胡部落依附匈奴?”

  蒙毅佯装惊诧,连忙问道:“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

  “你们马族也要依附那匈奴之人?”

  这位族长脸上却有之色,“小小匈奴,岂能令我族依附!”

  蒙毅连忙问起缘由。

  这人便将最近这段时间,匈奴所行之事告知了蒙毅。

  听着听着,蒙毅心中便暗暗叫苦。

  他们来晚了一步。

  或许这马族大帐之中,已经有了匈奴使者。

  蒙毅心中叹息,脸上却是带着自信笑容。

  “匈奴而已!大秦旦夕可灭,只是碍于邻邦不好用兵!若此族再欺凌各族,定有秦军北上!”

  听了这话,小部落族长眼神闪动精光。

  看来此次来使,对他来说是个机会。

第139章 两种态度,不同结果。

  蒙毅预料的不错。

  马族大帐之中,老迈了许多的马族族长正在宴请匈奴来使。

  匈奴来使言语间对马族族长没有丝毫的尊敬,对于这次的出使马族似乎有些不耐烦。

  “马族族长,大单于的耐心是有限的,本使希望这次您能给个准确的答复,秋季的南狩,我们希望队伍里有马族的勇士。”

  其余马族人脸上都隐约带着怒色,若是平时,这种匈奴的使臣若是这副模样,早就被拉去剁了。

  他们现在却不敢这么做。

  “都尔罕!你当我们马族是那懦夫废王吗?大单于又如何,等到我率领部族勇士踏平你们的王帐,就用他的头来盛酒!”

  场中一个年轻的壮硕男人站起,脸上带着杀气。

  那叫都尔罕身后一个卫士向前,腰间青铜刀出鞘。

  大帐之中顿时剑拔弩张起来。

  马族族长瞥了这个儿子一眼,随即带着笑意看向那位叫都耳罕的匈奴人。

  “吾儿,对使臣动用刀兵是会遭到长生天厌弃的。您说我说的对吗,都耳罕?”

  都尔罕挥手令侍卫刀剑入鞘。

  “族长,今时的匈奴勇士已不同往日,我们有了马镫,就像骏马有了翅膀,可以自由翱翔在广阔的草原之上。那些只会躲在城墙后面的秦人会被我们用长弓射尽!”

  言语之中的意思,已经朝着他们共同的敌人转移。

  马族族长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大感冒,因为他没有说到自己关心的问题上面。

  单纯的炫耀着自己的武力,只让马族族长觉得在这么谈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马镫是从我们的勇士从秦人那里用鲜血换来的,都尔罕,你以为秦人就不会像长出了翅膀的虎豹飞进草原来?”

  都尔罕脸上带着不屑的笑容:“长生天会让他们死在草原的怀抱里!”

  马族族长不以为然,在大山东面,他们遇见的秦人对北方的熟悉程度已经远超以往对南边国度的认知。

  若秦人的士卒涌进草原,马族族长不敢想象,他们能够用什么阻挡。

  那片富饶的土地有着无尽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北上。

  而北方的部族,则被寒风驱赶着南下,用鲜血换来可以度过漫长冬季的食物。

  东胡之所以强于匈奴,是因为他们有东边那片可以耕种的土地,现在那里已经被秦人所占。

  东胡已经和匈奴一样,只能南下劫掠过日子了。

  马族族长不愿再看到那如同黑色潮水般的秦骑了。

  一声呼哨响起,有人匆忙闯进大帐。

  在马族族长耳边耳语几句。

  马族族长脸上的表情当场发生了变化。

  等到这人禀告完,都尔罕看到马族族长的脸上带了些笑容。

  “哈哈哈,好!如今三族齐聚,真是长生天的恩赐!”

  众人都是不解神色。

  马族族长再次看向都尔罕,“都尔罕,长生天让秦使来到了我的大帐外。”

  都尔罕脸上难掩震惊神色,“秦人!秦人不是来毁灭东胡的吗?”

  两方不是正拼得你死我活的吗?怎么忽然消失了?

  “父亲,秦人怎么会派使者来!”

  座下众多马族之人也不理解,只有马族族长露着淡淡笑意,“我也不知道,问问便知。”

  说着,便起身,竟是要亲自相迎。

  蒙毅解下腰间长刀,递给了随从。

  “将军,不用来防身吗?”

首节上一节135/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