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47节

  诚看了她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乡里有五十多户人,除了驻守的百名士卒,有三百二十六人,其中有一百多都是胡女。

  她们是上一场战争的俘虏,迁入内地的只是一小部分,留下了大部分都在长春劳役。

  桦是个孤女,曾是旧的东胡贵族的侍女。

  作为俘虏,草原上女人的下场她从小就明白。

  所以在被这个男人挑中之后,她更多的麻木。

  只是令她想不到的是,这个男人对她十分的温和,并没有强迫任何事情,还专门给她安置了一间屋子。

  他还学了几句胡语,虽然说的磕磕绊绊,但她能够勉强理解这个的意思。

  原本的土地,在这些秦人到来后发生着变化。

  茂密的桦树林被笔直的小路分割成一个个四方的区域,周围的树木如同墙壁,将绿油油的稻田围拢在中间。

  就像是这个小院子一般,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这是区别于东胡人游牧的生活。

  乡里有几个胡女曾经要谋划逃离这里,但是还没等她们离开,便被发现。

  结果超出了桦的想象,这里的乡长竟然同意她们离开。

  并且让所有人为这几个女人送行。

  后来的事情也很不可思议,三天后,她们回来了,少了两个人,其他的也浑身带血。

  据说是遇到了野兽。

  从此乡里的东胡女安定了下来。

  桦从来没有想过逃走。

  因为这个现在名叫智诚乡的地方,就是曾经她部族生活的地方。

  那个男人甚至找到了自己父母尸骨埋葬的地方,将其迁到了秦人的墓地里。

  旁边就有一个小小的石碑,上面的文字她曾经问过他。

  他只是一笑,说了两个字。

  “妻子。”

  很久没有进城的诚发现长春城更热闹了,甚至有来自南边四郡的游商来收购皮毛和药材。

  智大步走在前面,带着乡里的十几个人,四处打探价格。

  毛皮乡里有很多,除了做衣物之外,大部分都被处理好堆在了仓库里。

  他们知道这些东西都会变成智诚乡的财富,因为这是陛下在报纸上说过的内容。

  诚来到了一处书房,这里的书籍很全面,有很多从南边四郡淘汰下来的竹简书籍。

  蒙童的书籍很便宜,十个铜钱便买了两本。

  城里的学馆马上就要招生,诚想趁着这段时间,给自己家儿子补补课。

  虽然他认字不多,但是可以请教驻守乡里的秦卒。

  “快,去郡邑!”

  智脸上带着兴奋神色,一把拉过诚。

  “等等,我还没付钱呢!什么事这么急!”

  “哈哈哈,新的月报发下来了!你猜发生了什么!”

  诚摇了摇头。

  ……

  诚很晚才回到家,此时外面月亮已经升起。

  他打开房门,看到院子里有个身影正靠在客房的房门前。

  见到他回来,那身影提着灯笼走来。

  “诚!回!”

  说着,要帮诚拿东西。

  诚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布匹递了过去,笑着说,“衣服。”

  桦的眼睛闪亮,带着异彩,抚摸着那华丽的布匹。

  诚此时很想将自己的看到的消息告诉她。

  东胡归附大秦了。

  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他在心中默默念叨着。

  期望着。

第153章 兵家有问

  薛郡。

  淮阴县。

  一处荒郊野岭里。

  有个面色清瘦的少年将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坟包之上。

  他面带着肃穆神色,跪在用树桩刻成的墓碑前,连磕了几个头。

  “师父,信有心完成您老所愿,但是这一路太远,那秦皇也不一定能够见我。若是不可为,您老魂灵,千万别来怨我。”

  他站起来,长出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一柄精美宝剑用破布包了起来。

  然后又跪在旁边的一个刚刚拔过草的坟墓前,眼圈通红。

  “母亲,孩儿去了。”

  又是几个头磕下去,大男孩用破袖子擦了擦鼻涕眼泪,将宝剑负在身后,紧了紧绳子,朝着远方的大路走去。

  那个自称兵家圣人的老头在骗完自己最后一个铜板后就疯了。

  原因是看到了那篇秦皇的《告万民书》。

  韩信觉得这老头可能本来就是个疯子。

  只不过《告万民书》刺激到了他那脆弱的心神,导致最终一命呜呼。

  可怜自己那枚好不容易捡到的铜钱。

  老头没告诉自己身份,韩信也懒得计较,从小仗剑江湖的他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太苦,究根问底是件不礼貌的事情。

  或许能够在暮年收他这么个徒弟,也是一件可以值得荣耀的事情。

  虽然这老头的兵法稀烂,但是所创棋局倒是深谙兵法之道。

  韩信可惜的是老头临死前的棋力仍然不弱,仍旧没能让他赢上一局。

  带着这个遗憾,他答应了老头去完成他的遗愿。

  能称兵家圣人的没有几个。

  韩信知道,孙武、吴起、孙膑和尉缭几人,其所传兵法颇似尉缭子一脉。

  想必此人应该是尉缭子的传人。

  百多年前的东西总归是不适应如今的局势。

  韩信还是比较喜欢信陵君的兵法,虽然此人死了已二十多年。

  老头给了自己一个重任。

  便是让他代天下兵家,对秦始皇出问。

  韩信觉得这个任务有些重,自己这小小身板不一定能扛得住。

  不是能不能扛住打,而是能不能扛到国都。

  母亲生前时常教诲,让他不要忘记贵族身份。

  但是那锦衣玉食的生活在他记事起便没有了,家族的辉煌终究是过往,如今有这柄宝剑算是唯一证明它曾存在过的证据。

  这一路只能要饭过去了,虽然这事自己很熟。

  但是离开郡县的照身却是个大问题,只能去试一试。

  不多时,县府门外。

  韩信一脸懵逼的从门槛上下来,手中多了两根印着红戳的木简。

  “为何这里的人有种认识我的错觉?”

  韩信一脸疑惑的回头看了一眼,将手中的木简放入怀中。

  如此倒是不用沿路乞讨了,不仅有了照身贴,还有了通行证,可以入住沿路传舍。

  一路旅途漫长,从夏初一直走到夏末,韩信才来到国都城外。

  但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问题。

  国都戒严了。

  虽然他有通行证,但是外郡之人不给进。

  若要进都城内,必须再去郡县更换新的证件。

  韩信看着告示上画的那个证件图像。

  心中哀叹,一路艰辛到了这里,胖了不少,再回去跑一趟,不得胖成个球。

  不是他想这样,都怪那传舍的伙食太好。

  每次都是住够再出发,搞得那些传舍里的小吏见到他都得淬一口。

  蹭了一路了。

  害怕再回去会被打。

  无奈只能在这城门口摆起摊子,等人来召唤自己了。

  一个破布被他用两个木棍支了起来,上面用炭笔写了四个大字。

  问有家兵。

  下面划了一个棋盘,不同于围棋的是,棋盘上还有国界。

  两边摆好从路上捡的黑白两色鹅卵石。

  这全是为了表示此事的郑重,不然他得用树叶代替。

首节上一节147/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