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2节

  至于黔首,没有任何人去征询他们的答案。

  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

  “喜,老夫有一事要征询你的同意。”

  说话的是李斯。

  “何事?上吏但说无妨。”

  喜先是施礼,然后询问。

  一旁的王绾咳了咳,“想收徒还躲躲藏藏,让人如何信服。”

  李斯白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老夫是李斯,如今为秦廷尉。”

  喜立即躬身施礼,“见过廷尉。”

  李斯见他恭敬,很是满意,脸上有了些笑容,指了指周围几人,将一圈人的身份全都说出来了。

  喜知道这些人都是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物。

  可是当知晓了他们的身份后,发现自己情绪并没有太多波动。

  刚想一一见过,却被王绾笑着打断。

  “行了,无需在乎虚礼,我等皆为客人。你这主人如此客气,我等怎好开口讨饭。”

  喜了然,便冲着厨房喊了一声。

  “夫人,家中精米先蒸上,冬去宰鸡,获儿去邻家借些炊具,顺便沽两坛酒。恢儿,你去帮忙砍柴。”

  “外面士卒无需操心,乡中三老已有安排。”

  王贲和张亥,撸了撸袖子,对着冬说道:“小子,我俩来帮你!这些君子都是远庖厨的!”

  “你这匹夫,拐弯抹角的骂人!”

  “不服来打一架!”

  王贲眼睛一瞪,看了一眼隗状。

  后者也撸了撸袖子,“老夫不是君子,最喜庖厨之事!”

  说着便来到水缸边,择菜洗菜。

  李斯才拉住了喜,轻声说道:“我见恢儿天赋不错,若是你愿意,老夫愿收他为徒,不过他要离乡远行。”

  父母在不远游。

  这是圣人言语。

  恢才11岁,若真的跟李斯去咸阳学习。

  喜是不舍得的。

  但眼前的人不是别人。

  法家之首,当今廷尉。

  以自己的才学,资源,根本无法与此人相比。

  “恢儿可知廷尉身份?”

  “老夫并未告诉他。”

  “不知恢儿可有意愿跟随廷尉。”

  “这小儿,我看你期望很大,不仅名字,还有才学,皆都是法家之路。我刚刚问他可愿随我学习,他让我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既然他愿意跟随廷尉,我自然无法阻拦,只是小儿顽劣,廷尉训斥时多多留情。”

  “好不容易碰到个好苗子,老夫可舍不得训斥。

  你同意便好,与他收拾些日常衣物,明日我等回程,便带上他了。”

  “今夜我会安排好此事,廷尉勿忧。”

  午饭很丰盛。

  只是相对于喜来说。

  不知道书房内皇帝陛下吃的如何,院中几个大臣却是很尽兴。

  秦始皇吃完饭,正要打算动身。

  这时,就听叮的一声,袖中神物震动。

  “嗯?那小子又要跟朕通话?”

  他熟练的解锁,发现下方信息图案上出现了一个红点。

  一路之上,秦始皇自己将手机上的简体文字全部熟记。

  并都点开那些图标一一验证。

  发现了诸多功能。

  对于这件神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似乎是一个囊括万物的查询工具。

  不仅是知识,图画,还有计算和计时的功能。

  点开之后,图标上写着四字。

  [政哥!在吗?]

  是那小子,朕给你个惊喜?

  秦始皇在上面翻找了一番,书写起简体字来。

  [朕见到喜了。]

  叮咚~

  [卧槽,666,政哥代我问好,不过喜哥明年就去世了。给您当官真的太累了, 假期都没有,活活累死。]

  秦始皇眉头微皱,这小子时刻不忘挖苦自己。

  倒是喜明年就去世,超出了秦始皇的预料。

  他思忖了一下,便问个问题。

  [后世官制如何]

  信息良久未未回。

  秦始皇郑重收起手机,拿起了桌子上的毛笔,在书简之上写下了一句话。

  ……

  院门前,秦始皇看向眼前面容枯槁的喜。

  心中滋味难明。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真心拥护秦法的人,明年就死了。

  “有位后辈让我代他向你问好。”

  喜不明所以,这个后辈到底是谁,竟能知道他的存在,并且竟能让始皇帝代劳。

  “臣很好。有劳陛下费心了。”

  “从明日起你便告归在家吧,何日身体好转,何日再去任上!”

  “唯。”

  还能咋办,您说啥就是啥呗。

  “喜啊,朕想让你看看十年后的大秦,知道吗?”

  喜有些畅想,嘴角露出了一些弧度。

  “十年后,大秦必定如陛下所想。天下安宁,黔首富足。”

  “那就好好养病,给朕亲眼看看那一天。”

  “唯!”

  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了喜的家。

  喜有些失魂落魄一般回到了书房,不再敢坐那个秦始皇坐过得位置。

  只是跪在对面,捧起自己那个记事的书简上,

  上面有一段墨迹未干的字体,

  不是秦篆也非隶书:

  廿八年,朕见喜于云梦。

第22章 一封家书

  传舍之中。

  秦始皇见到了衷。

  也看到那两封家书。

  这是两张并不规整的小木片,兴许是某个枯枝裁成的。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

  秦始皇大致扫了两眼。

  便递给了一旁的史官,让其抄录下来。

  衷只是跪伏在地,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人的身份,也不知道他们为何知道自己保存的两个弟弟的遗物。

  他很恭敬,因为就连郡守大人对眼前的人也很恭敬。

  估计是都城来的人。

  他心中这样想着,却还惦记着那两片木牍这人看过能不能归还自己。

  “家中如今粮米可足?”

  出乎意料的问题。

  “仍有富足,三弟挣到了军功,分了些田产,加上我的俸禄,年年是有结余的。”

  秦始皇点了点头,见史官已经将木牍抄录完毕递了过来。

  他拿过之后,递还给了衷。

  这是个老实的小吏,职位比喜要高些,却比喜胆小,畏畏缩缩。

  衷双手接过简牍,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敢问上吏,我的两个弟弟可是触犯了秦律?”

  “并未触犯秦律。”

首节上一节22/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