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47节

  章邯眼睛猛然瞪大,“已经这么多了!”

  不由得章邯不震惊,这个产量,放在之前恐怕得是全国的日产量,而且质量还不一定能够跟蓝田东工的相比。

  墨甲点头,“陛下对钢铁产量有限制,若放开生产,还能更高。”

  炼制金属对于蓝田大营里的工匠来说是件非常熟悉的事情。

  只不过蓝田没有煤矿,需要从外运输而来。

  好在内史已经建了数座矿场,精炼的煤炭可以直接运到蓝田。

  “那等到钟楼建起,蓝田的钢铁便可敞开生产了。”

  章邯知道秦始皇限制产量的原因,这么大的产量,对于如今的大秦来说根本消耗不完。

  如果钢混结构建造钟楼可行,那么很多大型的宫殿和基础建设便可以铺开。

  对于钢铁的需求也必将增长起来。

  墨甲却摇了摇头,“蓝田大营不是最适合炼钢的地方,师父已经打算跟陛下提议,在其他地方建造炼铁厂。”

  “确实如此,缺少原料,别处运送便增加了成本。”

  “师兄也学起了商贾,开始计较起来。”

  章邯笑了笑,“如今大秦兴起商贸,很多事情便要考虑起来,以往给陛下修建宫殿可以不计成本,但现在少府卡的很死,钱财花到哪里都要详细记录,也不由得不计较。”

  墨甲微微颔首,他在蓝田不必为这些事务操心,无论想要什么,一个提议便可以得到。

  “陛下说要给匠人封爵之事,师兄如何打算的。”

  “这是大事,需要从长计议,有时间我会去蓝田一趟,同各位师长商议一下。”

  让匠人参与到国家政事中来,对于他们这些掌握技术的人来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以往大家都是默默听陛下的话,说在哪里建个宫殿,一群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把宫殿建成。

  说哪里需要水利沟渠,所有人就得破除一切险阻,也得把水利沟渠建成。

  他们这些人根本没有提供专业建议的权利。

  因为陛下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那我回去先跟师父说一下此事?”

  章邯点了点头,“先让师父和公输家、齐墨的人聊一聊,有陛下支持,这件事定然可成。”

  墨甲乘车离开了咸阳。

  章邯则又来到了上林学宫的工地。

  刚下雨,原本就泥泞的工地更加泥泞了。

  先前因为始皇帝要视察而修建的小路现在已经被车辙碾压的坑坑洼洼。

  码头上的力夫正在检查刚刚盖起来的水泥。

  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正在组织装卸的人紧张的不行。

  这一麻袋的水泥可金贵着呢,若是被雨水淋了,他可是要扣岁俸的。

  “怎样,可有损失。”

  章邯碰到此事,便过问了一下。

  “有几袋放在上面的受了些雨水。”

  那负责运输的小吏一脸苦相,他连自己的被褥都拿来盖在了这些水泥上面,仍旧还是有了些损失。

  “现将这几袋水泥就地搅拌,然后在运到西岸工地去,再过一会就凝块了。”

  那小吏一听连连道谢,“还是将作少府有办法,我这一时慌了神,咋没想到这法子。”

  这些水泥本来就是供应工地的,如今受了雨水,倒不如直接拌好,送去工地。

  这样的话虽然考绩上会被记一笔,但自己岁俸便不至于被扣了。

  “西岸工地可有什么损失。”

  章邯看着急匆匆而来的亚欧工地主事,便知道先前那场雨定然会让他们损失不小。

  亚欧工地是最先开工的地方,现在已经到了工程末尾。

  四周的湖岸的加固是分段进行的,现在已经到了西岸合拢的关键时候。

  “还好,还好,加固湖岸的工匠见西北起了乌云便立即停止了砌筑工作,那些没干的地方都盖上了草席。就是雨水来的急,冲垮了一些土岸。”

  见章邯一脸严肃,那主事连连摆手。

  章邯翻身上马,“没有伤到人吧?”

  “无人受伤,将作少府莫要慌张。”

  章邯并没有等坠在后面的主事。

  马匹带着他越过东北的土地,快速朝着西边前行。

  草原,沙漠,丘陵,在匠人们的营造下如同真的置身其中一般。

  庞大的仿真地图让路途显得有些漫长。

  二十多里路也确实不短。

  终于来到了工地,便见密密麻麻的人群正在从一旁的大坑里挑土堆砌着垮塌的湖岸。

  说是大湖,其实这里应该算是“大西洋”的位置。

  只不过这处“大洋”还没有“海水”。

  看着最深处有十几丈的大坑,章邯淡淡叹息了一声。

  还好陛下没有在意海底的地形,不然这上林学宫真正建成还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

  大量的土方工作是拖慢工地施工的最主要因素。

  “将作少府,湖岸没有损失!”

  章邯下马,便看到一群工匠围了上来,他们指着一处铺着草席的岸边,满脸的笑意。

  “辛苦你们了!”

  “嘿嘿,不辛苦不辛苦。”

  这群人连连摇头,他们可盼望着这处学宫早日建成。

  这样自家的孩子便可以在这里学习大秦最好的知识。

  不仅是他们,那些被征召来的役夫都领到了名额。

  谁都不知道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为什么停止修建自己的陵墓。

  直到他们被调来了这片地方,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这里修建的是一处学宫。

  所有参与建设的人,无论是奴隶还是役夫,其子女都可在这里学习。

  而且学习时期所有费用由陛下承担。

  在这个时代,学习的机会对于他们这些底层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现在这个愿望变成了可以努力获得的现实。

  他们哪能不尽心竭力。

  这不是为了高高在上的君主,也不是为了那些贵族勋贵。

  而是为了自己孩子们的未来。

第269章 工地草棚

  草席子盖了两层。

  以往只是一层,目的是为了遮阳。

  新砌好的水泥不能直晒,不然会开裂。

  章邯放下了潮湿的席子,看着不远处一排排光秃秃只剩木架子的草棚,顿时明白了过来。

  这多铺的是从草棚上拿下来的。

  囚徒、役夫们的住宿条件有限,就是用木头搭个草棚,四周用草席子围上便当了宿舍。

  秦始皇对工匠态度的改变让章邯意识到工地的情况也需要改观了。

  心中想着,便叫来了管理工地食宿的吏员。

  “命人加速采购一批苇席过来,今天先将这些营舍的墙补上。”

  刚写完购置苇席的小吏瞪大了眼睛,停下了手中的炭笔。

  “将…将作少府,你是说要购置苇席补这些营舍的墙!?”

  “怎么,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吗?”

  吏员倒吸了一口冷气,“可是……可是……”

  吏员可是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下面的话。

  “不用可是,钱去将作少府财库支取即可。”

  说着, 令人拿来了支取钱财的纸张,章邯便问了一旁人一张苇席多少钱。

  “前日休沐正好去了趟长安商贸,草席五钱,苇席二十,竹席贵些,粗陋的三十,精美的要百钱。

  不过这是单卖的价格,若是找一个专贩席子的商贾,大批量的应该可以少些。”

  一旁有小吏回话, 他是负责日常采购的吏员,对于各种货物的价格十分清楚。

  章邯算了一下,没想到要花费如此之巨,一时下不了笔了。

  那主事的采购的吏员看出了章邯的为难之色,眼睛转了一下, “将作少府,府中财库一时可拿不出如此多的钱,不如先付一半,之后分次付清。”

  章邯看了看这个吏员,见他那精明的劲头,心中暗笑,不过思量了一下这想法倒也可行。

  “先寻一下掌管平准的吏员,让他们做个担保,不然没人敢卖咱们这么多货物,顺便让其牵个线,寻一些贩席的商贾,比比价格。”

  吏员立即笑了起来,这下钱财减半,只是想起看那些钱库小吏的嘴脸,他脸上不由得发苦

  一群饕餮,只吃不吐,每次取钱都像要抢他们媳妇一样,磨磨唧唧,大呼小叫。

  如今这么大一笔支出,还不得要了他们的命。

  章邯装作没看到这吏员痛苦表情,便让人算了一下营房的总量。

  上林学宫的工人由役夫和囚徒组成。

  役夫占少数,有十多万,从事的事情也多是有技术含量的,干得好的还能领个屯长当当。

  囚徒皆是由骊山调来的。

  在骊山的囚徒有七十多万,先前免罪一些人,归乡的就有二十多万。

首节上一节247/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