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82节

  “子婴为人谨慎,这是好事,商人重利,若能把控其命脉,这个平准丞或许好做一些。”

  子婴听出了乌氏倮有指点之意,连忙躬身请教。

  “请倮君教我。”

  乌氏倮却摆了摆手,“与其求教我,不如求于陛下。”

  子婴当即明白了乌氏倮的意思。

  因为陛下手中所持的神物,可连通后世。

  “子婴,就此别过了。时光漫长,你我定然还有再见之日。”

  子婴拱手,目送着乌氏倮的队伍融入了长长的人流之中。

  “把握商人的命脉?”

  他思考着这句话,感觉抓住了其中诀窍,却又一时想不通。

  “子婴!”

  面前又有一人叫住了他。

  “左丞相!”

  面前抚须而笑的是隗壮,“看你似在深思,不知遇到何种疑难?”

  陛下临行前曾经嘱托隗壮,好生看顾这位秦末的君主。

  这是大秦在另一段历史的余辉。

  在二世时直言劝谏,足见其对大秦之忠心。

  临危受命,便能用计诛杀权势滔天的赵高,足见其智勇。

  为全嬴姓宗庙,甘愿束手降敌,足见仁义。

  如此之人,秦始皇没有道理不重用。

  若非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先后杀尽蒙氏、冯氏之人,子婴手下已无人可用。

  他也不至于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秦王。

  “陛下令我为平准丞,刚刚倮君有一言,令我有所思,所以有些失神。”

  “可愿随老夫来丞相府一叙。”

  始皇帝出发前,作为大秦休沐日的开始。

  所有官吏交替休沐,五日一轮。

  今日正好没有事情,他便欣然答应。

  两人的车驾很快来到丞相府前。

  进出的吏员仍旧不少,虽然已有休沐之假,国家的运转是不能够停下的。

  两人来到一间小室之中,这是隗壮会见要员与休憩的地方。

  进来之后,子婴便看到墙上的地图。

  “无论何时,见到这舆图都有让人神往之感。”

  隗壮似有意似无意说了一句,“若大秦有一日,占据最大这片陆地,子婴以为国都当迁至何处。”

  子婴一下笑了出来,“不可能,至少在我这代人大秦还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疆域。”

  “何以见得?”

  “首先是通讯,如今最远的地方,信件来回已近半月有余,已经是极限。

  再者是各地风俗差异,六国之民,各有习性,尚不能统筹为一,若是占据如此大的地域,分崩离析只在旦夕尔。”

  隗壮轻轻点头,“若有一物,可瞬间通信万里,若有一物可在几个时辰内到达各郡。管理如此广袤地域,大秦国都当迁往何地?”

  子婴先是一愣,刚想出言否定,但看到隗壮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疑惑。

  “若有如此神仙手段,大秦……”

  他看向那辽阔的大地,山川和河流,手指由咸阳往西北延伸。

  最终,他的手指点中了一地。

  隗壮不由赞叹,不愧是一家子,几个人选的地方都一样。

  “伊犁?”

  子婴带着疑惑的语气看着这处河谷的名字。

  “后世名字而已。”

  隗壮为两人倒了杯水,“此地现在还是野蛮之地。”

  “难道后世真有国都立于此?”

  隗壮摇了摇头,“虽为华夏之地,但并非国都所在。”

  子婴的问题就更多了。

  “为何?”

  隗壮摇了摇头,因为他也不知道,陛下或许知道,但是从来没有说过。

  “后世…后世疆域虽大于大秦,但仍然不多。”

  子婴敏锐捕捉到了隗壮这句话的关键。

  “后世已无大秦?”

  隗壮深深看了这位公子一眼,心中赞叹,果然够机敏。

  他摇了摇头,“此事陛下本有意隐瞒与你,但也曾说过,若你已有察觉,便让我等复述。”

  子婴有些震惊,知道这件事的好像不止一人。

  但是从来没有什么消息泄露出来。

  他想起了始皇帝刚回到咸阳,两位公子屁股就开花的事情。

  看来扶苏和胡亥二位在之后犯了大错了。

  但是这又能和自己扯上什么关系。

  他端起一杯水,轻轻饮下。

  隗壮瞅准了机会,悄声道:“秦二世而亡。”

  “咳咳咳……”

  更令子婴震惊的是下一句。

  “你为末代秦王。”

第86章 新法施行二三事

  大秦受降东胡王的事情仍在发酵。

  从知道他投降那一刻,秦始皇便想要将这件事的所有价值都榨干。

  配合报纸的发行,起到的效果显著。

  这让他认识到,报纸这玩意笼络人心的逆天能力。

  不说其他,平时的政令推行,以及促进小篆,隶书等官方文字的推广,没有这玩意更强的手段了。

  以往他会以一个君主的身份来命令这些黔首们。

  现在不用了,纸张的运用,能够更加直白的表述某件事情。

  跌宕起伏的故事,精彩传神的图画,在懵懂的黔首们看来,那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部分县乡有了专门宣读报纸的吏员。

  有的县乡甚至将东北四郡一战编成了歌谣流传。

  人们将目光瞄向了东北。

  紧接着东北的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的文章便发行了。

  人们印象中苦寒之地的燕国北方,似乎一瞬间成了富饶之地。

  渐渐地,关于东北四郡北上开荒的政令让人们沸腾。

  三年免田赋,还提供粮种。

  仅此一项,足以让黔首们心动。

  可是后续迟迟没来,等来的是全国的田赋减一成收取。

  似乎东北那片沃土不对中原诸郡开放。

  人们没有等来东北的消息,却有秦国故地实施的新法先传了出来。

  “不会是假的吧!这么宽松的律令!”

  “没听说嘛,是试行!”

  “我看啊,这试行也是行!咱们好日子不远了!”

  有人怀着期许,有人等着松绑。

  秦国故地的刑徒没有想到还能有免罪的一天。

  “你们可以继续于此地劳务,今日起可以领取钱粮,也可返回故土,所有罪责免除,希望诸位能够严守新律,莫要再来此地!”

  某郡的服刑之地,刑卒站在一处高岗之上,宣布了免除先前旧律施行时,一些刑徒的罪名。

  一时间整个服刑之地沸腾了。

  他们也曾怨恨过,也曾期望过,但从没有想过残酷的秦律会有松绑的一天。

  “这位上吏,只有秦国故地之人吗?我们六国刑徒为何没有?”

  一位刑徒靠近这名刑卒,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六国之民,暂未有定论,各位好好表现,归乡之期,不远!”

  “上吏!我家中已无亲友,若留在此地,日领钱粮几何?”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脸上带着期待的神色。

  刑卒耐心的为这些人讲解,已经有刑徒陆续验明身份,领取了批文,还有路上干粮,兴冲冲的往家的方向而去。

  现在已是春二月,脚程够快的话,还能够赶上稻田里的春耕。

  秦岭以南的人则希望早日能够见到家人。

  关于释放旧律的刑徒,朝中有过争论。

  有人认为,此举有损秦律威严。

  而有人则认为,有些的刑徒本身所犯罪责便是可有可无的,不如直接免除。

首节上一节82/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