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101节

  一切本来都很顺利,拿下五原后,苏曜一边整顿城内事物,一边勾引左谷蠡王出战,同时派快骑赴楼烦关,通知那边进行据点转移工作,为下来横渡黄河,进击王庭做准备。

  并于今天,将一封信送到了苏曜府中。

  到时候刀剑加身尔等再想求饶,我可就不听了。

  是的,鲜卑人又派了一个使者过来。

  这新一轮的使者不但对前次摩擦表示了深切悔悟,诚恳致歉,并且还愿意朝贡效忠,派遣五百骑来助阵平叛。

  苏曜对此心里轻笑了一下,情绪好了些许。

  不,或者应该近代以前的战争基本都是这样,故此,彼时的人们才如此热衷于凡事皆诉之于武力。

  许是畏惧于大汉天威,苏曜勇武。

  现在有了平推实力的苏曜确实不屑于搞什么复杂战术,但他之所以给了鲜卑人如此大度的条件和足足十天的准备期,却也并非是什么先礼后兵的抉择。

  在这里的鲜卑人显然是如此,他们被诱惑蒙蔽了眼睛,侵犯了绝对不可以触碰的界限。

  大汉天兵又不可能真的去把他们都杀了。

  然而谁知道好死不死的,本地一个耿姓豪族,竟然趁他出战左谷蠡王的当口,暴起发难。

  ”

  总之在经过初次交手的失败后,鲜卑人第二轮的使者就不复昔日嚣张了。

  然而苏曜只是冷冷的摆了摆手

  “十天。

  仿佛没看到使者震惊的表情,苏曜继续讲道:

  “到时候不管们想朝贡也好,互市也罢,都可以谈。

  否则,我自提兵去取。

  “苏都督,误会,都是误会了呀。

  对于这个到现在都没搞明白具体怎么回事的左谷蠡王丘林居,苏曜也懒得跟他废话那么多。

  这可是地方官员们求之不得的功绩。

  这就是残酷的草原争霸,胜者夺其一切,败者失去所有。

  震惊,诧异,不解。

  财宝牛羊一点不少,还有一份给这位都督的孝敬。

  更关键的是,他们出人出力不说,还愿意上表朝贡。

  “什么??!”

  于是,使者只能带着满腹的困惑与遗憾离开。

  当然了,在鲜卑人看来,那已经是他们的领地了,大汉对草原无法有效控制,不管是匈奴人还是鲜卑人,乌桓人,只要打下那片地,表示效忠朝贡,那大汉便会默认他们的占领。

  只是因为,眼下在这九原郡中突然爆发了一件让他恶心至极的事件。

  涓.涓浜.浜.涓

  苏曜的部下其实多数也不怎么明白,但他们已经不太会公开质疑苏曜的决策了,甚至像那小铁杆王凌,还积极表态:

  “都督先礼后兵,堂堂正正,兴王者之师,实乃天下人之楷模。”

  他很确信,没人会拒绝这样的条件,毕竟,黄河对岸那里匈奴王庭的问题他们还没解决,这个都督只要有脑子,就不会拒绝他们递出的橄榄枝。

  虽然上次大家整的不太愉快,但这一回,他们可是拿出了诚意。

  何况现在天兵也没多少了,还自顾不暇。

  而所谓文明与野蛮在此时无非是表现手法上可能略有差异。

  这新收复的领地内居然刷了红名,还把他们的家眷都给绑了!

  给你们十天时间,解放被掳走的牧民,退出朔方郡,我可以当你们没来过。”

  我等是来助您平叛的,从未想过与大汉作对呀!

  “什么?!”

  有着诸多瓶瓶罐罐的文明人除了道德上的些许束缚外,更多会考虑成本问题,当损失大于收获后,战争便难以为继。

  只不过,却只字不提他们抢夺牧民,占据朔方半壁的事情。

  使者脸上的表情复杂又精彩,但是不管他怎么说,苏曜的意志坚定而不可动摇。

  苏曜安排伤势已经无碍的陈质领了10骑汉兵和200杂胡,押送之前的俘虏和缴获押去楼烦关,同时准备接王柔和红儿等人转移据点前往这五原城中。

  如果说之前的左贤王二王子还有点统战价值,那现在这个丧失主力,又丢了老家的左谷蠡王,在苏曜的眼中是一点招募价值都没有。

  但是,左谷蠡王可以不理,那朔方郡却还是不得不去一趟了。

  打赢了抢了东西归我,打输了认个错,上个供,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真是踏马日了狗,这日常抽风的AI真就是不管怎么更新优化,都能在你想不到的地方让人难蚌。

  在送走使者后,苏曜在郡守府内召开了一个只有王凌,张辽,成廉,于夫罗和呼延骏等亲信和势力头目在场的小型会议。

  所以,苏曜虽然令人押走了左谷蠡王,但对于紧随其后面见的这位言辞谦卑的鲜卑使者,他同样也不假颜色。

  勿谓言之不预也。”

  他唯一的命运就是成为日后献俘仪式上的战利品,多给自己加点声望值。

  虽然这封信上言辞诚恳,对苏曜的功绩又是恭喜又是道贺,只说是什么担心战乱未平,道路不靖等问题,请了大家去他那做客保护云云。

  但苏曜不管怎么瞅,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实际上就一个:

  “不想这些人出事的话,就把被关押的我等族人都放了。”

第125章 送上门来

  “都督,这就是耿家的大公子,耿龙。”

  九原郡守府内,十数位身着囚服,披头散发的男人被成廉带了上来。

  其中居中的耿龙前出一步拱了拱手,神情倨傲:

  “苏都督。

  耿某还以为都督会让我等烂死在这大牢之中……”

  苏曜面色冰冷,沉默的盯着这个男子。

  袁绍发傻的时候,王柔则是乐呵呵的一副你来的正好的模样。

  王柔得知京中变化后,便刚好借着袁绍的路子向上报功,汇报下最近进展,又邀请这位震惊失措的侍御史一同随车队前往五原。

  在城北,阴山脚下的庄园邬堡中,耿家的长辈们得知城中惊变,立刻采取行动。

  今日唤他们前来,他们就知道,这都督定是要妥协了。

  耿家,乃是五原本地有上百年历史的豪族,不但子弟充斥郡中,更与同在本地左贤王的呼延部也是关系匪浅,素有姻亲。

  然后他们便被那些边郡的粗鄙之辈一锅端了……

  然而,没想到,这苏都督,竟然在他们面前大开杀戒???

  他不要那些家小了吗?!

  惊惧中,深怕迟则生变的耿家人便联合附近的大家豪门一同,组织人手,劫了苏曜的护送队,扣押了家眷重要人物后,让那两百护卫带信返回了五原城中。

  他们虽然一直在监狱待着,但他们何许人也,买通狱卒沟通内外是毫无问题。

  好不容易最后有了准信儿,跑到楼烦关见到了他的上级王柔将军,看着那一堆丰厚的缴获和离谱的战报发愣。

  原因也很简单。

  而更好死不死的使,劫持的人物中竟还有两位朝廷大员。

  “劝你悬崖勒马,趁着没闹出人命,赶紧放我等离开。

  很简单,侍御史是朝廷专司督察的官员,袁家又有四世三公的名望。

  有他在,不但再离谱的战报也没人能质疑,对于战利品的分配也会得到朝廷背书。

  苏曜方才得知眼下爆出了这场危机。

  竟然又得到了他们竟然要出击王庭的惊骇之言。

  而是与王柔等人结伴同行,奔着五原城就来了。

  一向自负的袁绍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瘪啊。

  “早知今日,你们何必当初啊?”王柔摸着胡子摇了摇摇头。

  然而,这一下子风云突变,他不得不再次出山。

  耿家子弟和其他大族子弟纷纷一脸惊恐。

  而耿龙,仅仅是这边郡之地,首鼠两端的诸多大家豪门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但后期却倒在了文臣宦官们告其贪墨缴获的罪名上被罢官免爵。

  而袁绍,在看到如此惊人的战绩后也更加深了想要结识这位苏都督的意思。

  曾经有很多将军即便立了大功,打了大胜仗,甚至一战封侯。

  “还就是望二位能写信告知都督平安,劝他放了我等族人,给我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直到刚刚的会议中,众人讨论后,苏曜才知道。

  “王将军,袁御史,此番多有怠慢,老夫惭愧,惶恐.

  但,形势所逼,若非出此下策,那姓苏的匹夫怕是断不肯听我言啊!

  请二位为老夫做主,让他放了我的孙儿,救救我等诸家族人吧!”

  袁绍简直气疯了。

  外有数千朝廷大军,内有两尊不敢轻动的大神。

  看过之后,袁绍是冷哼不言,而王柔则是摇头叹气道

  “这怕是来不及喽五原城中的那小子,可不是个吃人要挟的角啊”

  因此早就知道这都督和将士们的家小都已被拿下。

  鲜血狂涌,人头高飞!

  众目睽睽下,前一刻还神情倨傲,侃侃而谈其是怎么忍辱负重,保全百姓的青年。

  说着他递上清单,上面列着各种礼品名字琳琅满目,这是他紧急划拨的用来上下打点的财物。

  族中大小事务都交给了现任家主,他的儿子耿玉。

  那得意洋洋,要求给予他们正当待遇,官复原职的耿家大公子耿龙,被苏曜一刀割了脑袋。

  这对于将要跨过黄河,直捣王庭的大军非常关键。

  所以他在将军情奏报着信使快马报请朝廷后也没有中止任务回去或者原地等待朝廷新的指令。

首节上一节101/1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