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116节

  然而汉军们依然如此我行我素,大摇大摆,竟浑然不把他对岸的这八千骑放在眼里吗?

  现在正是半渡而击之时。

  这,即是他的败因!”

  即便知道自己只是个部落大会妥协的产物,但是单于,尊贵的单于依然散发无尽的诱惑力。

  既然父亲做不好,那作为儿子的自己就更应该努力表现才是:

  可以说是精锐尽出,以逸待劳,提前在南岸渡口后五里处扎好大营。

  他们惯爱如此夸张,动不动就什么所向披靡,万夫不敌。”

  看到这个场面,须卜单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离奇的传言:

  “他们那苏都督.”

  汉军是被派来送死?

  若是这样都打不赢,那下来他们便也无需再打了。

  两军相隔不算太远,双方均可目视对方。

  “父亲,您不会也相信那夸张的流言吧?”

  “王将军,这是要遭啊。”

  正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他们这一边。

  他们相信,此战必胜!

  军心可用!

  须卜单于呻吟了一声。自己的儿子说的没什么毛病。

  只待杀败他们一次,挫其锐气,这些汉兵自然会知道厉害。

  须卜野承认,当只是个骨都侯的自己,坐上单于大位时,他是兴奋的。

  明明他已经同意恢复朝贡,并且放弃北岸的牧场,但那位嗜血的都督,却喂不饱的狼一样,只接受什么无条件投降。

  而若是赢了,给汉军造成了狠狠的打击,那么他王位便算是彻底坐稳。

  “这样过河是不是太鲁莽了?”袁绍皱眉。

  他们的人只能一批批的过来送死。

  那么须卜单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完全不把我等放在眼里的做法,是何等的傲慢。

  总之,废话不多说,告别众人,完成了扫荡黄河北岸任务的苏曜此刻终于将目光转向南岸,那里有他们此行最后的敌人。

  须卜丹叹了口气,父亲当了上单于,却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勇气,总是疑神疑鬼,谨小慎微。

  反而一副静观其变的样子。

  “孩儿愿亲做先锋,待其半渡,率众出击,为单于取来那大将的首级!”

  现在第一波人已经上岸,渡船返航,南岸众兵已无路可退。

  往后,他们须卜氏在这河南地,便会是真正说一不二的部族。

  “但,正所谓骄兵必败”

  “嗯”

  在大河上千舟竞渡的繁忙中,袁绍与王柔端坐在一处小舟之上,静观战况。

  自古以来,半渡而击,就是以弱胜强的法宝。

  那个一路百战百胜的苏都督莫非不通兵法?

  怎能就这样,当着那黑压压的敌军的面,强渡黄河呢?

  真就是一路打的太轻松,得意忘形了吗?

  而更让他不解的就是,面对如此危机,他旁边这位将军,竟然不加制止。

  更别提他们此次全力以赴,不管是人数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超那些汉兵。

  他很不理解,甚至极度诧异。

  这位年迈的僭越者看向远方河中舟影,目色晦暗。

  这些汉军之前的渡河意图再明显不过,他们早早的就得了信,而托北方那些同胞和汉人内乱的福,他们也有充足的时间调兵遣将。

  然而谁知道,大梦醒来的速度之快,令他措手不及,这单于宝座竟如此的烫屁股。

  显然不是啊。

  话音一落,须卜丹昂首挺胸

  须卜单于再望向四周,大河不但迟滞了汉兵的脚步,也阻隔流言的扩散,仅有小部分消息灵通的上层人士知道,而且多都当成是夸张的传言。

  须卜丹单手捶胸,行礼道

  “嗯”

  不然岂不是为家族蒙羞?

  没有退路了。

  僭越的新单于须卜骨都侯单于。

  须卜丹遥指河岸

  “那红袍天将军的传说都是汉人的诡计。

  已经不是放弃王位就能结束的战斗了。

  既是为得胜返京筹备献俘大典做准备,也是顺路再继续进行一下妇孺安置的民族融合作业。

  “单于,汉军开始渡河了!”

  “让那些附汉的叛逆付出代价。

  “那个都督纵有天大的本事,在这天堑面前我看他也无能为力。

  而汉军隔河而来,前期只能先运兵丁,没有马匹,又是添油渡河。

  是啊,不会有更好的机会了。

  到时,就不是我等去找他求和,而是他要来找咱了。”

  只能说这次抓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五原的单身汉们消化不完,苏曜也不想把这些都送到宫里通通献祭,于是让红儿她们走一路安置一路,也算为地区繁荣做做贡献吧。

  须卜单于坚定的点了点头,把手上佩刀交给了儿子。

  单于,那不应该是胡人中最勇敢,最有力的男人么,他应该做出表率,带领大家取得胜利。

  这次南匈奴右部,除了派去监视于夫罗的栾提部的二千骑外,他们动员了八千骑大军来到这直渡道口以南,甚至还有两百名王帐铁卫和十个射雕手助战。

  “父亲无需惊慌。”

  而那些汉兵据斥候前报,虽然也征发了六千人的队伍,但是他们的船只有限,一次最多只可运载七八百人。

  “汉军兵威正盛,席卷河北,自然不会轻易同意什么条件。”

  故而,这里的将士们人人脸上都带着兴奋。

  眼下晴空万里,骑兵可发挥最大的优势,正宜大战。

  须卜单于凝望着须卜丹,这个年过中年的儿子脸上却洋溢着少年般的兴奋。

  短短月余的时间,扶持他上位的休屠王被打残,左贤王则直接被颠覆,黄河北岸屏障被一扫而空。

  那个流浪的王子于夫罗,竟然带着天兵回来了!

  而且要命的是,这些人完全不接受请和。

  这让他很失望。

  须卜单于凝望河面,只见千舟竞渡,第一波汉兵已至河道中心。

  而王柔则摇了摇头:

  “要遭的怕是对面,他们居然还在等我军集结,如此傲慢,取死有道啊。”

第139章 初露锋芒

  傲慢。

  在这一刻,竟然成为两军共同的评价。

  此刻正值早餐过后,凉风习习,碧空如洗。

  黄河之畔,河水滔滔,奔流不息,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而过。

  随第一波船抵达南岸的苏曜却笑了。

  对面这些胡人真是在自寻死路啊。

  须卜嗣叹了口气:

  “既然只是骚扰阻滞,王子又何必拘泥于以骑对步呢?”

  “赢了,赢了!”

  金方严手持步弓,只一箭,百步之外的兰氏百骑长便应声而倒。

  “这还用你说?”

  他们研习汉军兵法,在很多不适宜骑兵对战的地区,他们都会下马步战。

  “无妨,兰兄弟且稍歇片刻。”

  咻咻咻

  兰奇对这个不知名的小子嗤之以鼻:

  “若非王子不欲一口气干掉这伙残兵,我等又何至于束手束脚至此?”

  不过这种被轻视的态度倒也正合了他的心意就是了。

  “注意收着点打,在汉军大帅来之前可不要把他们吓得不敢过河了。”

  “什么?!”

  “风,风,风!”

  第一回合的交锋,匈奴人先败一成。

  “威武,威武!”

  此刻他见这些汉兵竟然大摇大摆的布设阵地,放置拒马,护栏,顿时来了气。

  这倒并不是他怕自己有何危险,而是担心无法扩大战果。

  “威武,威武”

  没错,苏曜此次稍稍耍了点心眼,他虽然随着船率先过河,但既没有立起帅旗,也没有穿上那标志性的红袍。

首节上一节116/1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