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104节

  现在的天下可是他们李家坐了江山,人家怎么可能会给您出主意……

  “你看啊,”楚王殿下今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原本一向以“正人君子”自居的他,调侃起眼前这位妙龄少女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绾绾阿姊你嫁给我,等我们有了儿子,我就去跟我爹,还有太子大哥商量,将来等大唐组建了水师,我就去海外给我们的孩儿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建立国号为隋,你看,这不就成了吗?!”

  “呼……呼……”杨绾绾此刻已是霞染双颊,胸膛剧烈起伏,她从未想过:自己居然有一天能遇到登徒子,而且还是这么奇特的登徒子。

  先前你说他隐瞒身份后满嘴的谎言吧,可人家偏偏说的都是真话,只是理解的角度出了差错而已。

  而现在,他这一计听着是荒唐,可是真等实际操作起来……杨绾绾也不敢说此计荒谬。

  毕竟眼前之人,乃大唐楚王……

  曾经不可一世的东突厥都让这个少年给荡平了,她哪怕再愚钝,都完全可以想象李二陛下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日后对自己这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将会是何等的宠爱。

  可……可……

  杨绾绾就是觉得气不过!

  凭什么这人就这么讨厌呢?!

  女孩子一生起气来,就情绪激动容易哭。

  于是,李宽发现,仅仅只是一小会儿功夫,绾绾阿姊的双眼就布满了泪水。

  “唉……”李宽知道,玩大了。

  “绾绾阿姊,你别误会,我就是一时兴起逗逗你,我没想欺负你!”李宽见人家一副梨花带泪的模样,当即便站起身,试图靠近对方向其赔礼。

  “你别过来!”杨绾绾的在此刻变得分外尖锐:“登徒子!”

  “小姐……”王姝看得出楚王完全就是一副顽劣孩童的架势,双眼澄澈如水,完全就没有那种调戏姑娘的不怀好意。

  “……”挨了骂的楚王殿下人都麻了……上一个叫自己登徒子的还是虞师家的小美人儿,怎么自己但凡对小姑娘起了逗弄的心思,就会被人家骂登徒子呢?

  难道是本王不够玉树临风?

  不能够啊,我娘都夸我比那昏君年少时长得更英俊。

  嗯……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就在李宽还在思索哪里不对的时候,一个身影忽然闯入了营帐之中。

  “楚王殿下,您可千万别乱来啊!”李绩原本压根就不想掺和这档子事儿,可那杨绾绾一句“你别过来,登徒子”,却着实是给他吓坏了。

  这他娘的万一楚王在西域给李二陛下带回这么个儿媳妇儿……

  他李绩可以保证,后半生都要面对李二陛下和皇后的双重怨念,搞不好还得算上太上皇以及……最最要命的太子殿下。

  毕竟朝中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楚王殿下未来的正妃,必定是五姓七望的世家贵女,而后者显然也不会像当初拒绝太子殿下那般拒绝楚王,无论是从实力还是地位出发,继承了太穆皇后遗产,同时又深受帝后宠爱的楚王殿下,不管在哪一方眼中,都配得上这天底下任何一家高门贵女,而且后者还是高攀。

  “乱来啥?”李宽看着一只手放在眉间遮挡大半视线,小心翼翼闯进来李绩,他就没来由的怒从心头起:“还有,你这什么姿势?是担心本王情难自禁,已经开始‘不堪入目’了是吧?!”

  “……”李绩闻言,这才连忙放下手掌,但他目光扫过方才向自己略微让出道路,此刻在无声哭泣的杨绾绾,顿时有些无奈道:“我说殿下,您能不能学点好……”李绩说完,又转头对杨绾绾温言劝慰道:“绾绾姑娘,楚王殿下也就是一张嘴招人烦,老夫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这位又在言语上冒犯了你,你放心,回头老夫肯定说他,只是眼下,大家还是先谈正事,毕竟天亮以后,我们也要接着赶路……”

  “呜呜……”生性倔强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在受了委屈以后受到别人的安慰,李绩不说还好,这一说,杨绾绾便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彻底痛哭起来。

  “……”虽然李绩进来时第一时间都看清了二人的方位和衣衫,包括王姝脸上那无可奈何的表情他也尽收眼底,知道楚王殿下并没空真的色令智昏,他应该只是调戏了人家两句,可……

  李绩就不明白,这小王八蛋到底是哪来那么多的闲心,在一堆事情等着要去解决的当口,还能不忘初心的继续惹事。

  “唉……”李宽其实最烦恼的就是女孩子哭:“绾绾阿姊,你别难过了,本王真的就只是开个玩笑,现在本王诚心给你赔礼,你就不要伤心了……”

  李宽说着,站起身,朝着杨绾绾拱手一礼,嘴上更是真诚道:“我就是觉得你好像跟义成公主似的,突然就觉得自己肩上有了某种使命,可大隋如今都亡了十来年了,你又何必上赶着给自己找不痛快,给自己稚嫩的肩膀强加重担呢?”

第240章 山雨欲来

  “……”李绩没想到楚王殿下居然还会说人话。

  他看了一眼渐渐收住哭声的杨绾绾,突然轻轻一叹:“绾绾姑娘,楚王殿下对前朝宗室,从来都没什么恶意,甚至相当宽容大度:不提被送回长安的萧太后和其孙杨政道,就连义成公主,他都饶过了对方一命,所以先前哪怕是得知了你的身份,楚王殿下也确确实实不打算要将你如何。

  当然,虽然老夫不知道先前你们二人在老夫走后发生了什么,但老夫也可以断定,楚王最多嘴上惹人嫌,真要对你做出些什么,他应该是还不敢的,毕竟陛下如今年富力强,而且善使束带……”李绩说到最后,考虑到某人的感受,声音渐渐降低了下来。

  但某人还是觉得受到了挑衅。

  “喂喂喂!李绩,你怎么什么都说?本王不要面子的么?!”咱们的楚王殿下要不是看在李绩最近待自己颇为真诚,他是绝对不会允许对方如此猛爆自己的黑历史的。

  “小姐,楚王殿下确实……”王姝想开口安慰杨绾绾一句,可话说到一半,想起对方那似玩笑似警告的言语,又不自觉的住了嘴。

  是啊,如果小姐真按楚王说的那般,嫁给了楚王,那么楚王后面说的话,未必就不能成为现实。

  可是,事实又真的会如对方所说的那么顺利么?

  “嬷嬷,我想回家……”杨绾绾沙哑着嗓子开口道:“我想回并州……”

  “并州你是回不去了。”李宽发誓,他这么说真的是出于好心:“姬云什么时候出卖你的,可能你自己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得提醒你,既然他出卖了你,那么你的身世,恐怕就瞒不住了,所以你眼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去长安,跟萧阿婆一起生活,况且你的舅姥爷萧,如今也算是大官儿,能护得住你。”

  “此时你怎么不提我的舅姥爷是你的老师了?”杨绾绾听闻李宽此言后,顿时横眉冷竖,不依不饶道。

  “……本王其实跟萧师关系也就那样,他觉得本王是块朽木,不似虞师……”李宽的回答有些尴尬和有口难言。

  萧师啊,你莫要怪本王,本王也是不得已你也不想你的外甥孙女流落在外吧。

  当然,虽然虞师也觉得他是块朽木,可是不管怎么说,他从未放弃过对他的雕琢,虽然除了教过几篇兵法以外,剩下的几乎都失败了。

  “好,我去长安。”杨绾绾在沉默良久后,最终接受了李宽的建议。

  原因无他,杨绾绾不希望自己的奶娘再跟着自己受苦,同时,她对能见到母亲生前时常念叨的外祖母还是很高兴的。

  至于那人……自己只要咬死了不是他的孩子,想必对方也不会过多纠缠吧……

  “天亮以后,我派人护送你们离开。”李宽点点头,没再多言。

  只是,当他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后面跟上来的李绩好死不死的问了他一句:“殿下啊,您是怎么调戏人家小姑娘的,给老夫说说?”

  “喂喂喂!”李宽闻言顿时没好气地转过头,看着脸上写满求知欲的李绩,他微微一愣,原本到了嘴边的“楚王骂街”被他收了回去:“也没啥,就是嘴欠跟人家说,我有一计,可使隋室幽而复明……”

  等李宽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李绩说完之后。

  饶是见多了大场面的李绩也绷不住了:“哈?哈?!”

  李绩从未想过,楚王殿下跟两位老师学的那些个为数不多的典故,几乎就没几个被他用到了正途上的:“我说楚王殿下,这事儿要是被陛下知道……您只怕是真的会有一场劫难啊……”

  “呵,我会怕他?”一生要强的楚王殿下梗着脖子回道:“那昏君年少的时候比本王玩得花……”

  “这您又是从何而来的消息啊?”李绩没想到,自己在见识了楚王殿下沾花惹草的本事以后,还能再听一耳朵李二陛下的八卦。

  “我爹翻我舅公院墙偷偷去见我娘亲这事儿,需要我跟你再说道说说道吗?”李宽神情有些气愤道:“你别联想到我身上来啊,我那是误打误撞,我爹才是蓄谋已久!”

  “楚王殿下,您是懂误打误撞的……”李绩摇了摇头,不想再就这些话题继续讨论下去了。

  他发现在很多地方,楚王殿下和李二陛下这对父子俩,从来都是一脉相承,而偏偏双方都不肯承认罢了。

  “对了,楚王殿下,您还真召集了不少人手跟在咱们身后?”李绩想起先前在营地上出现的黑衣人,当即开口追问道。

  “本王困了,先睡觉!总之你放心,本王绝对不会让你有事!”李宽伸了个懒腰,转身朝帐篷走去,他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从正面给了李绩保证。

  虽然咱们是来玩命的,但是一般情况下,真到不了玩命的地步。

  “成吧……殿下您说了算。”李绩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对楚王的话自是不敢全盘相信,可又没有完全否定的理由:眼下这种情况,终归是比他起初预想的要好得多。

  翌日,李宽安排了三十余骑护卫送走了杨绾绾和他的奶娘。

  而对方留下了胡商木阿斯,此人算是杨绾绾为数不多的追随者,在昨日爆发冲突之际,他在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保护好商队的货物。

  而他的这一行为,也获得了杨绾绾的认可。

  更何况虽然她要去长安,可是这支商队毕竟是她耗尽家财才组建起来的,也不好就这么放弃掉,于是她干脆将商队交给了木阿斯打理。

  而商队原本损失的那些人马,也被楚王殿下召唤而来的暗影刺客们给顶上了。

  “殿下,您不打算让木阿斯跟我们结伴而行?”在即将启程的时候,李绩看着不远处独自上路的木阿斯,有些疑惑道。

  “暂时用不到他。”李宽闻言摇了摇头,如今自己队伍里有对方给自己的几个胡人向导,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走吧,去龟兹之前,咱们还要经过焉耆镇,加入商队的事,等到了那里再找找机会吧,顺便咱们也要打听一下如今西突厥的局势,我不信阿史那.思摩跟阿史那.贺鲁这两个狗东西到了西域以后,会老老实实什么也不干。如今越是风平浪静,本王就越是担心,只怕很快,这片土地就会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注1)

第241章 遥想当年冠军侯

  事实上,楚王殿下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

  虽说阿史那.贺鲁因为楚王的“千骑劫营”而损失惨重,整个沙钵罗部落几乎被抹除,但如今他的身边有了阿史那.思摩这员大将,故而当他此次回到千泉城之后,他在西突厥高层中的地位,却并未下降多少。

  况且,再怎么说,他阿史那.贺鲁还是西突厥的叶护(世袭官爵,仅次于可汗),更是早早的就效忠于莫贺咄可汗,如今整个西突厥都已经承认后者的统治地位,故而他阿史那.贺鲁的身份,也自然是水涨船高。

  只不过,眼下正逢多事之秋,统叶护可汗被莫贺咄可汗所杀,东突厥又以一种世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崩塌在大唐手中,更要命的是,大唐的楚王又来到了西域,而他落脚的第一站,高昌,其国王鞠文泰在昭告西域诸国,表示要和谋权篡位的莫贺咄可汗不共戴天之后,便迅速地投向了大唐……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阿史那.贺鲁在震怒之余感到迷惘。

  这大唐的楚王想要干什么?难不成还想再接再厉打下西突厥?

  “思摩,”千泉城中,阿史那.贺鲁在自己的府邸中开始和阿史那.思摩商量起接下来的计划:“此番唐军来西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大唐的楚王……”阿史那.思摩提及此人,嘴角不由一阵抽搐:“其野蛮程度,已经超越咱们的认知了。贺鲁,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事实上,我并不觉得你的想法有任何问题能让那人不远千里赶来西域,除了夺取这片土地的统治权以外,我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呵……”阿史那.贺鲁闻言冷冷一笑,他看向阿史那.思摩:“你觉得这位少年亲王,能够一直有那么好的运气,他还想打下西突厥?就算他打下来了,可大唐又拿什么维持对这片地区的统治?长安距此几千里之遥,便是骑马都要走上数月,我看别说西突厥,就是东突厥的疆域,要不了多久,也会重新成为无主之地,到那时,正好是我们的机会啊。”

  阿史那.思摩闻言微微一愣:“你的意思是……争一争那……”

  “不,这个汗位,眼下我是争不了半点。”阿史那.贺鲁知道阿史那.思摩是个野心家,但他没想到,对方能野成这样:“突厥当初之所以分裂成东西突厥,还不是汉人搞的鬼前隋名臣长孙晟,也是咱们那位大唐楚王的外祖父,是他一力促成了突厥的分裂,而如今,他的孙子将东突厥给打没了,那么正好,我们西突厥将那片土地重新占领,让突厥合二为一,岂不是更好?”

  “……”阿史那.思摩听着阿史那.贺鲁的这番话,他的心里顿时很不是滋味,可是……

  对方说的没错,很多时候,危机意味着转机,只要唐军此番班师回朝,东突厥一时群龙无首,那么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好吧,一切就按你说的办。”阿史那.思摩拿起桌上的酒杯,饮了一口葡萄酿,声音里带着些许失落。

  “别那么灰心丧气,马上莫贺咄可汗就要召集西域三十六国国主,以及西突厥各个叶护来到此地进行盟誓,以此来作为他正式登上汗位的象征,我们只要届时提出东进的战略意图,我想我们一定会受到莫贺咄可汗的赏识的。”阿史那.贺鲁说到这里,见对方还是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他不由耐着性子提醒对方道:“思摩,你要看清楚我们眼下的处境,如今你我加起来才几千部下,在这西域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波,饭,始终要一口一口的吃啊……”

  阿史那.贺鲁此言,无疑是告诉阿史那.思摩:他并非胸中没有成王之志,只是眼下时机不对,故而只能步步为营。

  “贺鲁兄,我愿助你一臂之力。”阿史那.思摩忽然抬起头望向阿史那.贺鲁:“只是高昌城内驻扎的唐军,你觉得莫贺咄可汗会如何处理此事?”

  “那就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了。”阿史那.贺鲁微微一笑,随后又道:“猛虎的地盘上,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另一头猛虎的,我想莫贺咄可汗或许早就有了主意,只是大家暂时谁也不清楚罢了……”

  -------------------------------------

  千泉城内,两个在楚王殿下手上吃过大亏的倒霉蛋结束了他们的谈话。

  而与此同时,来到焉耆镇的楚王殿下,也找到了合适的商队结伴一道前往下一站的目的地龟兹城。

  “殿下……”

  “叫我官人!”因为先前遇上杨绾绾闹出来的乌龙,楚王殿下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高句丽某世家大族麾下,一位负责带队跑商的管事,当然,是带官身的那种。

  不然怎么叫官人?

  “……”李绩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乐意这么叫:“那管事大人,咱们真的要跟着这些人去龟兹城?”

  李绩看着这两千来号人,整整四支商队混编在一起的驼队,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大的一支商队,护卫才两百来号人,这要是遇上马匪……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李宽看着李绩那满脸忧愁的神色,当即低声道:“你方才不也听说了吗:因为莫贺咄可汗即将举行即位仪式,如今整个西域的实权人物都在往那里聚集,嘿嘿……嘿嘿……”

  楚王殿下说到最后,都害怕的笑出了声。

  “殿下,您不是吧……”李绩现在最害怕的都是楚王殿下那莫名其妙的笑声:“咱们满打满算才五百来号人,您就是用脚指头想,也该想得到待那莫贺咄可汗即位之时,守卫森严的千泉城内,兵力必将夸张到一个我们根本无法与之匹敌的程度……”

  “你怕什么?遥想当年,千里闪击的冠军侯是何等风流!”李宽骑在骆驼背上,望着队首那在夕阳下唱着悠长歌谣的胡商老头儿:“你放心,本王这回一定不打无准备之仗,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本王不会乱来的。”(注1)

  “楚王殿下……”李绩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宽道:“合着您还真学过《孙子兵法》啊?”

  “这是哪里话?!”觉得自己受到了质疑的楚王殿下先是瞪了对方一眼,随后,他语气讪讪道:“我大抵……也就记住了这一句。”

首节上一节104/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