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111节

  “呵……”一旁的李绩闻言不禁笑出了声:“好一个拨乱反正……”

  你们这群小兔崽子里,除了天生性子憨厚的尉迟宝林,还有一个好人?

第259章 不太开心的李道宗

  无视了没事就爱揭自己短的李绩,楚王殿下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家臣契何力:“契何力,如今本王要做什么,你也知道了,本王想知道,你是如何想的。”

  “楚王殿下……”契何力深吸一口气,想到这些年里自己备受诸部欺凌的那些灰暗的日子,他并没有多少犹豫:“臣愿为殿下效死!”

  “那么你呢,执失思力?”李宽将目光转向他身边的执失思力。

  “楚王殿下,臣与契何力不同……”执失思力的回答很是小心翼翼:“但臣从来都不是意志不坚定之人,当初臣选择投效大唐,就没再想过他日反叛再者说,臣对旧主早已经仁至义尽,如今若再求问心无愧,那么也该是为您一心尽忠才是!”

  “你他娘的……”李宽被执失思力这说话的艺术给逗乐了:“你跟我那远在长安的好兄弟李怀仁,在口才这方面,多多少少会有点一时难分伯仲了……”

  执失思力闻言愣了愣,随后反应过来这并非恶言,于是他也只是微笑沉默以对。

  “那么……”李宽正准备说辛苦诸位整顿军务,我等不日向金山进军时,有人坐不住了。

  “殿下,那我们呢……”阿史那社尔跟楚王没啥私人恩怨,所以他见楚王主动略过自己仨兄弟,自然而然地,他的心中生出一阵不安。

  而眼下阿史那仨兄弟也是各有各的心理台词。

  这狗东西不是要把我们仨给灭口吧……

  好歹也是花钱买来的……

  你咋连问都不问呢……

  “你们?”李宽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他有些不耐烦道:“不是给了你们一人五百甲士,回头给本王充当亲卫队吗?怎的?嫌弃官职小?那本王现在命人送你们回长安,让你们找我爹讨个大官儿?”

  “……”阿史那社尔没想到,楚王殿下竟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他有些难以置信道:“楚王殿下……不回收我等的兵权?甚至还要让我等充当亲卫?”

  “那不然呢?”李宽的回应理直气壮:“你也不看看这堂上的大将军们都是什么成色?特别是我两位李伯伯,给他们百万大军都能指挥的如挥臂使,你行啊?老老实实的当个小统领安心听命就是,放心,等回了长安,本王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楚王不愧是懂得怎么团结队伍的裱糊匠,他这话一说出口,明堂之上,李靖李绩对视一眼,随后各自坦然一笑,双方一边感叹楚王原来会说人话,一边惊讶于平日里小心眼的楚王竟然还知道在大敌当前之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

  当然,这堂上还有一位李大将军却不怎么开心。

  那就是楚王的便宜堂叔李道宗。

  “这竖子啊……”李道宗叹了口气,对身边的柴绍道:“老夫不是对他表示支持了吗,为何还要落老夫的面子……”

  “应该是误伤。”柴绍淡淡回道,他现在头疼的是怎么保证这小王八蛋的安全宽儿若真出了事,那么自己这个当姑父的肯定是会陪着一道下去的,可等他们姑侄俩见到秀宁和岳母……

  柴绍的生母在他年幼时便已经去世,所以他这辈子,最害怕的两个女人就是妻子平阳昭公主和岳母太穆皇后,所以他说什么都不能让最得这两位宠爱的李宽有任何闪失。

  眼下他的压力很大,因而压根就顾不上安慰李道宗。

  而李道宗,也再一次体会到“真相”一词,是何等锋利的快刀。

  “……”姓柴的,老夫下次再主动找你说话……老夫就是楚王变的!

  而李宽这边,此刻已经开始和张公瑾基本敲定了关于《大唐楚王告各国书》的相关内容。

  至于为何非得加上“大唐楚王”这个前缀,还是张公瑾特别要求的。

  “张公瑾,本王没想到,你竟然对本王也是忠心一片啊!”楚王殿下如今觉得自己越来越有“龙凤之姿”了。

  “呵……呵……”被楚王夸赞的张公瑾,此刻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那什么……楚王殿下啊,您若没有其他事情的话,臣这就下去准备了……”

  “去吧去吧!”楚王殿下呵呵一笑,随后道:“记得盖章的时候来找我,本王的章子大!”

  “嗯……”张公瑾脸上的表情一脸悲痛,他没想到,传国玉玺如今还真成“楚王的章子”了……

  “张公这么干,是怕事情闹大以后,回头殿下算起账来,方便冤有头,债有主……”看穿一切的姜去对身边的窦师纶低声道:“这张公瑾,可不是啥好人啊……”

  “好人能在楚王手底下混饭吃吗?”窦师纶并没有觉得对方这么干有什么缺德的,毕竟先缺德的是咱楚王啊……

  “也对。”宇文擎作为新回归,但是老资格的楚王家臣,似笑非笑地看着将这份苦差事甩给张公瑾的窦师纶:“窦公言之有理!”

  “……”窦师纶看着眼前这个身形高大如铁塔一般的西北汉子,总觉得对方是在阴阳怪气自己,可当他望着眼前这样张憨厚的笑脸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发作……

  唉……

  看着坐在主位上拿出传国玉玺把玩,还不时对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印文哈气的楚王殿下,以及在他下首以袁天罡为首,正在和阿史那仨兄弟拍肩搭臂,低声谈笑的年轻家臣们,以及闭目沉思,不言不语的李靖、李绩、柴绍等人……、

  最后,将一切尽收眼底的窦师纶联想到即将到来的大战,不知怎的,他总觉得一个大大的“危”字悬在了众人头顶。

  此次楚王出山,纵横西北最后一战,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第260章 风云乍起

  刘炳觉得自己可能要倒霉了。

  自打他被楚王安排留守金山以来,他就发现和一直一同被发配的贺茗山看自己的眼神一直就不怀好意。

  而当刘炳发现自己彻底失去楚王殿下的音讯之后,他才意识到,麻烦大了。

  自己似乎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如今楚王身边,似乎……好像……压根就没有陛下的眼线了啊……

  尽管如此,后知后觉的刘炳还是尽到了自己身为天子耳目的职责:他在金山带着颉利可汗挖坑的间隙,写了一封密奏送往长安,上面详细的阐述了楚王殿下在大败东突厥后,为何要跑去西域“奉天靖难”楚王要在金山祭天的计划,终于是瞒不住了。

  而这封密奏抵达长安的那天,恰好是李宽功成身退,携家臣部曲,押着莫贺咄可汗回到高昌城的这一天。

  所以当楚王和大家开最后的战前动员会议的时候,长安,太极殿上,李二陛下看着信上那触目惊心的“金山祭天”四个大字,饶是这位早就身经百战,可还是骇出了一身冷汗。

  “这个小兔崽子……这个小兔崽子……你这是要扫空西北一域是吧?”李二陛下原本该为儿子有这种的雄心壮志而感到自豪的,可是身为帝王的他明白,李宽一旦这么做了,无疑会一下子得罪了西北之地所有的君王。

  如果说东突厥的覆灭让西突厥、吐谷浑、吐火罗、以及新崛起的吐蕃,这些国家在惊闻噩耗后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 ,那么大唐楚王携东西突厥的可汗,去金山祭天的行为,则是让他们切实感到了什么是“唇亡齿寒”。

  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这是西北所有国家的高层,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于短时间内达成的共同认知。

  大唐可以强大,但是不能强大成这样,尤其是大唐还有一个比蛮夷更像蛮夷的楚王。

  “洪三!”一念至此,李二陛下忽然放下手中的信,在他起身走向自己的书架旁,拿起那把被某竖子当初用来替弟弟找场子的天子御剑的同时,李二陛下的声音在这大殿之上继续往外飘荡:“让太子和左武侯大将军长孙无忌,还有中书令房玄龄速速来见朕!”

  -------------------------------------

  长安风云乍起,西域,同样风声鹤唳。

  当然,风声鹤唳的,不是楚王。

  在亲自出山的吐蕃大相的亲自调停下,原本剑拔弩张的乙毗射匮可汗和肆叶护可汗在得知他带来的“楚王将在金山携两位突厥可汗祭天”的爆炸性消息后,两人终于是暂时放下了成见,开始接受禄东赞的提议联合西域所有异族,开始共同讨伐大唐的楚王。

  彼时的千泉城中,与吐谷浑大长老、薛延陀的叶护夷男乃以及吐火罗叶护伊达勒、还有西突厥如今分割为两派的乙毗射匮可汗和肆叶护可汗,以及如今东突厥铁勒诸部的首领欲谷设,再加上代表昭武九姓参会石国国主疏敏,以及其他一些小国国主,大家共聚一堂。

  而作为会议的发起者,禄东赞一上来就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大唐,这是一个新生的汉人王朝,在几年前,我们中间很多人,都认为它在国力上,甚至都还未达到隋的高度,但现在,我们却不得不改变这种陈旧的看法了。”他说到这里时,表情开始变得凝重,同时,他的视线开始缓慢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一仗,我们不光是为了两位被掳走的突厥大汗的尊严而战,更是为了我们所有人的荣耀而战如果真的让那位大唐楚王在金山摆上祭台祭天,那就好比当年大汉的两位冠军侯,前有霍去病封狼居胥,以及……后有勒石燕然的窦宪。”

  然而,或许连举例的禄东赞自己都没想到,他举的这两个例子之中,后者正是楚王祖母一系,自窦太后故去百余年后,中兴扶风窦氏的那位老祖宗。

  所以一切都好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只是身处局中之人,却对此浑然不知罢了。

  “禄东赞阁下,”石国国主疏敏在禄东赞发表完这通热血激昂的演说之后,他却轻描淡写地当场泼起了冷水:“我仅代表昭武九姓对您接下来要对大唐采取的一切行动表示立场上的支持,但是我们昭武九姓却没办法在实际行动上为你们做些什么康国国主有令,既然乙毗射匮可汗和肆叶护可汗皆不允许她接收龟兹城,那么这复仇一事,她就不参与了。”

  “你!”乙毗射匮可汗一听这话顿时就炸毛了,他猛地一把掀翻面前的案几,随后站起身怒视疏敏:“龟兹城本就是西域重镇,其繁华不下一国!难道说龟兹城城主死后,仅仅因为那个本身就是凶手的大唐楚王的一句话,龟兹城就成了你们昭武九姓的了?!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一点,我也认同。”肆叶护可汗虽然不耻乙毗射匮可汗为人,可是龟兹城一直都是属于他们西突厥的辖夏领土,其城主便是他们突厥的叶护,故而眼下重新成为无主之物的龟兹城,他们是说什么都不会让出去的。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一旁,目睹这一切的吐谷浑的大长老看着眼前为这点事情便开始闹得不可开交的三方,他缓缓闭上眼睛,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一盘散沙啊……”

  “疏敏,你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莫贺咄可汗之所以出事,还不是你那表弟干的好事!”薛延陀的叶护夷男乃本身就是突厥人,所以他自然会站在自己人这一边。

  “我的过错,会交由我的宗主国康国的国主来定夺,阁下似乎没有对此事置喙的资格。”面对夷男乃的诘问,疏敏铁青着一张脸,在气势上,他不肯相让半分这要换做以前,他自然是没这个胆子,可是如今却不一样了。

  楚王的强势,已经让西域原本如同一潭死水的局势,开始变得波谲云诡起来。

第261章 蛮夷开大会

  此时与夷男乃正面交锋的石国国主疏敏,却忍不住将先前发生的一切在心中复盘了一遍。

  当初大唐楚王离开龟兹城后传回消息,表示要将龟兹城赠与康国国主。

  从那时起,或许便已经让对方成功布局。

  龟兹城这块上好的肥肉,不管是肆叶护可汗还是乙毗射匮可汗,他们谁都不会让其白白落入康国国主的手中。

  故而昭武九姓和这两位可汗,注定会因为此事离心离德。

  疏敏起初也是这样想的,甚至还感慨这位大唐的楚王年纪轻轻,就能使出如此阳谋,想来也不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

  直到康国国主的使者连夜前来见他,说出了大唐楚王真正的目的,疏敏才真正被震惊。

  “楚王殿下根本就不是想让我们和两位突厥可汗争夺什么龟兹城,事实上他也清楚,论实力,我们甚至都没办法跟两位突厥可汗的其中一位抗衡,故而楚王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昭武九姓光明正大的因为此事而退出此次西北各国与大唐的争端,将自己摆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

  而我们退了,其余小国,哪怕碍于西突厥的强大而不得不参与进去,但是也绝对不敢把事情做绝,彻底和大唐交恶。

  如此一来,最起码在政治层面,西域不再是铁板一块。

  而这,才是对方真正的目的!”

  “……”用了很久的时间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疏敏,事后曾问过使者:为何对方笃定我们会这样做呢?

  “因为国主你的表弟是对方的家臣,”那使者笑着道:“两虎相争,我们从来就不应该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其中一方身上,不是吗?”

  ……

  “疏敏,”汗帐之中,乙毗射匮可汗面色不善地盯着正在独自走神的疏敏,声音低沉道:“你别忘了我父汗是怎么被抓走的!”

  “乙毗射匮可汗, ”疏敏闻言神情依旧平静:“您需要我想办法为您将莫贺咄可汗带回来吗?”

  疏敏只用一句话,就成功的让乙毗射匮可汗住了嘴,但后者心中的杀意也在这一刻攀登到了极致。

  “好了!”欲谷设作为东突厥如今唯一拿得出手的头人,此刻也被这帐内渐渐剑拔弩张的氛围给搅得颇为恼火:“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内斗?你们是不是一个个的都当那大唐的楚王是个好拿捏的?呵……我也不怕旁人笑话,如今就连我都时常做噩梦,梦见唐军趁着夜色,前来袭击我的部落,让我的族人死伤殆尽……”欲谷设越说情绪越激动,他看着怒气勃发的乙毗射匮可汗和暗中幸灾乐祸的肆叶护可汗,突然沉声道:“乙毗射匮可汗,肆叶护可汗,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不要以为这位大唐的楚王来了西域以后不曾动过刀兵,就真的成了善人,如今整个东突厥的人口因为这场大战,至少减去了五分之一,这还只是短短半年呐!”

  或许是欲谷设的这番话太过耸人听闻,吐谷浑的大长老约苏哈忍不住皱起眉头道:“欲谷设可汗,您这话未免说的也太夸张了些……”

  “约苏哈长老,欲谷设当不起您这声可汗。”欲谷设见对方不信,先是苦笑一声婉拒了对方在称呼时的恭维,随即正色道:“当初颉利那个混账东西率领草原十八部南下,在渭水河边让新上位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被迫与他斩白马为盟,后来又数次进犯边关,杀死了不少汉人百姓,那位楚王身为皇子,自然是要替自己的父亲雪耻,为治下的百姓复仇的,这一点,我也无话可说,可是……”欲谷设深吸一口气:“只有那砍向羔羊的利刃在某一天落到自己的脖子上,才发现原来屠刀之下,狼神的子孙也和羔羊没什么区别……”

  欲谷设的这番话,无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而真诚,是最容易打动人的。

  “欲谷设可汗说的不错,”禄东赞越很愿意给这位曾和阿史那社尔一道统领了铁勒诸部的头人面子:“老夫前两天也收到一则消息,我的国主曾经派出的一支骑兵,在下了高原之后,遇上了楚王的部曲,我方两千余骑对阵对方一千余骑,完败!”

  “嘶……”随着禄东赞此话一出,场中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不过,众人此时的反应,也非是大家有意捧场,而是这个消息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吐蕃的骑兵有多厉害,只有真正与之交手过才能明白。

  而对于这一点,如今臣服于吐蕃的吐谷浑自然最有发言权:当初要不是整整七八万大军吐谷浑大军都打不过人家区区两万人,吐谷浑又怎会甘心臣服?

  而如今吐蕃已经逐渐统一,看样子也即将立国,禄东赞身为吐蕃大相,亲自跑来西域想要联合作战,他的动机除了压制大唐的崛起之外,恐怕就未必没有借此提高吐蕃在西域的影响力,为日后成就下一个西北霸主作谋划。

  可不管众人对此作何感想,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如何想办法阻止大唐楚王去金山祭天。

  “在我动身来到千泉城之前,我已经派人前往金山,试图营救颉利可汗,但是很可惜,对方很警觉,我们的大军还未靠近金山山麓,对方的探子便已经察觉到了动静,等我们赶到的时候,人早就跑得没影了。”吐谷浑长老说着缓缓叹出一口气:“如果派小股人马分批靠近,又会被对方给悄无声息的吃掉……”

  “此事确实颇为棘手,但是眼下我们该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人马,将大唐的楚王赶出西域,之后,他若是放弃去金山祭天,选择直接回到大唐,那么正好,我们就陈兵边境,向大唐皇帝施压,逼对方交人,毕竟这样出彩的少年郎,在这世上多活一天,我等就一天无法安眠。”禄东赞接过吐谷浑大长老的话茬,开始引领大家重新布局。

  “若是大唐皇帝不愿意交人呢?”一直保持沉默的吐火罗叶护伊达勒突然开口问道。

  “那就攻入大唐,用中原百姓生灵涂炭,来逼他们交人!”

  “可是如果……”听闻禄东赞此言,肆叶护可汗突然抬头看向他道:“我是说如果……如果这位楚王仍旧执意去金山呢?”

  “不可能吧……”一旁的夷乃男插嘴道:“他有那么愚蠢?”

  “他如果真的敢去……”吐谷浑的大长老想到对方曾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带领千骑袭营,将偌大的沙钵罗部落连带颉利给一锅端的事迹……老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似要彻底压制住莫名涌上心头的细微恐惧:“那便不是愚蠢,而是发疯了……”

首节上一节111/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