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74节

  “襄城阿姊已经有婚约在身,他和萧公的孙儿萧锐二人也算情投意合,女儿不想姐姐失去这份美好姻缘。至于南平妹妹……”汝南公主顿了顿,方才道哦:“她性子绵软,容易被人欺负,女儿……女儿……担心她去了塞外无法照顾好自己!”

  “……”李二陛下看着眼前的女儿,半晌没有说话,最后,他缓缓道:“所以……你觉得你去了塞外,能照顾好自己?”

  “女儿愿意一试!”汝南公主的话语里透露着坚定,这让李世民这个做父亲的没来由心中一痛。

  自己连什么时候抱过这个女儿都已经不记得了。

  “朕不许!”李二陛下看着眼前的汝南:“不管是你,还是朕的其他女儿,朕不打算拿你们去跟突厥人和亲,去求和!”

  “可是父皇……”汝南闻声猛地抬起头,当她正准备继续开口说下去时。

  “退下!”李二陛下冷声训斥道:“朕不想再说第二遍。”

  “女儿告退……”汝南公主从善如流,退出了大殿。

  只不过离开之时,她的脚步轻快了不少。

  而李二这边,心情就愈加沉重了。

  他端坐御案前,看着桌上昨日和武将议事没收走的地图,沉默不语。

  说实话,李二并没有把握一定能打赢突厥人。

  可是事已至此,却又不得不打,况且……

  李二脑海中闪过三年前,渭水河边草原大可汗那张飞扬跋扈的脸,不禁口中喃喃道:“可此战……不打,不甘心呐!”

第160章 楚王借兵

  “爹,儿子想跟您商量点事儿。”

  任谁都没有想到,刚出宗人府的楚王殿下,在得知汝南公主主动向李二陛下请愿和突厥人和亲,却被拒绝之后,这货居然就径直杀到了太极殿。

  而此时的太极殿中,除了李二陛下以外还有一干武将。

  “你没见朕现在正在忙?”李二陛下皱眉看着某竖子,要不是这个场合比较正式,他已经开始解束带了。

  “爹,儿子来找您,是有正事!”李宽丝毫不惧老爹散发的威严,振振有词道:“儿子想跟您借点人手。”

  “怎么说?”李二陛下被勾起了兴致。

  “你把您手下的玄甲军给我吧。”李宽腆着一张脸,说话那叫一个大言不惭。

  “你要来干什么?”李二陛下抖了抖眉毛,他有一种很不祥的预感。

  “打突厥啊!儿子要把颉利抓回长安给您表演艳舞!”李宽说话间,脸上的表情眉飞色舞。

  “咳咳咳咳……”碍于陛下当面,程咬金、尉迟恭、李靖、李绩、牛进达、刘弘基等武将,在听到楚王殿下的宣言后,个个面红耳赤,想笑又不能笑。

  “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李二陛下本来心情不咋地,但是还是被自家的混账玩意儿给气乐了。

  “没啊爹,我是认真的,我读过《孙子兵法》,我跟您保证,我会把颉利打成孙子!”不得不说,楚王殿下对《孙子兵法》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的。

  “呵……”李二陛下忽然冷笑道:“你会打仗?”

  “尉迟将军,”李宽忽然将目光投向尉迟敬德:“您会打仗吗?”

  “殿下您说笑了……”尉迟敬德哈哈一笑:“臣自然是懂怎么打仗的,毕竟臣也算是半生戎马啊……

  “你看!”李宽转头看向李二陛下,把手一摊:“傻子都会打仗!”

  “哈哈哈哈哈……”

  李宽此话一出,心胸宽广的尉迟敬德在微微一怔后,也和大家一起开怀大笑起来。

  不得不说,在整活儿这方面,楚王殿下在朝中是独一档的。

  “你个混账玩意儿!”这回唯一不笑的,就只剩李二陛下了,尉迟敬德可是他最喜爱的大将,臭小子说话这么跳脱,虽说人家尉迟敬德不在意,可自己要再不上手,多多少少就有些不合适了。

  于是……

  半炷香后,借兵失败的楚王殿下一瘸一拐地离开了太极殿。

  “母后啊……”李宽回到甘露殿,碍于弟弟李泰如今已经开始跟着王上课,他也只能在自己上完药,这才跑来找长孙告状:“您给评评理哇,我爹他又揍我……”

  “你呀!总是没事就给自己找不痛快!”长孙皇后如今是心平气和了,今早长孙无忌进宫接儿子时,特意来了一趟甘露殿,向妹妹说明了长孙安业先前好似犯了失心疯一般,死命撺掇和亲一事的缘由。

  按照长孙无忌的说法,此事背后大有蹊跷:在事发之后,经过他的连夜审讯,长孙安业现已交代了一切:他被发配州后,靠着挥霍祖产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终日流连烟花柳巷,后来更是沾上了赌,最终,他不但输光了家产,还欠下了大量的赌债。

  为此,他被债主们不断逼迫,催其还钱,他这才和长孙皇后写信求救,希望对方能让他回长安,以便躲避那些凶神恶煞的地头蛇。

  最终此事在李二陛下的默许下,出现了转机长孙安业终于回到了长安。

  可他的那些债主们却没打算放过他。

  虽说长孙安业多少也算是个皇亲国戚,但人家此时也亮明了身份:他们背靠的是关陇世家,这赌债,他长孙安业赖不掉,更逃不了。

  面对这种窘境,长孙安业无比的绝望,他想过跟长孙无忌开口借钱,可如今他连人家府邸的大门都进不去,至于长孙皇后,她也绝不可能拿宫中的银子替长孙安业还赌债,甚至,但凡长孙安业胆敢跑到长孙皇后面前将此事提一嘴,那么事后长孙无忌的报复将会来的迅猛而狂暴。

  毕竟双方的关系早在当初他们母子三人被赶出长孙家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破裂,你长孙安业敢不要脸,我长孙无忌就敢要你的命!

  于是,左右为难之下的长孙安业,只能继续背着沉重债务继续艰难生活,他在长安的日子,依旧是水深火热。

  而这种情况,却在近日却发生了改变突厥使节来长安时,便有人找上了长孙安业,言明只要对方能够说服长孙皇后出马,劝说李二陛下答应和亲,不但从前欠下的赌债一笔勾销,甚至他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财富。

  财帛动人心,尤其是在一个每日承受债务高压的人面前,更是如此。

  所以当时摆在长孙安业面前的,可以说只有一个选择……

  长孙无忌在离开的时候,对长孙皇后说道:“他欠的赌债,我已经替他还了,陛下的意思是,看在过往的情分上,留他一命,将他发配岭南,往后是生是死,与我们无关。”

  实际上,长孙无忌的这个说法很委婉:长孙安业此去岭南,不死也要脱层皮。

  不过说起来,真正让李二陛下一怒之下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长孙安业他自己。

  这货在醒来之后的第一时间,便强行给皇后冠以“后宫干政”的污名,此举无疑是惹恼了皇帝。

  长孙安业以为李宽带人殴打了他,他便能将此事作为筹码,逼迫皇后乃至李二低头。

  这样的失智之举,恐怕也只有长孙安业这个在绝望之中沉沦许久的赌徒才做得出来了。

  可他也不想想李二陛下是什么人……

  他才不管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想让他低头, 但凡有人想这么干,他反手就能砍了你的头!

  言归正传。

  “母后,我哪有找不痛快……儿子是想为国朝出一份力啊……母后?母后?”甘露殿内,李宽接过话茬后,等了老半天,却发现长孙并没有搭理他,这才意识到母后又走神了。

  “宽儿啊……”回过神来的长孙皇后,忽然伸手抚摸着儿子的脸颊:“答应母后,将来不管如何,不许染赌,也不许跟你的弟弟妹妹们生出嫌隙。”

  “啊?!”李宽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过来,母后这是因为怀着身孕,多愁善感了起来了?看来长孙安业那个狗东西带给母后的感触不小啊……

  “母后,您放心,”李宽忽然正色道:“我李宽这辈子,不酗酒也不染赌,我要做个正人君子!“

  至于美色……嗯……“食色性也”嘛……(注1)

  “如此甚好。”长孙皇后捏了捏儿子的小脸蛋,表示很满意。

第161章 不知轻重

  李二陛下的强硬态度超过了突厥使节的预期,眼见三日期限已到,李二陛下的态度依旧强硬:“要和亲,不可能,要开战,朕奉陪!”

  “希望陛下不要后悔!”大朝会上,气急败坏的突厥使节看着端坐龙椅之上,霸气侧漏的大唐皇帝陛下,脸上的表情,堪称气急败坏。

  “没文化,真可怕。”向来以“不学无术”而闻名朝野的楚王殿下,此时站了出来,大喇喇地指着突厥使节道:“你要这么说,勿谓言之不预也!这样才有气势!”(注1)

  “……”突厥使节好半晌才理解李宽整出的那句震惊文武百官的文言雅语,随后,他冷笑一声:“突厥的铁骑南下时,更有气势。”

  “你他娘的!”李宽一听这话就炸了:“狗东西你敢来?你敢来乃翁就要你好看!”

  “陛下,外臣告退!”突厥使节再次不顾朝堂礼仪,径直朝太极殿外面走去,甚至他在此刻便已经做好了回草原的打算,这一次,他一定要告诉颉利大可汗:长安物资丰富,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人儿,而这些,上苍不该赐予唐人,而是应该给突厥人的勇士来享用!

  “本王一定要弄死他!”李宽看着那个人的背影,突然道:“这狗东西叫什么来着?”

  “阿史那.铎仁。”回答李宽的,是向来少言寡语的李绩,随后,他看李宽朝自己看来,当即笑着解释道:“楚王殿下,老夫对于此人,了解有限,只知道其出身阿史那家族,草原的颉利可汗,是他的族叔。”

  “和突利平辈?”一旁的程咬金闻言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便将目光从此人的身上收回,笑容玩味道:“那他的人头应该很值两个钱。”

  瞧瞧,整整“两个!”

  此时的大殿之上,文武百官谁都没在说话,他们就这样看着阿史那.铎仁的身影消失在太极殿外的广场上,只是每个人心底那股名为“国仇家恨”的火焰,正在节节攀升。

  “陛下,臣请战!”李靖突然出班,跪倒在李二面前:“突厥就是一头喂不熟的饿狼!过去他们对中原犯下的种种恶行,竹难书,如今如今他们又想在大唐身上撕扯下一大片血肉来,用以饱腹,臣认为,我们该先下手为强,将战火烧到草原上去!”

  “陛下,臣附议!”魏征此刻也站了出来:“突厥人世世代代都是强盗,他们抢劫、杀害我汉人百姓几乎成了习惯,如此血海深仇,眼下也到了该清算的时候了!”

  “爹……陛……父皇!儿臣也附议!”差点就插不上话的楚王殿下此刻也不差事,这货拿出了从来就没用到过的亲王礼仪,对李二陛下缓缓下拜道:“儿臣请求随军既然是国战,那战场之上便不能少了我李家儿郎的身影!”

  “彩!”说这话的,是向来对弟子头疼的虞世南,老头儿看着竟然还有这份觉悟的弟子,自是与有荣焉。

  而虞世南身边的萧脸色就复杂多了,他实在是不想楚王殿下去送死,就虞世南教的那点兵法,都不够那竖子全身而退的。

  战争从来都不是什么轻松的话题,而萧对此理解得更为深刻。

  毕竟他的姐夫是杨广,姐姐萧皇后,至今还跟着女儿义成公主居住在东突厥的大本营定襄城。

  而相较于萧的沉默不语,另一位同样沉默不语的,则是李宽的“家臣头子”窦师纶。

  他看着神情跃跃欲试的楚王殿下,心知这位大爷肯定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当下也只能默默哀叹一声,开始想对策总不能让家主折在草原吧?

  “够了!”就在群情激愤之时,李二陛下先是瞪了李宽一眼,随即沉声道:“突厥人狼子野心,得陇望蜀,想要继续像三年前那般趁人之危时占朕的便宜……哼……”李二说到这里,突然冷笑一声,然后接着道:“如今他们想故技重施,朕自然不会如他们的意!

  此战不但要打,还要打得彻底!朕要毕其功于一役!将突厥人彻底打服!”李二陛下说到这里,抬头看向殿中:“李靖!”

  “臣在!”李靖满脸肃容。

  “朕命你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张公谨作为你的副将,率领中军袭击突厥!”

  “臣领命!”李靖高声应诺,而张公谨此刻也从武将队伍里站了出来,跪地领命谢恩。

  “李绩!”李二陛下再次点将。

  “臣在!”李绩出班跪倒。

  “朕命你为通漠道行军总管……”

  接下来,李二陛下一路点将,包括不在朝中的柴绍(金河道行军总管)、薛万彻畅(武道行军总管)等人,总共兵分六路,其中李靖的中军负责主攻,其他五路则是负责佯攻,同时李靖作为主帅,在战场上拥有最高指挥权限。

  “爹,我呢?”李宽看着一路下来,就连魏征都捞了个管军备后勤的差事,唯独自己,成了隐形人。

  “你住嘴!”此时完成了作战部署的李二陛下,心情并不是太好,在怒视某个不知轻重的竖子后,他一拂袖,转身消失在了屏风后面。

  为了完善这份作战计划,他已经迫急不及待的去到了御书房,待会他还得把手下的武将叫过去,再次商议作战细节,查缺补漏,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毕竟这次国战,关系重大。

  太子李承乾则是在给了弟弟一个警告的眼神后,一言不发的跟随李二离去,作为太子,他在这些事情上面没有发言权,但是却又必须全程作为一个旁观者,虚心学习。

  于是,等到退朝后,百官尽皆散去,我们雄心勃勃的楚王殿下在两个弟弟,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劝说下,闷闷不乐地走出了太极殿。

  “二哥,你别气馁,你要是真想当大将军,将来总归是有机会上战场的呀。”天真的魏王殿下压根就没把这种事情放心里,所以安慰的话他是张口就来。

  “二哥,父皇他也是为了你好……”相对于李泰,李恪的话语中就多了几分自己的思考:“你想想,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况且二哥你如今都尚未及冠……”

  “你们不懂……”听着弟弟们的话,一门心思就想建功立业的楚王殿下突然开口道:“我要是上了战场,干服了颉利,等将来他到长安献舞时,本王才好拿他和旁人吹牛皮啊……”

第162章 这个外甥费舅舅

首节上一节74/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