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82节

  此去经年,旧人旧事从未改变,怎样都算得上是一件幸事。

  看着侄儿喋喋不休的柴大将军如是想道。

  (pS:本章加更,为读者大大鬼谷无涯。

  另:这些天一直有读者大大崔更,说实话,我是真不存稿,自认是个纠结的人,一旦存稿就忍不住上手去改,一改就改个没完,因为这样费时费力还不见得能讨好,所以我也就养成了即写即上传的习惯,至于加更规则,我想了想,又问了朋友,规则已经放在了作者的话里,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第179章 这是一门学问

  “姑丈,那我走了啊,你自己保重,嗯,记得再接再厉,替我姑姑守身如玉哦。”李宽看着被塞北的风沙吹白了两鬓的柴绍,忽然道:“姑丈,等着,等着侄儿胜利归来,便接您回长安!”

  “你……”原本还打算笑骂侄儿几句的柴大将军,突然之间,便好似如鲠在喉,过了半晌,他才轻声道:“自己路上小心,臭小子,跟你姑姑一个倔脾气……可是宽儿,”柴绍顺手将李宽扶上马,随后望向他道:“姑丈自知无法说动你回长安,但是你小子记住,咱爷俩儿生死同命!

  你若有事,姑丈也没脸活着回长安,不如届时领些兵马,杀入草原,为你血祭万千人头,算是……”

  “打住,打住,”李宽现在就听不得这些:“我说姑丈,您这话说得多晦气啊?难不成我就不能龙战于野,大杀四方?”

  “……”柴绍有时候真的搞不懂,为啥这臭小子总在窝心和闹心这两个选项间来回横跳的:“龙战于野?好好好,老夫这就祝你旗开得胜啊,楚王殿下!”

  “嗯~这还差不多~”在有些方面,心比箩筐都大的楚蛮王自然是听不出自家姑丈的阴阳怪气的:“好好守着朔方城啊,别再把城给守丢了,不然我还得拿战功来保您,那就说不过去了。”

  “你个小兔崽子……”柴绍不得不承认,虽说自家的那两个小混蛋玩意儿,特别是小儿子柴令武,已经是竖子中的极品了,但是李宽这个侄儿却是极品中的极品,随时随地能把人气得七窍生烟。

  “总之,姑丈,您保重,安心等我封狼居胥,饮马翰海!”李宽撂下这么一句壮志凌云的豪言之后,便头也不回的策马转身离去,而原本集结在城外的四千骑兵,也随他一道开拔。

  “这小子……这小子说他要封狼居胥?!”柴绍望着大军离去的背影,对身旁的亲卫喃喃道。没来由的,这位戍边多年的大唐驸马爷先是闻言微怔,随后便觉得心中一酸:秀宁,你最疼爱的那个侄儿,如今竟是如你当初所言那般,英勇不下其父,可……

  这小子要打到狼居胥山?!

  柴绍仰头看向头顶的蓝天,总觉得事儿大了……

  “殿下,您真打算学汉时冠军侯那般,打到突厥祖地?”薛万彻虽说是新加入进来的,但是他半点没有身为外人的觉悟,问话也是开门见山。

  “我说你有没有文化啊?”在长安享有“丈育楚王”、“楚蛮王”、“萧、虞两位大儒生平之耻、”“太子殿下仅有的污点”、等等“盛名”的李宽皱着眉头看着薛万彻道:“突厥的祖地在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不是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

  “那您干嘛和柴大将军说要封狼居胥……”被某丈育鄙视的粗鄙武夫薛万彻有些搞不懂了。

  “吹牛皮你不得挑有名有典的套路来啊?”李宽白了一眼薛万彻,开始侃侃而谈:“其实,这也是一门学问你比方说本王哪天要造反的话,要先开哪道门?不知道了吧?嘿,这个,就得参考过去的成功范例,从玄……”

  “好了!楚王殿下!”窦师纶发现自己稍不注意,自家的家主就能挑起内乱来,他看了一眼脸上有些尴尬的薛万彻,随后叹气道:“殿下啊,您能不能稍微有个人模样啊?不要一天天的尽惹事儿!”

  “怎么了嘛?本王怎么了嘛?”李宽闻言梗着脖子道:“这不是大战过后,需要些许玩笑话来调剂一二……”

  “您再这么调剂下去,老夫担心薛万彻将军会抽刀……”一旁的姜去闻言叹了一口气,他算是看出来了,楚王殿下这是打了胜仗彻底膨胀了,再不制止,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得出事。

  “老薛,听见没,姜去这老匹夫他挑拨咱俩的关系啊!”先前在李宽嘴里还是“公若不弃”的“姜公”,转眼就成了“姜老匹夫”……

  “爹……”一旁姜盛见状,当即磕磕巴巴地安慰起了受害者:“您别往心里去……殿下他人其实还挺好的……就是……”嗯……挺能整活儿。

  “老夫还要你来说?”姜去瞪了儿子一眼,随后又看着那个开始和薛万彻拉家常的小混蛋,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殿下这是有意试探呢,唉,臭小子……尽拿老夫作伐……”

  事实上,也正如姜去猜测的那般,李宽其实很担心薛万彻会不会在关键时候反水。

  毕竟这战场之上,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而且不光怕猪一样的队友,更怕这队友还是玩背刺的高手。

  虽说按道理来讲,薛万彻肯定是不会背叛大唐的,可是奈何这货从前是李建成的人,外带着当初在玄武门和自己老爹结下的渊源颇深,虽说如今表面上算是旧怨尽去,他又重新获得重用。

  可难保老薛作为武人的那二杆子精神发作,心怀故主之下,把这笔账算在自己头上……

  那不是完犊子了?

  况且,自己这次来北方,就没打算循规蹈矩,准确的说,这个成语压根就不在自己的字典里,所以接下来的战事,只会愈加危险,既然如此,自然要尽量确保薛万彻的忠诚,否则将来到了关键时候,难免误事。

  当然,李宽不是没想过拒绝姑丈的好意,可是……如果没有薛万彻这两千骑兵加入,自己按照原计划,分出两千暗影刺客去袭击草原部落,负责不断挑起草原纷争,而自己带着剩下的一千多的黑甲军外带一千暗影刺客,这拢共才两千来号人,去进攻定襄城,又似乎有点儿悬。

  况且,暂时还不确定自己派出的两千暗影刺客袭击草原各部落后的战损如何,如果损失惨重的话,哪怕在定襄城大战之前将其召回,那补充的战力也是有限。

  可攻城这玩意他又不比平原作战,骑兵的威力肯定是无法发挥到最大的,况且己方人数本来就不占优,靠的就是那一鼓作气的一轮凌厉攻势,所以自然得多需要点人手。

  有了薛万彻的这两千骑兵,自己不但能安心分兵去袭击突厥部落,还能保证袭击定襄城时能多上几成胜算,何乐而不为?

  就在李宽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有意无意试探薛万彻的时候,突然,对方开口打断了他。

  “殿下,不知老夫能否与您私底下说些事情?”薛万彻的声音不大,但是护卫在李宽四周的窦师纶、姜去还是将话听入了耳中,两位家臣对视了一眼,没说话,只是对视过后又各自瞥了一眼腰间的长弓。

  “成,”李宽想了想,又见窦师纶和姜去没有反对,便答应了下来。

  只是,看薛万彻此番举动,自己确实要对其印象有所改观:没想到,对方竟然也是个猛张飞般的人物看似粗狂,实则心细如发。

  “殿下,可是怀疑老夫有二心?”薛万彻也不含糊,在和李宽一前一后远离大军五十步开外后,当即便问出了心里话。

  “哎呀……”李宽难得觉得有些不自在:“薛伯伯也别怪本王小人之心,没法子,咱们接下来打的都是硬仗,为了对手下将士们的性命负责,本王必须要消除掉对您所有的怀疑。”

第180章 定襄城危在旦夕

  “殿下说的是真心话。”薛万彻看了李宽半晌,才开口道:“只不过,末将一时半会儿的,还真不能对您作什么解释。”

  “不必了。”李宽闻言摇了摇头:“你既然都把话挑明了,本王……”

  “殿下,您看这样如何?”薛万彻忽然笑着道:“从此刻起,老夫就是您的开路先锋,战场之上,老夫和麾下的两百亲军为敢死队……”(敢死队的说法起源三国)

  李宽看着面前神情自若,谈笑间便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的薛万彻,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感到羞愧。

  “那啥……薛伯伯啊……”尽管李宽现在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他还是强撑着开口道:"您别这么说,说起来,是本王疑心病太重,这是本王的问题,另外,本王的麾下,也没有那什么敢死队一说。"

  “可是殿下……”薛万彻还欲开口。

  “不必多说,”李宽伸手打断了他的话:“本王听我皇祖父说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此刻之前,本王的确对你存有一丝不放心,但现在,这一丝不放心已经荡然无存:薛将军您的表态在本王看来弥足珍贵,毕竟您是冒了风险才说的这番话,既然你都冒了风险,本王也该冒点风险才合理对吧?”

  “殿下……”薛万彻听到李宽这番话,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笑声里满是某种难言的情绪:“殿下有此胸襟,当真是……当真是和陛下……”

  “别瞎说!”李宽闻言肃容打断薛万彻接下来要说的话:“世人都知道,我爹心胸宽广类我,但这是可以说的吗?”

  “啊……啊?!”薛万彻第一时间显然是没听出楚王此番是在说笑,随后等他反应过来,便发出一连串的招牌式豪迈笑声:“哈哈哈哈……”

  “唉……”李宽见状只能摇头轻叹,随后又是一番若有所思,总觉得薛万彻此刻的笑声里,多少带着些酸楚,不过想来也对,当年那场变故,被改变命运的,又何止是皇祖父李渊和他的儿子们呢……

  -------------------------------------

  阿史那.思摩不知道自己奔波了多久,只是待他带着手下不过百人的亲军回到突厥人的大本营定襄城时,他的意识已经几近模糊,面对上前搀扶他下马的守卫,他竭力蠕动干枯的嘴唇,小声喃喃道:“快……快去告诉大汗……朔方城大败,大唐派出了天子禁卫玄甲军!此番……大唐势要举国来攻!”阿史那.思摩说完这句话,便昏迷了过去。

  是的,败北的阿史那.思摩经过一路的战后复盘和思考,他得出的唯一一个结论就是:除了那箭术无双的少年将军,真正该让突厥恐惧的,就是李世民居然派出了玄甲军。

  如此,大唐这是摆明了要打一场速战速决的国战,那么作为东突厥大本营的定襄城,此时定然已经十分危险,为此,他这才马不停蹄地赶回来报信,为的就是让颉利可汗收到消息后尽早着手准备。

  可让阿史那.思摩怎么都没想到的是,等这个消息送到颉利那儿的时候,这货正和自己的可贺敦(可汗妻)隋朝的义成公主商议劫掠大唐边境的计划。

  等颉利可汗听完手下的报告,当即大怒道:“好哇!可恶的李世民,居然胆敢挥师北上,怎么,他是忘了三年前在长安渭水河边受到的耻辱吗?! ”

  “大汗,”一旁的义成公主看着眼前这个身材臃肿,一生气就容易脸红脖子粗的夫君,心中虽然厌恶,但嘴上却依旧温声细语:“既然他李世民对您不敬,你更不必遵守当初的盟约,依臣妾看,不如我们即刻就下令大军集结,不日南下,马踏中原!”

  不得不说,义成公主真不愧是最为出色的隋宗室女,隋朝灭亡以后,她就一直着力于推动草原和中原的战争,用一句大白话来讲,那就是“既然我得不到,那就通通毁掉!”

  她压根就是一个将江山视为掌中之物,得之不惜,失之痛击的女疯子。

  而这个疯子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让颉利率军,讨伐她眼中的乱臣贼子。

  “可贺敦稍安勿躁,”此时的汗帐之中,颉利的心腹大臣执失思力当即进言道:“如今形势对我方实在不利,且不说突利可汗先前的反叛,在这之前,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北方诸部亦有动乱,如今我们好不容易才收拢了一部分部落,草原又遭遇连绵的雪灾……”执失思力说到这里,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望着不说话的颉利可汗就行道:“还有……大汗,如今阿史那.思摩大败,您下令将他囚禁,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他不是败给了朔方城的守军,尽管按照他亲卫的叙述,当时杀入战场的玄甲军不过千余人,后续又补上了一支千人规模的弓弩手,可按照当时他们描述的情形来看,那些真的是玄甲军的话,那么这一仗,阿史那.思摩输得不冤……我想,就算是我身处阿史那.思摩的位置,我也会按照他那样排兵布阵,以迎强敌,所以您能不能……”

  “够了!”颉利一声暴喝,止住了执思失力的话头,他望向自己的心腹时,神情暴虐:“两万人,整整两万人!他就带回了一百亲卫,剩下的全丢在了朔方!执失思力,就算事情真的如你分析的那般,他阿史那.思摩输的不冤枉,可你让我不处罚他,又怎么跟其他将领交代?!难道你要我跟他们说,去吧,只管去跟敌人英勇作战,哪怕尔等最终战至一兵一卒,败退归来,你们的可汗也不会拿你们怎么样?!

  我问你,你觉得这样就合适了对吗?!”颉利愤怒的咆哮声此刻简直要顶翻汗帐,而为自己的好友辩解的执失思力此时面色苍白。

  "大汗……"跪地请罪的执失思力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或许阿史那.思摩的战败非他自身之过,但在损失了这么多人以后,他丢盔弃甲、狼狈的逃窜回来,这便是他的取死之道!

  而阿史那.思摩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他之所以苟活归来,是想带回那个可怕的消息:大唐,如今真的有资本与突厥亮剑了!

  如果颉利可汗还不能认清这个真相。

  那么定襄城,显然已经危在旦夕!

第181章 窦叔偶尔白莲花

  可阿史那.思摩到底还是高估了颉利的智商。

  他压根就不觉得对方有胆子杀到定襄城来!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李世民的玄甲军倘若真的那么厉害,三年前的渭水河畔,他怎么不直接挥师反攻呢?

  说白了,他还不是就只有那么点精锐,真嚯嚯光了,怕是连自己的江山都要坐不稳吧?

  “执失思力,你觉得接下来要怎么办?”汗帐之中,颉利看着跪在地上的执失思力,他并没有再对其发火,反而换了一种冷酷的目光审视着对方。

  一旁的义成公主见状,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这就是突厥人,他们向来秉承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处理周遭一切事务。

  就比如此刻颉利的问话,看似遗忘了阿史那.思摩,但是义成公主和执失思力都听出了颉利话语里的另一层意思:执失思力,你觉得阿史那.思摩该不该杀呢?

  “大汗……何不让阿史那.思摩戴罪立功?”尽管冒着巨大的风险,执失思力还是想为好友争取一下。

  “呵……哈哈哈哈……”颉利听着执失思力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冷笑一声后,继而放声大笑,似乎执失思力说了一个并不是很好笑的笑话,但却莫名戳中了他的笑点一般,大帐之中,此刻颉利的笑声透露着某种危险情绪:“执失思力,本汗帐下,缺能征善战之辈吗?”

  “可是大汗……”执失思力还想开口,却被颉利粗暴的打断。

  “够了。”颉利此时看着执失思力,眼中闪过一抹失望:“阿史那.思摩此次大败,仅仅只带回了一百亲军,其余手下全军覆没,这样的战绩,这在本汗眼中,是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他必须死!至于你……”颉利可汗看着面色发苦的执失思力,忽然叹了一口气:“本汗允许你和他好好告个别……”

  “谢大汗!”眼见事已至此,大汗心意已决,一切都已无可挽回,执失思力对此还能再说什么呢,他恭敬行完礼,随后缓缓站起身,默默走出了帐篷。

  而颉利在执失思力离开以后,拿起案上的马奶酒饮了一口,随即不等来到他身旁坐下来的义成公主开口,便一把将其搂在怀中:“美人儿……”

  “大汗……”被颉利粗鲁的撕扯着衣衫,表面上强颜欢笑的义成公主此刻心中一片恨意滔天,自开皇十九年,下嫁给东突厥可汗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逝世以后,自己被文帝赐婚给启民可汗,后来,启民可汗去世,自己又先后嫁给始毕可汗,处罗可汗、直至今日,成为颉利可汗的可贺敦。

  或许这在草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偏她是中原人,还是皇室出身,像她这样的经历,即便是中原最卑贱的女子,也不曾如此,父死嫁子,兄死嫁弟……

  义成公主闭上了眼睛,她不知道为什么,此时脑海里回忆起的,竟是少女时期,待字闺中的他,第一次和好友上街游玩,见到的那个街边卖字画的读书人,一袭白衫,头别木簪,说话的声音温文尔雅,不知怎的,多年后再想起,才惊觉那时自己红着耳朵买完字画,又悄悄躲在远处偷偷的张望的那份忐忑心情,便叫做情窦初开,红鸾星动……

  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义成公主重新睁开眼睛,看到的是颉利那张令人作呕的肥猪脸,再往上看去,是灰白色的毡帐,就如她这谁也说不清的一生,透着一股灰败发霉和死气沉沉……

  -------------------------------------

  “我不管,本王就是奇袭定襄城!”待李宽带着大军离开朔方城的第五日,李宽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奇袭定襄城。

  “殿下啊……”窦师纶现在无比庆幸自己当初暗中下令让姜盛放跑阿史那.思摩的决定,如今,自家家主果然证明了自己的高瞻远瞩是没错的:“阿史那.思摩此时想必已经回到了定襄城,颉利可汗一定收到了朔方城大败的消息,咱们现在过去攻城,那不叫奇袭,那叫送死啊……”

  “什么意思?”李宽忽然皱起了眉头,他发现窦师纶在给出这套说辞时,中间连个磕巴都没有,这不得不让楚王产生了某种怀疑:“我说窦叔儿,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本王的意图,所以你私底下让姜盛故意放跑了阿史那.思摩?!”

  窦师纶闻言眉毛一掀,没说话。

  不得不说,楚王殿下虽然多半时候脑子都属于生锈的状态,但是偏偏在那么极少数的时刻,他的脑子就好似突然变的极其灵光,让人忍不住发出感慨:楚王果真不是没脑子,只是平日里不爱用罢了。

  而此时,等他这番话说完,一旁的姜盛不禁打了个激灵:“殿下,末将尽力了……只是咱们是重骑兵,在追击前已经经过了好几轮的冲杀,而突厥逃兵大多是还未上阵的,而且又是轻装简行的,加之他们是在亡命奔逃……”

  “我现在更怀疑了。”李宽看了一眼姜盛:“因为你这番话说得实在是有理有据有节,可是姜盛,这不是你的风格啊。”

  随后,李宽将目光转向薛万彻:“薛将军,您觉得呢?”

  “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薛万彻一会儿望向李宽,一会儿望向窦师纶,嘴上就没说出半句有用的台词,他心里想的,是怎么在不得罪双方的情况下,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

  “殿下,您也别为难薛将军了。”窦师纶显然也学起了某人开始耍赖:“左右您又拿不出证据来,又何苦将欲加之罪,施予老夫这个忠心耿耿的家臣了。”

  “好好好,”李宽没想到,白莲花这一套竟是让窦叔给玩明白了。

第182章 崩溃的李靖

首节上一节82/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