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1节

  犹豫了片刻,刘备还是拒绝道:“子敬,不瞒你说,州中用度确实入不敷出,为了筹集屯田物资钱粮,备也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

  幸好州内糜家慷慨解囊,愿出十万石粮食,百万钱物资以解燃眉之急。

  子敬此举,实乃是雪中送炭,只是现在屯田物资已齐,子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些财货你可用于在郯城购置田地,建立庄园。”

  鲁肃感觉今天节奏不太对劲,不过他似乎已经习惯这一波又一波的震惊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带的这一批财货,尤其是五千石粮食,会大大减缓刘备的粮荒,可谓是雪中送炭。

  结果现在刘备居然不收。

  更让人咋舌的是,糜家居然一口气赞助了刘备十万石粮食。

  先前陶谦屯田,用一个别驾的价码才从糜家换出来了一万石粮食。

  按照这价码来看,刘备也只有把州牧位置让给糜竺,才值得了这么多粮食财帛了吧。

  鲁肃都忍不住想去问问糜竺你发什么疯了。

  心里虽然苦闷,可脸面上却还要义正辞严道:“主公,这些财货不过聊表寸心,为主公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这时候,刘封开口了:“父亲,屯田物资,尤其是粮食自然是多多益善。

  难得子敬先生一片赤诚,您若是硬要否了他的美意,恐伤子敬先生之心啊。”

  鲁肃得刘封助力,赶忙开口赞同:“少主所言,正是子敬心声!”

  刘备面露赧然:“既如此,那备就受之有愧了。”

  看见刘备肯收下自己的礼物,鲁肃也长松了口气。

  这要是送不出去,他鲁子敬可就丢大人了。

  不过刘备欲拒还应也是应有的流程,鲁肃只是过于紧张了。

  说起来这也全是刘封的锅,正是他做的太多,使得鲁子敬所预备的打算一个接着一个破灭,还惊吓得他失了平常心。

  随后,刘备正色同鲁肃说到:“子敬,备实欲重用于,只是你初来乍到,贸然提拔,引来小人嫉恨。”

  刘备语气诚恳,态度恳切。

  鲁肃自然不能挑肥拣瘦,反而还要谢谢刘备的表态。

  至少刘备表示了,我个人是非常欣赏你的,只是碍于各种原因,不能直接让你身居高位,但只要你一立功,我马上就提拔你。

  能有这样的表态,鲁肃本心已经满足。

  可没想到,刘备后面的委任却是大大出乎了鲁肃的意料。

  “子敬,备欲拜汝为典农校尉,又或是襄贲县县令,不知子敬瞩意何职,可否屈就?”

  鲁肃彻底蒙了,这说好了不能显擢,怎么就这么一个大馅饼扔过来了。

  屯田校尉虽然只负责屯田,但这毕竟也是真校尉啊。

  哪怕是校尉中的最下等,俸禄也只有比两千石。

  但鲁肃又不是缺钱的人,他缺的是官职,是门第,是能发挥他才能的机会。

  看看上一个当典农校尉的是谁?

  那可是徐州门阀第一陈家的嫡系子弟,青年一代领军人物陈登陈元龙啊。

  陈登当了一任典农校尉之后,立刻转入刘备的州府中,担任四大长吏之一的功曹,掌管一州官吏的升降大权。

  鲁肃只需要照本宣科,跟着陈登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那必定会有大功等着他,到那时候,至少他州郡千石的地位就稳固了。

  鲁家的门第也就此飞升了。

  以后谁还会说鲁氏日衰?

  况且襄贲县县令也是千石高官,还是一县之长。

  汉代的县长权力极大,堪称百里侯,可以执掌县内的所有事务。

  如果是和平年代,以鲁家的门第,这县令之位就是鲁家做梦都摸不到的显宦官位了。

  平心而论,这两个职位不论是哪一个,都是极有发挥空间的美职。

  鲁肃来之前,也曾经瞎想过,但以他的认知,想的也不过是一大县的县丞、县尉,又或者干脆是州府的从事,佐史。

  他甚至盘算过想要谋求典农校尉身边的要职,毕竟屯田可是大功一件,只要能加入进去,必定收获颇丰。

  可现在,刘备直接把典农校尉糊他脸上了,还附带一个襄贲县县令让他挑选。

  鲁肃眼眶有些红了,激动的有些不能自已。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的器重了,而是实打实的行动。

  这两个职位任何一个都能让外头打破脑袋,要不是徐州被曹操刚屠了一遍,士族惶惶不安。

  这两个任命随便哪一条都别想通过。

  即使是现在的局势,刘备想要任命鲁肃为典农校尉,阻力必定会十分巨大。

  可刘备却毫不在意,表现的信心十足。

  鲁肃直到此刻,终于确认刘备是真心器重他,认可他的才能了。

  无他,饼太香了。

  这份器重,让鲁肃改变了来时韬光养晦,先在刘备身边积累功勋,厚积薄发的打算。

  鲁肃离席大礼参拜,发自肺腑道:“肃,必为主公效股肱之力,誓死也要屯田成功,为主公增粮益产。”

  刘备大喜过望,上前亲手搀起鲁肃,一时之间,主宾俱欢。

  随后,刘备特地备下晚宴,为鲁肃接风洗尘。

  还请来了关羽、张飞、糜竺、陈登、简雍、田豫、赵云、曹豹、许耽等人作陪,给足了鲁子敬牌面。

  晚宴中,刘备抚摸着刘封的后背,感慨的对刘封说:“幸有我儿,使我得子敬。”

  刘封嘴上谦虚,心里却是哂笑,这才哪到哪。

  鲁肃最大的本事可不是种地,他这是初来乍到,故意藏拙呢。

  不需要等太久,快则十多天,慢则月余,鲁肃肯定要拿着大战略来找你秀一波了。

  在前三国时期,天下能称王佐之才的,在刘封来看,一共有三个半。

  其中周瑜算半个,鲁肃却是一个。

  来看看剩下那两个是谁?

  那分别就得是曹操阵营的二号人物荀,以及袁绍阵营的二号人物沮授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都为自己的主君提出了一个大战略,并制定完成这个大战略切实可行的细节计划,而且还能成功的实施,至少实施了一部分。

  这才叫真正的王佐之才。

  大耳哥,你就等着鲁肃给你带来新的惊喜吧。

  跟大大们说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今天第二更会很晚,想要冲一下下周的周榜。

  第二件事是,今天晚上的冲榜很可能是两连更。

  第三件事是,如果今天晚上的冲榜没有两连更,那么明天一定加更!

  希望各位读者老爷们多多支持,求追读,求投资,求月票,求打赏,谢谢大家!

第53章 挑选遗孤

  对于这一点,刘封本人也很期待。

  他虽然在心里有着一套完整的大战略,但他稍稍有些信心不足,因此,他也很期待鲁肃提出的大战略,看看是否与自己契合,自己又是否能够从对方的战略中汲取营养,改进自己的计划。

  是夜,鲁子敬大醉。

  刘备留鲁肃宿于州府,并挑选郯城县内的宅院,赐予后者。

  另外一边,刘封身边的遗孤刘立,则带着刘封的命令,将手底下的副手们散播开去,开始聚拢丹阳兵士卒的遗孤。

  丹阳兵清一色都是丹阳人,从中平五年(188年)开始,就跟着陶谦来到徐州,已经整整七、八年了。

  不少丹阳军的中、下级军官,要么把老婆孩子一起接了过来,要么干脆在徐州本地结婚生子了。

  随后在接下来几年的战争中,这些中下级军官死伤十分惨重,剩下的老婆孩子们,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

  有关系的,则被丹阳军的亲朋好友接走抚养。

  没有关系,举目无亲的,要么靠着积蓄离开徐州回老家,要么就只能继续留在徐州艰难过活。

  在刘封来徐州之后,对丹阳兵中的孤儿寡母做过一番调查,已经将可以招收吸纳入刘儿营的对象登记造册,并且送去了一些钱粮,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眼下只需要按图索骥便可。

  潘军跟着父亲来到徐州已经整整七年,是丹阳兵里最早来徐州的那一批。

  他的父亲积功任队长,已经管着五十人了,这可是妥妥的踏入中级军官的领域了。

  只是潘军的父亲并不是什么大族出身,只是靠着个人勇武敢战以及上官的欣赏才得以升任队长。

  因此,在去年曹操第二次征伐兖州时,其父战死。

  之后,潘家刚有的上升趋势立刻被彻底打断,潘军的日子一下子从有余钱认字习武,变成了靠积蓄艰难度日。

  所幸之前的长官还有些情分,给了一笔微薄的抚恤。

  靠着家里的积蓄和抚恤,潘军艰难度日,日子一天比一天差,到最后几乎快要断炊了。

  恰好在这时候,刘封到了徐州。

  在他的走访调查安排之下,这些丹阳兵的孤儿寡母们,都得到了一石米粮的补贴。

  这一招让刘备在丹阳兵们的声望上升不少,许多丹阳兵开始觉得刘备确实仁厚,居然连那些孤儿寡母的都能救济,那自己这些军士自然不会比他们更差了。

  刘封只用了几百石粮食,就帮自己家老爹涨了一波声望,在丹阳兵里刷了一波好感度,还成功调查了丹阳兵里孤儿寡母的成分,可谓是赚大了。

  现在,刘立就是照单找人,按照之前调查的结果聚拢可用少年。

  刘立驾驭着牛车,一路来到郯城县南城区的贫民窟。

  这里都是郯城县里穷人的住宅,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木板、稻草,泥巴胚堆砌而成。

  原本这里脏乱到极点,各种垃圾堆迭,污水横流,简直像是垃圾场。

  刘封来了之后,整顿了这一片区,至少将垃圾统统送城外埋掉,然后引了几条污水渠。

  这并非是刘封有洁癖,也不是想要收买人心,纯粹只是担心这么肮脏污秽的环境,一旦引发了疫病,那可是要人命的事情。

  被刘封整顿了一番之后,贫民区的条件虽然还是很差,但至少环境好了许多。

  没有了垃圾挡路,就连道路都拓宽了不少。

  刘立这一行人,整整三大架牛车,上面堆满了粮食。

  刚一进入贫民区,就引来了诸多觊觎,甚至有些发红的目光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只是下一刻,这些目光落到这些少年手中所持的大刀,长枪等武器,以及腰间挂着的腰牌,立刻冷却了下去。

首节上一节31/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