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7节

  “士政你既与那糜封交好,可继续深交之。”

  放松下来之后,臧霸甚至还有心思关心起儿子交友:“糜家久居徐州,交往遍及天下,是天下间有数的豪商,兼家传诗书,低调行事,是可以深交的良友,他日若是开阳有事,也可向糜家求助。”

  “父亲放心,孩儿必依命而行。”

  臧艾原本就有心与刘封交好,现在又得到了父亲的应允,心里很是高兴。

  “休朗,这次倒是委屈你了。”

  臧霸随后掉过头安抚起孙毓来。

  孙毓倒是满不在乎的笑道:“叔父何出此言,不过是为您跑了趟腿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事。”

  “不过那糜家小子确实有些不俗,听到我要盗卖军粮时,竟然怒发冲冠,痛斥于我,却是正气十足。”

  孙毓的父亲孙观虽然认臧霸为主,可他的年纪却要比臧霸大上好几岁。

  因此,孙毓称呼臧霸为叔父,而臧艾却要称孙观为伯父。

  臧霸心中的疑惑总算是落了地,人也轻松了许多,饶有兴趣的和儿子、侄子闲聊起来。

  一时之间,臧府其乐融融。

  刘封那边回了客栈之后,又安排了一批人回去报信,让他们加快速度运粮,省得夜长梦多。

  从昨晚的事情来看,臧霸心中应该还是有着提防的。

  虽然自己感觉应对的非常适宜,没露出什么破绽。

  但终归是个警钟,值得刘封更加小心。

  这臧霸难怪历史上能做下那么大事,还能割据青、徐二十年,在曹操手底下当了整整二十年的青徐王,确实不凡。

  刘封决定明天出发,离开开阳。

  尽管这次行动并没有什么风险,以臧霸稳重妥协的性格,哪怕对方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大概率会装作不知道,放他离开。

  就是扣下了他,说不定还反而会成为双方破冰的契机。

  不过这些毕竟只是刘封按照臧霸的性格进行的推演,现实里可能会有更多的意外。

  刘封自然没必要继续呆在开阳城,冒不必要的风险,见好就收,乃是上策。

  至于臧艾的遗憾,那只能对不住了,希望下次再见他还能当他是朋友了。

  离开了开阳城后,刘封跟着几个收粮队来回跑了几次,光明正大的侦查起沿途地形来。

  收集到足够的情报后,刘封这才施施然的返回了郯城。

  刚一回府,刘封先去给祖母、母亲问安。

  这次出去还是瞒着她们,只是说被刘备委派,外出办事。

  饶是如此,刘备还替刘封背了锅,被刘母好一顿埋怨。

  刘备斜靠在凭几上,看似在听着儿子的报告,可眼睛却是一直在打量着刘封的身体。

  发现对方既没有哪里受伤,也没有变瘦,这才悄悄的松了口气。

  “臧霸此人,野心不大,最大的愿景不过是割据地方,作威作福罢了。”

  刘封介绍着经过自己刚刚验证的后世情报。

  “昌驻扎在缯国县,吴敦在即丘县,孙观、孙康驻扎在临沂,尹礼在阳都,臧霸自己则带着四千嫡系精锐驻扎在开阳。其他各贼,多则如孙观兄弟俩约两千人,少则如吴敦仅千人。”

  刘封还尝试性的制作了一份行动方案,呈现给父亲点评:“父亲,这是孩儿草拟的作战方案,还请您指点。”

  在打仗方面,刘备这时候已经算是T0.5档次的大手子了。

  别的不说,一万人以下的战斗,刘备是丝毫不惧天下英雄的,而且还是有必胜信心的那种自信。

  三万人以下,那刘备所惧者,也不过本初、孟德、奉先,伯圭等当世一流高手而已。

  待到日后自己老爹神功大成,脱离曹操的掌控,逆袭徐州,王者归来时,甚至在小沛吊打了刘岱、王忠,还膨胀的对两人说:“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

  这啥意思,就是你们这种货色,加一百倍都是被我完虐的份。

  曹操亲自来,那也未必能赢得了现在的我了。

  看看,这都嚣张成啥样了。

  可刘备有这嚣张的资格吗?

  确实有。

  因为曹操接到情报后本来还想派曹仁、夏侯渊来,但为荀劝谏,最后亲自出马。

  看看,连东汉萧何都承认刘备的能打了,荀总比后世的大家了解刘备的军略能力吧。

  曹操同意了,听从了荀的劝谏,亲自出征。

  结果也很喜感,大耳哥,卒。

  而且还是未经一战,直接雪崩。

  刚刚那个膨胀到天上去了,自诩连曹公都未必奈得了他的大耳哥,在听到曹操亲自来征时,做出了荒谬绝伦的反应。

  他先是坚决不信,表示这是假的,然后带着十几骑亲信出去探查。

  结果发现曹操真来了的时候,已经被寡妇曹以快打慢,直接围了小沛。

  他不但连小沛回不去,就是逃亡下邳的通道也已经被曹操给截断。

  无奈之下,刘备只能仓皇往北逃窜,去投奔袁绍。

  这是刘备第三次连老婆带孩子都给丢了,而且这次还额外捎带上了一个二弟关羽。

  所以,真不是刘备弱,不会打仗,而是曹操确实强,尤其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比一直小打小闹的刘备强太多了。

  不过这一次刘备肯定靠的住,因为这一次就是刘备最擅长的万人以下之战。

  这次动手臧霸,刘封为刘备精心筹集了近两万人的军队,其中刘备可动员部曲八千人,其中一半是曹豹割让给刘备的部曲。

  在刘封前往开阳的这段时间里,曹豹已经完成了交割。

  赵云和田豫已经带着心腹部曲入主新营,开始了紧急整训。

  其次,曹豹自己的六千部曲届时也会一起行动,还会尽力拉上剩余的丹阳兵,尤其是许耽的部曲。

  刘封的意思是,以曹豹带着丹阳兵主力直扑开阳城下,进行围城。

  不需要曹豹他们攻城,只要截断开阳县与外界的联系,封堵开阳几个城门的外出通道,便是大功一件。

  之所以要让曹豹他们上,也是因为丹阳兵是目前最不可靠的。

  让他们堆在开阳城下,有益于集中掌控住他们,保持忠诚和稳定就足够发挥最大作用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79章 玄德教子

  其次以张飞本部配合陈登以及下邳郡兵去截断阳都之敌尹礼,而关羽搭配鲁肃,带本部加上东海郡兵前去阻断临沂之敌孙观、孙康。

  赵云和田豫则负责带领本部突袭即丘,将吴敦围在城里,不能逃脱。

  整个计划就是围点为主,打援为辅。

  每一路,刘备军都是优势兵力,至少两三倍于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泰山贼的援军自然是能吃就吃,一旦成功吃掉,立刻顺势围城。

  如果没吃掉也没关系,只要能继续堵住对方,不让他们有给开阳解围的机会就是胜利。

  开阳城中无粮,就算搜刮民间剩余的粮食,恐怕也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到那时候,也就只剩下投降一条路可走。

  而作为主心骨,领头羊的开阳一下,其他几个据点也只有被各个击破一个结果。

  先前预估过臧霸的库存粮食,加上这次去开阳的情报所得。

  刘封判断臧霸的粮食可能只够吃到夏收。

  现在一下子拿出四万石粮食交易,最多只能支撑他们到四月。

  也正是因此,臧霸才要求糜家要在三月开始向开阳输入粮食。

  那么动手的最好时机,就是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上旬。

  现在到三月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训练士卒。

  丹阳兵现在战力拉胯,不是他们真的不能打,而是他们的信心被曹操给打崩了,再加上军纪败坏,组织度极差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只要换上合格的将领,再经过两三个月的恢复训练,培养士气,最少也能达到能够应对中等烈度战争的程度。

  等到三个月后,士卒训练妥当,这时候哪怕臧霸起疑心了,也来不及求购粮食了。

  刘封甚至觉得只要自己一方行动够快,把吴敦给堵住,就已经赢了一半了。

  刘备虽然态度有些冷淡,显然还在不满刘封外出,他来背锅的事情。

  要知道这可是让刘母和田氏好好埋怨了他一顿不算,还天天念叨刘封。

  只要一念叨刘封,就又会顺嘴数落刘备。

  这也难怪刘备会一脸冷淡了。

  不过他虽然满脸不爽,但身体却很诚实的接过刘封的计划,随后仔细翻看起来。

  这份计划的完整和新颖,带给了刘备很大的震惊和惊喜。

  先前他对刘封所谓的作战计划没什么印象,以为就是寻常的计划。

  可现在看见这份帛书后,才明白刘封的作战计划居然与他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这个时代所谓的作战计划,一般都是主将一人决断。

  就算主将想要集思广益,也会把人召集起来,听取大家的意见。

  可最后的决定权却始终在主将的手里,而且计划也会最终由他拟定,其他人,哪怕是副手,不到战斗开始时,也是不清楚整个计划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古代战争,经常会出现一路主将意外阵亡后,军队瞬间崩溃,不会打仗了的诡异情况。

  因为他们当时确实不会打仗了,所有的计划都捏在主将手里,主将一死,就没人知道了。

  这种情况下,大家怎么可能不慌乱。

  可刘封拟定的这计划却是极其详细,甚至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

  仔细的讲述了粮食的运输转运囤积,兵力的集结的地方,时间和行军路线,甚至连歇息的营地都标记好了。

  同时,对行军、驻营、战斗等具体细节上,还特地考虑到了一些经常发生的意外情况而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

  可以说如果发生了这些情况,都无须主将做出决定,下面的司马,屯长都可以依靠这份应对策略去解决问题。

  这一点大大的震撼了刘备,把他的战术眼光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虽然各种战略战术依旧有不少毛病,甚至刘备还发现了至少一处致命漏洞在里面,可这样的作战计划,已经让刘备耳目一新,

  “封儿你把丹阳兵全部堆在开阳城下,是太看得起曹豹,还是太小瞧臧霸了?”

  “你当真觉得以曹豹之能,能把臧霸给困在开阳城内?”

  刘备突如其来的几句话,把刘封给吓出了一身冷汗,猛的反应了过来。

  是啊,自己怎么会这么蠢,只想着用目前战力最拉胯的曹豹、许耽部的丹阳兵去堵门,仗着兵力优势去吓阻臧霸。

首节上一节47/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