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22节

  秦朝。

  嬴政不禁感叹道:“回首望去,我大秦能有现在的成就,绝非朕一人之功劳!”

  嬴政感慨道:“灭掉犬戎实属不易,朕还记得父亲曾说过,犬戎强大,不比诸侯国差,甚至连先祖秦襄公都被犬戎所害。”

  “先祖为了秦国呕心沥血,不仅要提防其他国家,还要和犬戎厮杀,我秦国的土地是我秦人用鲜血换来的啊!”

  【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个被同化的异族是突厥】

  【突厥在华夏历史上绝对能占得一席之地,因为历史上的突厥不仅猖獗,而且还曾占领大片土地,乃是为数不多的强大外族之一】

  【突厥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可能推翻中原王朝,但是偏偏他的运气不太好,一出生就遇到了最强进的对手隋唐】

  【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强盛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也不可能结束中原大地将近四百年的梦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唐朝乃是华夏历史公认的最强大的朝代,而李世民又是最能带兵打仗的皇帝,遇到这个事情的唐朝,突厥可谓是地狱难度的开局】

  【不过突厥仍然算得上是隋唐两大王朝最强劲的对手,隋文帝时期,突厥占领了大片土地,对隋王朝来说是巨大的威胁,所以隋文帝对突厥慎之又慎,最后巧用妙计,连打带忽悠,最终将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唐朝时期,李世民为了解决外患,出击东突厥,最终与公元630年大败东突厥汗国;657年休养生息,国力强劲的唐朝再次联合回纥灭西突厥汗国,至此强大的突厥汗国彻底灭亡】

  【之后虽然突厥未曾被消灭殆尽,但是依然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力量,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唐王朝和其他游牧民族同化,突厥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哈哈哈哈,天泵开局啊!”

  “开局对手是隋朝不可怕?那如果是唐朝呢?还不可怕?那如果是唐朝的李世民呢?”

  “我刚刚查了一下资料,突厥的地盘大的过分,如果不是碰到了隋唐两大朝代,说不定真的能入主中原。”

  “我靠,我刚查到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加起来比唐朝大!”

  “我也看了,还好隋文帝分裂的东西突厥,不然指不定哪天就被突厥打到家门口了!”

  “怕什么,就算入主中原也逃脱不了被同化的命运,看看元朝就知道了,那同化的可谓彻彻底底啊!”

  唐朝。

  李世民面带笑容的看着天幕。

  “没想到,聊个异族也能聊到朕的头上,不过朕喜欢,哈哈哈!”

  李世民见自己得到了后世的认可非常高兴,至少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年出多次出兵,已经引得诸多大臣的不满,如今有了天幕给自己背书,李世民出兵的理由更加充分了。

  

第39章 乾隆泪目,终于被夸赞一回

  【而华夏历史上最强大的外族,也是被同化的最彻底的外族之一莫过于打下辽阔土地,基本占领整个亚洲板块的元朝蒙古族】

  【蒙古族同样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生下来就骁勇善战,尤其是到了宋朝时期,由于宋朝在军事上的软弱无能,蒙古族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提到蒙古族就不得不提起一位传奇人物孛儿只斤铁木真】

  【成吉思汗铁木真出生时幼年丧父,被部落遗弃,于是只能投奔克烈部;铁木真骁勇善战,堪称军事天才,用兵迅猛、刚烈】

  【很快铁木真便打下了大部分部落,基本统一了草原上的蒙古族】

  【铁木真统一草原之后建立蒙古国,并进行了多次对外扩张战争,不仅灭亡了西夏、西辽以及中亚地区的花剌子模,甚至其足迹都可以追溯到黑海海域】

  “我靠,都打到黑海了,简直比拿破仑还牛掰!”

  “拿破仑算什么,拿破仑凭借枪炮才打下了欧洲而已,蒙古族可是货真价实的近身肉搏。”

  “铁木真如果真的统治了欧洲,或许之后就没有什么欧洲中世纪发展史了。”

  元朝。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说道:“这就是我元朝太祖吗,简直神勇无比!”

  此时,一位蒙古族大臣上前劝谏道:“汗王,我蒙古族就该如同太祖一样征战沙场,我请求汗王出兵边关,扩张我元朝版图,如同太祖一般再创我蒙古族辉煌!”

  元英宗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首先,叫我陛下或者皇帝陛下;其次,现在我大元朝已经征战多年,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蒙古族大臣愤怒的说道:“百姓!那不过是中原人罢了,我蒙古人打下来的江山,凭什么要照顾这些中原人,他们只是丧家之犬罢了,他们只配当我们的奴隶!”

  元英宗大怒道:“放肆!既然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朝,那我作为大元朝的皇帝必须管理好整个大元朝,而不是如同部落一样管理我大元朝。”

  “中原人怎么了?只要我大元朝还在一天,他们就是我大元朝的子民,我大元朝已立,当对各族人民一视同仁,我蒙古人被中原人称呼了数百年上千年的蛮夷,难道你还希望后世称呼我们为不受教化的蛮夷之族吗?”

  蒙古大臣一甩衣袖愤然离去。

  不久之后这位蒙古大臣的家里便聚满了蒙古族的勋贵。

  这位蒙古大臣见人都到齐了,于是开口道:“诸位,今日之事,你们也看到了,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崇尚中原儒学,已经不把自己当蒙古人看了,如今他一心想要治理他的国家,根本不记得我蒙古族的神勇。”

  “不错,自从皇帝继位以来,不仅大力推行儒家文化,而且还任用中原人,朝堂之上中原人频频出入,这哪里像是我蒙古人的王朝。”

  “而且他还不让我们随意打骂中原人,甚至还减轻中原人的赋税和徭役,要我看,他已经不是我蒙古人的皇帝了,已经成为中原人的皇帝了。”

  “咱们这位皇帝可不得了,上个月颁布的《大元通制》简直是让我们当中原人啊!长此以往,不出百年,我蒙古人的血性就要被磨没了,到时候这个大元朝是我们说了算,还是中原人说了算就不一定了!”

  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那位蒙古大臣说道:“既然我们这位皇帝陛下一心为了中原人,那么我们也只能忍痛......”

  说到这儿蒙古大臣在脖子上比了个杀头的手势。

  一时间屋内变得无比安静,但是过了许久也没人出声反对,这场密谋刺杀皇帝,篡位谋逆的阴谋就这样被蒙古勋贵默许了。

  【铁木真去世后,他的后代延续了他的一贯作风,羸弱的宋朝根本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最终宋朝被蒙古国灭国,蒙古国入主中原之后定国号为元,华夏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朝代从此展开】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可是蒙古族的骨子里勇猛和血性不允许他们像中原文人一样治理国家,所以蒙古族的治国之策依旧有蒙古族原始、粗暴的影子,这也为元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再加上蒙古族酷爱征服,元朝在不足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在出兵征服,虽然大下了大片土地,但是对土地的管理却十分松懈,最终只能任用中原人治理国家,而这也变相的促进了两族之前的融合】

  【元朝末年,随着元朝征战四方,国内百姓被压榨的无以复加,再加上国家幅员辽阔,而蒙古人又不小心治理,以至于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和各地反叛不断,内忧外患之下元朝终于走向了灭亡】

  【元朝覆灭之后,大部分搬迁到中原的蒙古人不愿意离开,于是逐渐被中原同化,少数蒙古人重新搬迁到关外,回归游牧生活】

  明朝。

  朱元璋感叹道:“元朝苦啊,元朝的百姓苦啊!”

  “元朝作为外族,哪里见识过中原的繁华,结果可想而知,大多是蒙古官员腐败的腐败,无能的无能,以至于元朝只有不足百年的寿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朱元璋来到几个儿子面前说道:“看到没有,元朝就是教训,做皇帝的只有爱民如此,只有为民为国才能长久,如同元朝这般对百姓索取无度,朝堂上下乌烟瘴气只能缩短王朝的寿命。”

  “儿臣明白!”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儿臣明白!”

  【接下来到了今天视频的重头戏,清朝的建立者,同样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女真族】

  【明朝末年,恰巧碰到小冰河时期,百姓多年颗粒无收,再加上朝廷上下混乱不堪,即便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励精图治,但是依旧无法挽大厦于将倾,最终被女真族灭国】

  【大清王朝算得上是华夏历史上最复杂的朝代,前期的大清皇帝个个都是好皇帝,为了不重蹈元朝的覆辙,清朝皇帝任用中原人为官,减轻百姓的负担】

  【为了能够治理好国家,不让中原人产生抵触心理,女真族上上下下主动学习中原文化,而这也是女真族能融入中原的最主要的原因】

  【前中期的大清朝并不逊色于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甚至比大部分朝代做的更好】

  清朝。

  乾隆皇帝看着天幕差点儿落泪。

  “不容易啊,不容易啊,天幕终于夸奖了我大清一次,真是太不容易了。”

  虽然只是小小的夸奖了一下清朝的前中期皇帝,但是对于乾隆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在得知清朝末年皇帝,尤其是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之后,乾隆都恨不得活剐了自己的后代子孙。

  

第40章 乞丐皇帝朱元璋

  【历史上,没有一位皇帝出身像他一样出身如此下贱,也没有一位如他这样下贱出身的人做得到如此地步】

  【他本是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奈何天灾不断家中无以为继,最艰难的时候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插标卖首,流浪天涯,只要能活下去,他什么都愿意做】

  【公元1344年四月初六,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侄儿饿死;二十二,母亲饿死。一个月中,接连被活活饿死四位至亲,人间至痛,莫过于此】

  明朝。

  朱元璋颤抖着身体坐在龙椅上,天幕中配的视频片段一幕幕出现在朱元璋的眼前,虽然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些许差距,但是大致内容却一模一样。

  马皇后和朱元璋相濡以沫多年,当然听说过朱元璋小时候的事情,第一时间就猜到了天幕讲述的是朱元璋,于是连忙走过去拉住朱元璋的手。

  “好了,重八,一切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朱元璋抓着马皇后的手放在自己脸庞,有些哽咽的说道。

  “是啊,一切都过去了,可是咱爹娘,咱兄弟都没了!”

  汉朝。

  刘邦饶有兴趣的看着天幕中的放牛娃。

  “没想到后世还有皇帝都出身比朕还要低微,真不敢相信他是如何从一个差点儿饿死的乞丐摇身一变成为皇帝的。”

  唐朝。

  李世民疑惑道:“一个乞丐怎么可能当的上皇帝,难道是哪个皇帝的私生子,可是不应该呀,天幕都说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饿死了啊。”

  清朝。

  乾隆皇帝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确实是一位传奇人物,可惜子孙后代不中用啊!”

  原本乾隆还想嘲讽几句明末的几位皇帝,结果就想到了他百年之后的道光皇帝和慈禧太后,瞬间就没了兴致。

  【从一个乞丐,加入起义军,一路披荆斩棘,最后竟然当上了皇帝,开创了一代王朝,这个传奇人物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本名朱重八,普通百姓没上过私塾,大多不识字,所以名字一般都是某个代号;朱重八在所有堂兄堂弟中排行老八,因此名为朱重八】

  【元朝末年,天灾不断,再加上元朝官员腐败无能,无法有效治理国家,因此像朱元璋这样的家庭一遇到天灾根本没有活路】

  【时年,先是大旱,导致朱元璋一家颗粒无收,次年又闹起来蝗灾和瘟疫,一个月内父母亲族相继离世,朱元璋甚至连埋葬父母的一块儿地都没有】

  【当时,朱元璋希望地主刘德看在他一家老小给地主家放牛的份上能施舍一块儿埋葬父母的土地,可是却被地主拒绝了,还是地主的堂兄刘继祖心地善良,施舍了朱元璋一块儿地,让他得以安葬父母】

  【据记载,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想要亲自感谢刘继祖,可惜刘继祖当时已经过世】

  【朱元璋感念当年恩情,追封他为义惠侯,并且荫及子孙后代,就连刘德家都赏赐了几十亩良田,可惜和刘继祖比起来就差了许多】

  【朱元璋亲自下旨,刘继祖夫妇配享皇陵祭祀,刘继祖的儿子刘英跟随朱元璋上阵杀敌,朱元璋从不肯让他上阵,唯恐刀剑无眼】

  【刘继祖的孙子也被朱元璋召入国子监读书,可惜因为一场大病去世,为此朱元璋还痛惜了许久】

  【刘继祖的子孙享受了长达276年的恩遇,与大明王朝同寿】

  汉朝。

  刘邦忍不住拍案叫绝。

  “朱元璋,是一位好皇帝,就是不知道子孙后代如何。”

  接着刘邦看向一旁的韩信问道:“朕记得你去年好像也做过这样的事。”

  韩信点了点头说道:“回陛下,当年臣无以为靠的时候,是一位老婆婆给了我一口饭吃,我发誓自当报答。”

首节上一节22/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