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29节

  【不过碍于皇家颜面,朱祁钰还是派人将朱祁镇迎接回大明】

  【虽然人是接回来了,但是却被朱祁钰软禁在皇宫,这一关就是7年】

  【直到某一天,朱祁钰突然病重,石亨、徐有贞等人见朱祁钰病重便密谋让朱祁镇复位,甚至还取得了太后的懿旨】

  【就这样一夜之间朱祁镇复位,就连第二日上朝的群臣都没有反应过来】

  【而病重的朱祁钰便将病重的朱祁钰软禁了起来,不久便传出朱祁钰暴毙的消息】

  【朱祁镇因朱祁钰篡夺皇位,且将自己软禁长达七年之久,而对其怀恨在心】

  【所以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给了他一个“戾王”的谥号。按照亲王礼仪,将其安葬在北京西山,而未葬入帝陵】

  【朱祁镇复位当日便做起了昏庸之事,当日上朝便将大功臣于谦、范广,大学士王文以及一大批朱祁钰任用的大臣、太监打入大牢】

  唐朝。

  李世民听完这离奇曲折到不能再离奇曲折的故事忍不住龇牙咧嘴。

  “不愧是皇家事,这都乱成一锅粥了!”

  不过回想起来,从古至今那个王朝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就连他自己的皇位都是抢过来的,甚至为了活命不惜杀害兄弟,软禁父亲。

  明朝。

  视频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朱元璋依旧盯着天幕看了许久,直到被马皇后握住手才回过神来。

  朱元璋转过身去淡淡的对马皇后说道。

  “妹子啊,咱乏了,咱去休息一会儿,你就不用跟过来了。”

  见状,马皇后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跟过去。

  朱标有些担忧的看着朱元璋的背影,想要上前安慰,但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寻求马皇后的帮助。

  马皇后摇摇头对朱标说道。

  “让你父皇静一静吧,这朱祁镇的所作所为伤透了你父皇的心。”

  朱标还行说什么,却被马皇后打断了。

  “你父皇他心里什么都清楚,也什么都能明白,只是一时间无法接受罢了,让他一个人想一想吧。”

  之后天幕又播放了一个美女视频,可惜所有皇帝和大臣都沉浸在上一期的《昏君大盘点》中,所以除了极个别昏庸的王朝之外,基本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波动。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爱实验的洋仔,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华夏古代的四大发明】

  天幕中出现一个男子,男子坐在桌前,桌子上还放着四样东西,每一样东西都被白布遮盖着。

  【悄悄给大家说一句,四大发明有一样严格管控的物品,我偷偷的做了一小点儿,就一小点儿,大家可千万别学我】

  此视频一出,稍微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尤其是天幕中男子所说的严格管控的东西,所有人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

  【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那么猜一猜这四大发明中谁是最厉害,最具有价值的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有皇帝和大臣也一脸好奇的盯着天幕。

  虽然画面中的男子一直在强调是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是观看天幕的皇帝包含各朝各代,比较久远的皇帝对此还是非常好奇的。

  就比如,天幕前的嬴政、汉武帝、汉文帝以及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等等时代的君主都对此有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让我们揭晓答案】

  随着男子揭开第一个白布,一张薄薄的泛黄的纸。

  三国。

  曹操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曹操呵呵一笑说道:“原来是纸啊,纸张竟然被后世评价为古代四大发明之首,还真是出乎意料,但又合情合理的存在。”

  一说到四大发明,所有人不免的想到的是武器、是铸造工艺、是各种精美的制品,可是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是一张平平无奇的纸。

  但是回过头来一想,纸张的出现确实大大的提高了民间的文化程度,改变了书写工具,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唐朝。

  李世民拿起桌上的奏折翻了翻,然后说道。

  “四大发明之首竟然是纸张,不过好像也确实配得上四大发明之称。”

  说到四大发明,大多数人都是以当下的目光来看待问题,可是等天幕中的男子拿出纸张之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后世评选的四大发明不以某一朝代为基础,而是以整个古代,两千多年的时间,甚至五千多年的时间来看待问题的。

  李世民沉思几秒说道:“如此看来的话,另外三大发明恐怕也不是什么精妙绝伦的工艺,或者强大的武器了,应该也是能为所有时代发展提供助力的东西。”

  

第52章 造纸术能改变历史吗?

  【大家没有看错,我个人认为造纸术的改良无疑是四大发明之首】

  【纸张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是当时的纸张并不是什么廉价物品】

  【西汉时期的纸张的主要原材料是麻纤维和麻纺织物,所以造价高不说,而且质量也不行】

  【当时制造出来的纸张表面凹凸不明不说,纤维还明显,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直到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最终改良了造纸术】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材料主要为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不仅提高的纸张的质量,而且极大的削减了造纸的成本】

  【甚至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只有蔡伦改进过的纸张才算得上真正以的纸张,之前的纸张不过是另类的麻布而已】

  天幕中,随着男子的讲解,视频还配备了纸张的特写,皇帝批阅奏折的画面,以及造纸的片段。

  秦朝。

  嬴政有些震惊的看着天幕展示的纸张。

  “这后世展示的纸张竟然距离朕如此之近,而且做工也不复杂,我大秦未必不能做出来。”

  嬴政在之前的视频中也注意到了纸张,但是嬴政一直以为那是后世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才会产生的东西,也就没怎么在意。

  可是现在知道了纸张的原材料,还看到了造纸的一些片段画面,嬴政开始思考造纸的可行性。

  要知道不管是在秦国当秦王的时候,还是现在统一天下的秦朝皇帝,他都需要批阅大量的奏折,而这些奏折都是用竹简书写的。

  初中、高中课本上两个太监抬着一大堆逐渐到皇帝面前的图片可没有丝毫的夸大事实。

  虽然大多数大臣在竹简上书写文字都尽量简洁,字体尽量细小,但是架不住量大啊。

  所以当嬴政看到天幕中展示的纸张和纸张奏折之后,嬴政当即决定一定要研发纸张。

  嬴政死死的盯着天幕,唯恐漏掉造纸的画面。

  嬴政来到奋笔疾书的史官面前,随手指了两个人说道。

  “你,还有你,你们两个人暂时不要记录了,你们两个给朕盯着天幕,一定要记住造纸的方法,只要能记录完整的造纸过程,赏金千两。”

  汉朝。

  汉武帝此刻手中拿着一张纸仔细的端详。

  “现在的纸张制造确实有些粗糙,不利于书写保存,不比得简帛。”

  汉武帝手中的纸张不仅厚重,而且纤维明显,颜色暗沉,虽然比竹简使用方便,但是韧性不足,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汉武帝对群臣问道:“有哪位大臣愿意替朕研制天幕中所展示的纸张?”

  大部分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站出来打包票。

  主要还是因为天幕展示的造纸画面太短了,诸位大臣也就看了个大概,根本不了解全过程不说,关键是他们这些大臣也不是干这一行的啊。

  让这些文臣武将治理国家,带兵打仗容易,让他们钻研造纸,那太为难他们了。

  见众人都不说话,最终还是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桑弘羊站出来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臣愿意一试。”

  汉武帝见有人站了出来,也就直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桑弘羊。

  当然,桑弘羊作为朝堂重臣,当然不可能亲自研制纸张。

  他只需要把今日在天幕中的所见所闻告诉门下食客,门下的食客自然会帮他研制纸张。

  【纸张的制作过程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往简单来说,无非是把植物纤维浸泡碾碎成浆糊,然后重新定型成薄薄的纸片】

  【据记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大概分为浸泡、切碎、洗涤、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八个步骤】

  随着男人的讲述,没讲述一个步骤天幕就会出现几秒钟的相应的步骤,这一幕让嬴政和汉朝的皇帝大为欣喜。

  秦朝。

  嬴政对两个盯着天幕看的史官问道:“都记下来了吗?”

  两人连忙点头说道:“都记下来了!”

  见状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才坐了回去。

  汉朝。

  此刻桑弘羊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而其他大臣或多或少的流露出一丝遗憾。

  “原本以为是一件苦差事,没想到天幕竟然会讲解的如此详细!”

  “唉,亏了,早知道如此简单,我当时就该应下来。”

  “无妨,如果之前算是大功一件,那么现在只能算一桩小事而已。”

  而有了天幕的讲解,许多大臣都暗暗打算回去之后一定要尝试造纸,不说什么功劳,只是按照天幕所说做一做而已,况且万一自己做的比桑弘羊做的更好,那么岂不美哉。

  【造纸术是一个不断改良的过程,从蔡伦改良造纸术之后几百年的时间里,纸张的制造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直到公元四世纪,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全国】

  【随着纸张的普及,相应的纸张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根据考古所得到的实物推断,魏晋时期的纸张比蔡伦纸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具体表现为纸张的白度提高、表面更加光滑、纤维束大量减少、纸张厚度平整度更加统一】

  【顺便提一句,魏晋时期不仅纸张得到了改良,甚至还可以为纸张进行加工处理】

  【比如对纸张的表面,或者在制造过程中加入淀粉进行施胶】

  【在纸张表面涂抹矿物细粉的涂布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纸张的白度,而且可是使纸张表面更加光滑】

  【还有对纸张进行染色,生产处五颜六色的纸张,比如黄色的纸张,多用于公共场合,道经、佛经的书写等方面都会用到黄色的纸张】

  此刻,不光是秦汉两朝的皇帝,其他皇帝也逐渐重视此次天幕的视频。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只是简单讲解一下纸张的制作,如此一来例如隋唐两朝,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皇帝对此并不重视。

首节上一节29/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