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52节

  【刘邦听后惊慌失措,最后在张良的陪同下和项伯会面,极力言说自己没有称霸之心,并愿意和项伯结为亲家,以示诚意】

  【项伯回去后劝说项羽,刘邦先入关中,而无入主之意,刘邦有大功劳,而项羽却要杀刘邦,此举会寒了人心】

  【项羽闻言便放弃了攻打刘邦的打算】

  【第二日,刘邦带百人,匆忙赶往鸿门,当面像项羽谢罪,并极力言赞扬项羽军队神武,并强调自己没有称霸的野心】

  【范增在鸿门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无奈,范增只好以项庄舞剑为由,想要借机除掉刘邦】

  【项伯见状,也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刘邦,最终刘邦得以借机逃脱】

  “靠!听着真憋屈,叫什么霸王,叫王八算了!”

  “楼上过激了,项羽如果真的趁机杀害了刘邦,也就不配称为楚霸王了。”

  “没错,项羽不屑于阴谋诡计,乃是一代豪杰。”

  “接下来便是白衣渡江,自此有了江东鼠辈的称号。”

  “???楼上醒醒,你在说什么胡话?”

  “我觉得楼上是把暗度陈仓给记混了。”

  “如果楼上是整活,我称之为好活;如果楼上是认真的,我也愿称之为好活!”

  “那个,是我记错了吗?白衣渡江和江东鼠辈不都是三国时期的事情吗?”

  汉朝。

  刘邦有些懒散的坐在皇位上,回忆过往的经历。

  “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张良来劝朕,说不定几日之后,项羽大军便会攻破城门,打入咸阳。”

  “那时候,以我10万人对阵40万人,绝对毫无胜算。”

  三国。

  听到这里,曹操忍不住摇了摇头。

  “我敬重项羽,但同时我也不屑于成为项羽。”

  “项羽的性子,注定无法成为皇帝,只能称王,称臣。”

  【鸿门宴之后,刘邦暂且安全,项羽则是趁机入主咸阳,不仅一把火烧了咸阳城,而且还不顾中热反对杀了已经投降的亲王子婴】

  【原本各路起义军和楚怀王熊心约定,先入定关中者为王,可是项羽却不打算遵守约定,反而打算和各国诸侯自行分封,刘邦被封为汉王】

  【公元前206年,四月,各路诸侯在戏下罢兵,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而刘邦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

  【回到汉中之后,刘邦下令烧毁了栈道,依次表示自己绝无称霸之意,以此麻痹项羽】

  【同年五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明面上派遣樊哙带领一万人修栈道】

  【可是烧毁的栈道接连有300多里,高低不平,地势险恶。有的地方必须架桥,有的地方还得开山。一万人马修了十几天,只不过修了短短的一段,而给他们的工期却只有一年】

  【樊哙时不时的抱怨说,就算给自己10万人,修一年也修不完300多里的栈道啊】

  【士兵听到连樊哙也抱怨,于是一个个也跟着消极怠工】

  【不久,上面又派来三五个工头和一千多劳工,并带来刘邦口谕,谴责樊哙等人办事不力,将樊哙等人撤职调回】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趁机将樊哙等人调回都不会引起他人注意,之后便一举攻破陈仓】

  【雍王章邯得知探子来报依旧半信半疑,刘邦的栈道连十分之一都没修好,哪里来的大军进攻自己】

  【可惜,章邯哪里知道,当时韩信投奔刘邦的时候,根本没走栈道,而是走的一条小路】

  “涨姿势了,原来暗度陈仓还有这么个小故事。”

  “樊哙最后也没想明白,明明派自己修栈道,怎么一眨眼就绕道陈仓后面去了。”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网友不知道樊哙修栈道的事情。”

  汉朝。

  看到天幕的讲解,樊哙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后世的史书好像记载的不完全啊,当时我可是清清楚楚知道陛下暗度陈仓的计划的。”

  刘邦也笑道:“如果不告诉你,恐怕你也不会带着一万人去修栈道,一万人让你一年修完栈道,你肯定会撒泼打诨。”

  “也幸好有韩信来投,不然我这个汉王要做多久还不一定呢。”

  樊哙感慨道:“韩将军用兵如神,我不如也。”

  

第89章 最臭名昭着的王朝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又迅速击败了司马欣和司马欣、董翳,收拢了大量的军队】

  【之后刘邦放缓脚步,欺骗项羽,让项羽以为自己取得关中地区之后便心满意足,不会再东进】

  【项羽果然信以为真,放松了对刘邦的防守,全身心的投入到与打田荣的战争中】

  【公元前205年,5月,刘邦趁项羽陷入齐地无法自拔,迅速率领各路诸侯共56万人大军,一举攻破西楚都城彭城】

  【可惜,刘邦有犯老毛病了,攻下彭城之后,刘邦并未东击项羽残部,反而整日和各路诸侯饮酒作乐,仿佛天下已经是囊中之物】

  【结果就是,项羽率领轻骑三万回攻彭城,刘邦联军根本没想到项羽会这么快返回,一时间被项羽偷袭得手】

  【这一战完全是一边倒的态势,不出片刻,刘邦联军便死者十余万,还有十余万人溺水淹死,刘邦只带数十人仓皇逃脱,诸侯联军瞬间土崩瓦解】

  【之后在韩信和张良等人的协助下,刘邦再次重整旗鼓,开始和项羽长期对峙】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刘邦、韩信统领三十万汉军与十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

  【最终,项羽不敌刘邦,在四面楚歌声中仅率800骑兵突围至乌江,最终自刎而死】

  【自此之后,刘邦再无敌手,最终建立大汉王朝】

  “可惜了,可惜一代西楚霸王就这么死了。”

  “项羽很难评价,如果没有刘邦,或许天下将落入项羽手中,之后如何还未可知。”

  “得了吧,项羽如果胜了,苦的还是百姓,项羽不可能像刘邦一样体恤民情。”

  “刘邦虽然知人善用,但是他飘啊,有点优势都让他飘没了。”

  “确实,刘邦如果不飘,项羽早死了。”

  “还有更飘的作者没说,刘邦称帝之后出击匈奴,娄敬觉得有诈,结果刘邦不听,他又飘了。”

  “刘邦30万大军被匈奴40万人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如果不是最后贿赂了单于之妻阏氏,在阏氏劝说下放开围军,刘邦早就没了。”

  “真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刘邦和项羽都曾强势,也都曾被迫仓皇出逃,可惜最后还是刘邦更胜一筹。”

  唐朝。

  李世民感叹道:“刘邦乃是天生的王者,他有王者的识人之能,为了胜利也会不择手段。”

  “反观项羽,刚愎自用,虽胸中有豪气,但绝无王者之心。”

  明朝。

  朱元璋也忍不住赞叹道。

  “这刘邦算得上传奇人物了,他的起点虽然比咱高一点儿,但是他的对手也多啊。”

  “咱起义的时候,各路联军都是和咱一路的,哪里像汉朝一样,你打我,我打他。”

  【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王朝大家知道是哪个王朝吗】

  天幕只用了一句话便让各朝代炸开了锅。

  各朝代底下的王公大臣纷纷露出错愕的表情,紧接着便目不斜视的盯着天幕。

  与此同时,所有皇帝都心中一紧。

  如果说之前盘点昏君,盘点明君只是让皇帝有点儿紧张的话,那么这一句话便让所有皇帝心脏都停跳了一拍。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秦朝。

  秦朝。

  看了这么多天幕,嬴政在天幕中看到关于秦朝的评价最多的就是两个字“暴秦”。

  而且胡亥还被后世评定为昏君,暴君。

  如果说臭名昭着的话,嬴政觉得自己的秦朝恐怕会榜上有名。

  “朕灭七国,统一天下,始创皇帝制度,后世之人何德何能跟评定我大秦是臭名昭着的王朝!”

  “后世之人,哪里懂得秦国初定的艰辛,如果不用重典,朕的秦国何以稳固!如果不修长城,匈奴何以被拒!如果,如果......”

  嬴政冷哼一声:“哼,朕何须向后人解释!”

  隋朝。

  杨坚也露出担忧的神色。

  不为别的,就因为隋朝同样是二世而亡,而且还是因为自己儿子贪图享乐导致。

  “即便我大隋被评定为臭名昭着的王朝,朕也不会有怨言!”

  想到杨广的所作所为,杨坚就恨得牙痒痒。

  如果杨广是自己亲儿子,杨坚都恨不得将杨广扒皮抽筋。

  宋朝。

  此刻,赵匡胤慌得一批。

  虽然后世一直夸赞大宋的经济繁荣,但是大宋拿得出手的也只有经济了。

  在外地环伺的情况下,宋朝可谓连连战败,不仅杀害忠良,遗臭万年,就连皇帝都被敌人俘虏了,甚至出现了无立足之地的皇帝。

  清朝。

  乾隆听到后世评选臭名昭着的王朝,瞬间脸色大变。

  乾隆大怒道:“朕就知道,后世之人绝对会抹黑我大清!”

  “汉人一直将我满族当成异族,他们从未真正接纳过我们!”

  “如今又评判一个臭名昭着的王朝,我大清不过是在不恰当的时期出现了一个慈禧太后而已,难道后世就一定要揪着不放吗?”

  和见乾隆暴怒,立马在一旁劝解道。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我大清怎么会是臭,我大清怎么会是如此不堪的王朝呢!”

  “陛下,您不要忘了,我大清还有先皇,先皇可是被后世称为千古明君。”

  “甚至被称为,两千多年来为民为国第一人,我大清绝对不会......”

  【这个王朝短短27年便换了6个皇帝,一家子都是精神病】

  听到这句话,不少王朝都松了一口气。

  秦朝。

首节上一节52/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