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56节

  【如果有人拿钱想换你的国家领土,你愿意换吗】

  【虽然这些地盘是辽国占领的,但是这是人家辽国凭本事打下来的,凭什么白白还给你】

  【用《庆余年》中一句话来说,你国疆土?想要回去,派兵来打啊】

  【现在每年只需要区区10万两白银和20万匹绢布,便可换来长久的和平,以及两州之地,宋朝怎么可能不接受】

  【更何况辽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辽国可以轻易发动战争,但是宋朝不行,因为宋朝商品经济发达】

  【两国一旦开战,最先受到冲击的是谁?当然是商品贸易行业】

  【而宋朝商业税高达70%,所以宋朝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当然了,我们并不能否认后期辽国贪得无厌,一次又一次要求增加赔偿,宋朝依旧一次又一次妥协】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一次又一次的妥协的背后是有原因的】

  【因为,随着澶渊之盟签订,两国贸易来往,辽国已经变成宋朝的形状了】

  【辽国增加的这一点儿赔偿,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要知道,当时辽国从王宫到民间到处都是能看到宋人的踪影,日常生活所用的一切都是从大宋进口来的】

  【就好比现在各国无处不在的made in china,辽国白银外流非常严重】

  【甚至在金国侵略前期,辽国国内都出现了宋朝铜钱在辽国流通的情况】

  【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可想而知当时的宋辽贸易之密切】

  【当然,还有个更恰当的比喻,那就是鸦片战争后的华夏】

  【相信大家历史都学过,鸦片战争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西方工业革命后,需要华夏这个庞大的市场倾销商品】

  【当年西方列强将华夏当成商品倾销国,而宋朝何尝不是把辽国当成商品倾销国呢】

  【最后,我还是要重申一遍,我并不否认澶渊之盟带来的负面影响】

  【澶渊之盟极大的削弱了宋朝的军备力量,是导致宋朝金国打到差点儿灭国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但是,120多年的和平,这可是120多年的和平啊】

  【时至今日,我华夏距离上一次战争都不足120年,如果连小规模战争都算的话,那就要追溯到1979年了,那时间就更短了】

  【而宋朝,却是实打实的120年没有战争】

  【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这是宋辽时期的真实写照】

  【纵观历史,有哪个朝代有一百多年的和平?】

  “好吧,看完作者的视频又涨姿势了。”

  “我是真没想到宋朝每年的税收高达1.6亿,如果真是1.6亿,每年拿3万换和平那确实是九牛一毛。”

  “不仅如此,大宋还得和辽国贸易,还得从辽国赚亿点儿回来。”

  “取之于辽,用之于辽,取亿点儿,用一点儿。”

  “作者比喻很恰当,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商品倾销简直是降维打击,民族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但是作者也不能否认,宋朝军事力量确实不行,宋朝的经济实力是唐朝的五倍甚至更高,但是军事实力却不行。”

  

第95章 儿皇帝

  【视频最后呢,我只能说一开始宋朝签订的澶渊之盟并不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只是谁都没想到大宋的皇帝和朝廷为了防备武将造反,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不仅对辽国一点儿防备都没有,甚至还削弱常备军事力量】

  【最终导致靖康之难的发生】

  【所以,澶渊之盟是好是坏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至少对于澶渊之盟下生活120多年的宋辽双方的百姓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宋朝。

  宋真宗看完天幕久久不能平息,良久之后才长叹一口气。

  “或许我大宋真的该重视武将,该放权了!”

  天幕不仅一次讲述大宋的皇帝,每一次天幕中闪过的文字都是在批判大宋军事能力不行,不重视武将,甚至打压武将的行为。

  “不过,朕没想到辽国竟然如此信守承诺,100多年不曾侵犯我国疆土。”

  “如果不是金国,我大宋说不定能和辽国相安无事数百年。”

  说到这里,宋真宗脸色凝重起来。

  “金国!没想到我大宋会是这个下场!”

  这时,宰相寇准走上前说道。

  “陛下,辽国使者已经得知天幕一事,我大宋可以趁机宣扬一番,就说我大宋乃是天命所定,天幕乃是上天所赐。”

  “这样不仅可以震慑民间宵小之辈,而且还可以让辽国投鼠忌器。”

  宋真宗思索一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宣扬天幕是要做的,但是震慑辽国就不必了,从天幕来看,辽国120年不曾背信弃义,是可以信赖的。”

  宋真宗沉思片刻说道。

  “将现在天幕所讲内容酌情告知辽国使者,尤其是100年后金国灭辽,以及宋辽120年不曾起兵戈的事情。”

  酌情告知,那当然是去掉商品倾销,金国侵宋等内容,毕竟如果这些话让辽国知道了,那辽国肯定趁机提出增加赔偿。

  然后让人添油加醋说一下金国,以及宋辽两国120年相安无事的事情,相信辽国肯定会更加亲近和信任大宋。

  【昏君大盘点第六期】

  看到天幕中几个大字,所有皇帝和大臣都见怪不怪了。

  大家非常利索的整理好衣襟,该坐着的挺直身子,该站着的立地如松。

  此刻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天幕。

  【纵观华夏两千多年的历史,他算是皇帝圈儿混的最差的没有之一】

  【他生于乱世,他的前半生骁勇善战,百战百胜。即便他前后组队了两坑逼队友,每次都坑他,甚至多次差点儿团灭】

  【但是他对两个队友依旧不离不弃,闪现疾跑救队友,带队友装逼,带队友飞】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大豪杰,却产生了一个不该有的念头,他想当皇帝】

  【可是,在那个乱世,没有人支持他,于是他便找到了契丹人,而代价便就是割让燕云十六州】

  听到这里,宋朝皇帝心中有了猜测。

  宋朝。

  赵光义自言自语道。

  “原来是他,没错了,肯定是他!”

  “如果不是他割让燕云十六州,我大宋何至于和契丹人死磕到底!”

  “老天有眼,连后世之人都知道他是昏君!”

  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赵匡胤的一大遗憾。

  自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便着手收拢钱财,封装国库,为的就是有一天用这些钱充当军费,收复燕云十六州,或者花钱赎回燕云十六州。

  如今听到天幕说这个出卖燕云十六州的人是昏君,老赵家的人怎么能不高兴呢?

  【这位历史有名的昏君便是后晋高祖,契丹人的儿皇帝石敬瑭】

  “我就猜到是石敬瑭!”

  “原来是他,说他是昏君都是抬举他了,简直是千古罪人!”

  “他怎么敢的!他怎么敢割让燕云十六州的!”

  “求别喷,我就问一下,历史老师也没教啊,所以石敬瑭是谁?”

  “这么说吧,就相当于把宝岛省割让给美丽国了,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我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简直是千古罪人啊!”

  明朝。

  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即便做了皇帝,学习的也都是要紧的知识,对于历史仅仅是略懂而已。

  但是要说割让燕云十六州,朱元璋立刻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咱看过史书,咱记得他!前宋王朝之所以被辽国和金国侵略,都是因为他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如果没有割让燕云十六州,即便宋朝军事力量再弱,有富饶的国库,契丹和女真族也绝不敢侵犯前宋。”

  【石敬瑭,后晋高祖,沙陀族,出生于山西太原】

  【石敬瑭骁勇善战,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非常器重他,甚至把他招为自己的女婿】

  【论打仗方面,石敬瑭在五代时期都能名列前茅】

  【在李克用的亲儿子李存勖被敌军围困之时,石敬瑭仅率领十几人冲入敌军,东挡西杀,竟然遏制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逃过一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后,石敬瑭更受重用,开始跟随在李嗣源身边带兵作战,曾先后四次救李嗣源于危难之中,堪称女婿中的典范】

  【后梁贞明三年,李存勖、李嗣源与刘战于莘城,李嗣源与石敬瑭陷于阵中,石敬瑭神勇无比,大败敌军】

  【后梁贞明四年,李嗣源却中了刘的埋伏,危急时刻又是石敬瑭这个爱婿率军殿后,拼死掩护李嗣源撤退】

  【后梁龙德元年,石敬瑭跟随李嗣源在德胜渡击败后梁大将戴思远,斩首两万多】

  【后梁龙德二年,李嗣源兵败,以身护李嗣源撤退;后梁龙德三年,李嗣源受敌军突袭,险些中刀,石敬瑭拼死保护李嗣源,李嗣源才免于一死】

  【可以说,李嗣源能活着全靠这位神勇无比的女婿】

  “我算明白为什么博主一开始说石敬瑭组了两个猪队友了,这简直是猪队友啊!”

  “石敬瑭这么NB吗?没有石敬瑭,李嗣源早死了!”

  “前期多NB,后期就有多可恶!”

  “我倒是了解这段历史,只能说石敬瑭功高盖主,不反抗就是死,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和契丹结盟,还把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

  “话说,石敬瑭为什么不利用完契丹就反悔呢?奸雄也比昏君强啊!”

  “石敬瑭是沙陀族,他不是中原汉人,当然不会为汉人考虑。”

  

第96章 割地称儿的昏君

  汉朝。

  看到这里,汉武帝都不得不佩服石敬瑭的勇气了。

首节上一节56/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