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65节

  “你觉得清朝弱,那是因为和火器作对比,那骑兵怎么可能挡得住重机枪嘛。”

  “但是你要拿清军和其他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对比,清军绝对是高战力。”

  “虽然乾隆中后期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难评,但是开疆扩土真没的说。”

  清朝。

  乾隆皇帝死死的盯着天幕,唯恐落下一帧一秒,嘴角都忍不住上扬。

  一旁和适时的拍马屁说道。

  “陛下开疆扩土,平定叛乱,后世之人无不赞叹,陛下绝对是千古明君啊!”

  乾隆被和这么一夸,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朕为一国之君,这不过是朕应该做的罢了!”

  和继续说道。

  “陛下您太谦虚了,您的丰功伟绩,绝对能媲美先皇。”

  “国家什么最重要,当然是疆土!”

  “从古至今,哪位开疆扩土的皇帝不被后人称赞。”

  “纵观历史,我大清疆土乃是前无古人的广阔,如此丰功伟绩,全都是陛下一人之功啊!”

  乾隆被夸的有些飘飘然。

  “不过是些许疆土罢了,不足为道也,不足为道也!”

  【公元1771年,伊犁迎来一支艰难回归的部落土尔扈特部】

  【土尔扈特部源自欧洲东部,是蒙古瓦剌族的后人,部落的首领渥巴锡带回明成祖朱棣赐予瓦剌族的印信】

  【乾隆对此高度重视,加封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至此漠西蒙古完全纳入了清王朝的统治范围】

  【同年,大小金川联合起义,起义部队大肆攻击周边的土司势力】

  【乾隆皇帝亲自只会平定叛乱,最终经过5年的时间,终于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之后乾隆皇帝为了防止大小金川再次起义,于是决定将大小金川并入四川管辖】

  【至此大小金川终于得到了清政府的有效管辖,结束了该地区长时间的混乱状态】

  “我小学还学过土尔扈特部的故事。”

  “我怎么感觉乾隆执政期间哪儿哪儿都是起义啊!”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起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乾隆的管控不到位。”

  “顾头不顾腚,虽然乾隆确实扩张了国家版图,但是他管不过来啊,这才会有那么多叛乱。”

  “大家不要只关注叛乱,你得从时间线来看,就毫不抗日战争,以前定义是8年,后来定义是14年。”

  “叛乱也和抗日战争差不多,比如大小金川,连续多次叛乱,其实可以看成是一次,因为一直没消灭干净。”

  “就比如清朝版图扩张到西域,建立新疆的时候,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说全国各地叛乱起义此起彼伏。”

  唐朝。

  听到这里,李世民心中已经明了。

  “原来如此,这是因为这位乾隆皇帝打下了广阔的土地,才会被后世所称赞。”

  李世民说道:“根据之前天幕中得到的消息推断,清朝之后不久便是天幕中的后世,也就是说这位乾隆皇帝打下的江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天幕后世之人所拥有的土地。”

  “所以,打下大片江山的乾隆皇帝才会有所功绩,不然仅凭大量毁书这一项,便能把他钉死在昏君之列。”

  “遥想当年焚书坑儒,如果不是嬴政统一天下,始创皇帝,说不定也会被扣上昏君之名。”

  台下魏征疑惑道:“既然能打下如此广阔的疆土,那国力绝对不会弱于我大唐,为什么会说是由盛转衰呢?”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像乾隆这样国力达到顶峰的王朝,没有一百来年是不会产生衰败迹象的。

  可是天幕从一开始就说明了,乾隆时期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让许多人想不明白。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疑惑,指了指天幕说了四个字。

  “慈禧太后。”

  听到慈禧太后几个字,不少朝中大臣恍然大悟。

  魏征也是愣了几秒,然后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慈禧太后,对啊,按照后世的时间推算,乾隆皇帝之后不久便是鸦片战争和慈禧太后的时间段了。”

  【虽然执政初期乾隆皇帝确实如同雍正帝一般励精图治,但是在打了几场胜仗,控制部分领土之后就变得骄傲自满起来,失去了在位初期的锐意改革,勤奋治理的状态】

  【一个王朝达到最鼎盛的时期,往往伴随着贪污腐败的出现,而能否控制官员,治理贪污腐败问题成了王朝是否能延续鼎盛的关键环节】

  【可惜,乾隆却放任贪官污吏置之不理,产生了以和为代表的一大批贪官污吏】

  【内有大清第一贪官和,外有高度发达的西方工业强国】

  【可是,乾隆皇帝却没有意识到内忧外患,仍然认为大清帝国是世界第一的强盛国家】

  【从公元1751年开始,乾隆皇帝6次南巡江南,表面上是为了巡查水利,其实是为了出行游玩】

  

第109章 若能早死20年

  【每次下江南游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银,几次下来,乾隆皇帝直接将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省吃俭用留下来的钱财挥霍一空】

  【乾隆为了弥补国库的财政亏空,同样也为了给下一次南下游玩儿凑钱,乾隆竟然采取了捐纳制度和议罪银制度来增加收入】

  【所谓捐纳其实就是捐官,再说直白点儿就是卖官,有钱人可以直接花钱购买官职】

  【这也导致乾隆时期买卖官职和爵位的现象变得非常普遍】

  【公元1792年,英国派遣使者马戛尔尼带着使团前往大清国】

  【此行,不仅是为了祝贺乾隆皇帝85岁寿辰,更试图与清朝建立通商贸易的机会】

  【然而,自认为大清朝国富民强,是天朝上国的乾隆皇帝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马戛尔尼不得不失望的空手而归】

  【在马戛尔尼看来,与欧洲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相比,大清帝国的闭关锁国已经让国家开始走向衰退】

  【公元1795年,已经85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决定让位,他从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取出密诏,指定十五阿哥爱新觉罗琰为皇太子,并在次年传位给他】

  【4年后,乾隆在养心殿离世,享年89岁】

  “作者对乾隆的过失是一笔带过啊!”

  “中后期的乾隆皇帝好大喜功,铺张浪费,奢靡至极。”

  “乾隆可不是个好皇帝,不仅弑杀,残害大臣,动不动就灭人九族,而且还纵容和贪污腐败,根本不是个好皇帝。”

  “楼上只说对了一半儿,残害大臣,纵容和都是乾隆的手段而已。”

  “如果你仔细研究历史你就会发现,清朝皇帝的权威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

  “乾隆一边儿对官员贪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边儿动不动就灭官员九族,就是为了将他们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说的,谁对皇帝最忠诚?当然是那些贪官。”

  “这叫恩威并施,至少在权术这块儿乾隆做的没毛病。”

  “就因为乾隆盲目自大,闭关锁国,才会导致40年后的鸦片战争的爆发!”

  “如果当时开放通商,以清朝的国力绝对能短时间内崛起!”

  “我们不能从后世的角度出发,首先闭关锁国不是清朝才有的,明朝就开始了。”

  “其次,清朝当时的国力确实强大,西方国家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仍然比不上清朝,毕竟清朝当时的领土是世界第二,人口更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一,乾隆有骄傲的资本。”

  清朝。

  虽然天幕没有给自己标记明君或昏君的标签,但是乾隆皇帝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配得上明君的称呼。

  不过,面对天幕中吵得很凶的闭关锁国,乾隆陷入了沉思。

  毕竟天幕刚出现的时候播放的就是鸦片战争,乾隆怎么会忘记鸦片战争对清王朝带来的耻辱嗯。

  这时,天幕下一个视频开始了。

  【康乾盛世的时候,落后的西方在干什么】

  【其实一直被清政府认为贫穷落后的西方已经大变天了,而清朝还沉浸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中不自知】

  【我们不妨截图一小段历史的横截面看一看,在同一个年代里,东西方都在干什么】

  【当康熙帝还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时,英国已经有了股票交易所的雏形】

  【雍正继位的时候,西方启蒙运动已经开始了】

  【魏璎珞当上皇贵妃时,俄罗斯最高学府正式成立】

  【乾隆执政末年,法国已经废除了君主制,并将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乾隆和华盛顿同一年去世,可能大家从来没想到他们竟然是同一时期的人物】

  视频中左边是清朝画面,右边是西方国家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大家都骂乾隆?因为他亲手葬送了华夏崛起的最后一丝希望。”

  “乾隆之后华夏彻底被西方甩在后面,为之后的西方侵华战争埋下了祸根。”

  “其实闭关锁国,被西方赶超并不是乾隆的锅,错就错在他错过了最后的机会。”

  “当乾隆还在南下游玩的时候,西方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清朝。

  这次的视频并不长,甚至说非常短,只有后短短的一分钟,可是就是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震撼到了乾隆皇帝。

  看着天幕中满载货物飞驰而过的火车;看着天幕中爆炸的火炮;看着天幕中的高楼大厦。

  乾隆皇帝第一次觉得原来大清已经落后于世界这么多了。

  乾隆皇帝久久不语,和在一旁坐立不安,冷汗直流,但又不敢轻易开口。

  终于,乾隆皇帝开口了。

  “宣所有传教士觐见!”

  【有人说,这位皇帝哪儿都好,就是活的太老了】

  【有人说,如果他能早死20年,那么妥妥的千古一帝】

  【是啊,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前半生的他,敢和杀人不眨眼,连亲儿子都杀的女皇奶奶武则天叫板,敢和姑姑太平公主夺权】

  【可后来,他沉迷在儿媳妇杨玉环的角色名熔岩中选择躺平,差点儿葬送大唐王朝】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前后差距让人大跌眼镜,反复一瞬间被夺舍的皇帝】

  【让我们看一看李隆基是怎么亲手把大唐带入盛世辉煌的开元盛世的,再看看他是怎么一瞬间葬送大唐盛世,差点儿让大唐灭国的】

首节上一节65/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