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87节

  “你说他弱智吧,人家知道寻欢作乐,真是,人性啊!”

  “乌合之众,这哪里是乌合之众啊,这都是爱国百姓,以躯报国!”

  “我不会苛责张全,毕竟没上过战场,很难体会到战场的残酷。”

  【当蒙古大军屠杀了常州全城的百姓时,朝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让文天祥回防临安,放弃常州等地】

  【公元1276年,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之后又升任枢密使。不久,再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随着元军逼近临安,南宋投降,派遣文天祥求和】

  【文天祥与元军主帅伯颜在皋亭山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他】

  【文天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离,一路直奔真州,才敢停歇】

  【真州上下,以为文天祥是朝廷派来劝降的,意图杀掉文天祥】

  【前往截杀文天祥的苗再成不忍心杀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垒外,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如果文天祥意图劝降,就立刻杀了他】

  【文天祥痛彻心扉,表明忠义,才让众人相信,之后派人护送文天祥到扬州】

  【之后几经辗转,多次躲过元军追杀和搜捕,才得以和逃亡的朝廷相聚】

  【期间带领军士抗击元军,文天祥的母亲曾氏同他唯一的儿子文道生都在军中感染瘟疫病死了】

  【不久,文天祥部下叛变,被元军俘虏】

  【文天祥吞下冰片自杀,可惜自杀未遂,被救了回来】

  【元军也久闻文天祥盛名,对他也以礼相待,文天祥被逼无奈之下,写下了那首《过零丁洋》,以此表明自己对南宋朝廷的忠心】

  【文天祥被俘后,元军把他带到山,希望他写信劝降,文天祥不从】

  【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忽必烈听说文天祥的事迹后,对其心生敬佩,亲自劝说文天祥归元,文天祥誓死不从】

  【南宋降官多人请求放文天祥归隐道观,早已投降的官员留梦炎不同意,言说文天祥离去必定号召天下,反抗元朝,此事最终作罢】

  【被关三年,文天祥宁死不从,期间文天祥收到女儿书信,得知妻女都在宫中为奴,心中悲痛万分】

  【他知道,自己只要投降元朝,只要肯松口,必定可以和妻女团聚,可是文天祥终究未曾投降】

  【公元1282年,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

  【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

  【元朝怀疑书信中的丞相指的是文天祥,于是忽必烈召见文天祥,文天祥但求一死】

  【忽必烈不忍心,挥手让他退去,有人建议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让其一死】

  【起先忽必烈同意,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但文天祥已经遇害】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忠贞之士,即便是敌非友,也会受人敬佩。”

  “文天祥,文云孙,文丞相,一路走好!”

  “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文天祥谥号“忠烈”!”

  “文天祥完成了少年追求,谥号为“忠”!”

  

第146章 一女子救一王朝

  【东汉时期,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皇后】

  【她是能和武则天一较高下的女人,也是第一个敢称“朕”的女性】

  【据史书轶事记载,邓绥相貌极美,有艳后之称】

  【邓绥身高七尺二寸,约173厘米,《后汉书》称其“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

  【《东观汉记》称其“容仪照曜绝异”;《续汉书》称其“姿容窈窕,进退辞令,粲然有异,与众女姝”】

  【但同时她也是史上最惨的皇后,她执政期间陨石撞击地球,引发了连续7年的大洪水】

  【同时又经历10年大地震,这场灾难夺走了东汉王朝至少500万人的生命】

  【内有天灾,外有人祸,但她行事果断,她允许闺蜜参政,重用宦官外戚】

  【她最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濒临灭绝的东汉转危为安】

  【甚至在抵御外族入侵的同时,为大汉朝开疆扩土1840里】

  【被世人称颂为“兴灭国,继绝世”】

  【在她的统治下,东汉的科技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甚至出现了纸圣、科圣、字圣三圣同朝的罕见现象级盛况】

  【她允许闺蜜参政,重用宦官外戚】

  【她更是被后世学者冠以“皇后之冠”的美誉】

  【她就是和熹皇后邓绥】

  “我里个乖乖,这是造了什么孽了,这么多自然灾害!”

  “我靠!别说在古代了,就放到现代,都会对一个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啊!”

  “如果给日本来着一下,我估计日本能沉了!”

  “等一下,我先暂停视频逐字逐句的分析一下,难道我是九漏鱼吗?我怎么对她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啊?”

  “楼上的,不用疑惑,我也一样!”

  “我搜了一下,啥也不说了,先给邓绥邓太后跪一个!”

  “我有点好奇邓绥长得有多漂亮。”

  “我也好奇方诗雨的妈妈,啊呸!邓绥有多漂亮。”

  “这不比武则天NB,为什么历史上上只字未提啊?”

  “只能说是初高中历史书只字未提,但凡读过汉朝历史都知道和熹皇后!”

  “临朝称制是从汉朝开始的,严格来说是从西汉吕雉开始的,吕雉大家懂的都懂。”

  “东汉曾有六后临朝,和熹皇后是最NB的一个。”

  “这么一说,东汉也挺奇葩,东汉200年出现了6个女性临朝的情况。”

  汉朝。

  刘邦听到邓绥的作为,忍不住夸赞。

  “没想到我大汉也有如此奇女子,当的我大汉皇后之名。”

  突然,刘邦在密密麻麻的弹幕中看到了吕雉的名字。

  “没想到皇后还有治朝手段,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吕雉坐在一旁并未搭话,只是看着天幕沉默不语。

  唐朝。

  李世民呲牙说道。

  “这个东汉,怎么如此多灾多难!”

  “7年大洪水,10年地震,还有天外陨石,就算是我大唐经历这么多磨难,也难说一定能转危为安。”

  “这天幕一次又一次让朕震惊啊!”

  “朕倒要看看,一女子如何撑得过这堪称灭国的灾害!”

  【公元81年,邓绥出生于上谷郡宁城县护乌桓校尉府】

  【邓绥出身名门,他的祖父便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太傅高密侯邓禹】

  【邓绥五岁,邓绥祖母很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年高眼睛不大好,误伤邓绥前额,邓绥忍痛不吭声】

  【有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绥,邓绥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断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

  【《后汉书》中有记载奇闻轶事,相传邓绥曾经梦见伸手摸到了天,浩浩荡荡,一色碧青,好像有钟乳一样的东西,她便抬起头吮吸吞饮】

  【解梦的人回答说:“尧曾梦见攀天而上,商汤梦见天而舔天,这都是圣王成事之前的征兆,吉不可言。”】

  【后来又有看相的人见了邓绥,诧异地说:“她的骨相和商汤一样,多奇多贵。”家里的人暗暗高兴而不敢声张。】

  【邓绥从小喜爱读书,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每当她的哥哥们读起经传,邓绥就虚心向他们提问】

  【但是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邓绥不仅没受到表扬,还经常被母亲批评】

  【邓绥难违母亲的训诫,于是白天缝纫衣服,晚上就私买蜡烛诵读经典,宗族内外都称她为“诸生”】

  “从剪头发的小事就能看出,邓绥不是一般人,至少也是个知礼仪,懂学识的好学生。”

  “就因为小时候邓绥的母亲不让她读书,所以临朝称制以后,直接宣布让女子也可以跟着读书。”

  “邓绥,历史上女性觉醒第一人。”

  “史书记载那个什么做梦的,也太玄幻了吧,难不成还真的确有其事?”

  “史书嘛,经常写一些鬼啊,神啊的,就是为了衬托统治者的不凡。除了真正的历史,但凡涉及到封建迷信,玄学的,直接略过不看就好了。”

  “没错,受限于历史时代,史书也不能全信,得多方比较。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好多人质疑西方史的原因,因为西方史都是孤本,没有其他史料可以佐证。”

  汉朝,光武帝刘秀。

  刘秀扫视一遍,最终看向邓禹。

  “邓禹,你可有话说?”

  邓禹听到刘秀喊话,连忙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倍感欣慰!”

  刘秀哈哈一笑说道。

  “没想到朕百年之后,还能和你结为亲家!”

  “不过,朕倒是好奇,你一个粗人,怎么能生出如此奇女子,竟然能挽救我大汉江山与危难。”

  邓禹有些无语,憋了半天说道

  “陛下,臣年少时也是个读书人。”

  刘秀听后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接着略显沧桑的说道。

  “朕倒是快忘了,年少时,你我也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而已。”

首节上一节87/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