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15节

  他昨天在天云观,随师尊干了趟农活,而且师尊说那样干的农活,哪怕冬天也能长出菜。

  朱雄英一向爱吃菜,就给记下这事,大清早就命人找各种物品,搭建棚子,试着重现昨天与师尊一起做的农活。

  种出菜,然后大口大口的幸福吃着!

  此刻。

  朱雄英望着那些布匹,很是满意。

  这些布匹都是宫人严格挑选过的,透光性和密闭性都不错。

  就是有点贵。

  不过朱雄英也不心疼了,他是花自己的一些小钱买的,这些钱都是他随师尊挣来。

  卧牛山那边采出来的无烟煤,昨日已经在市场上试销售了。

  卖的效果很好,虽然师尊只是让师兄弟们拿出几百斤去贩卖,但是在没想到,短短一天,那无烟煤就卖完了。

  而且,还有些供不应求的意思。

  街肆上好一些富贾,都嚷嚷着让天云观,早点开始贩卖下一批。

  无烟煤将会是一个源源不断的销售链,又加上盐山产业,天云观累计的财富多不胜数。

  而他也经常帮忙,分到了些工钱。

  所以购买这些布匹,没用宫里的钱,而是他自己用双手挣来的钱买的,他不仅不肉疼,反而还感受到一股满足感。

  这种靠自己丰衣足食的感觉,太美妙了!

  早早吃了早饭,朱雄英便走到院落的菜园子旁边。

  因为冬日的原因,菜园子里的菜许多都枯萎了,唯一生存能力强的,便是大白菜。

  朱雄英学着昨天的情况,用竹子在菜园地两边,扎成一个个弯弓。

  很快,一个暖棚的架子便搭建好。

  还在做着。

  但,没多时,

  朱允裹着棉袄走来。

  “大哥,你在干吗?”

  朱允很是好奇。

  朱雄英道:“在搭暖棚,允,你要是没事也来活动活动。”

  朱允点头:“噢,大哥,那我要干什么?”

  朱雄英指着厅堂内的布匹:“去将它们拿来,盖在竹架上。”

  “啊?”

  朱允有点不理解:“这不是很浪费吗?那么多上好的布匹,大哥你用来搭建….搭建这个东西….额,你疯啦?父亲看到说不定会打死你。”

  朱怀懒得和他解释:“允,别说了,你个瓜娃大字不识一个懂啥?快些去拿过来,过段时间大哥带你看看奇迹。”

  朱允瘪瘪嘴,大哥真凶。

  但动作还是顺从的。

  他脱下裹在外面的棉袄,卷起手腕,便去厅堂内抱着布匹走出来。

  朱雄英踩着木梯,拿着朱允送来的布匹,不断盖在竹架上。

  两兄弟正卖力搭建暖棚的时候,许久没来东宫的朱元璋,正笑眯眯的走来。

  当看到这一幕,朱元璋脸色拉了下来。

  他指着朱雄英和朱允:“你们这两个臭小子,跟咱来大厅!”

  老爷子穷了一辈子,自幼做过农民,当过和尚,也乞讨过,百姓多么不容易,他比谁都了解。

  尽管当了皇帝,他也严格要求后代不能铺张浪费。

  现在看到这两兄弟,居然在糟蹋布匹,哪里能高兴的起来?

  朱允还小,而且没主见,这肯定是大孙的意思!

  这大孙!!

  朱元璋边走边想,气的胡子都要歪了。

  他想着,今天不好生说教说教这小子,雄英这臭小子,都不知道百姓多么困苦!

  朱允小脸吓的刷白。

  他知道爷爷生气了。

  确实,这搁谁不生气啊?

  哪有这么糟践布匹的啊!

  可他提醒大哥了啊,大哥不听!

  朱允害怕死了。

  路上都在想,等会爷爷问是谁主使的,自己该怎么办?

  该指出大哥吗?

  算了,不能这样。

  得说两人一起弄的,这样大哥挨得批斗也少点。

  相比于差点怕死的朱允,朱雄英则无所谓的走了进去。

  老爷子板着脸,气咻咻的盯着朱雄英和朱允。

  “你两兄弟,不像话!”

  朱元璋出生草莽,做了皇帝也不敢忘本。

  平常他就以身作则,要求后代也要和他一样节俭杜奢。

  可言传身教了这小子这么久,现在他居然如此浪费?

  今天不教训教训这臭小子,朱元璋心里这口气都咽不下去!

  朱允耷拉着脑袋,低着头不敢直视,小声劝朱元璋道:“爷爷,您老别生气了.…”

  朱允这孩子低头,纯像是做错事的孩子,朱元璋对他态度很满意。

  但大孙朱雄英….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一脸没错的样子,便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你个臭小子!你还不知道错误是吗?”

  “平常咱怎么教你的?隋炀帝怎么灭国的,都忘了吗?”

  “大业六年,东都洛阳丝绸缠树的典故。你忘了是不是?”

  “咱给你说了多少亡国之君的例子,都抛之脑后了?”

  大业六年,是隋炀帝在位的时候,西域和突厥的使者至东都洛阳,隋炀帝为了显示气派,同时也有威慑诸藩国的需要,大肆铺张,甚至还命人用丝绸缠绕在树上,显示大隋的富裕….

  朱元璋时常会拿这个教育朱雄英,让他要学会节俭,不能奢靡。

  “大孙,要学会过日子啊!”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道。

  “就比方,咱给你举个例子,你看这个炭木,现在这时节的碳价,真是一日千里,一斤竟涨到五十多文钱,真真是要命啊。”

  朱元璋露出痛心的样子,可随即又笑了:“既然要持家,就要节省,这才大早上就烧碳,你看看这个能不能省?可以的,可你呢,你自己.…”

  他手一指,点向地上的火盆。

  也在此时怔住。

  不对啊!

  咱来干嘛的?

  不就是向这臭小子,打听打听省钱的消息。

  无烟煤二十文一斤,碳价五十文,这要打听出来,朝廷能省极多!

  “咳咳,先说正事。”

  “臭小子,这无烟煤,你师尊弄出来的?”

  朱元璋问道。

  朱雄英认真道:“没错,爷爷,那肯定师尊弄出来的啊,咋样,有用吧?”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哈,有用,有用!咱想知道,能量产吗?”

  朱雄英不答反问:“有用啊?哎呀,原来有用啊,那这是谁前两天说,说无烟煤屁用没有,还说我天天在幻想,赶紧干点正事。”

  朱元璋闻言,嘴角一抽。

  这是他当时说的,但那时无烟煤还没出现,他认为这臭小子就是在吹牛,所以给朱雄英批斗了一顿。

  “这….这个….”

  朱元璋憋红了脸,想找个合理的理由。

  朱雄英看着,大笑起来:“哈哈哈,爷爷,好咯,不逗你了。”

  “这无烟煤啊,师尊特地和我说过,是可以量产的。”

  “说是量产,其实都是山里头捡的,都多的很。”

  啥?

  捡的?现成的?

  朱元璋瞪大眼睛,宛若牛眼。

  可随即,声震瓦砾一般的狂笑起来:“哈哈哈哈.…好,捡的,好啊,捡的好!”

  朱元璋激动了。

  他起初以为这种煤炭,是需要冶炼云云的,但却没想到,居然是在山里长出来的。

  那么,如果找到这些山脉,是不是意味着,大明的百姓,可以安稳度过这个冬天了呢?

  越想越兴奋。

  朱元璋搓了搓手,激动的问朱雄英道:“臭小子,快告诉咱,你师尊真和你说过,这是山里长出来的吗?”

  “可以捡的话,哪些山可以捡?咱去买下来!买下来都贱卖给百姓!哈哈!”

  朱雄英闻言,叹了口气:“爷爷,南直隶这边没有了,山脉只有师尊一个人有。”

  朱元璋眸子黯淡。

  只有老爹那座山有,自己还没有孝顺过老爹,就要向老爹要东西吗?

  咱….咱不敢啊!

首节上一节115/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