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26节

  哪怕是一个阴差小兵,眼神都有不输于常遇春的凶恶。

  而他们最后如烟雾散去,之前杨汝常是被吓坏了没注意,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烟雾凡是经过他身边的,他都能听到烟雾里有惨叫,仿佛鬼怪下油锅煎炸的凄厉声。

  那副阵仗,虽说太上皇是安排错了,可太上皇说带他去黄泉路。

  黄泉路….

  这怎么听,都不是好词。

  如何不慌?

  “是去地狱,不过你也不必害怕。”

  “西方那边传恶人下地狱善人上天堂,而这片土地,所有人死后都归地府管。”

  “你功德加身,不会有太大问题。”

  朱长夜说着,看到了杨汝常那依旧心有余悸,想了想,继续道:“方才吓坏你了吧?”

  杨汝常下意识点头。

  而后反应过来,又猛的摇头。

  朱长夜笑了一声,解释道:“他们都是地府阴差,眼神的确凶恶,但那是因为要以恶制恶,不恶没法震慑百鬼。”

  “其实骨子里,都是性子极好,不好的也没法在地府任职。”

  杨汝常再次迷糊点头。

  见那模样,朱长夜就知道没听进去。

  朱长夜叹息一声。

  这种事的确解释不清楚,阴间仙与阳间仙虽都是仙家,但人们提及阴间仙,更多的是恐惧。

  诸如黑白无常索命,人们都怕被索命,可其实黑白无常只锁恶鬼命,是变相的保护他们。

  在凡间,还是阳间仙名声更好,姻缘神,财神等等….

  也普遍认为阳间仙强于阴间仙。

  可其实不管职位还是实力,阴间仙与阳间仙,都是对等的,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方才那阴差大军,包括牛头马面,都是您掌管吗?”

  “不错,有城隍印在,可随时驱使。”

  “民间传的黑白无常呢?也是您的属下?”

  “嗯。”

  “…….”

  剩余的路上,或许是要诀别了,杨汝常话多了起来,时不时的询问。

  而朱长夜,都是对答如流。

  “好了,到了。”

  又走一段路,朱长夜是把杨汝常带到了黄泉路。

  杨汝常望着前方那漫漫长路,深吸口气:“麻烦太上皇了。”

  朱长夜点点头,也没道别,直接转身就走。

  而走到一半,身后那杨汝常却是大声开口。

  “太上皇!”

  声音之大,都把旁边走黄泉路的人吸引过来了。

  朱长夜回头。

  就见杨汝常,大声朝他开口:“不管我这走完黄泉路的结局如何,大明,拜托您守护了。”

  没死时,他渴求朱长夜将钦天监发扬光大。

  这会是拜托守护大明,因为他看到了朱长夜的能力,太上皇有这个能力!

  他虽是一生追寻仙人的痴儿,却也是一位爱国之士。

  大明啊大明….

  他还小时,还没有大明这个小孩子,那是一个残暴的大人,大元,他还有大家,都被那残暴的大人控制着。

  吃要管,喝要管,读书要管,长大后也要管做什么,一切都要按照那大人的意思来。

  是大明,带着他,也带着大家,走出那残暴之路,让大家重新拥有选择人生的机会。

  它很好,真的很好。

  也无比美丽。

  朱长夜注视着他,认真回道:“嗯,会的。”

第29章 朱标谏言,龙虎山过往!

  听到朱长夜答应,杨汝常大笑一声,转身豪迈朝那黄泉路走去。

  “仙人已见,国无需忧,此生无憾,此生无憾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连那见之可让小儿啼哭,恐怖的黑鬼无常,牛头马面都是太上皇的属下,太上皇若没守护大明的能力,还能谁有?

  杨汝常毫无遗憾而去。

  这一次,成了朱长夜注视着他背影了。

  朱长夜目色复杂。

  其实刚才,他也问了杨汝常一个问题。

  “你觉得,怎样的仙才是仙?”

  杨汝常研究了仙一辈子,朱长夜想知道他的看法。

  杨汝常则回他:“随心所欲,洒脱自由。”

  是啊。

  随心所欲,洒脱自由。

  这是人们想象中的仙,也令他们向往。

  可这八个字,却也是阴间仙很难企及的地步。

  人们死后的执念、恶意、悲哀、痛苦….

  他们都要管。

  分身乏术,无法自由自在。

  “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啊。”

  朱长夜感慨一声,转身而走。

  往阳间而去。

  ….….….….….….

  应天府,皇宫。

  “什么!杨汝常死了?!”

  朱元璋满脸不敢置信。

  旁边刚来和朱元璋讨论灾荒的朱标,也是蒙圈了。

  锦衣卫面对朱元璋两父子,不卑不亢,依旧低头半跪道:“不错,天云观那边把杨监正尸体送过来了。”

  朱元璋愣在原地。

  杨汝常死了?

  真死了?!

  怎么会这样!

  朱元璋做梦都想不到,只是让杨汝常去传个圣旨,人还能死在外面。

  虽然说他不喜欢钦天监这地方,但杨汝常不一样。

  朱元璋喜欢实干家。

  洪武刚开国,那会上任的钦天监监正,是人们推荐上来的高人,民间名气很高,但上任后那高人说话总神神叨叨,听的人头大,朱元璋直接给撤职了。

  钦天监监测结果他不可控,但这监正还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自己任命谁来。

  所以,朱元璋换了个说话正常的,也就是如今的杨汝常。

  从某种方面来说,杨汝常是他的人。

  死了个朝廷命官,都足以震动朝廷,准备发兵,更别提现在死了个他的人。

  此刻,朱元璋腹中有着怒火,但还是沉着口气道:“怎么死的?”

  锦衣卫摇头:“陛下,您不让我们进入天云观,而杨监正是死在天云观里面,我们无法得知。”

  “听天云观弟子说,杨监正是因为执念达成而死。”

  “回来是我们锦衣卫也问了太医,太医也说以杨监正身体状况,早该死了,不知是什么撑着他到现在。”

  “另外….”

  “荒唐!”朱元璋怒摔奏折:“执念而死?哼,咱看是那天云观不正常,说不定是那群道士杀的。”

  “去!带着咱的旨意,好好查一下这个天云观!”

  朱标闻言,大惊道:“父皇,不可啊,那可是龙虎山的天云观!还有仙人!”

  朱元璋不给好脸色:“龙虎山天云观怎么了?仙人又怎么了?咱的人死在那,他们给出的理由连三岁小孩都说不服,咱的人不能白死。”

  朱标摇头:“父皇,还是不可。”

  “若杨监正死在其他地方,哪怕是其他道观,儿臣都不反对,但那是龙虎山天云观。”

  提到龙虎山天云观,朱标加重了语气。

  甚至刚才开口劝朱元璋时,先说出来的也是龙虎山天云观,而不是仙人。

  朱元璋望着坚定的朱标,怒气稍微减弱,深吸口气:“标儿,为何不可?”

  也就朱标有这能力,当面反对朱元璋,这要是换了其他人,朱元璋早砍头了。

  朱标开口道:“父皇可知抗元那段时期?”

  朱元璋点头:“知道,你是说龙虎山出道士来抗元了?呵,那时候天下都在抗元,龙虎山算什么特例。”

  朱标叹了口气:“这不一样。”

  “父皇,您只知道龙虎山也下山抗元,但您知道他们伤亡多少吗?您又知道天下道教伤亡多少?”

首节上一节26/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