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43节

  “臣,领旨。”

  吕本双膝下跪。

  很快,吕本被锦衣卫带了下去。

  朱标便走了进来。

  其实朱标一直在外面,只是吕本是他外公,所以朱元璋为了避嫌,便让朱标在外面听着。

  “父皇,感谢父皇。”

  朱标抱拳,松了口气道。

  这下午吕本被抓后,回去吕氏就哭着求着向他诉苦,还拉着朱允一起,说吕本当年多么多么不易,抚养她长大,一顿说情。

  在冷血的人听到妻儿孩子求情,都会有所触动,更别提朱标这种有情之人,所以他向朱元璋求情了。

  朱元璋撇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咱本想让吕本试试新监正,没想到差点掌控不住局面,你告诉吕氏,让吕本往后好好颐养天年。”

  “朝廷这些事,就别念着了。”

  朱标不断点头。

  而后,他开口道:“父皇,您下午为何如此冒险?我等在皇宫,静等午时三刻不行吗?为何要上城墙上,去和百姓们说下雨呢?”

  “万一雨没下,可怎么办?”

  朱元璋认真道:“雨下了。”

  “可若是没下呢?我大明朝廷威信,终将一落千丈。”

  “雨下了。”

  “….父皇,还是太冒险了,儿臣认为….”

  “标儿,别说了!”朱元璋烦躁摆摆手:“咱爹,还会害咱不成?”

  求一些月票,推荐票,票票多起来,作者更新更快更有干劲,感谢感谢。

第46章 当年的真相!

  “咱爹?”

  朱标愣了下,旋即似乎想到什么:“是太上皇,父皇,您….难道太上皇还给您托梦了?”

  上次,他听朱元璋说淳皇后托梦。

  那是他第一次在皇宫,如此正式听朱元璋提起淳皇后。

  现在,也是正式的提起太上皇。

  上次提起淳皇后是托梦,所以朱标认为这次也是。

  朱元璋性子急,方才是他下意识脱口而出的。

  有关于自家老爹的事情,他其实不太愿意和朱标还有其他孩子讲,甚至马皇后都不愿怎么说。

  原因很简单。

  他们都没见过爹和娘。

  他们不会懂的,永远不会懂,自己心中这颗炙热的心。

  “没什么。”

  “标儿,别念叨了,反正雨已经是下了。”

  “回吧,也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

  朱元璋没了交谈心思。

  朱标见状,张了张嘴。

  最后还是没有说出什么,和朱元璋道了声别,便走了出去。

  他走后,朱元璋准备在坤宁宫草草睡下。

  听太医说,

  自家妹子脉象越来越稳定了,估计这段时间就能醒过来。

  这段时间他都在坤宁宫草草睡下,就是想自家妹子醒过来后,能第一眼看到自己。

  当然,他也想第一眼看到醒过来的马皇后。

  然而。

  床上被子刚铺好,就有侍卫前来诉说,不久前听他命令,去了濠州的毛骧回来了。

  “回来了?快,快把他给咱喊过来!”

  朱元璋赶紧下令。

  很快。

  一身有着臭汗的毛骧走了进来。

  面见天子如此仪容仪表,实属不敬。

  但毛骧清楚老爷子的性子,当时老爷子让自己火速赶往濠州,去打听太上皇的消息,十万火急。

  自己这一身打扮过来,不正是无言诉说着,他办这事忙到衣裳都忘了处理。

  果不其然。

  朱元璋见到如此的毛骧,认真打量着,感慨道:“毛骧,辛苦了。”

  毛骧拱手:“陛下,这是属下该做的。”

  朱元璋点点头,问道:“嗯,说吧,都查到了些什么。”

  毛骧回道:“陛下,当年之事,真有蹊跷!”

  “属下去了濠州,花费好一番功夫找到当年那两位好心人,问了那两位当年之事,两位都对当年之事有所印象。”

  “他们说是,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此生最后一次替别人埋葬尸骨,所以印象很深。”

  “当年,太上皇和淳皇后棺材就埋葬在两位住所不远处,那会时常夜里会有动静,但没什么稀奇的。”

  “直到….直到一年后,有位高人来到村庄,寄宿他家,然后那天夜里,那两位大半夜,总能听到外面有声音,而且时不时….还能听到敲击声。”

  “第二天,他们起来后,就发现高人留下纸条说是离开了,他们当天,也发现太上皇的棺材,破了….而且太上皇的尸体,不翼而飞。”

  “他们怀疑是那位高人盗墓,可太上皇棺材里也没值钱的东西啊,那位高人图什么呢?”

  “这件事,他们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也成了多年困扰的事情。”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

  毛骧顿了顿,再次开口道:“陛下,那位高人的身份,属下也打听出来了,他….”

  毛骧话说一半,被朱元璋直接打断。

  “是龙虎山的人吧?”

  朱元璋平静开口。

  毛骧顿时愣住了,错愕道:“陛下,您….您怎么知道?难不成您还派人查了其他地方?”

  朱元璋叹了口气:“没,咱只让你查这事。”

  “那陛下您….”

  “猜的。”

  猜?

  天下万般人,而且出了龙虎山,还有数百教派。

  那么多地方,那么多方向。

  猜到哪里不好,偏偏说到正确答案,龙虎山。

  毛骧瞬间明白,老爷子肯定知道些什么。

  “对了,陛下。”

  “此事事关淳皇后和太上皇,属下查完这事,得知太上皇尸体被龙虎山盗走后,还自作主张做了些事。”

  朱元璋挑眉:“是什么?”

  毛骧深吸口气:“属下去了趟太极山,想确认淳皇后墓地是否被盗墓,结果是好的,没有盗墓贼。”

  “但….属下发现了一束花。”

  一束花?!

  朱元璋闻言,一向充满威严的眸子有些湿润起来,声线些许颤抖:“是不是….是不是栀子花….”

  毛骧又愣了一下,而后重重点头:“没错,是栀子花!”

  “淳皇后墓碑旁边,确实有一束栀子花,属下怕认错了,还摘了几朵花瓣回来。”

  毛骧从怀里,轻拿轻放取出几朵凋零的花瓣。

  朱元璋看着,看着….

  眼眸越发湿润,嘴唇都在打颤。

  “是栀子花,咱娘最爱的栀子花,咱爹….咱爹真还活着,爹,您回来….回来看娘了啊。”

  这位铁血的洪武大帝,此刻就如同啼哭的孩儿,小心翼翼抱着那几朵凋零的花瓣,哭的像个孩子。

  马皇后病时他没哭,大孙死了也没哭,唯有马皇后差点进入鬼门关,这位洪武大帝才出现了眼泪。

  他不能哭,也认为自己不能哭。

  他不仅是马皇后的家人,同时也是大明之主,百官,百姓目光都看着他。

  他不是一个人而活。

  他的一言一行无数人注意着,猜测着,也揣摩着。

  所以他要坚强。

  而他也很坚强,这些年戎马生涯下来,朱元璋大风大浪都见过了,除了马皇后和朱标,几乎没什么能让他哭泣。

  可今夜,

  看到这几朵凋零的栀子花,朱元璋却哭的像个孩子。

  这是他爹,这也是他娘。

  对于二老而言,他也确实是个孩子。

  朱元璋一生都对得起任何人,可他唯独对不起爹娘,衣锦还乡,甚至当了帝王,却没法让爹娘享受一天好日子。

  他对不起他们。

  这也是朱元璋心中,最为遗憾的事情。

  而现在!

首节上一节43/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