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87节

  朱雄英不解的问道:“爷爷,啥学问啊?”

  朱元璋笑道:“咱现在有两层意思,第一,安慰将士;第二,训斥傅友德。”

  朱雄英愣住了。

  “打了胜仗,还训斥傅将军?”

  朱元璋笑道:“自古以来,帝王皆怕功高盖主,虽然咱不怕傅友德,但该给的敲打还是要敲打。”

  “雄英,准备写,咱说你写。”

  朱怀此刻一脸迷茫,但还是拿起笔,握着手中的笔,等朱元璋下一步指示。

  朱元璋站了起来。

  他背着手,踱步在奉天殿内,缓缓道:“战死的将士们,尸首都要保护好,来京后清点有没有落下,咱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孩子们都要整整齐齐的去,整整齐齐的回来。”

  “有功的名单报上来,战死者的名单也不能落下,还有伤了的,残的了,都要报给咱。都是咱大明的好男儿,不能辜负了人家.…”

  “户部要按照要求,肉、米、面、银要亲手给咱送到每个士兵手中,切不可懈怠.…”

  朱元璋说的很慢,朱雄英能从他话音中听出几分无奈和辛酸。

  将士们的抚恤可谓是大手笔了,古往今来的帝王,有几个在乎大头兵的死活,一次性给点粮食就已经算是隆恩。

  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是侥幸的,大概正是这种发自内心对士卒的好,才成就了朱元璋的帝业。

  第一封草拟的圣旨写好。

  朱元璋继续道:“至于傅友德.…你很好,为咱大明争光,但你用兵太冒险,导致很多士兵无故死在云南腹地,你是大明的大将,这种冒险的仗,以后不要再打了。”

  朱雄英飞速下笔,正等着朱元璋继续发话,朱元璋却戛然而止。

  朱雄英诧异抬头:“爷爷,没了?”

  朱元璋点头:“没了。”

  “可是.…”

  朱元璋笑道:“很奇怪?为啥傅友德、蓝玉这些将士没有任何嘉奖?”

  朱雄英点头:“没错。”

  朱元璋眯着眼道:“孩子,你要记住,咱是站在一个帝王角度去考虑问题,臣子为咱大明打仗,那是天经地义的责任,咱赏,那是天恩,咱不赏赐,那也是天恩。”

  “不要轻易给出你手中任何一个权力,如果真要给,也要让他们知道,这权力来的多么不容易,这样他们才会珍惜。”

  “要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没人会珍惜了,久而久之,咱皇帝的封赏,还有权威吗?”

  朱雄英点点头,心里莫名有些感触。

  果然,治理一个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

  国事,政事,驾驭臣僚,甚至小到每一件小事上,帝王都要斟酌,都要慎重,国事处理不好会激起民变,臣下驾驭不好,会出现臣强君弱。

  做皇帝,真不容易啊!

  朱雄英又一次这么切身体会到。

  爷俩继续处理政务。

  夜深了,外面开始起风了。

  深秋的天,越来越寒。

  朱元璋随意披着衣衫,认真的翻着奏疏。

  这次是朱元璋亲自批奏疏,朱雄英则坐在一旁默默的看着。

  由于啥也不能做,只能看字,朱雄英不禁脑子里胡思乱想,心思飘了很远。

  朱元璋头也没抬,仿佛后面长了眼睛:“臭小子,别分心,好生看,好好学!”

  啊?

  爷爷的眼有些尖啊,自己走神都能看出来。

  朱雄英有些尴尬的笑笑。

  “火燎旺点,你这样趴着看,不是把眼睛看坏了吗?”

  朱元璋开口教育。

  朱雄英不知道怎么撩火,朱元璋微微伸个懒腰,站起身拿着长长的铜针,在粗粗的蜡烛上挑拨着。

  “一个国家就好比这蜡烛,想要它明亮,就要把多余的废物去掉。”

  朱元璋边剔除蜡烛上的杂质,边对朱雄英道。

  朱雄英若有所思,点头道:“爷爷,在理!”

  两人闲聊了一会,朱元璋便又坐在太师椅上,继续开始批阅。

  朱雄英精神震了震,认真的看着朱元璋批奏疏。

  很快。

  一份奏疏让朱元璋踌躇了。

  他处理奏疏的速度很快,毕竟熟练了,但这份奏疏,他却徘徊许久。

  这是一封户部的奏疏,上面记录了工部上半年的开支。

  朱元璋有些踌躇的停下笔,眉宇微蹙。

  “咱记得,去年工部上半年的支出不过七十多万两白银.…”

  朱雄英定睛望去,工部这半年的开支,已经高达一百万两之巨,难怪爷爷有些踌躇不定。

  朱雄英试探着道:“云南灾后建设,会不会在这上面耗费太多?”

  朱元璋摇头:“就算云南大面积受灾,建房屋才几个钱?至于多开支三十万两?”

  片刻之后,朱元璋脸色冷了下来。

  “会不会有人在贪污!”

  工部是最容易贪污腐败的衙门,他们接触了国家大部分的工程建设,这里面最容易出猫腻。

  朱雄英道:“爷爷,那咱们就查!”

  朱元璋叹口气:“一个工部,是大明十四个布政司所有财政汇聚上来的。”

  “布政司下面。还有州府。”

  “想要查,谈何容易,都察院就那么多人,让他们用一年时间,也不可能将州府县各地的财政查明白啊!”

  从去年开始,朱元璋就隐约觉得账簿有些不对,可他始终没有头绪,也不知道该如何排查。

  那些密密麻麻的账簿,即便强如朱元璋,看的都有些头疼,每一页的数据,更是多不胜数,想查,怎么查

  别说朱元璋了,让户部统计出来这些数据,都需要耗费一两个月,更别说再让他们排查了。

  所以很容易出猫腻,别有用心者,也会在这上面用功夫。

  朱雄英沉默,朱元璋也是沉默。

  爷俩无言。

  过了许久,朱元璋才喊着朱雄英看下一份奏疏。

  朱雄英回过了神,不过这件事,他给记下来了。

  .

  ….…….….….….

  三日后。

  天云观。

  这一日,朱长夜特地起了个早。

  今天他要送林香花离开人世。

  林香花也是一大早,就带着她小孙女李晴晴过来。

  李晴晴仿佛还不知道林香花将死之事,到达天云观后都是喜滋滋的。

  或许童年有着同样悲惨经历,她和曾孙女朱瑶玩的很好。

  此刻。

  林香花站在朱长夜身后。

  朱长夜望着那打闹的二人,头也不回道:“不和你孙女说吗?”

  林香花闻言,一双浑浊的眸子望向李晴晴,隐隐泛泪:“城隍爷大人,不了,怕看到晴晴哭。”

  “原谅我自私一下,我不想在世时,看到她为我而哭,哭的….撕心裂肺。”

  这样的场面,她这几天在梦中见过很多次了,每次自己告诉小孙女自己要死,小孙女都会在大哭,他的心也会跟着揪了起来。

  “是吗,那你安心离去,你孙女的事,交给我吧。”

  朱长夜选择接下这个烂摊子。

  李晴晴终究要知道他奶奶死去的消息,到那时,就由他来处理吧。

  这也是朱长夜念着林香花的善,帮她续命三天,也帮她处理这事。

  “多谢城隍爷大人。”

  林香花朝其一拜,而后将自己带来的竹篮打开:“听坊间传闻说您喜欢吃桂花糕,我昨夜没睡,特地给您做了一些。”

  朱长夜看着,眼眸闪烁:“你有心了。”

  林香花摇头:“城隍爷大人才有心了,多谢您让我能和晴晴告别。”

  “该交代的我交代了,该注意的我也告诉她了,该给她攒下的钱我也全部交给她了,剩下的日子,只能是靠她自己走下去了。”

  林香花说着,再次望向李晴晴,眼有泪水打转。

  多苦的孩子呐。

  赶早没了爹娘,她爷爷更是没见过,而现在自己也要走了,只剩下她一个人。

  摇摇头,林香花不再多想。

  她怕还想留下来,但是不行的,城隍爷大人已经给了很大的宽容,她不能让城隍爷大人和三清大老爷难做。

  “走吧,咱们该上路了。”

  朱长夜开口。

  林香花应了一声,而后跟在朱长夜身后走去。

  路上,

  朱长夜开口道:“对了,撞你的那个人,我亲自出面,已经让他得到应有惩罚。”

  林香花闻言,笑道:“感谢城隍爷大人。”

  她对这件事很平静。

首节上一节87/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