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98节

  朱雄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急忙问道:“爷爷,发生啥事了?”

  朱标也走了过来,附和道:“对啊,父皇,到底怎么了?儿臣已经很久没见过您如此脸色了。”

  朱元璋挑了挑眉,看向朱标道:“哪种脸色?”

  朱标凝重道:“吃人。”

  朱元璋愣了下,旋即仰天长笑:“哈哈!吃人,对!对对对!咱就要吃人!”

  笑完之后,

  朱元璋言语一变,厉声道:“事情是这样,之前雄英交代的查假账方法,咱试着用了,然后….账簿查出来了!”

  闻言,朱雄英提起了积分精神。

  这事和他有关!

  朱元璋继续道:“方田新安江修堤百姓一千余人,实际参与修建的只有三百人,一千人吃了空饷,将近四万两白银被人拿了去!”

  “购置固堤稳坝的大理石、木柴、沙子等材料,有人以次充好,揽银接近七万两!”

  “一个方田,屁大点的县,吃了朝廷十一万两白银!”

  “宁波卫修建水寨,水寨兵的俸禄朝廷规定一个大银锭元宝,发下去只有几十文钱加二两米面!”

  “船只维修的费用,朝廷拨款下去,他们就给咱刷了一遍漆,船只从没下过海,试问以后沿海出了问题,大明还有战船可用。”

  “试问,要是有海贼强盗入侵,沿海兵怎么打仗?坐着漏水失修的大明宝船下海?这宁波卫如此做,是要让我大明儿郎死在自己人手里!”

  朱元璋每说一句,脸色便怒红三分,朱标和朱雄英更是听的连连倒吸凉气!

  “咱大明的兵不是孬种,这些都是咱的孩子,为咱保家卫国,他们可以死,这是他们的宿命,可咱不能让孩子们窝囊的死了!”

  “让他们死在自己人手里!这是咱的失败!咱怎么有脸,去面对那些为国尽忠的孩子们?如何面对天下子民?”

  朱雄英听着朱元璋这话,心里也开始渐渐充斥起满腔怒火!

  这群人,真是胆子泼天的大!

  这是长了多少个脑袋,才敢这么干!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冷笑道:“大孙!爷爷教过你很多事,这一次,你告诉咱,要怎么处理?”

  朱雄英沉默了。

  朱标看在眼里,上前想给朱雄英说话,但被朱元璋伸手制止。

  “标儿,你别动,让雄英说。”

  朱元璋认真注视着朱雄英。

  他教过朱标很多事情,胡淮庸案更是朱标亲手督办,他全程看在眼里,对朱标的处决十分满意。

  朱标是不用他来教什么的,而现在轮到雄英了。

  正好这事是个机会,就借此来教教雄英,何为….大明朱家对贪官的处置方法!

  此刻。

  朱雄英还是沉默,似乎陷入两难。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浅浅笑道:“雄英,看你这熊样。”

  “爷爷朱世珍生下咱这血脉,个个果敢,个个杀伐决绝,怎么到你就这熊样?给咱提起点精神。”

  “你别犹豫,也别有顾虑,这事你就当自己是大明帝王,有人这么干,要贪你的钱,贪很多很多的钱,你怎么对付?”

  朱雄英思考片刻,试探着道:“可以让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联合办案,也可以调出锦衣卫去查,查到方田和宁波卫,究竟哪些人参与,绝不姑息!”

  朱元璋摇摇头:“大孙,不能这么处理。”

  “啊?”朱雄英错愕。

  朱元璋笑道:“轻了。”

  朱雄英猛地,抽了抽脸颊。

  随后,就听朱元璋继续道:“你这样处理,确实能让参与啃食大明江山的贪官污吏,以及地方豪绅惧怕,可其他人呢?”

  “那些以为只要不参与、不管事、不得罪、不举报的官吏呢?他们是无辜的吗?”

  “咱给了他们这么大权力!他们是牛是畜生吗?需要咱抽两鞭子,他们才能干事,他们才能想起在地方上,自己去自查!”

  “出了这些事,不是一朝一夕的,那么地方上其他官吏真的也发现不了?还是说即便他们发现了,他们也视若无睹,装作看不见?甚至是,直接参加其中?”

  “渎职、怠政之辈若是继续存在,咱大明吏治,如何清明?”

  朱元璋语调越来越高,到最后近乎于咆哮。

  “雄英,爷爷教你!对付这些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诛!九!族!”

  话音落下。

  朱雄英瞪大眼睛,只觉得心跳的越来越快。

  再看朱元璋,他脸色平静的可怕,仿若在说一个家常便饭的小事一般!

  这诛九族牵扯的人有多少?

  朱雄英粗略估计,最少上千人!

  上千人!

  爷爷脸上,居然淡漠至此!

  “孩子,你啊你….”朱元璋缓和了语气,看着有些心惊肉跳的朱雄英,微微叹口气。

  臭小子,心还是太软了,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以后有如此场面,得多带他来见识见识,早点习惯就早点会拥有和自己一样的处理手段。

  朱元璋也不怪朱雄英,别说朱雄英,换做任何一个人,听到这样的处理后果,恐怕都会心悸万分!

  谈笑间,诛灭共计上千余人性命。

  有的人杀只鸡都犹豫半天,有的人杀个人都能一生惶恐,而他朱元璋是杀上千人,还是谈笑间立下判决。

  如何会不令人心悸?

  朱元璋望着依旧懵圈的朱雄英,叹了口气。

  终究是自家大孙,未来大明第三代帝王,他声音变得柔声,继续道:“治理江山要铁血和怀柔并用,手握了大权,就要对得起天下百姓,百姓支持咱,那就要为他们主持公道。”

  “这些人你也莫觉得无辜,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今天他们能纵容地方上,豪绅官吏等人贪污修堤修船款,那么你还能指望这些麻木又助纣为虐的人,去治理地方江山吗?”

  “当你身居高位,你才会明白,啥赢得身前身后名,都是扯淡!要啥好名声?咱是做给自己看的,做给百姓看的,不是做给史学家看的!”

  “所以,你给咱看着,亲眼看着,咱把这两地方的官府砍完了,家人也给砍完了!以后你再看看,还有谁敢尸位素餐!”

  朱雄英默默的听着,一颗心却久久不能平息。

  尽管爷爷一直教他做帝王要心狠,他也觉得自己听进去了。

  可这一刻,面对爷爷的狠辣,朱雄英还是觉得自己差点意思!差极多极多的狠厉!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眼神柔和道:“咱要感谢你这宝贝大孙,也要感谢咱爹….咳咳,你家师尊。”

  “为啥?”朱雄英此刻还在懵圈中,下意识问了出来,

  朱元璋眼中带着笑意,满意的道:“你师尊那查账的法子,中!咱喜欢!”

  “还是你小子机灵,知道有事找你师尊,好!好的很!”

  朱元璋咂摸咂摸了嘴巴,眼中全是骄傲。

  朱雄英:….….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至少上千条人命,因为自己,所以死了?

  换句话说,是不是现在自己手里,已经沾上了上千人的血腥?

  朱雄英在唏嘘,同时也有点佩服爷爷。

  上千条人命,在爷爷这种人物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就因为这些人破坏了大明江山的根基。

  朱雄英叹了口气:“爷爷,当皇帝都要这么狠吗?”

  朱元璋笑了下,看了一眼脸上稚嫩,嘴唇上已经有细细毛发硬茬的朱雄英。

  “嗯。”

  朱元璋点头,继续道:“为什么带兵打仗,将军却能眼睁睁看着,无数儿郎死在自己面前而不动容,他们没有心吗?没有情吗?他们有,都有,而且他们都懂得一个道理,慈不掌兵!”

  “能真正千古流传下来的将军,都懂这道理,慈不掌兵。”

  “为政也是一样,你纵观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是心慈手软的?不是咱不想善良,是江山社稷容不得你善良。”

  “你心软放了几个蛀虫,后果会是什么?北宋庆历年,范仲淹主张变法,富弼、韩琦等枢密院高层参与其中,明明是富国强国之路,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这段历史,朱雄英很熟,更确切来说是朱元璋都在监督他的学课。

  只因宋朝是汉人江山,他们大明也是。

  元庭那制度他们无法苟同,在上一个朝代就是宋朝,所以大明要踩着他们的制度过河。

  有用的学,没用的摒弃。

  作为未来大明第三代接班人,朱雄英从小就被朱元璋给强制性学习宋朝这段历史。

  如今的他,甚至能比一些专研宋朝历史的大儒都懂。

  朱雄英瞬间脱口而出:“因为范仲淹先生,触动了许多大士绅大官僚的利益,尤其是‘修武备’更是触动了文人的根基,所以许多人开始弹劾范先生。”

  朱元璋点头,问道:“那你觉得范仲淹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是那些反对派吗?爷爷肯定的告诉你,不是!根源根本不在这!”

  “在这个王权为上的年代,决定权永远在皇帝手里,咱告诉你,是宋仁宗皇帝无能,是他软弱!是他不够强硬!”

  “大宋都那副德行了,还踏马在乎文强武弱他不是傻子,能做到皇帝的,没几个是傻子!”

  “咱告诉你,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仁宗皇帝不够自信,软弱,心软!见不得他下面一群文官在他面前嚼舌根子,所以他罢免了范仲淹、韩琦、富弼….”

  “他够软弱,所以他失败了,咱们大明不能学他,咱们要强硬,不管面对什么人什么事,甚至是战争,都要强硬!”

  “打出咱们的脾气,让他们都知道,咱不是他们能惹得,惹了就会死,他们都要夹起尾巴做人!”

  评价宋朝皇帝的时候,朱元璋脸上那深深的不屑一览无余!

  这是一个强硬朝代的皇帝,对软弱朝代皇帝的天生优越感!

  朱元璋说完,揉了揉朱雄英的脑袋:“臭小子!咱告诉你,做皇帝要有一往无前的信念,要有坚持自己的自信!要有如纲一般的铁石心肠!”

  “当你认为自己的施政策略是对的,谁反对你,不要心软,将其杀了!咱都皇帝了,没有人是不能杀的,天下众生,皆你手中棋子,如何利用,在你自己。”

  霎时间,一股睥睨众生的气势,在朱元璋身上萦绕。

  这些话,直接刺穿朱雄英的内心,仿若那弹指间摧毁天下众生的权力欲望,在自己眼前回荡,令朱雄英忍不住深吸口气!

  原来这就是皇权吗?

  朱雄英心潮澎湃起来。

  不过朱雄英还是有些疑问,他看着朱元璋道:“爷爷,那如果咱们真动了方田和宁波大批量官吏,文人不会出面阻挠吗?”

首节上一节98/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