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第29节

“只是因为朕需要你们培植党羽,可若是做的太过,那你们也不怕吃撑了?”

听着太上皇的话元景勋贵不敢说话了,因为他们知道元景勋贵的强大程度,已经到了太上皇的忍耐极限。

他是需要一个强大到可以抗衡各方的元景勋贵,但也不想强大到超出掌控。

因为如果元景勋贵超出掌控的话,自己在的时候还好,等到自己没了那新皇必然会被元景勋贵控制。

所以这一次也算是一个机会,太上皇自己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稍微削弱一下元景勋贵。

只能说太上皇本人是复杂的,他一心扶持元景勋贵限制乾元帝,给义忠亲王留班底。

可心中也担心元景勋贵太强大,最终会超出掌控。

或者说这皇帝其实都是这般的话,毕竟身为皇帝疑心多变乃是本能。

果不其然当天乾元帝回宫之后就去了一趟龙首宫,而后是带着笑容离去的。

龙首宫内在乾元帝离开之后,太上皇对着身边的夏守忠说道。

“你这老货说说,皇帝哪里来的这般气运,居然遇到了神将。”

他一开始也是不敢相信,可多方确认之后最终肯定,赵镇确实有超强大的武力,甚至可以一人敌万军。

如此离谱的强者居然被乾元帝招揽,这让太上皇有些忧心忡忡。

最终太上皇决定也拉拢赵镇,他跟贾家还是有一些关系的,贾代善曾经还是他的伴读呢。

若不是因为贾代善乃是荣国公府出身,他就是元景勋贵的领头人。

如果赵镇拉拢不了的话,那就只能想办法除掉了。

太上皇不能将赵镇这般危险的存在留给新皇。

虽然义忠亲王是他亲自培养的,可他不认为义忠亲王可以掌控赵镇。

须知他可是得知,赵镇就连乾元帝的面子都不给。

也就是乾元帝想能人想疯了,否则这般不服教化的臣子,就算是能力超凡也不应该留。

......

太上皇的想法赵镇并不知道,他正亲自护送贾探春等人回去荣国府呢。

行宫发生的事情她们估计要缓和很多天了,毕竟算是亲自经历了一次战场。

可是刚到荣国府,这宫中的圣旨居然就追过来了。

戴权满脸无奈。

“我的秦国公啊,老奴可是找你好找。”

戴权吐槽道,可话语间却是在拉拢关系显得亲近一些。

迎着贾母等人好奇的目光,戴权直接将圣旨塞给赵镇。

“陛下圣旨,封秦国公您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明日就上任!”

全场震撼的看向赵镇,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满朝唯一一个正一品的武将。

整个朝中实权正一品,只有左右丞相以及五军都督府大都督。

左右丞相两位,统管六部!

五军都督府则是掌管天下府兵,除了九边重镇之外,都可以任意调遣任命三品以下的官职!

权力之大甚至只在皇帝之下,所以一般时候都是皇帝兼任,只任命左右大都督。

第43章 大周第一武将,戴权的讨好!

可以说除了开国时期的时候,大周已经很久没有任命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了。

现如今赵镇不单单是坐上了那个位置,甚至还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

一时之间贾家所有人都是火热的看向赵镇。

哪怕是丞相都没有私自任命官员的权力,顶多就是跟吏部知会一声。

然后还要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给予他人官职或者是提拔等等,若是太过分的话丞相也扛不住弹劾。

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就不同了,三品之下的武将是可以直接任命的,除了九边重镇的兵权插不上手,这天下各地的府兵可都是归于五军都督府管理。

大周的军队主要是分为边军,京营,以及府军等等。

御林军,以及皇城内的巡防营不算在其中。

边军是国之重器,哪怕是主将都是三年一换,因此不可能给人掌控。

开国勋贵之所以被皇室忌惮,便是因为他们在九边重镇的关系网很广。

京营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京营节度使乃是皇帝直接任命,天子脚下的官职就算是京营节度使也不好动手,顶破天就是安排一些百户之类的低级武将官职。

若是再高的话,很可能会引起皇室的不满。

毕竟这里可是神京城,手握几千兵马指不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就可以搞出一场清君侧来。

府军的话,则是指天下各地的守军。

以州府为单位,小州三千人,中州五千人,大洲一万人左右。

而大周皇朝有三百二十个州府,总兵马人数超过百万。

固然这些府兵里面,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可也是能够凑出几十万精锐的。

比如江南的江南大营,崖州的大周水师等等,这些都归属于府军行列,都是归于五军都督府管辖。

单单就是这些特殊部队,其人数就超过二十万之众了,可见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之大。

只要赵镇愿意,他甚至可以一句话就决定一个人的升迁。

贾母就是这么想的,贾家已经脱离权力中心多年,甚至家中实权官职最高的人居然只是区区五品的贾政。

如果赵镇愿意的话,他随时可以任命三品以下的武将官职,那可全部都是实权。

一个四品武将,基本上可以掌控一个大州的府兵了,而一个大州的府兵都是在万人之上。

手握上万兵马的高级武将,对于如今的贾家来说那也是足以让人垂涎心动的了。

戴权冷眼看着贾家众人的反应。

倒是能够理解他们这般激动,毕竟那可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啊!

整个大周皇朝就一个大都督,完全可以称之为武将第一人。

虽然京营节度使,禁军大统领在职权以及地位上也不低,可品级上差了很多啊!

京营节度使从一品,禁军大统领正二品!

唯独五军大都督乃是正一品的武将官职!

这年头都是讲究的宗亲,戴权也认为贾家的狗运好,出了贾探春这么一个姑娘,提前攀附上了秦国公。

尤其是戴权还知道赵镇的真实身份,更是感叹贾家的命好。

虽然不确定赵镇登基称帝之后,是否还会立贾探春为皇后。

可观赵镇的品行应当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哪怕是当了皇帝之后有更多的考虑,但是保底给贾探春一个妃位还是没问题的。

“国公爷,圣旨奴婢也送到了,奴婢这就要回去给陛下回禀。”

“国公爷可有想带给陛下以及娘娘的话吗?”

戴权期待的问道,这才是乾元帝以及皇后关心的。

赵镇一愣,这年头宣读圣旨还有这流程?

“呃,那就劳烦你回去告诉陛下以及娘娘,多谢他们的厚爱,臣自当竭心尽力。”

戴权一阵失望,其实帝后想听的不过是一些问安的话。

但戴权不敢明言,当下恭敬的对赵镇行礼之后就带着小太监们离去了。

贾母疑惑至极的看着戴权的背影。

戴权虽然在皇宫中的地位不如太上皇身边的夏守忠,那也是皇帝跟前的大内总管。

朝中大佬见到了都要喊一声内相,可面对赵镇的时候就像是贾家那些奴仆面对她一样。

贾母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固然一位国公再厉害,可也不至于让皇帝跟前的红人这般表现吧?

她倒是不会想到,在戴权的心中他是乾元帝的奴仆,那也是赵镇的奴仆啊!

他还指望着赵镇登基称帝之后可以照顾自己,照顾自己的家族呢。

所以现在有机会不讨好,难道等人家登基称帝之后再来讨好吗?那时候想讨好的人可不止他一个了。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啊!”

贾政感叹的说道。

这个官职初代宁国公担任过。

大周刚立国的时候,宁荣二公可是太祖皇帝最亲近的生死兄弟,一个掌控五军都督府,一个掌控京营。

后来随着江山稳定,两人急流勇退自己退下。

还是太祖皇帝有情有义,认为不能苛待自己的兄弟,所以给初代宁国公保留了左都督的官职,初代荣国公继续担任京营节度使。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五军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就没有臣子可以担任了。

第一任初代宁国公贾演,第二任太上皇,第三任便是废太子了。

如今赵镇乃是第四任!

从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宁国公之后这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都是给太子担任了。

太上皇还是太子的时候便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然后就是之前造反的太子。

如今可没有人发现这个奇点,赵镇一个外臣被封了这个官职,可谓是隐喻颇多。

这或许是乾元帝故意为之,不单单是给赵镇培植党羽的机会,甚至还想让赵镇的登基之路名正言顺一些。

倒是赵镇本人浑然不在意这官职,甚至还有一些嫌麻烦。

“把圣旨收下去吧。”

赵镇随手将圣旨递给一旁的丫鬟。

这一幕吓坏了在场不少人。

“哎哟,镇哥儿那可是圣旨,还是要恭敬一些将其供奉到秦国公府祠堂去。”

贾母无奈说道,心中满是羡慕,因为人家不在乎的东西可是贾家做梦都想拿回来的啊!

可如今的贾家别说五军都督府了,就算是京营节度使也没有资格拿回来,只能推动王子腾上任。

第44章 宴请开国勋贵,培植自己的党羽!

贾家众人都是期待的看着赵镇。

毕竟现在的赵镇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给他们搞一个四品武将官职,而且还是手握实权的。

首节上一节29/1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