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第63节

尤其是金国大将,他知道赵镇的强大,毕竟当时赵镇一个绕后偷袭了他们金国的国都。

当时国都的守军全部被灭杀,而那时候赵镇也只是几千人而已。

可一直以来他以及其他的金国将领,都认为是吹嘘的,赵镇就算是再怎么强大,顶多也就是堪比古之项羽。

项羽再怎么强大还是被刘邦围困致死,他们认为人力终有极限。

可谁能想到赵镇居然能够强大到这种程度,甚至他们怀疑如果任由赵镇一直杀下去的话,他会不会犹如说唐书中的李元霸一般,将这四五十万的草原联军给全灭?

看着赵镇周围那一茬一茬倒地的士兵,尽皆是人马俱碎,草原各部的将领越发肯定了自己这个猜测。

“报!启禀元帅,北静郡王已经逃离神京城。”

金国大帅皱眉,水溶谋划草原,他们草原何尝不是在谋划水溶呢?

草原各部与水溶的合作内容是水溶策反五城兵马司帮助草原各部进入神京城。

而草原各部抱着的想法就是进城后第一时间杀了水溶。

水溶的想法则是进城后第一时间制造草原内乱,因为草原各部中有些许人是水溶安排的。

现如今的草原是金国以及辽国一家独大,其他各族只能依附于这两大国苟活。

平日里有什么征战的时候,都是让他们部族的儿郎先赴死,因此水溶才在这种环境下暗中策反了不少人。

总而言之双方都有谋划,可随着赵镇的出现,这个合作就只能破裂了。

似乎是找到了一个台阶,金国元帅看着已经斩杀数千大军的赵镇,简直就跟看到鬼神一样。

“诸位,水溶已经失败,我们此行掠夺了整个大周北方,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胜果。”

“本次缴获足以让我们过上几年好日子,因此本帅提议不如先行撤军?”

本来他们各部就没想过占领中原,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

金国忌惮辽国,辽国自然也忌惮金国,一起打入中原那谁坐江山呢?

而且虽然两家独大,但其实其他如匈奴,瓦剌等等各部其实都不弱,只是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

所以在内部分出胜负之前,他们反而不可能拿下中原大地,除非是做好了让中原恢复到五代十国那般诸侯并起的准备。

金国大帅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思,人都是怕死的,尤其是赵镇表现的还那么强大恐怖。

“不错不错,此战一路我们损失了近十万的好儿郎,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战果,不应该继续打下去了。”

辽国大帅如此说道。

最终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草原各部决定退军。

随着退军的号角响起,前方直面赵镇的草原士兵们顿时喜极而泣,他们终于可以活下来了!

只有直面赵镇的人才知道,那宛若五岳压顶的恐怖压迫感有多么恐怖。

一炷香啊!从赵镇带着显圣军登场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他本人加上麾下上万显圣军,就已经斩杀了草原各部接近三万兵马!

如果再给赵镇一些时间,岂不是要斩杀十万,几十万?

没人可以保证自己能够面对赵镇活下来,所以此时那些决定撤退的大帅,得到了他们麾下士兵的赞颂。

赵镇看着开始逐渐退去的草原大军迟疑了一下。

他其实是想继续追击的,因为赵镇完全有把握留下大部分人,至少那些将领可以留下。

只是看着身后损失惨重并且疲惫不堪的显圣军,赵镇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虽然被自己的鲜血强化过了,但他们终究还是凡人,不似赵镇这般已经肉体成圣,攻城弩射在赵镇身上估计也就是留下一个白印子。

第92章 神京城危机解除,封王?

“赢了?”

看着草原大军退去,城墙上的大周士兵以及百官们都愣住了。

本来他们都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结果这才一眨眼的时间,贾珏居然赢了!

但是当他们回头看向城下的景象,立马意识到赵镇的胜利是应该的。

所谓尸山血海不过如此,而这都只是赵镇带着一万显圣军做到的。

“秦国公之勇武,胜西楚霸王十倍矣!”

一个老臣发出这般感叹,虽然不敢相信,但赵镇表现出来的实力确实是真的,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震慑千军万马,一人镇国莫过于此。

最为狂喜的当然是乾元帝,因为赵镇不单单是活下来了,甚至还成为了挽天倾的最大功臣。

固然这一次的叛乱后续影响会很大,首先就是大周各地的野心之辈必然会认为大周已经没落,心中会生出不臣之心。

可赵镇也成功获得足够的声望,对于今后让赵镇接管这个国家是有巨大帮助的。

“快,开城门,朕要亲自迎接我大周的功臣!”

乾元帝的激动的喊道。

而一旁的太上皇则是目光复杂,毕竟赵镇可是亲手杀了义忠亲王,太子留下的唯一血脉。

真要说的话其实心中的恨意一直都在。

可太上皇又不得不承认,得知赵镇的身世之后,赵镇确实是最适合继承这个国家的人。

个人武力值强大,而且听闻有仁义之心,并且就这几次的军功,足以让其完全掌控朝中勋贵以及武将。

这般一来赵镇的地位就坚不可摧,没人可以撼动。

只是心中虽然知道赵镇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但太上皇还是有些不舒服就是了。

毕竟当时赵镇可是差点要击杀自己的,所以太上皇选择眼不见心不烦,实际上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那就是逐步将手中掌握的力量让给乾元帝,他知道乾元帝想尽早将这些东西都过渡给赵镇。

水溶叛乱,草原结盟,大周现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若是自己继续与乾元帝争锋的话,得利的永远是外人。

神京城外,乾元帝正在命人打扫战场,这一次的显圣军损失过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几天几夜的奔袭,本就不是全盛时期。

同时还要面对几十倍的敌人,这要是毫无损失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奇怪呢。

“陛下驾到!”

就在此时戴权的声音响起,而后显圣军全部站起身单膝跪地。

“参见陛下!”

至于赵镇的话则是拱手行礼,因为他有见君不拜的资格。

乾元帝挥挥手。

“此战显圣军立下大功,朕定然要重重封赐!”

说完乾元帝就看向了赵镇,上前激动的拍着赵镇的肩膀。

“安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赵镇面色复杂,毕竟乾元帝让西山大营去扬州支援,选择放弃神京城,这本身就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手段。

如果赵镇心中不为所动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冷血无情。

“多谢陛下关心,扬州的事情暂时平定,如今有西山大营正在清扫余孽,不过后续的话还要陛下派遣官员去主持。”

毕竟甄家可以煽动江南大营造反,说明已经对那边渗透的很严重了。

不派遣一些重量级的官员去处理,恐怕江南会混乱很长一段时间。

“朕已经命人前往扬州,暂时让林如海担任两江总督,节制西山大营清扫甄家余孽以及白莲教。”

“主力已经被你消灭,估摸着月余的时间就可以结束。”

听着乾元帝的话赵镇有些惊奇。

因为两江总督乃是正二品的官职,这个官职与九边重镇的主将一样都是流动性的。

只是因为江南重要,所以才设立这么一个官职,专门负责维持江南稳定。

通常担任过这个官职的人,都是朝中的六部尚书级别人物。

如果说之前的林如海回到神京城,顶破天就是成为一部侍郎。

那现如今他回归的话,至少就是六部尚书之一了。

这可以说是一步登天,毕竟整个大周实权文官,除了三省长官之外,这实权最大的就是六部尚书了。

甚至严格来说,六部尚书的权力最大。

因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等等三省大佬,他们的很多决策都要通过皇帝。

而六部尚书的话,在职权范围内,他们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自己决定的。

所以对于寻常官员来说,六部尚书就是他们穷极一生的追求。

而林如海不过四十出头的年龄,居然就要担任六部尚书之一,这哪怕是放眼天下都可以称得上一句年轻有为。

当然现如今因为赵镇的回归,且他本人还是乾元帝的义子,现如今的乾元帝话语权提升了很多。

对于林如海的任命以及提拔,朝中无人反对。

主要是水溶的造反,波及了很多衙门,甚至还有几个尚书被波及,导致现在这帮文武百官心惊胆战的,生怕后面被清算。

现如今可真的没有人敢与乾元帝唱反调,在文武百官缓过来之前,是乾元帝安排布局的最好时机。

乾元帝兴奋的拉着赵镇就前往了皇宫。

而与此同时城中的各家也知道了草原退兵的士兵,一时之间满城欢呼。

毕竟大家都知道草原各部残忍,若是让他们攻破神京城的话,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

荣国府荣禧堂内,丫鬟进来汇报这个好消息。

“老祖宗,秦国公及时带兵赶到,杀的草原各部丢盔卸甲,现如今已经退去了!”

此言一出全场欢呼,贾母更是露出笑容,看向了激动的贾探春心中感叹。

“这一次拯救江山社稷的功劳,秦国公必然要被大肆封赏,难不成要封王?”

这个想法冒出来贾母都吓了一跳,国公更进一步就是王爵,但是除了开国时期的四王,大周后面还未封赐过异姓王。

所以贾母仔细思量了一下认为不太可能,觉得这一次顶多就是让秦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像是北静郡王府一样历代不减。

当然一想到北静郡王府,贾母就有些心惊胆战的,只因为大家同为开国勋贵,也不知道水溶造反是否会影响到他们。

还有甄家,甄家与贾家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啊!

第93章 掌控天下兵马,贾家的绝望!

荣国府这边如何激动兴奋的赵镇不知道,此时他在皇宫内见到了皇后。

这刚看到赵镇皇后就喜极而泣,直接抱着赵镇就不松手。

周围的太监宫女都是皇后心腹,也都是知道赵镇真实身份的,所以此时并未意外。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首节上一节63/1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