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荒田可是他们这几日的时间,争分夺秒开垦出来的,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太原王氏的地?
看着那太原王氏管家手中的地契,所有百姓都气愤至极。
“荒谬,这简直就是荒谬!”
管家眼中满是嗤笑,在绝对的权势面前,这些泥腿子简直就是笑话。
“哼,现在全部都给我停下,这地已经是我太原王氏的了,你们想种也可以,那就跟以前一样,上交七成的收成。”
“而且我太原王氏不认这个所谓神谷,只能种植以前的种子!”
听着太原王氏管家的话语,在场的百姓们接受不了。
明明有亩产三千斤,并且还可以一年三熟的神谷,为何还要他们去种植以前的那种稻谷?
百姓们不知道深层次的意义,所以大为不理解。
而面对那些想反抗的百姓,太原王氏的豪奴上来就是拳打脚踢,甚至血流成河的景象也在各地发生。
其实除了太原王氏之外,几乎所有的世家门阀都是这么做的。
他们自古以来嚣张惯了,所以并未将皇权放在眼中。
可他们却忘记了,以前的时候世家门阀为何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这天底下大部分的资源都是被他们所掌控。
平日里的时候世家门阀之间或许还有竞争关系,可是在面对朝廷的时候,他们却是出奇的团结。
可如今粮食已经不再是朝廷的软肋之后,这帮家伙也不想一下他们还有与朝廷谈条件的资格吗?
神京城内,赵镇得到绣衣卫的情报之后愤怒至极。
“当真是不知死活,居然敢强买强卖,而且这些地方官员真的该死。”
赵镇的眼中含有杀意,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会委曲求全的人。
因为赵镇奉行的是,以绝对的力量碾压一切。
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对于一个古代的农业大国来说,就已经算是解决了七成的麻烦。
因此赵镇不准备用怀柔的手段,立马赵镇就直接在天策府召集了所有武将。
大周已经慢慢的实行文武自治,而赵镇已经打定决心对世家门阀出手,自然就不会喊文官来商议。
牛继宗等人来到天策府的时候全部都面带笑容。
因为全天下都是种植稻谷,唯独他们种植的是那些新奇的瓜果蔬菜,一上市就直接卖疯了。
单单就是这半个月的时间,他们每家至少都赚了超过十万两银子。
等到手里面的货全部卖出去之后,赚二三十万不成问题。
这放在往年的话,是他们一座国公府几年都无法做到的收益。
而如今的话因为赵镇,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赚到这么多。
当然他们赚取的超过一半属于赵镇也就是属于朝廷,毕竟种子只有赵镇这边有。
可就算是这样也很赚钱了,尤其是本来就已经有些没落的史家双侯,这几日可是春风满面。
以前神京城谁不笑话他们史家,堂堂侯爵之家居然还要侯夫人做女红养家。
可现如今不同了,他们家不敢说大富大贵,但以后过上正常侯府该有奢侈生活还是难度不大的。
赵镇知道贪官是整治不完的,明朝朱元璋对待贪官的态度赵镇是赞同的,但他有些苛刻的地方赵镇不敢苟同。
比如说官员待遇太差的点,若是俸禄连自家人都养不活,那这官不做也罢。
赵镇准备后续建立养廉银。
以州为单位,每个州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将会纳入养廉银。
按照官职高低给予发放,相当于是后世的年终奖。
目前东宫内部算出来的数额,哪怕是一个偏僻的州,如果加入养廉银的话,都可以让官员的收入翻几倍。
而如果官员们励精图治,将地方治理的更好,指不定赚到的钱不差于贪污。
以后有着农圣神谷在,大周的财政必然不会有问题。
当然要是在这么好的待遇下还做贪官的话,那直接就是诛九族走起。
在高薪俸禄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对贪官的处罚,想必也没人可以说出反对的话。
“都到齐了吧?”
赵镇坐在上首,扫视众人。
“参见太子殿下。”
众人赶紧躬身,除了开国勋贵还有赵镇的显圣勋贵。
赵镇直接将绣衣卫调查到的情报丢给众人看。
大家看了之后心惊肉跳,全天下的世家门阀都做出了同样的动作,这是要联合起来反抗朝廷啊!
毕竟朝廷有命令,让天下百姓都改种新的粮食。
可是这些世家门阀居然公然违背,甚至还官商勾结将百姓们开垦的荒田直接强行占据,这简直就是在挑战朝廷的威严。
对赵镇熟悉的众人立马就明白过来,赵镇这是准备要对这些家伙动手了。
第140章 天下世家造反,平叛大功!
“殿下,您尽管吩咐吧,要杀谁?”
牛继宗直接站起身拍着胸脯对赵镇问道。
他这是着急表现自己,随着显圣军内的高级将领获得爵位,他们也感受到了危机感。
而且如今赵镇与他们的利益挂钩,所以就算是得罪天下门阀,牛继宗等人都不带犹豫的。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那些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门阀,本来就看不起他们这帮泥腿子出身的勋贵。
所以对付那些家伙,牛继宗等人是毫无心理负担的。
其他人反应过来也是纷纷请战,毕竟这也算是一次立功的好机会不是。
赵镇点头,而后直接对着众人道。
“世家门阀居然枉顾国法,甚至公然与当地的官员合谋,抢夺百姓手中开垦的荒田。”
“孤要让他们全部付出代价,尔等不日将率领本部兵马奔赴各地,弹压那些公然反抗的世家门阀。”
听着赵镇的话众人都是狂喜,虽然功劳不大但好歹也算是军功不是,在赵镇登基称帝之前,他们巴不得多立下一些军功,如此一来的话随着新帝登基之后,他们就可以获得重用。
随后的几日,朝中风云变化。
各种军事调令从东宫发出,今天是数千兵马从京营离开,明天又是数千兵马从九边召回。
总而言之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是赵镇要对世家门阀出手了。
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加上这朝中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本身就是世家门阀出身,所以这才几日的功夫,朝中的动作就已经被那些顶级世家给知晓。
这下天下哗然,世家通过强硬手段逼迫朝廷退让的次数多了,还以为这一次也可以让朝廷让步。
谁知朝廷的反应居然这般激烈,甚至没有任何警告就是直接派兵镇压。
果然随着几个闹得欢的世家门阀被大军踏平,族中参与者全部都被下狱,这些世家门阀顿时意识到,这一次朝廷是认真的了。
这下子他们是真的慌了,但让他们服软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趾高气昂习惯了,甚至将自己立于皇权之上,自然而然的不愿意对朝廷低头。
所以在以太原王氏为首的顶级门阀组织下,大周天下各地的世家门阀进行了一次会晤。
这么大的动静,甚至已经不单单是大周自己的事情了,哪怕是其他国家都有所关注。
他国自然是开心的,鬼知道农圣神谷出世的时候他们有多紧张。
可如果世家门阀可以将大周弄的群雄并起,甚至重新进入乱世时期,那他们也将会获得马踏中原的机会不是?
所以本次世家门阀的会晤,背后居然有他国的影子。
最终在绣衣卫的探查下得知,太原王氏为首的世家门阀决定发动兵变。
喊出的口号是赵镇乃妖魔降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要清君侧。
当然什么借口都是狗屎,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他们要造反!
那些巴不得大周内乱的国家,自然是对其又是兵器又是物资的提供。
而本身这些千年世家的底蕴就十分恐怖,这么多世家门阀加起来更为强大。
虽然各自为政,可一时之间的声势倒是很大。
也就是现在的百姓们都忠诚于朝廷,让他们招兵上会很麻烦,只能通过强征壮丁来增加兵马。
否则的话这一次浩浩荡荡的造反,估计会超过当初水溶弄出来的那一次。
不过就算如此,对于大周的影响依然很大。
毕竟大周已经连续两年遭受战争了,万幸的是现在大周有赵镇弄出来的农圣神谷,百姓们不会因为兵乱从而导致吃不饱穿不暖。
且在大周朝廷的宣扬下,世家门阀联军是为了让百姓们重回吃不饱饭的日子才发动的造反,顿时激起了百姓们的愤怒。
因此大周这边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些世家门阀并无胜算,因为造反最重要的民心他们没有。
实际上这些世家门阀也并非真的蠢笨,他们中的嫡系成员已经暗中去到了金国,辽国,夏国等等国家。
可造反的动作并未停下,因为他们就算是要离开,也要将大周弄的千疮百孔。
要说最开心的人自然是夏国的水溶了。
他虽然离开大周在西北建立夏国的时候,带走了元景勋贵以及很多江南世家。
可只是很小一部分,如今因为这件事,大周天下九成的世家门阀已经暗中将底蕴转移到他的夏国来。
这必然可以让夏国短时间内国力暴增,甚至可以与辽国金国抗衡。
这让水溶十分兴奋,甚至还巴不得赵镇弄出来的动静更大。
但殊不知在赵镇的眼中,世家门阀就是顽疾,固然可以凭借他们的底蕴以及支持获得一时的强大。
但注定那样的皇权会被世家门阀给限制,甚至最后整个夏国都会成为世家门阀的夏国,而并非是水溶的夏国。
水溶或许知道这一点,可历朝历代不都是如此的吗?
皇帝并没有想象中的一言九鼎,所以水溶并非不能接受这一点。
.....
天策府内,赵镇开始调遣各路大军平叛。
虽然这场战争波及面很广,但本质上世家门阀已经逃出大周。
这留下来的烂摊子也只是给大周增加麻烦,限制一下大周的发展速度。
所以平叛并非难事,甚至对于武将以及勋贵子弟来说,这还是立功的好机会。
当然危险还是有的,毕竟赵镇得到兵权之后,对军中制度也是做出了改革。
那些想镀金混军功的人,绝对不可能存在于现在的大周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