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第1102节

“你读过多少年的书?”闵若英问道.

吕松脸一红:”回陛下,下官幼年家贫,哪里有余钱读书,稍懂事些便跟着师傅去学手艺了,也就是蒙我大明陛下恩典得了官身之后,这才请了一个先生教下官识字,如今也只能勉强看懂公文.”

闵若英一笑道:”你们哪里的匠人都是像你这样的么?”

“基本上都是!”吕松道:”不过现在咱们大明,连娃娃们都读书识字了,我们这些好歹也是官身,不识字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哪怕痛苦万分,也得硬着头皮学下去,陛下说了,如果我们不识字,那怎么能将我们的学识传承下去呢?又怎么著书立说,扬名后世呢?”

“你们也想著书立说?”闵若英有些想笑,才刚刚识得几个字的人,知道著书立说是怎么一回事么?

“陛下有所不知.”吕松却正色道:”我们皇帝陛下说,我们将来要写的书,可不许讲什么文采横溢,什么骈四俪六,而是要将怎么发明的这些东西,怎么将这些东西制造出来的写得清楚明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才行,所以,识字就行,通顺就行,把问题请清楚就行,只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能青史留名了.”

闵若英不由为之动容:”这些是你吃饭的家伙,你将他写成书传播出去,岂不是人人都知道了,难道不为子孙谋吗?要知道,就凭这一样东西,你的子孙便可以吃穿不尽了.”

“可不敢这么想!”吕松笑道:”没有我们的皇帝陛下,我们哪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皇帝陛下说了,只有更好的东西,没有最好的东西,我们的这些东西传播出去,就会有聪明的人学会后将他们改良得更好,更好的东西出现了,我们大明才能更加强盛,可不敢为了一己私利而耽误我们大明的前程.再说了,别说我们这样的人,就像是舒大人那样的重臣,现在都开了医学院讲授自己的医术呢,大明的那些神医们,都在医学院里讲学呢,每一个都是将自己最得意的医术公开来,印成书藉供人学习,我们这点雕虫小技又算得了什么呢?”

“原来你们是这样想得么?”闵若英有些震惊地看着这个没有读过书的匠师,道理似乎很简单,但世人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难道不应该这么想么?”吕松有些奇怪地看着这位楚国皇帝,他认为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楚国皇帝会奇怪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嘛!我是干这个的,当然就要做到更好,我造马车,就想把马车造得更舒适,让人坐着更舒服,农官费尽心机的培育新的良种,就是为了种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冶铁炼钢的把钢铁炼得更好,就能打造更好的兵器盔甲保护我们,哪怕就是用来打造农具,也可以更好用,让人省更多的力气.”

“你们明人都是这么想得么?”闵若英有些沉重地问道.

“那倒也不尽然,当然也有为自己想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怎么可能都是一个想法呢?不过大多数人倒都我想得差不多.咱们这些人啊,以前都是受过大苦,吃过大亏的,也就是咱们大明立国之后,像我们这些人才有了出头之日,才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怎么敢不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呢!现在啊,还有齐人对咱们虎视眈眈,想要夺走我们的好日子呢,所以大家都想着要把劲往一处使,得把齐人打败了,大家才安心呢!”吕松道.

闵若英沉默了片刻:”那我们大楚,是不是也是你们潜在的敌人之一呢?你们的皇帝陛下,就没有想过一统天下吗?”

吕松愕然半晌,才道:”陛下,大楚与大明不是姻亲之国吗,我们的皇后娘娘就是大楚的长公主啊,怎么会打起来?我们现在是盟友呢,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就是齐国,咱们两家现在不是一齐在打齐人吗?”

闵若英一笑,眼前这位匠人官员,大概是真没有想过这种问题,他虽然是官员,但还是在从一个最底层的百姓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过这对于大楚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是啊是啊,你说得不错,大楚与大明,是姻亲之国呢,像你们长阳郡马郡守的兄长就是我们大楚的首辅嘛!”

“马公下官是知道的,那可是我们大明官员的楷模呢!”吕松也有些兴奋起来,”下官倒不知道马公的哥哥居然是大楚的首辅.”

“所以说咱们是两国一家亲嘛!”闵若英笑道:”对了,你先说大明的娃娃们都念书了是怎么一回事?”

“哦,这是咱们大明皇帝下的圣旨啊,孩子们到了六岁,就得统统送到学堂去读书识字,要是那个父母不送去,就要加赋税呢!您想,那个敢违备啊,现在我们大明绝大多数的村子都有了学堂呢,听说咱们的礼部尚书萧老先生七十出头的年纪了,还不辞辛劳地在外奔波,立志要让村村都有诵读声,家家都有读书人,皇帝陛下还说了,萧老先生真要做到了这件事,他百年之后,皇帝陛下便亲自为他扶棺送灵呢!”

“村村都有诵读声,家家都有读书人!”闵若英默默的念叼了几遍,心中不由自主的泛起了一阵阵的恐惧感,萧老头他是知道的,那是天下有名的读书人,便是在楚国,那也是鼎鼎大名的,这样一个人,居然也能放下架子,满天下的为秦风奔波,这秦风当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现在我们大明,有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孩子们从读书识字开始,一步一步向上读,到了中学堂便开始分门别类了,根据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便有不同的先生教授不同的学问,孩子们长大之后,便不愁生计了.”

“供一个孩子读书,那得不少钱吧?”

“小学堂是不要钱的.连先生的薪饷都是朝廷出呢!到了中学堂才开始收费,不过以咱们大明百姓现在的收入水平,供孩子读书,那是绰绰有余的.”吕松骄傲地道.

闵若英东一句,西一句的与吕松攀谈着,浑然没有注意到远处,内卫统领杨青已经在哪里站了好一会儿了,只是被太监阻拦着,才没有走过来.

“陛下再与那个匠人说什么?”杨青有些焦急地问着太监.

“不知道!”太监摇头道:”杨统领,陛下看起来谈兴甚浓,你还是等一会儿吧,不然惹得陛下恼怒,这几天,陛下的心情一直很不好.”

杨青点了点头.”多谢公公提点.”

又足足等了大半个时辰,杨青这才终于看见闵若英缓缓地走了过来,在他的脸上,满是怅然若失的表情,杨青居然从皇帝的眼中,看到了一抹恐惧.

他不由得心中大奇,一个小小的不入流的匠师,怎么会让皇帝陛下出现了这样的情绪?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排除万难一定要打

“首辅,你说我们有没有与齐国结盟的可能性?”闵若英看着马向东,问道。

马向东大奇,“陛下,您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

闵若英沉默了片刻,才道:“秦风让朕感到了恐惧,他与我们不是一样的人,完全不一样,相比起来,曹天成的齐国,与我们倒更相近一些。”

听到闵若英如此回答,马向东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什么好,好半晌才道:“陛下,于我们而言,大明是虎,但齐国又何尝不是一只狼呢?一只羔羊不管是与虎还是与狼结盟,下场都是不会好的。”

“陛下,重要的不是与谁结盟,而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自己要先强大起来。只要我们能恢复到先帝时期的实力,不管是楚,还是齐,想要对我们下手,都得好好的惦量惦量!”连波亦道。

闵若英点了点头,“几位爱卿说得都是正理,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大楚这几年受困于上一次战争的失败,一直都没有缓过劲来,外部要收复失地,内部叛乱不断,我们要恢复我们的实力,就要先解决这两个问题。现在,有一个机会来了,杨青,你与几位大人说说。”

“是,陛下。”杨青看向首辅马向东等人,道:“在荆湖,齐国的曹辉突然找上了我,想求见皇帝陛下。因为事关重在,所以我马上带着曹辉从荆湖一路赶回到了上京城。”

“是因为近期明齐对峙,还有勃州叛乱之事?”马向南问道。

“是的。”杨青点了点头。“曹辉在荆湖已经见过了卞无双,他想让卞无双对周济云展开猛烈的进攻。”

户部尚书杨臣大为吃惊:“这是什么道理?”

兵部尚书连波解释道:“杨大人刚刚上任不久,可能对齐国国内现在的形式不太了解,周济云虽然说是齐国大将,但他背后,站着的却是齐国最大的几家豪门世族,换句话说,周济云效忠的对象可不是齐国的皇帝陛下。而齐国皇帝这几年一直孜孜追求的就是要将这些豪门世家的势力铲除掉,但豪门世家在齐国源远流长,想不伤己根本就彻底拔除,自然是困难重重,这一次勃州周曙光造反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齐帝这是担心勃州叛乱一时不能平息,周济云在昆凌郡这边又生出什么事来,到时候两路一齐生乱,中间又有明国大军在桃园郡虎视眈眈,三路受敌,便是齐国也受不了。这个时候要求我们打周济云,自然是想解决一个方面的困难。”

“原来如此!”杨臣恍然大悟,“陛下,这是一个好机会啊!既然如此,那齐国必然不会给周济云任何的支援,周济云算得上是孤军奋战,这正是我们彻底完成东部作战的最好机会。”

马向东接着道:“机会的确是最好的机会,可问题是,明朝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明使入上京城,明面之上是为了马超之事,可实际上,只怕便是为了此事而来,借着马超之事,停掉了给我们的贷款,停止了向我们出售武器,就是想让我们在昆凌郡的战事之上裹足不前。”

连波也是一脸苦相:“首辅所说的,正是我们先在最大的问题。卞无双也曾上折子说,因为周济云大幅度的收缩兵力,放弃外围,使得昆凌郡的防线现在被经营得铁桶一般,想要打下来,一是要有充足的后勤供应,二便是有付出绝大牺牲的准备。我们现在却苦于无饷,无赏,无充足的军备供应,这仗,是很难打的。而齐国朝廷虽然不会对周济云再给什么支援,但周济云背后的那些人绝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一定会暗地里给周济云支持的。”

“杨青,说说曹辉开出来的条件!”闵若英对杨青道。

“各位大人,曹辉现在开给我们的条件是,他们可以负担我们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至于武器,就需要我们自己设法解决,其二,齐国朝廷愿意与我们签定互不侵犯条约。”

屋内几位大臣都是耸然动容,倒不是为了齐国这一次竟然下了这么大的决心,连军费都愿意负担,而是因为第二个条件,他们要与楚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如果大楚真与齐国签定这样一个条约,那么就等于是与齐国结盟,从而背弃与明国的盟约,这是国政大策的根本性改变,自然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这事儿,只怕需得从长计议!”马向东揪着胡须,沉吟道:“打周济云,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与齐国盟约,这就需要好好考虑得失了,陛下,这个条约如果签定,只怕国内又会乱上一阵子的。”

闵若英点了点头:“朕明白,楚国人深恨齐国人,两国之间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死了无数的人,这些血仇,自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化解的,但诸位大臣的眼光自然不是那些普通人可比的,想必现在也已经看到了明国对我们大楚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不仅仅是在经济民生上的,还有在人心上的,楚国人心,已经在乱了呐!”

他声音低沉,有着些许的颤抖,“这几天,我一直在想秦风做事的风格,在想明国的一系列政策,我翻看了所有收集起来的关于明国这些来的的点点滴滴的情报,诸位,我害怕了,我恐惧了,秦风与我,与曹天成不是一样的人,他正在摧毁一个时代。摧毁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我准备答应曹辉了。当然,前提是我们先拿下昆凌郡,彻底收复东部六郡之后,再讨论与齐国的盟约之事。”

“臣同意陛下的这个想法!”张臣突然道:“臣离开户部已经多年,今年蒙陛下恩典再次重掌户部,但臣上任之后,发现我们的财政竟然无论如何想法也避不开明国的干扰,我们的税收已经成了明人的夹袋,他们甚至已经在干涉我们的税赋之策的制定。因为与他们的盟约,我们的货币体系已经基本上崩溃了,现在大楚绝大多数地方上通行的是明国的纸币,陛下,这是一个绝大的陷阱,明人这是在对我们进行着无声的掠夺。他们用一张张一文不纸的纸片,就赚走了我们的金银甚至于铜,我们每年与他们的贸易逆差达到了一个让人惊恐怕数目,我们负债累累,不得不节衣缩食,这样下去的话,用不了几年,甚至不用明人发兵来打,只怕我们自己就先坚持不下去了。改弦易辙才是正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张大人,事情已经到了如此恶劣的地步了吗?”连波有些震惊地看着张臣。

“陛下,关于明国为什么要在盟约之中一定要加入允许明国纸币在我国通行这一条,原本臣也没有搞懂,但数月之前,臣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现任明国太平银行掌门人苏灿写的一本关于钱论的书,细心研究之下,终于搞明白了这其中的一些道理。这本书只在明国小范内流传,属于明国严厉管控的最高级机密之一。苏灿把明国正在我大楚实行的这一切,称之为货币战争,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摧毁我们大楚的经济。”张臣道:“其心之险恶,当真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臣认为,首先我们必须要停止大明纸币在我国的流通,不然,我大楚的钱币实在无法与其竞争,便只能任由他们在我们身上敲骨吸髓。”

马向东道:“杨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断不可轻易禁止,只能缓缓图之,否则只怕我们大楚的经济民生,会瞬间崩盘。”

首节上一节1102/17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