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1071节

杜剑南一一个抱了起来。

“杜长官,——不,瞧我这记性,”

那个男人笑呵呵的拍了自己的脑袋一巴掌,高兴的喊道:“是杜兄弟来了,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到集里割一块肉,今天晚上咱们包饺子请杜兄弟。”

刘小蕊和王远横,跟上一次的王璐璐,安纳克利,刘向明一样,都有些不知所措的下车,默默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

“不用去割,我今天刚回来还有事情,改天再过来吃饺子。”

杜剑南放下两个小孩子,笑着问:“今年收麦子的时候,我在徐州,没能过来帮忙,收成怎么样?”

“那,那你改天可一定要过来啊,还有这些长官也都来,——可别嫌弃。”

那个李大哥先是微微的失望,然而一说到收成,顿时又高兴起来:“几年开春难得的好天气,风调雨顺;交了租子以后,今年粮食价又好,卖了一点,里总算是有点余钱,给女人和娃子扯了两件衣服。”

“这样就好,粮食可别乱卖,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可得留足余粮。”

其实杜剑南已经注意到了两个小孩子的气色,比上一次见到好了很多。

“够了,秋播的种子都留着哩,等稻子收了,留够春荒的余粮。”

李大哥信心满满,然后希翼的望着杜剑南说道:“杜兄弟,听说你们打了好多的胜仗,在北边打得鬼子满山撒丫子的逃跑?”

这回别说杜剑南,就连王远横,刘小蕊都听得目瞪口呆。

杜剑南听了嘴里却直发苦。

看国军的报纸和宣传的信息,得反着读。

就像未来时空的那些神剧,以至于很多历史责任高的人民不满的议论,‘看着倒不像鬼子侵略国,倒像是鬼子陷进国,逃了八年才跑出去。’

而事实却是,明年月1号,日军冈村宁次率个师团的兵力进攻南昌地区,26号罗卓英的19集团军撤离南昌。

2号南昌陷落。

粮食价格高了,不是因为好收成,而是因为战乱,地主,粮商,还有政府,都在拼命的屯粮。

还有非常重要,然而隐秘的一点。

就是随着国军银行在大量的印刷法币,用‘纸’加速掠夺百姓里的资源。

杜剑南走到轿车后备箱,打开,里面装了麻袋近00斤的稻谷。

在他看来,战乱年代,只有粮食对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维生资源。

这时候把余粮卖了,怎么取应对年底和明年初,国军的反复征粮。

还有南昌沦陷以后,日军的进一步蚕食扫荡。

没有粮食上交这些土匪,没有粮食渡过那段春荒,就是逃荒,一个瘦弱的男人带着两个小孩。

也是死路一条!

第六百六十八章 杜锦瑟

不久,车子重新启动,驶向武昌城。

杜剑南看荠菜,地菜,都是一脸羡慕的望着车子。

干脆也把两个小孩子带上了车子。

刘小蕊和两个小孩子坐在后面,杜剑南驾车,王远横被刘小蕊赶到副驾驶座位。

又北行了大约6里公路,进入车水马龙的南昌城。

虽然李家距离南昌城并不太远,然而全家一年四季都为了一口吃得劳累,再加上自尊心,一年也进不了一次南昌城。

“荠菜,荠菜,人好多啊!好多东西!”

“地菜,地菜,炸油条,炸油条!啧啧,你没吃过吧?咯咯,我也没吃过。”

“嗯,嗯,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杜哥,你心真硬呀,这都不停车去买?”

后面的刘小蕊,一脸的嗔怪。

“姐姐,我们不吃,我们就是看看,觉得好好吃。”

“姐姐,出门妈妈说了,不许要东西。”

两个小丫头,连忙哀求的望着刘小蕊,不要让她叫空军叔叔停车买东西。

“毛邦初那货催的太急了,走得时候忘带钱包了。”

杜剑南也是一脸的无奈。

“我有,我有。”

王远横憋了一路,终于找到了刷存在感的地方,一脸兴奋的掏钱包。

“稀罕,不用你的。”

刘小蕊毫不领情的拒绝,望着杜剑南的后脑勺说道:“还不停车?”

“嘎——”

杜剑南停下轿车,笑眯眯的扭头望着刘小蕊说道:“一个人得到了一对象牙筷子,就觉得破碗和他的筷子不相配,于是买了——”

“得,得,我知道,求求你别说了好不好?”

刘小蕊捂着小耳朵说道:“临行杨倩姐给了我几根金条,你说够不够?今天,我给两个小丫头从上到下,全换新的!”

一听说金条,杜剑南就想起了桂永清的事儿,望着王远横说道:“桂永清这货想玩我们是不?等回到武汉,兄弟们去抄了他的狗窝!”

一说这事儿,王远横顿时就蔫败了。

首节上一节1071/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