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204节

在大雨中相对峙。

在临沂方向中日运兵对峙之时,刚刚占领滕县的日军濑谷支队,也开始调兵遣将。

步兵第33旅团长濑谷启少将,得到了矶谷廉介的电令。

“部队南进临城,扫平周边中国军队,不得轻易冒进;长濑支队与师团本部军资筹集后,将在近日走滕县南进合兵。”

矶谷廉介的这道命令,等于是长濑支队(长濑武平第8旅团)攻陷嘉祥后,朝着大运河西岸南下,被孙桐萱第3集团军的5师1旅7万军队,死死堵住前路以后。

正式放弃了战前的‘三只铁拳,一中一左一右攻击徐州’的作战方案。

选择了第10师团正南推进,第5师团东翼侧击,这一攻击模式。

得到命令的濑谷启,随即命令步兵第63联队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为左、右追击队。

分别向韩庄(枣庄南25千米,京杭运河入微山湖口),和峄县(枣庄东南25千米)追击。

支队主力则是进驻临城(枣庄),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而在这个时候,一行身穿当地老百姓服装的7名日军间谍,带着4匹骡马,驮着乱七八糟的货物伪装着电台。

从依然大火熊熊的济宁城出发,朝着西南140米处的商丘行去。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配合日军陆航第一飞行团,给予中国空军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至此,在中国徐北一线。

汤头镇坂本支队接阵防守,滕县濑谷支队重兵南进,青岛方向日军日夜兼程,济宁一线日军四处征集抢掠。

蚌埠淮河一线的华东日军,和中国军队继续保持着隔河对峙。

而日军华北陆航第一飞行团,华东陆航第三飞行团,都停止了频繁的升空攻击。

整个徐州战区,除了零星的枪火和被掠夺的老百姓的哭涕,陡然出现了罕有的寂静状态。

似乎在酝酿着下一场,更加猛烈的风暴。

第127章 战前

18号上午,中国空军第8,第23中队降落以后,机械师们很快就把8架e-166照相枪里面的胶卷拿了出来,交给音像技师。

从大清早起来,两个中队都没有来得及吃早饭,一路上又被空中的小风吹着。

此时都是又饿又冷又兴奋。

杜剑南在机场耐着性子和航委的高官们,还有两个一看就知道不像是‘好鸟’的记者,敷衍了几句。

两个大队,单独大队,两个任务中队,单独任务中队,还有董明德,吴汝鎏,杜剑南和陆光球。

又被那两个记者磨磨唧唧的折腾着摆‘英武’姿势,照了十几张照片。

照完了相,两个大队的飞行员们,就嘻嘻哈哈的喧闹着朝着食堂走去。

听董明德说,昨天张有谷特意交代食堂想法子弄一头山羊,今早给飞行员熬羊肉汤喝。

今早两个任务中队急着检查战机,装弹挂弹,然后就一门心思的坐在座舱里面,等着起飞。

之后其余3个中队的飞行员们,也都没有喝汤的胃口。

都不约而同的坐在机场的野草地上,等着战机归来。

所以董明德就决定,干脆等出任务的战机回来以后,兄弟们再一起吃早饭。

进了食堂,杜剑南排队端了一大碗羊肉汤,手里拿着一张烧饼,随便找个空位坐了下来。

“呼噜噜——”

杜剑南大口喝一口鲜香的羊肉汤,又嚼一口挂满焦芝麻的烧饼,别提有多过瘾。

“咚。”

董明德端着的那碗羊肉汤太满,烫的他直咧嘴。

他忙不迭的把大碗搁在桌子上面,用嘴巴吮了吮他左右手那两根烫的发红,油冒冒的大拇指,一屁股坐在杜剑南的对面。

“董队,你这是烫的吮手指,还是节约不浪费?”

杜剑南惬意的低头喝了一大口羊肉汤,笑着问董明德。

“当然是勤俭节约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低头喝了一大口羊肉汤,抬头说得那是一脸的正气。

“错!”

刘宗武端着羊肉汤走过来,边座在杜剑南的身旁位置,边笑着说道:“杜老大你还是跟董队一起的时间短了,他是舍不得拿她媳妇给他的手绢擦油水。”

“董队,苏绣手绢拿出来让大伙儿欣赏欣赏,别藏着掖着了,让兄弟们都瞅瞅嫂子的巧手。”

8中队副中队长何信,笑着端着羊肉汤走过来,坐在董明德的身边。

杜剑南抬头望了何信一眼。

对于这个听说当年在东洋航校很牛叉的人物,杜剑南还是有一些模糊的记忆。

似乎就是在徐州战役时,3大队去攻击临沂,壮烈牺牲。

虽然杜剑南记不清具体时间了,不过按照现在的时间走向,今明两天,日军的濑谷支队就会进驻临沂。

然后就是马不停蹄,一副牛比哄哄的挥师南进台儿庄。

接着就是被汤恩伯和孙连仲联手打击,一路丢盔弃甲的抱头鼠窜。

也就是说在21号左右,是那个时空之中,何信血洒蓝天的时间。

今天第8,第23中队既然空袭了济宁,刚才在机场军令厅副厅长张有谷已经明确的下令,‘机场保持高度戒备,第8,23中队休息一天,其余中队机场待命。’

首节上一节204/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