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270节

因为他知道,这个布条假如用在东洋人的身上,还有一个很猥琐的名字。

兜裆布。

在二战时的东洋,男人,女人,都穿这种用布条裹起来的兜裆布。

“还真在这里,真是不是一般的巧啊!炭窑里面,就真的这么潮湿?”

杜剑南的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冷笑。

除了这种解释,他想不出别的还有第二种可能。

难道是山贼用来上吊的白布,也需要晒一晒?

还是有人在里面做豆腐。

“嗡——”

战机一掠而过,快速飞向归德机场。

在杜剑南的飞机升空的时候,就通知了归德机场。

途经砀山县城的时候,警戒哨的电话,也随即打了过来。

驱逐机3大队,4大队的飞行员们,纷纷自动跑到机场。

张有谷,张廷孟,刘牧群,也都大步来到停机坪。

此时,通过广播,报纸的宣传报道。

中国驱逐机6比24(虚数),驱逐机23中队0比11(虚数)的战绩,已经传到海内外世界各地。

因为在15号,德国出兵攻击奥地利,吸引了欧美所有的目光,所以这场战绩,欧洲根本就没有版面报道。

但是在亚洲,还有北美华人圈,到处都是一片喜庆。

今天上午,南亚马来的庄家老太爷,更是大手笔的一次性捐赠二十架美国战机。

现在这笔钱,已经打到美国一碗饭运动的发起团体‘美国医药援华会’。

而且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贺电,也如同雪片一样的发到武汉。

包括在商丘,昨天下午到今天,四周涌来无数的慰问百姓。

很多百姓直接赶着家里的猪羊,养着的老母鸡,成篮子的鸡蛋,放到机场的接待处拔腿就走,说什么都不愿意带回去。

这一切,归根结底,就在于杜剑南无畏的坚持。

不然别说这场大捷,3大队的剩余6架战机,可能一架都飞不回来。

“嗡——”

在众人翘首遥望间,突然听到空气里面传来微微的轰鸣声,人群不禁一阵骚动,人人带着喜色望向东面的天空。

一个小点出现在东面的空层,快速逼近。

“来了!”

“回来了!”

人群里面顿时各种叫嚷。

机场,塔楼。

“杨倩姐,王子飞回来了,是不是该放歌曲呢?”

来到归德机场,忙碌的话务室的姑娘们猛然轻松起来,一天都转不了二三十个电话。

此时都挨挨挤挤的趴在几个窗户边,纷纷回头打趣杨倩。

“杜队长可不是我的什么——,他是国家的英雄,又取了这么大的大捷,当然应该放歌曲。”

杨倩故作一本正经的说着话。

可是一对变得红玛瑙一般剔透的小耳朵,还是暴露了她此时内心的心情。

“得遂凌云愿,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长空万里,复我旧河山。

努力,努力!

莫偷闲茍安,民族兴亡责任担吾肩,须具有牺牲精神,凭展双翼一冲天!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随着这首激昂歌曲的放响。

在停机坪等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笔直站立,大声的合唱。

新任驱逐机3大队8中队长苑金函,此时也站在人群里面大声的合唱,热泪满眶。

在淞沪空战中,他坠机重伤。

为了救他,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副队长苏克己及队员谢惠贤、刘中武、陈秀芳——。

九名伟大的白衣使者,用担架一路轮换这抬着他,往后方撤退。

结果沿途遇到鬼子士兵。

这些鬼子根本不管救护队的医生和护士,穿着白罩衣佩有红十字徽。

而是举枪一一射杀。

副队长苏克己的遗体,被豺狼一般的日军,碎为六段,惨不忍睹。

首节上一节270/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