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315节

“所以,在击溃日军炮兵以后,步兵和坦克部队向南,阻截日军步兵的可能进攻,骑兵部队立即朝古昭镇-马兰屯方向运动骚扰;汤恩伯的75军不是要布防在古昭到大运河一线么?”

看到白崇禧点头,杜剑南继续说道:“让他们的第9骑兵师也过来,先行攻陷马兰屯,就说35千米的路程,要是再慢于日军的50千米,他们骑兵师可以去死了;调一营的反坦克炮到马兰屯,阻击日军的战车,一定要阻止临城方向的日军东进。——他汤恩伯要是有胆子,25师就去堵濑谷启的后路,同时进行台儿庄,古昭镇的歼灭战。”

随着杜剑南的话说完,所有人都完全听懂了他的整个战术构想。

先是在台儿庄,动用西北军反攻。

把台儿庄日军的阵地,由线性模样,压缩成片状。

接着,打击能对中国步兵产生巨大威胁的日军战车部队。

在阎浅庄重创日军的坦克战车集群,并把他们驱逐出台儿庄日军阵地。

而没了这些重装甲猛兽的可怖撕裂突破力量,被困的日军假如想要突破围困,难度将会成倍的提升。

这等于是打断了日军一条腿。

接着,打掉日军的炮群。

没了这些重炮对中国步兵,炮兵的压制。

日军的阵地覆灭,就已经是早晚注定的结局。

而且日军假如想逃跑,用火炮覆盖开路突破,也成为一场泡影。

这等于是打断了日军的一只手。

在这种情况下,临城日军肯定要全军出动,救援接应。

而不会选择旁观监控。

汤恩伯的4个师,5万余步骑。

正好堵住这三四千鬼子,甚至可以进行围歼战。

这种局面下。

即使空军3,4大队撤走,没了制空权。

然而在地面占着绝对优势的陆军,大不了多一些伤亡,照样能吃掉整个濑谷支队这一万兵力。

“最后,我再说一句,注意临沂方向的坂本支队,黄光华的139师,必须死死的扎在兰陵。”

说完了这些,杜剑南敬了一个礼,大步走出调指室。

他要去进行他的战争,他的飞行。

“我感觉这个杜队长,把我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白崇禧望着有些发愣的李宗仁,苦笑着说道:“他的战术构想非常巧妙,我完全同意。”

白崇禧的话,惊得调指室内,一片见鬼一般的寂静。

第188章 干涉

“嗡——”

8点15分,23中队的8架e-166,在滞空区域集结完毕。

开始飞向台儿庄。

在他们的东北方向的天空中,飞过来几群天蓝色的小点。

中国空军3,4大队的4个战机中队,已经飞快的打完了所有的子弹,回来重新填弹。

看到这一幕,杜剑南不禁微微皱眉。

打得太快了!

假如让杜剑南作为这场空控的指挥官,他会命令5个飞行中队,成梯次的去攻击台儿庄的日军。

一直保持着持续的打击力度,协助陆军进行不断的掠夺推进。

而不像现在这样,过去就‘哒哒哒’的飙射,十来分钟时间打完所有的子弹(每挺机枪500枚子弹)。

然后就一起飞回来。

不过明白这个道理,他却不能说。

他可以像刚才那样,牛比哄哄的跑到将星云集的调指室,对着李白,徐永昌,杨杰,林蔚,这些大佬口若悬河。

绝对地位的巨大差异,能让这些大佬们不会觉得你在冒犯,或者挑战他的权威。

因为你也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撼动。

然而,假如面对着董明德,林佐,甚至平级的刘宗武,刘志汉,吕天龙,包括新上任的8中队长苑金函。

杜剑南就不能嘴上‘没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轻一点,不过引起别人的厌恶情绪。

闹起来了,很可能就是非常麻烦的直接冲突。

包括董明德。

3月12号,钱大钧和杜剑南通话,同意23中队单独自主行动以后。

在某种意义上,23中队已经类似脱离了3大队的汤卜生25中队一样。

拥有了极大的独立性。

从那以后,董明德几乎不再过问23中队内部的任何事情,除了偶尔传达一下航委的指示。

假如杜剑南再不识趣,对着其余两个中队的作战飞行,指手画脚。

那就等于‘不会做人’,没事儿找事儿了。

首节上一节315/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